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法规讲义笔记基础班第三章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1896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经法规讲义笔记基础班第三章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财经法规讲义笔记基础班第三章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财经法规讲义笔记基础班第三章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财经法规讲义笔记基础班第三章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财经法规讲义笔记基础班第三章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经法规讲义笔记基础班第三章_精品文档.doc

《财经法规讲义笔记基础班第三章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经法规讲义笔记基础班第三章_精品文档.doc(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财经法规讲义笔记基础班第三章_精品文档.doc

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一、税收的概念与分类

  

(一)税收的概念作用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国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特定分配方式。

  税收作用:

  

(1)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2)税收是国家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

  (3)税收具有维护国家政权的作用

  (4)税收是国际经济交往中维护国家利益的可靠保证

  

(二)税收的特征

  一是强制性。

  二是无偿性---三性核心

  三是固定性---征税范围与征收比例

  (三)税收的分类

  1.按征税对象分类。

  

(1)流转税。

是以商品生产、商品流通和劳动服务的流转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类税收。

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关税。

---不扣除费用

  

(2)所得税。

是以纳税人的各种收益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类税收。

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扣除费用

  (3)财产税。

是以纳税人拥有的财产数量或财产价值为征税对象的一类税收。

房产税、车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4)资源税。

是以自然资源和某些社会资源为征税对象的税收。

资源税。

  (5)行为税。

是国家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目的,以纳税人的某些特定行为为征税对象的一类税收。

印花税、车辆购置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契税、耕地占用税。

  2.按征收管理的分工体系分类:

工商税类(税务机关)、关税类(海关)。

  3.按税收征收权限和收入支配权限分类:

  中央税:

是指由中央立法、收入划归中央并由中央政府征收管理的税收。

例如,关税,海关代征的进口环节消费税和增值税,消费税,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营业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等。

  地方税:

是指由中央统一立法或授权立法、收入划归地方并由地方负责征收管理的税收。

例如,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车船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城市房地产税、契税、土地增值税等。

  中央地方共享税:

是指税收收入只配有中央和地方按比例或法定方式分享的税收。

例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对证券(股票)交易征收的印花税等。

  【例3-4】(单项选择)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央税的是( )。

  A.增值税  B.消费税  C.房产税  D.企业所得税

『正确答案』B

  4.按计税标准分类:

  从价税——增值税、营业税;

  从量税——资源税、耕地占用税、车船税;

  复合税——卷烟、白酒的消费税

  

  二、税法及构成要素

  

(一)税收与税法的关系

  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税法的分类

  1.按照税法的职能作用的不同,可分为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

  税收实体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税收程序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2.按照主权国家行使税收管辖权的不同,可分为国内税法、国际税法、外国税法等。

  3.按照税收立法权限或者法律效力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税收法律、税收行政法规、税收规章和税收规范性文件等。

  (三)税法的构成要素

  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率是构成税法的三个最基本的要素。

  1.征税人

  是指代表股票嘉兴市税收征管职权的各级税务机关和其他征收机关。

税务机关、海关。

  2.纳税义务人

  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法人或自然人。

  3.征税对象

  一个税种区别于另一种税种的主要标志。

不同的征税对象构成不同的税种。

  4.税目

  是指税法中规定的征税对象的具体项目,是征税的具体根据,它规定了征税对象的具体范围。

  5.税率

  税率是计算税额的尺度,也是衡量税负轻重与否的重要标志。

  

(1)比例税率。

是指对统一征税对象,不论其数量多少、数额大小,均按同一比例征收的税率。

  

(2)定额税率。

是指对单为征税对象规定固定数额,而不是采用百分比的形式。

  (3)累进税率。

是按征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划分为若干等级,各定一个税率递增征税,数额越大税率越高,一般适用于对所得额的征税。

包括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和超率累进税率。

  全额累进税率:

全部数额达到哪一级,就按哪一级的税率征税。

  【3-7】某纳税人本月应纳税所得额为5000元,其适用表3—1中所列的全额累进税率:

  表3—1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元)

税率(%)

1

5000(含)以下

10

2

5000~20000(含)

20

3

20000以上

30

  则该纳税人本月应纳税额=5000×10%=500(元);

  若该纳税人本月应纳税所得税为5001元,则该纳税人本月应纳税额=5001×20%=1000.2(元)。

  这种税率计算简单,但税收负担不合理,特别是在划分级距的临界点附近,税负呈跳跃递增,甚至会出现税额增加超过课税对象数额增加的不合理现象,不利于鼓励纳税人增加收入。

  超额累进税率:

同时适用几个税率分别计算,将计算结果相加后得出应纳税款。

  【3-8】某纳税人本月应纳税所得额为5000元,其适用表3—2中所列的超额累进税率:

  表3—2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元)

税率(%)

1

5000(含)以下

10

2

5000~20000(含)

20

3

20000以上

30

  则该纳税人本月应纳税额=5000×10%=500(元);

  若该纳税人本月应纳税所得税为5001元,则该纳税人本月应纳税额=5000×10%+1×20%=500.2(元)。

  超率累进税率:

