贵州公务员历面试真题和解析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1946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公务员历面试真题和解析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贵州公务员历面试真题和解析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贵州公务员历面试真题和解析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贵州公务员历面试真题和解析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贵州公务员历面试真题和解析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公务员历面试真题和解析_精品文档.doc

《贵州公务员历面试真题和解析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公务员历面试真题和解析_精品文档.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贵州公务员历面试真题和解析_精品文档.doc

第三部分贵州省历年面试真题

2011年贵州省公务员面试真题解析

7月8日上午

一、副省长不带秘书等独自一人前往偏远乡镇蹲点,你怎么看?

【解析】综合分析题

积极意义:

1、反映出该省长对基层老百姓尤其是生活困难地区的关怀,想要有所作为。

2、更亲民、更有利于获得真实的信息的行为创新。

3、现代领导干部的微服私访。

但同时反映出:

1、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面对下级部门所汇报信息的无奈。

现阶段少数地方官员虚报、瞒报地方情况。

2、“上有政策”往往遭遇“下有对策”。

3、基层老百姓的困难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

对策:

1、各级领导干部向这位省长学习,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念。

2、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等于给地方官员敲响警钟。

3、考核评价机制更严格、更多样化、更能反映实绩。

二、某机关一名科员,他认为,上级不重视,下级不听话,同事关系不和睦,总抱怨自己怀才不遇,对此,你怎么办。

【解析】本题旨在考察考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考生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处理:

1、最重要的是心态的改变。

我可以找他聊天,让他明白工作中人际关系的矛盾是正常的。

关键是我们怎么出面对,互相理解才是最重要的。

2、我可以跟他说一些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相关事例,告诉他我怎么处理的,让他感觉这些事情其实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相反沟通协调好了以后,大家的关系更融洽了、工作开展更好了。

3、我应该找机会给他创造一些跟大家交往的机会,跟同事、上下级,工作中应该互相配合、工作之外可以组织一些活动,便于大家沟通和交流

4、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也会言传身教。

不断地帮助他,多与他沟通,了解他遇到的新困难,并及时解决。

5、通过以上努力,相信他会改变自己,以阳光的心态去面对周围的人。

并且和大家一起搞好关系、做好工作!

三、你是一名交警,你的朋友醉酒驾车将人撞死后逃逸,死者家属在现场烧花圈,重金悬赏缉拿真凶,肇事者是你的朋友,你知道这件事,你怎么处理?

【解析】处理问题题

1、表态:

烧花圈是治安问题,要约束停止。

朋友肇事应劝其主动投案。

具体地,我会做如下工作:

2、汇报上级,请示是否需要回避。

(虽然不属于必须回避的情况,但也请当请示。

3、到达现场,安抚情绪,说明问题严重性,勒令停止烧花圈、挂条幅。

劝说他们要通过正规渠道解决问题。

承诺追查到底。

4、劝说(请他家人劝说也行)朋友自己去承认错误,主动帮助他承担一部分赔偿。

不听劝只能检举。

5、处理完毕,汇报领导。

对受害者家属多关心,对朋友要监督不让他再醉驾。

7月8日下午

一、去年蔬菜丰收,但蔬菜价格很低,农民损失很大,可市民却没有感觉到菜价便宜,出现了“菜贵伤民、菜贱伤农”,你怎么看?

【解析】综合分析题

表态:

蔬菜价格涉及民生、事关稳定,它一头连着农民的口袋,另一头连着城里人的伙食。

看似矛盾的想象背后实际有着深层次的原因:

1、农民种菜盲目性,供需不平衡导致价格波动。

2、中间物流环节成本太高。

中间商恶意压低收购价和哄抬物价。

3、政府对农产品宏调缺位,对农民缺乏必要引导和补贴。

对策:

1、政府给农民种菜必要引导,保持供需基本平衡。

2、严肃查处垄断压低收购价格、串通涨价哄抬物价等不法行为。

3、加大财政补贴力度,绝不能让物价上涨影响低收入群众的正常生活。

4、增加农业技术和人才领域投入,用科技促进农民增收。

二、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较多,你认为留守儿童会造成哪些危害,你认为应该怎么解决?

