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七单元集体备课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192066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5.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上七单元集体备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五上七单元集体备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五上七单元集体备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五上七单元集体备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五上七单元集体备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上七单元集体备课Word文档格式.docx

《五上七单元集体备课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上七单元集体备课Word文档格式.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上七单元集体备课Word文档格式.docx

一、导入

   1、师简介圆明园昔日辉煌的历史

   2、欣赏课件:

圆明园今天有是什么模样?

   3、质疑:

眼前惨景,使你想了解什么?

   4、板书课题,读题

二、初读

   1、默读全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什么?

   2、指名回答。

板书(辉煌、毁灭)

联系课题,你发现什么问题?

   4、指名回答。

用课文里的一句话概括。

   5、齐读第一段。

    过渡:

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三、自学“辉煌”(2——4段)

   1、小组学习:

请你从2——4段中,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段话,认真阅读,提出问题与小组同学共同学习。

比一比,谁是提问专家,谁是解题高手?

   2、小组代表汇报学习情况。

教师随机指导。

    ⑴结合课件(圆明园鸟瞰图)了解圆明园的结构布局

    ⑵结合课件(圆明园四十景)了解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⑶结合课件(圆明园文物)了解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过渡:

那么,圆明园的建筑是怎样被毁灭?

这些珍贵文物有是怎样沦落他乡呢?

让我们睁大双眼,看清侵略军的滔天罪行吧!

四、学习“毁灭”(5段)

  1、演示课件(火烧圆明园)

  2、谈感受。

  3、作者又是怎样表达这种满腔愤怒呢?

自由读最后一段。

体会哪些句子突出表达了你的愤怒?

  4、指名读。

师生评议。

你认为他读得怎样?

为什么?

五、总结

   1、演示课件(圆明园的残垣断壁)直到今天,圆明园的残垣断壁仍在空旷的田野上立。

它不会说话,却年复一年地仰天长叹。

它的毁灭向世人昭示什么?

当我们站在它面前,你想说些什么?

六、拓展辩论:

圆明园是否有必要重建?

当堂检测点:

1、看拼音,写词语:

jiānsè

 

zhuì

tǎntè

āndié

dié

xiū

巩固拓展练习设计:

(分层设计

反义词:

沙哑──(  ) 滚烫──(  ) 熟悉──(  ) 麻烦──(  )

近义词:

 残忍──(  ) 后悔──(  ) 谴责──(  ) 磨炼──(  

教学反思

高明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学生的朗读,第一课时总体上就一个“读”字,让学生反复读通读顺文章,并且能在流利地读后说出自己的一些感受。

经过读这一个阶段,学生对于课文能做一个整体的感知,因此都有话可说。

由于第一课时所打下的基础,到上第二课时时就方便多了。

刘少清下一步就是让学生深入到课文中去,感受圆明园惜日的辉煌历史。

在这一部分我主要是通过在朗读的基础上加上图文结合的方法来让学生了解、感悟。

当同学们对祖国的壮丽山河发出由衷的赞叹时,我顺势引出圆明园的毁灭这一部分。

同样的,也是运用朗读重点句子和出示图片的方法让学生了解这一国耻,同学们通过朗读和观看录象,对于圆明园的毁灭基本能产生较大的感触,并且对于侵略军的可耻行为纷纷表示愤怒。

教学目标1、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当年圆明园的样子并了解它毁灭的经过。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切入教学的中心问题圆明园以前是如何的辉煌,它又是怎样被毁灭的?

一、导入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2圆明园的毁灭。

2、学生齐读课题。

  

二、快速默读课文,完成填空,想一想你能有几种填法。

1、幻灯出示:

圆明园是()。

2、指名回答,教师出示:

(1)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2)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3)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3、齐读这三句话。

三、组织学生展开自学讨论:

这三句话是对圆明园的高度评价。

学到这里,你们有什么问题要提吗?

(为什么说圆明园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这节课我们首先来解决这些问题。

现在有一个旅行团要到北京去旅游,其中要去的一个地方就是圆明园。

你愿意当他们的导游吗?

好,老师就来当游客。

现在你们可以准备一下。

1、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读课文2-4自然段,前后四人展开讨论。

2、补充资料,看一段录像。

3、提示:

一般导游介绍一个园林的时候总是先介绍它的具体位置,然后介绍它的整体布局,即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最后介绍的、也是具体介绍的是这个园林的建筑特色,主要景观等。

你们能按照这样的顺序来先向各位游客介绍一下圆明园吗?