征税对象数额的相对率划分若干级距,采用这种税率的是土地增值税。

  6.计税依据

  计税依据可以分为从价计征、从量计征、复合计征三种类型。

  

(1)从价计征---课税对象的自然数量与单位价格的乘积为计税依据

  计税金额=征税对象的数量×计税价格

  应纳税额=计税金额×适用税率

  

(2)从量计征---课税对象的自然实物量为计税依据

  应纳税额=计税数量×单位适用税额

  (3)复合计征。

征税对象的价格和数量均为其计税依据。

  应纳税额=计税数量×单位适用税额+计税金额×适用税率

  7.纳税环节

  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在从生产到消费的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

例如,流转税在生产和流通环节纳税,所得税在分配环节纳税等。

  8.纳税期限

  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缴纳税款的期限。

可分为按期纳税和按次纳税。

  9.纳税地点

  是指纳税人申报缴纳税款的地点。

  10.减免税

  

(1)减税和免税

  减税是对应征税款减征其一部分,免征是应征税款全部予以免征。

  

(2)起征点

  计税依据数额达不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起征点的按照计税依据全额征税。

  (3)免征额

  课税对象就其全部数额中规定的免予征税的数额。

  免征额是指凡税法中规定有免征额的,只就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

起征点规定对达到和超过征点,就要按课税对象的全部数额征税不同。

  11.法律责任

  行政责任、刑事责任

  本节习题讲解:

  【例题1】(例3-10)某纳税人按月缴纳营业税,纳税人所在地税务局规定的起征点为500元,适用的税率为5%。

『正确答案』则该纳税人如果本月营业额为480元,则不用交纳营业税;而如果本月营业额为600元,则本月应交纳的营业税为30元(600×5%)。

 【例题2·单选题】( )是指国家征税以法律形式预先规定课税对象、额度和方法,便于征纳双方共同遵守。

  A.强制性  B.固定性  C.无偿性  D.自愿性

『正确答案』B

【例题3·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流转税的是( )。

  A.消费税  B.营业税  C.关税  D.车辆购置税

『正确答案』D

【例题4·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税收实体法的是( )。

  A.《税收征收管理法》  B.《个人所得税法》  

C.《企业所得税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正确答案』BCD

  【例题5·单选题】区别不同类型税种的主要标志是( )。

  A.税率  B.纳税人  C.征税对象  D.纳税期限

『正确答案』C

  【例题6·单选题】在税制要素中,对征税对象总额中的一部分数额免予征税,只就减除后的剩余部分计征税款,被免予征税的这部分数额是( )。

  A.计税依据  B.免征额  C.税基  D.起征点

『正确答案』B

  【例题7·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税收要素的是( )。

  A.征税人  B.纳税义务人  C.征税对象  D.法律责任

『正确答案』ABCD

  【例题8·多选题】按现行税法的规定,征税税率包括( )。

  A.比例税率  B.定额税率  C.累进税率  D.超额税率

『正确答案』ABC

  【例题9·多选题】按现行税法规定,计税依据可以分为( )。

  A.从价计征  B.从量计征  C.复合计征  D.独立计征

『正确答案』ABC

  【例题10·判断题】课税对象的数额超过起征点的,只就减除起征点后的剩余部分计征税款。

( )

『正确答案』错

  本节重点归纳:

  1.税收三特征及核心;

  2.税收按征税对象分类(流转额的分类4个);

  3.税法按职能作用不同分为2个;

  4.税法的11个要素;

  5.一种税种区别另一税种的标志;

  6.征税对象与税目的概念区分;

  7.税率的类别及全额与超额累进税率的概念区分;

  8.起征点与免征额的区别。

  

第二节 主要税种

  一、增值税

  

(一)增值税的概念与分类

  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三类:

  1.生产型增值税

  以纳税人的销售收入(或劳务收入)减去用于生产、经营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等物质价值后的余额作为法定的增值额,但对于购入的固定资产及其折旧均不予扣除。

  2.收入型增值税

  对于纳税人购置的用于生产、经营的固定资产,允许将已提折旧的价值额予以扣除。

  3.消费型增值税(现行)

  允许纳税人将购置物质资料的价值和用于生产、经营的固定资产中所含的税款,在购置当其全部一次扣除。

我国从2009年1月1日起全面实行消费型增值税。

  

(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纳税人:

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1.一般纳税人:

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企业和企业性单位。

  2.小规模纳税人

  (三)增值税税率

  1.基本税率l7%

  2.低税率13%

  【注意】与征收率不同,小规模纳税人实行征收率3%。

  (四)增值税应纳税额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等于当期销项税额减去当期进项税额。

  1.销项税额

  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劳务,按照销售额或提供应税劳务收入和规定的税率计算并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税额。

  销项税额=销售额×适用税率

  2.销售额

  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但是不包括收取的销项税额。

  【3-13】红程钢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其销售钢材一批,含增值税的价格为20000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

则其增值税销项税额为:

『正确答案』

  不含税销售额=23400÷(1+17%)=20000(元)

  增值税销项税额=20000×17%=3400(元)

  【3-14】红程化妆品有限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其进口一批应税消费品,进口发票上注明的价格为36000元,其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10%、关税税率为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