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三及答案解析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1759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三及答案解析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湖南省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三及答案解析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湖南省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三及答案解析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湖南省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三及答案解析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湖南省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三及答案解析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三及答案解析_精品文档.doc

《湖南省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三及答案解析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三及答案解析_精品文档.doc(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三及答案解析_精品文档.doc

湖南省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卷(三)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请将它的代码选出填涂在答题卡上。

每小题1分,共30分。

1.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必须加快建立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A.城市居民B.城乡居民

C.农民群众D.弱势群体

2.中国将始终不渝走()道路,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

A.和平发展B.民主法制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加强国防建设

3.两千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

在这里“和而不同”体现着()。

A.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B.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我们应采取正确的态度面对矛盾

4.在摩托车赛车场上,有一个“弯道超车”理念,即摩托车因同等马力很难在直道线路胜出,而在弯道线路,车手则可以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超车胜出。

从思维方式上看,与直道超车相比,“弯道超车”理念体现了()。

A.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B.大胆、合理的想象

C.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D.创造性思维的作用

5.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各门具体学科的关系是()。

A.无限与有限、绝对与相对的关系B.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C.本质与现象、必须与偶然的关系D.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关系

6.认为“社会历史是有规律的,所以历史事件可以重复出现”,这一观点是()。

A.否认历史规律的重复性B.否认历史事件的不可重复性

C.否认了历史事件的具体性D.否认了历史规律的普遍性

7.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落后的实际情况,我们必须()。

A.变革生产关系,加快向共产主义过渡

B.回头走资本主义道路,补生产力发展不足的课

C.以阶级斗争为纲,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

D.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8.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是按照()来进行的。

A.追求最大收入的动机B.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贡献大小

C.价格规律D.按劳分配原则

9.下列不是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基本特征的是()。

A.产权清晰B.权责明确

C.政企分开D.目标管理

10.我国在与世界各国和地区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扩大对外贸易、吸收和利用外资、发展对外技术交流时,必须坚持的一个共同原则是()。

A.四项基本原则B.平等互利原则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反对霸权主义原则

11.下列不属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社会救助范畴的是()。

A.自然灾害救助B.司法救助

C.失业救助D.孤寡病残救助

12.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科学和文化艺术事业的基本方针是()。

A.批判性和继承性相统一B.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13.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现阶段,我国政府主要的经济职能是()。

A.宏观调控、市场监管、文化教育

B.宏观调控、市场监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C.经济建设、市场监管、公共管理

D.经济建设、文化教育、社会服务

14.“局部服从全局,个别服从整体”体现的原则是()。

A.权责一致B.完整统一

C.精简与效能D.职能优先

15.甲(男,22周岁)为达到与乙(女,19周岁)结婚的目的,故意隐瞒乙的真实年龄办理了结婚登记。

两年后,因双方经常吵架,乙以办理结婚登记时未达到法定婚龄为由向法院起诉,请求宣告婚姻无效。

人民法院应如何处理?

()

A.以办理结婚登记时未达到法定婚龄为由宣告婚姻无效

B.对乙的请求不予支持

C.宣告婚姻无效,确认为非法同居关系,并予以解除

D.认定为可撤销婚姻,乙可行使撤销权

16.A县人民政府为建宾馆,向该县B银行贷款500万元,届期未能偿还,B银行以A县人民政府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该案所涉及的法律关系是()。

A.不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

B.应属政府行政行为

C.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纵向经济关系

D.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应由民法调整

17.认定公民的出生时间,其证明依据的效力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A.其他相关证明、医院证明、户籍证明

B.户籍证明、医院证明、其他相关证明

C.医院证明、其他相关证明、户籍证明

D.医院证明、户籍证明、其他相关证明

18.甲下落不明满6年,其妻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死亡,其父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失踪,人民法院应当()。

A.先宣告失踪,再宣告死亡

B.只按其父的申请宣告失踪

C.只按其妻的申请宣告死亡

D.让其妻和其父商量,如协商不成,驳回申请

19.甲、乙二人合伙经营一辆长途汽车,由二人轮流驾驶经营。

在乙驾驶经营期间,因疏忽大意,将一行人撞伤,则()。

A.应由乙对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

B.应由甲、乙二人各自对第三人承担责任

C.应由乙负主要责任,甲负次要责任

D.应由甲、乙二人对第三人承担连带责任

20.在法定代表人和法人关系的问题上,下列哪项表述是错误的?