4、学生按教师提示的顺序作介绍,教师作相应的指导,并练习朗读。

第二自然段:

指名学生上黑板画出圆明园的整体布局示意图,理解"

众星拱月般地环绕"

的意思。

板书:

规模:

非常大。

第三自然段:

句1:

你平时见过的哪一个建筑也是金碧辉煌的,你能举个例子吗?

金碧辉煌:

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玲珑剔透:

形容器物小巧玲珑,精致奇妙。

你能联系课文或生活实际举些例子吗?

练习读句1,指名读,比赛,全班朗读。

句2、3:

讲解平湖秋月、雷锋西照是杭州"

西湖十景"

中的两处。

句4,补充瑶台、武陵春色的出处。

讲述:

这样的一座宏伟壮观的园林,汇聚了天下风光的迷人景色,融合了中外风格的建筑艺术,当你漫步圆内--(引读)流连其间--(引读)谁还想再读一读这句话?

难怪课文中称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听了导游们的介绍,你觉的圆明园怎么样?

景观千姿百态。

再让我们投入地读一遍课文第三自然段,去想象圆明园中的辉煌景观。

第四自然段:

收藏:

最珍贵。

5、各自朗读2--4自然段,并结合板书想想为什么说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板书:

举世闻名)  

6、课文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感想吗?

 

学习第五自然段。

过渡:

圆明园这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历经六代一百五十年的营建,堪称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可惜,如此辉煌壮丽的万园之园,却毁与英法联军的一把巨火!

  

1、看录象。

2、指名回答:

你看到了些什么?

你有什么感想?

3、学生各自练习朗读。

并想想你能不能?

不但……而且……甚至……"

的句式来说说强盗们毁灭圆明园的经过。

4、指名回答,板书:

掠夺、毁坏、焚烧、化为灰烬。

理解"

凡是、统统、实在、任意"

这几个词语的意思,并说说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侵略者的贪婪、野蛮、残酷。

)  

5、再读第一自然段,板书:

损失不可估量。

四、体会文章的中心。

1、课文学完了,读到这里,你又有何感想呢?

(引导学生从两方面讲,一:

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二:

对侵略者的仇恨。

2、这里,李老师还摘录了电影《火烧圆明园》中的一段话,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有一把火曾把耻辱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同时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烙上了深深的仇恨,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一个拥有亿万双有力的手和亿万双泪汪汪的眼睛的民族,却只能握着空拳,眼睁睁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

  为什么说当"

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我们这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这个拥有亿万双有力的手和亿万双泪汪汪的眼睛的民族,却只能握着空拳,眼睁睁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

(以此问题来引导学生明白圆明园的毁灭正是由于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明白落后就要挨打这个道理,从而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五、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

打蔫(yān niān) 怔住(zhēng zhè

ng)  触摸(chù

 zhù

)  索骥(jì

 yì

(分层设计)

词语巧搭配)

  深深地(  )  艰涩地(  )  摇晃地(  )  习惯地(  )

熟悉的(  )  狠心的(  )  患病的(  )  瞬间的(  )

高明通过这一次的教学,我明白到了“读”在语文课真正的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课堂上师生就是通过朗读来进行交流的,只要读通读顺,学生就有话可说,有感可想。

这是最大的收获。

今后我将继续在课堂上遵循“以读为本,以读导学”的新课堂理念。

同时为了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与热情。

刘少清我还会尽力地根据课文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形式朗读。

如个别读、分角色读、评读、竞赛读、仿读、表演读等。

其中评读是让学生对教师或同学的朗读内容作出评价,指出优点或不足之处。

既评朗读的情感,又评朗读技巧,让学生在自评或他评中找到朗读的感觉,逐步形成良好的朗读意识。

在朗读技巧上,我还应该作具体的指导,使学生知道重音、停顿、快慢、高低在朗读中如何随着表情达意的需要而变化。

课题22狼牙山五壮士

教学目标

1.了解狼牙山五壮士顶峰歼敌、英勇跳崖的英雄事迹,学习五壮士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

2.抓住重点词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理解体会五壮士的"

壮言"

、"

壮行"

壮志"

,激发学生对五壮士的无限崇敬之情。

写法特点及训练(阅读、练笔)初步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理清文章的结构。

课文的五个部分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需重点强调的字词(包括音、形、义等分析)从字音上来说,要注意读准平舌音与翘舌音,本课生字除“嗖(sōu)”外,“斩、坠、仇”都是翘舌音,可采用“记少不记多”的方法区别开;

还要注意“葛”读第三声不读第二声,“吼”的声母是“h”不是“k”,“崎岖”的韵母也要注意区别开。

从字形上来说,“葛”不要多写一竖,“昂首挺胸”的“胸”不要少写一竖。

本文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较多,可让学生积累并在课外搜集、摘抄其它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丰富词汇量。

切入教学的中心问题

请你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部分?

