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研究方法论讲义 整理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169683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5.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研究方法论讲义 整理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语言研究方法论讲义 整理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语言研究方法论讲义 整理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语言研究方法论讲义 整理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语言研究方法论讲义 整理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言研究方法论讲义 整理Word格式.docx

《语言研究方法论讲义 整理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研究方法论讲义 整理Word格式.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言研究方法论讲义 整理Word格式.docx

(2)宋儒语录是理学家讲话的记录。

《朱子语类》(120卷)

清代张伯行编的《朱子语类辑略》

(3)宋人话本

在宋代,“说话”(说讲故事)的风气大盛。

说话人所用的底本叫做“话本”。

“说话”是说给普通老百姓听的,所以比较接近口语。

但今天我们看到的宋元话本主要保存在明冯梦龙编辑的三言中,经过后人改动,因而时代不容易确定。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有的研究者认为是晚唐五代的作品,有的研究者认为在元代前后经过修改。

《清平山堂话本》(明洪楩piá

n编)今存小说二十九篇,其中三篇为明人所作,其余哪些作于宋代,哪些作于元代,研究者的意见不一。

冯梦龙《古今小说》(又称《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共收宋元明话本120篇。

宋李昉等《太平广记》,是汉代至宋初野史小说的汇集。

(4)史籍中的白话资料

《三朝北盟会编》250卷,徐梦莘编,记述宋徽宗、钦宗、高宗三朝与辽、金和战的始末。

《续资治通鉴长编》李涛撰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200卷,李心传撰

这些史料,或是外交谈判的记录,或是诉讼时的证词,都需要如实地记录当时的谈话,如果改成文言,就会失真。

(5)宋词与宋诗中的口语资料

宋词中,黄庭坚、曹组、辛弃疾口语较多;

宋诗中杨万里的诗口语较多。

(6)金代的白话资料主要是《刘知远诸宫调》和《董解元西厢记》

(三)元代

(1)元杂剧《元曲选》臧懋循,改动颇多;

《元刊杂剧三十种》;

赵琦美《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

(2)元人散曲散曲与杂剧同属“元曲”,但两者文白程度并不同。

散曲多数是文人书写自己的情怀,所以口语程度不如元杂剧。

但跟诗、词相比,口语化的程度要高。

今人隋树森《全元散曲》。

(3)南戏元杂剧流行于北方,南方流行的是南戏,又叫“戏文”。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即《张协状元》(南宋作品)、《杀狗劝夫》(元人作品)、《小孙屠》(元人作品)。

(4)话本《大宋宣和遗事》和《新编五代史平话》。

(5)直讲与直译贯云石《孝经直解》;

许衡《直说大学要略》、《大学直解》、《中庸直解》

(6)《元典章》和元代白话碑

《元典章》是元世祖至英宗时法令、案牍的汇编。

白话碑是刊刻在石碑上的白话文牍,大部分是元代皇帝颁发给寺观的圣旨。

(四)明代

(1)史料

《元朝秘史》。

此书记述的是铁木真(即元太祖成吉思汗),斡歌歹(即元太宗窝阔台)的事迹,原为蒙古文,明朝洪武年间译成汉文。

《皇明诏令》,汇集自明初到嘉靖十八年的皇帝诏令,有不少口语的记录。

(2)会话书《老乞大》、《朴通事》

(3)小说《三遂平妖传》20回,罗贯中。

《水浒》;

《西游记》,使用的语言有江淮方言色彩。

《金瓶梅》;

《清平山堂话本》、《三言》、《二拍》

(4)戏曲高明《琵琶记》

(5)文集中的白话资料

《李善长狱词》,是明太祖朱元璋在给大臣李善长定罪时所录的供词、证词。

《刘仲景遇恩录》,是刘基的儿子刘仲璟多次受明太祖召见时谈话的实录。

《正统临戎录》,杨铭撰。

记载了英宗被俘期间的经过。

(6)《山歌》

是冯梦龙收集的苏州话的民歌,内容是男女的恋情。

是重要的明代吴语资料。

语音研究的材料和基本方法

(这里一起介绍研究语音的方法,后面讲方法时主要只涉及语法词汇。

研究历史语音的材料主要有:

韵文;

韵书;

异文别字;

形声字;

反切;

中外对音;

韵图,等。

(1)形声字提、题、堤、是;

闻;

忙、芒、妄、忘、亡

(2)古代的韵文材料韵文材料指的是诗歌、辞赋等韵文中的韵脚字。

(3)古代的注音材料注音材料包括古代文献中的直音、读若、反切等注音材料。

直音:

直接用同音字注音。

铺:

东晋的徐邈注“音敷”

读若:

通过比况的方法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注音。

椵,读若“贾”

反切:

用两个汉字来给一个汉字注音,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被切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

田:

徒年切

但是,有很多反切按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读音来念,切不出被切字的音来:

(4)古代的韵书和韵图

韵书是古人将韵母相同、相近的字汇集在一起,使诗人在进行诗歌创作时能够据之

选择韵脚字的一种词典,如《切韵》、《广韵》《集韵》等。

韵图是古人编制的声韵调配合的音节表,它直观地将字的声母、韵母和声调情况都反映出来。

如宋代的《韵镜》《七音略》等。

这两种材料都能准确地反映出当时的语音系统,是研究古音最有用的材料。

(5)异文材料指不同的书或同一部书的不同版本在记载同一事物时使用不同的字词。

“伏羲氏”古书中也写作“庖牺氏”“包羲氏”

(6)声训材料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词去解释词语的一种训诂方法。

《释名》:

“邦,封也”;

“负,背也”。

(7)对音材料

就是通常说的音译材料,对音材料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词在借用时的读音情况,在汉语古音研究特别是音值构拟上有独特的价值。

梵文namas,汉语音译作“南无”,用“无”字对译原词的“ma”。

(8)方言材料

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古代的某些音在一些方言中保留下来。

2、文献的鉴别

“同时资料”和“后时资料”(说见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

跋》)

同时资料:

指某种资料的内容和它的外形(即文字)是同一时期产生的。

甲骨、金石、木简等,还有作者的手稿是这一类。

宋人著作的宋刊本也是这一类。

后时资料:

指经过转写转刊的资料。

如唐人集子的宋刊本就是后时资料。

后时资料就有可能经过改动和产生讹误,对此必须加以注意。

3、语料的搜集与选择

我们这里主要以现代汉语为例进行讲解。

研究汉代汉语的材料包括现代汉语书面语和口语。

北京口语语法的研究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基础。

对研究者来说,很难设想事先有一批选择好了的、范围明确的语料放在那里作为研究对象。

实际上,大多数语法著作不指明是专门研究口语的,可是也不说是专门研究书面语的,意思大概两者兼顾。

在对口语材料进行搜集时,例句往往由作者自拟,这就难免会受作者本人的方言、古汉语及“欧化”句式的干扰。

书面语往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研究材料。

不过,我们很难给“典范的白话文著作”规定明确的标准与范围。

不少语法著作从鲁迅、毛泽东、老舍、赵树理、曹禺、巴金、叶圣陶等人的著作里援引例句。

可是这些著作的语言远远不是均匀、一致的。

甚至同一部著作内部也不一定都一致。

总之,我们把这些著作视为典范,并不意味着这些著作的语言全都能作为现代标准汉语的规范。

从近年来刊布的语法论著(包括专著、教材、论文)来看,在选择语料的标准上,似乎有失之过宽的倾向。

因此,选择语料的时候要特别慎重,不能认为凡是书上刊印出来的都是可靠的书面语语料,都可以作为语法研究的对象。

二、方言语音、词汇、语法的调查

方言调查需要确定发音合作人的姓名、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籍贯等情况。

方言语音的调查一般依据社科院语言研究所1981年编的《方言调查字表》。

《字表》所选择的字都是中古就有的、并保留在方言中的字。

《字表》在选字的时候遵循两个原则:

一是要全面反映一个方言的音系,二是口语里面用得上,发音合作人念得出来。

这些字基本上是从《广韵》里面挑出来的。

第三章语言描写

尽可能全面掌握和占有材料,做到描写准确、充分。

这是语言的静态研究。

从句类、词类、语音、肯定与否定、简单与复杂、句法位置、跟其他词语的搭配、语义、语用、社会心理等方面进行描写。

一、句类

不少虚词对句类有一定的选择性。

1、“或者”和“还是”

2、“吗”和“呢”

3、副词“更”“还”“最”“极”“十分”等。

不同的程度副词对句类的选择也不一样。

这是因为“极、十分、非常、很、怪、太”等是绝对程度副词,绝对程度副词指无所比较而泛言程度的副词;

“更、还(há

i)是相对程度副词,相对程度副词指相比较而言的程度副词。

相对程度副词可以用于比较的句式,绝对程度副词不能用于比较的句式。

相对程度副词中的“更、还”和“最”还有区别,“更、还”能用于“比”字句,而“最”则不能用于“比”字句;

反之,“最、顶”能用于“在……中/上/里,名词语+程度副词+形容词性词语”句式中,而“更/还”则不能。

4、“究竟”和“难道”