()

A.法定代表人既是法人的代表人,也是法人机关的一种

B.法定代表人履行职务的行为是法人的行为

C.法定代表人只能是法人单位的行政正职负责人

D.法定代表人的代表权源于法律和章程,而不是源于法人的授权

21.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 )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A.被代理人B.自己

C.被代理人或者自己D.行为人

22.甲厂业务员张某被开除后,为报复甲厂,用盖有甲厂公章的空白合同书与乙厂订立一份购销合同。

乙厂并不知情,并按时将货送至甲厂所在地,因甲厂拒绝接收而引起纠纷。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张某的行为为无权代理,合同无效

B.张某的行为为表见代理,合同有效

C.张某的行为为表见代理,合同无效

D.张某的行为为委托代理,合同有效

23.行政许可的前提是()。

A.法律的一般禁止B.法律的普遍允许

C.法律的不干预D.法律的绝对禁止

24.行政组织法是有关行政组织的规范,其内容主要是关于()。

A.规范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与行政相对人发生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B.规范行政机关设置、编制、职权、职责、活动的程序

C.规范国家行政机关与其工作人员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D.规范行政相对人对行政行为有异议或认为其权利受到侵犯时给予救济的法律

25.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

A.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B.是推动我国上层建筑更好地适应经济基础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建设和创新

C.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和改进管理方式的关键

D.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客观需要

26.通常所说的机构编制管理中的“三定”,是指()。

A.定职能、定机构、定职位B.定任务、定机构、定编制

C.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D.定职能、定机构、定职级

27.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行政价值观包括()。

A.民主法制观、公平效率观、物质利益观、平等竞争观

B.民主法制观、公平效率观、效率优先观、平等竞争观

C.依法治国观、廉洁清廉观、效率优先观、平等竞争观

D.依法行政观、公平效率观、效率优先观、民主法制观

28.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形成()的行政管理体制。

A.行为协调、运转规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

B.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

C.精简统一、结构优化、职能合理、廉洁高效

D.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合理、廉洁高效

29.公文在制发的程序上,必须履行法定的()。

A.审批手续B.会签手续

C.登记手续D.承办手续

30.国务院行文对一些地区和单位违反有关规定进行集资的行为进行了批评,并做出处理,同时提出了有关要求,这份文件的文种应是()。

A.通知B.通报

C.通告D.意见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只有将它们全部选出,涂在答题卡上,而不错选漏选,方能得分。

每小题1.5分,共30分)

31.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A.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B.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C.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D.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32.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

       A.正确的政治方向

B.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

C.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

D.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3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包括()。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

34.马克思说: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这段话体现的哲学思想是( )

A.理论就是巨大的物质力量B.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理论不能代替实践D.理论可以决定一切

35.毛泽东同志说: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深刻地感觉它”。

这一论断揭示了()。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质的不同

B.感性认识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能促进感性认识

C.感性认识对人们认识事物本质没有实际意义

D.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36.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将长期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下列对公有制的理解正确的有()。

A.公有制就是指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B.公有制形式是多元化的,股份制是主要形式

C.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主要体现在控制力和引导作用上

D.在任何地方、领域和产业中都需要有由国有资本控股的企业

3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描绘了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

纲要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控制,凸显行政体制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的有关内容。

这是因为()。

A.政府是行使国家职能的行政机关

B.能否实现“十一五”目标与政府职能有密切的关系

C.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弱化政府职能是基本趋势

D.转变政府职能是更好地履行国家职能的需要

38.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时,有的理念发生了变化。

如在中国改革开放发展思路中占据了20多年的一个重要命题“先富论”,已在“十一五”规划中转变为“共同富裕论”。

这说明()。

A.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观点已经过时

B.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C.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D.同时同步富裕有利于社会稳定

39.科学执政是建立在对客观规律认识的基础上的,坚持科学执政就要真正认识并掌握客观规律。

当前,实行科学执政最重要的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决策科学化。

这一关于科学执政的认识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A.要想有所建树,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B.重视意识对事物发展的促进作用

C.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抓住重点

D.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40.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包括()。

A.公民权利的广泛性B.公民权利的真实性

C.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D.公民权利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