(一)导入

 在抗日战争时期,英雄的中华儿女,不畏强敌,同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搏斗,这期间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五位英雄的故事。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读生字表中的生字,并组成词语:

日寇、晋察冀、指挥、尸体、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

2、说说下列生字在书写中应注意些什么:

寇尸崖豪

3、词语解释:

斩钉截铁:

比喻处事或说话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惊天动地:

形容声音响亮或事业伟大。

气壮山河:

形容气魄像高山那样雄伟、豪迈。

居高临下:

站在高处,对着低处,形容所据的地势有利。

(三)请你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部分?

教师提示:

快速默读就是一行一行地读,不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读,用眼睛扫视,边读边想。

板书小结:

第一部分

(1)接受任务

第二部分

(2)诱敌上山,痛击敌人

第三部分(3)把敌人引上绝路

第四部分(4—6)英勇歼敌

第五部分(7—10)壮烈跳崖

(四)练习朗读课文,划出不懂的问题。

课文是按照_________的顺序记叙的。

全文记叙的顺序是:

接受任

 务──(    )──(    )──(    )──(    )。

其中______、______、______部分是详写,其余为略写。

最佳搭档(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掩护(  ) 指挥(  ) 痛击(  ) 完成(  ) 瞄准(  )

    用尽(  ) 拔下(  ) 拧开(  ) 跳下(  ) 滚落(  )

高明看着一幅幅悲壮的画面,完全沉浸在五壮士那感人的事迹中。

这时,正好抓住学生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配上音乐、纪念碑图让学生反复品读,从具体的形象中明白五壮士以自己的生命换来的是人民的安全和幸福,这是胜利的结局。

刘少清出示“五壮士纪念碑图”和抗日英雄图片,并配乐朗读。

启发学生当时为祖国、为人民、为革命英勇献身的仅仅是五壮士吗?

这样一来,难点突破了,学生也理解了五壮士为革命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他们是无数英雄的代表,他们的口号代表着全中国人民的心声。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2、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

3、提高阅读的速度。

写法特点及训练(阅读、练笔)课文的五个部分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切入教学的中心问题默读画批:

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他们是五壮士?

一、揭示课题,提出疑问。

1、师板书课题,问:

课题可不可以改成“狼牙山五战士”让学生明确壮士的含义。

然后让学生根据课题提问,为什么把他们叫做“五壮士”?

自由读全文,说说每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看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这节课的学习任务。

将重点问题板书。

2、明确学习目标

(l)分小组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五壮士的豪壮。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自由学习全文,默读画批: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学。

三、确定重点,小组自学

1、小组经过讨论,很快确定1——2段为学习重点。

教师要根据情况做相应调整,保证每段都有小组选择。

2、投影出示学习要求:

小组学习要求:

(l)先读一读学习的内容。

(2)抓词句,谈谈五壮士的“壮”表现在哪?

(3)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些句子。

告诉学生,主持人要根据发言情况,给组员评分,老师要根据小组学习的效率、发言情况评优秀讨论小组。

四、全班交流

在汇报时教师要把握以下几点:

1、汇报由小组共同发言,充分体现小组学习的成果。

2、一个小组表达不完整,别的小组补充,其他同学认真听,也要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

3、重点指导朗读的地方,要带动全班同学读。

要体现以读为主。

五、教师指导重点

1、第一段

引导学生抓住“集中兵力,大举进犯”看出敌我力量悬殊,而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接受了重任,决心拖住敌人重兵,即使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

这充分显示了五壮士的豪壮之气。

此段略讲。

2、第二段

通过五位战士在完成掩护任务时的动作、神态,体会五壮士的豪迈,此段以读带讲。

可采取小组读、师生互读。

让学生体会到五位战士勇敢机智、奋勇杀敌,这就是壮。

3、第三段

(1)投影填空:

(2)填完后有语气地读一读,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3)重点指导学生朗读“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引上绝路”。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4、解决学生的提问。

通过对道路的选择,体会五壮士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

在生与死面前,五位战士为了群众和部队的安全,义无返顾地选择了死亡,表现了无位壮士不怕死的英雄气概。

5、第四段

(1)由学生的问题入手,“为什么用石头砸?