【解析】综合分析题

表态:

收入差距在城乡儿童生存状态上形成新的映射和缩影。

问题:

1、长期缺乏父母关心导致性格孤僻、偏激。

2、生活条件无法保障健康成长。

3、教育公平难以实现,甚至连义务教育也无法保证。

对策:

1、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解决农民工子女在城市落户和接受教育问题。

2、加大公共资源投资建设力度,尤其是教育资源分配,要重点向农村和城镇薄弱环节倾斜。

3、在全社会形成关爱留守儿童的合力。

三、你社区的农民工讨薪被打,情绪激动,纠集一群人到街道办事处上访闹事,你是主任,考场是现场,你怎么处理?

假设考场是现场,现场模拟!

【解析】情景模拟题

(过渡,有没有都可以)发生群体性事件,我要注意防止暴力流血事件发生。

我会跟农民工群众这样说:

1、农民工兄弟们,大家情绪不要激动,我是社区主任,我一定会尽我所能帮助大家,现在请大家冷静下来听我说。

2、大家的心情我非常理解,听到你们描述的情况(讨薪被打)我也很气愤。

但是闹事不能解决问题,一旦事件性质升级,大家本来有理也变没理了,对事情的解决一点帮助也没有。

3、我们国家是法治国家,只有通过合理渠道才能解决问题。

请大家先平复愤怒,然后赶紧找到薪资待遇的有关证据。

请大家跟随我到街道办的大会议室坐下,让我详细了解情况。

4、我承诺,一定联系劳动仲裁部门帮助大家解决问题,必要的时候将为大家申请法律援助。

谢谢大家的配合。

7月9日上午

一、四名大学生为救一名落水女学生而牺牲,有人说他们的精神值得表扬,有人说4个换一个不值得,你怎么看?

【解析】综合分析题

表态:

大学生勇救落水学生本来是英雄事迹,但却酿成了四个家庭的悲剧,人的生命是无价的,我们也无法用天平称出这简单的四比一到底值不值,只能为已逝去的年轻而高尚的生命扼腕叹息。

分析这场悲剧,我们不难可看出以下几点问题:

1、我们在倡导见义勇为精神的时候,恰恰缺乏了“如何见义勇为”的教育。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盲目施救”的代价是巨大的。

2、教育管理部门,每年暑期发文“通知”不要下水,但是并没有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3、学生是社会上保有同情心最多的群体。

学生在第一时间施救,也反映了营救部门,至少是在场其他成年人的缺位。

痛定思痛,为了防止惨剧再次发生,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教育管理部门,不能只唱高调,应当真正加强暑期学生管理。

2、基层社区和派出所应增派人手,在事故多发地段巡查,必要时禁止任何人下水。

3、学校平时的德育课,除了见义勇为精神的宣扬,必须添加基本求生技能的实践培养。

学生在遇到紧急事件时,应当理性施救,或向有关部门求救。

4、施救部门应当加强应急反应能力,发生事件之后第一时间到达现场,防止此类惨剧的发生。

二、某市公安民警积极开展亲民活动,比如看望困难居民,开展讲座等,对此你怎么看?

【解析】综合分析题

积极意义:

1、公安民警是基层干群关系的桥梁,亲民活动能有效拉近干群关系,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2、更多关注弱势群体的生活,帮助老百姓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3、广泛听取民意,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理念的践行。

现阶段问题:

1、少数民警道德缺失,给警察队伍抹黑。

2、亲民活动缺乏长效机制去保持。

3、仍然有许多弱势群体的问题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

对策:

1、对“警德”缺失的公职人员,要按照纪律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2、将亲民活动开展的更深入,重点放在生活困难家庭。

3、建立长效机制。

三、某市突降暴雨某路段积水很深突发路面塌陷,影响行人,有不明气体发出臭味从塌陷处泄露,你正焦急的送亲友赶往火车站,眼看就要晚点了,此时你该怎么办?

【解析】应急处理题

表态:

路面塌陷极有可能已造成人员伤亡,必须迅速施救。

不明气体可能是易燃气体,要注意保护行人,将安全距离拉远。

我做如下紧急处理:

1、打求救电话,通知最近的交管部门封锁路段。

2、出行危险,暂缓,让亲友回家。

我留在现场处理。

我对现场做出如下安排:

1、请现场有经历过类似事情的老司机帮助我,紧急封锁交通。

2、找几位青壮年,在自身安全不受威胁前提下跟我一起展开施救。

3、维持秩序,让群众有序的撤离危险路段,到达安全距离以外的安置区。

4、在安置区,安抚情绪,清查人员受伤情况,请群众中的医生紧急救治。

5、救援人员到达之后,迅速汇报现场情况,配合他们开展工作。

事后:

1、看望受伤群众。

2、重新给亲友买票,压惊,送行。

3、主动联系事故调查部门,如实汇报现场情况,配合调查。

7月9日下午

一、某人工作期间经常往家里寄钱,但是人不回家,他父亲就把他告上法院,要求法庭判儿子一个月回家看一次。

你怎么看?