”抓住下列句子“他刚要拧开盖子,班长抢前一步……向敌人头上砸去。

”让学生体会到五壮士不顾激战数小时的劳累,不顾累累伤痕的剧痛,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壮举。

(2)指导朗读

“同志们,用石头砸!

”。

个别读——学生评读——示范读——齐读。

指导朗读两个“带着”。

自由读——个别读——学生评。

两个“带着”,后一个语气更强,“砸”前稍做停顿,“砸”读重音。

师范读——自由读——齐读

6、第五段

(1)此段仍由学生的提问入手,“五壮士为什么跳崖?

”找出下面句子“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相继从悬崖上往下跳。

”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想一想五壮士跳崖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2)模仿“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带着……”写话

  五壮士胜利完成任务之后,带着(),带着(),昂首挺胸,相继跳崖。

  有感情地读一读你填写的句子。

  (3)为什么说五壮士的口号声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

这声音惊大动地、气壮山河”?

有感情地读一读。

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打动学生,让学生充分地读。

  六、总结

  1、这篇课文表现了五壮士的什么精神?

通过分析题目,通过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概括出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2、五壮士跳崖后的情景怎样?

人民又是怎样来纪念他们的?

交流课下查阅的资料。

  3、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4、总结语:

历史不会忘记英雄,让我们记住这悲壮的历史场面,做一个坚强不屈、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七、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我是小小书法家(看拼音,写词语):

(16分)

  

chó

uhè

hǒujià

oshītǐ

 

tià

owà

ng 

qūrè

nwù

 1、五壮士为什么要敌人引上狼牙山?

(4分)

 2、从_______这个词可以看出敌人伤亡惨重。

 3、归纳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8分)

高明看完“五壮士英勇跳崖”的录象后,我设计的一个启发想象的训练点:

“当时五壮士的心情如何,心里会想些什么?

”从而对学生既进行了创新思维的训练,又开发了学生如何读好课文的创造潜能。

刘少清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我采用了引入式教学方法,没有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没有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因而花了不少时间。

第三自然段的教学只要用一句话过渡就好了,不要花那么多时间。

在教学第四、五自然段时,我还是放得不够,我应该从第二自然段的扶到第四、五自然段的放,扶放结合,提高教学效果,节约时间。

朗读的方式也比较单一,应该变换读的方法,如引读法、比较式朗读法等。

课题23难忘的一课

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并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知道课文哪些内容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详写。

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积累常用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写法特点及训练(阅读、练笔)课文线索清晰,叙事生动,感情充沛。

需重点强调的字词(包括音、形、义等分析)本课生字要让学生读准确,要注意“闽”是前鼻音,“诸”是翘舌音,“葛”读“gě”,不要读成第二声。

切入教学的中心问题说一说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引入课文

    审题:

难忘的一课。

设问:

谁给作者上的难忘的一课呢?

这难忘的一课的内容是什么呢?

为什么这么令人难忘呢?

这些问题大家想不想知道啊?

请大家赶快打开课文。

二、范读课文,初识文意

    老师范读,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说一说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位船员在一所普通的乡村小学上了一节令他终生难忘的语文课。

三、学生自学生字、词和课文

   1.按生字表自学生字。

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

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词语。

读课后词语。

   2.读通课文,思考:

①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什么地方?

四、检查掌握情况

   1.字音:

指名拼读,直读生字,注意纠正。

   2.字形:

说说易错的字,易错的地方。

    如:

“葛”注意笔顺,与“蔼”区别。

“崇”与“祟”的区别。

   3.词义:

结合课文理解。

   4.读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不理解的提出来,大家讨论。

   5.指名读课文,回答刚才的问题。

五、朗读课文,说说这个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再问:

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

    那么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

请你划出来,并读一读。

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给下列汉字的正确读音打“√”:

    闽(mǐn mǐng)南  诸(zhū zū)葛亮

 选词填空:

(在合适的词语下面画上“——”)

   ⑴ 好象每个字、没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而(挚爱 真挚 真实)的心。

   ⑵ 渔夫起早贪黑地劳动,还(保持 坚持 维持)不了一家人的生活。

   ⑶ 只有不段锻炼身体,才能(增加 增长 增强)体质。

   ⑷ 几个月前,爸爸不知哪来的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