【解析】综合分析题

表态:

这是当前社会老龄化所带来诸多问题的缩影。

事件本身有三个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1、子女对于老人的赡养,不仅是物质帮助,也应当包含精神关怀的。

2、父子关系本来应受家庭家庭伦理的规范,现在要闹上法院,令人感到无奈。

3、无论法院判决结果如何,“常回家看看”和工作压力都是不可回避的矛盾。

原因:

1、计划生育政策贯彻多年,中国社会的家庭结构愈发“头重脚轻”,微观上子女们负担更重,宏观上“空巢老人”现象突出。

2、传统的子女养老模式遭遇子女事业压力的冲击,在“精神慰藉”方面突显出更多不足,老年人长期独处缺乏精神关怀。

3、对于家庭伦理问题的疏导,民间调解没有发挥应有作用。

对策:

1、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指出儿女对于父母的赡养义务中包含“精神赡养”。

现在老年人能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更重要的是,子女要认识到亲情比金钱重要,工作和家庭要尽量兼顾。

2、子女养老需要社区养老相结合。

在社区老年人不仅能受到照顾,更能通过娱乐来排解无聊的退休生活。

3、要解决好“空巢老人”问题,需要政府更多关注和投入,比如:

建设公益性质养老机构,建立行政调解、民间调解和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调解机制,有效保障老年人权益。

二、你是县政府的工作人员,县里要开展尊老爱幼的活动,请你做几种方案,然后从方案中选择一个执行。

【解析】处理问题题

本次活动不仅要让本县老百姓从中受益,也要起到弘扬尊老爱幼精神的作用。

方案:

1、组织医生志愿者,在广场免费为老年人做健康检查和咨询。

2、组织慈善力量捐助福利院,并到福利院看望孤寡老人和孤儿。

3、社区开展家庭走访,帮助老年人解决生活困难。

4、组织一场别开生面的文艺演出,向人们宣传如何尊重老人、爱护孩子。

执行(以第一方案为例):

1、国际老年人日是10月1日,为避开国庆活动高峰期,活动日期选在10月2日。

地点在广场,主要是周边老年居民比较多的地方。

向社会慈善力量筹集资金。

2、走访各医院,招募志愿者,做好统计和分工。

邀请专家在活动当天做健康讲座。

3、主流媒体广泛宣传,印发宣传材料。

号召社会敬老爱老。

4、活动当日维持秩序,设置爱心专座,发放号牌。

5、活动结束撰写总结材料,登报,发扬敬老精神。

三、一位老人到你单位办事,等了很长时间负责人不在,你在帮忙办事的过程中老人斥责你办事拖拉,你怎么办?

【解析】人际关系题

1、向老人说明情况,安排座位,请他耐心等待。

2、联系负责人,请他回来处理,或请他说明处理方法。

加快办事效率。

3、难以处理,请老年人先回家,等负责人回来处理完了再联系他,做好交接。

4、加强自身业务能力,建议领导开展培训,以备应急。

7月10日上午

一、大学生兼职或开店,你怎么看?

【解析】综合分析题

表态:

大学生兼职利弊各半,具体如下:

合理之处:

1、赚外快,缓解家庭压力。

有些学生甚至自己打工赚学费。

2、积累工作经验,了解社会,增强实践能力,为自主创业探寻出路。

不合理之处:

1、人的精力有限,大学时光如此珍贵,浪费人生中最好的学习机会。

2、学生兼职工作一般是发传单等,机械单一,对能力的锻炼作用有限。

反映深层次问题:

1、社会对于“上大学”的盲目迷恋和大学生就业难形成矛盾,导致年轻人既没有勇气选择上技校,也没有实力在就业中突出重围。

2、部分大学教育管理不严,课程设置空洞乏味,缺乏实践能力培养,使得有上进心的学生有时间甚至是必须去兼职,没有上进心的则混日子。

3、助学补贴不到位,很多学生为了生存必须打工。

对策:

1、完善助学补贴制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