“究竟”只用于“非是非问句”,“难道”只用于是非问句。

5、“千万”和“万万”

“千万”和“万万”都表示强调语气,但“千万”只用于祈使句,而“万万”既能用于祈使句,也能用于陈述句。

6、“赶忙”和“赶紧”

“赶忙”只能用于陈述句,不能用于祈使句;

“赶紧”既能用于陈述句,又能用于祈使句。

二、词类

这里所说的词类,既指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大类,也指大类下面的小类,包括从语义上分出来的小类。

虚词对词类的选择更带有普遍性。

1、“而且”和“并且”

“而且”一般倾向于用来连接形容词性词语,而“并且”一般倾向于用了连接动词性词语。

2、“很/挺+不……”格式对形容词、动词也有选择性。

能进入这个格式的只限于:

(1)表示积极意义的形容词,

(2)表示量小的量度形容词,

(3)表示心理活动、表示意愿的积极意义的动词词语

3、副词“有点儿”修饰形容词时,也只能修饰贬义或中性形容词,不能修饰褒义形容词。

4、“多少”和“稍微”

“多少”多与积极意义的形容词或量大的形容词共现,不大与消极意义形容词或量小的形容词共现。

三、音节

汉语里,音节也会对语法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我们在用词造句中常常要注意音节问题。

这也可以说是汉语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1、副词“互”和“互相”

“互”只能修饰单音节词,不能修饰双音节词,而“互相”则正相反。

2、副词“屡”和“屡次”

3、副词“连”和“一连”

4、副词“足”和“足足”

5、副词“大为”、“甚为”、“颇为”、“极为”等

四、轻重音

一个虚词往往有多种不同的语法意义,而这又往往是通过轻重音来表示的。

1、副词“都”

2、副词“已经”

3、副词“再”

副词“再”可以表示两种不同的重复。

一是表示“实在的重复”,指重复已经做过的相同性质的行为动作。

例如:

这个电影太好了,明天再看一次。

一是表示“空缺的重复”,指原先想要进行的某种行为动作因某种原因没有进行,因而将在说话后的某个时间里进行。

“票卖完了吗?

没关系,我们明天再看好了。

表示“实在的重复”时,自然重音只能在“再”后面的某个音节上,不能在“再”之前:

表示“空缺的重复”时,自然重音只能在“再”之前,不能在“再”或“再”之后:

4、副词“就”

五、肯定与否定

1有的虚词对肯定、否定有特殊的要求。

如副词“从”,就要求后面必须跟一个否定形式:

她从不说假话。

*她从就说假话。

“从”可以用“从来”替换。

2“万万”只能修饰否定形式。

万万不可粗心大意。

*你可万万要当心!

“千万”则既可以修饰否定形式,又可以修饰肯定形式。

3“绝”也只能修饰否定形式,“绝对”则没有这个限制。

4“豪”、“丝毫”也只能修饰否定形式。

5副词“万分”、“分外”只能修饰肯定形式。

万分悲痛万分不悲痛

6、但与“万分”“分外”近义的“十分”、“非常”和“格外”就没有这个限制。

7、副词“差不多”和“几乎”,基本意思一样,都是表示“接近于发生或达到”。

但是,“差不多”只能直接修饰一个肯定形式,而“几乎”不受这种限制。

8、“稍微”和“多少”,都表示程度浅,但“稍微”可以修饰一个否定形式,“多少”则不行:

稍微不留神*多少不留神

9、有的词既能用于肯定,也能用于否定,意思却一样。

(1)粗心大意,难免会出岔子/难免不出岔子。

(2)自行车别是他骑走了/自行车别不是他骑走了。

六简单与复杂

语法研究中所讲的“简单”,是指单个儿一个词;

“复杂”则是指一个句法结构,而非一个单词。

通常我们说由“把”组成的介词结构后面一定得跟一个复杂形式。

虚词对简单或复杂的要求,也比较普遍。

1、“对于”和“对”

一般谈介词“对”和“对于”的区别时,都说“能用‘对于’的地方,也能用‘对’,但能用‘对’的地方不一定能用‘对于’”。

这是因为“对”除了表示对待关系这一语法意义外,还能表示“朝、向”等语法意义,而“对于”不表示“朝、向”等语法意义,这是从语法语义来加以区分的。

其实,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它们在用法上对于“简单”、“复杂”的要求有所不同——由“对于”组成的介词结构作状语时,一般要求中心语是个复杂形式,而由“对”组成的介词结构作状语时,没有这种要求。

2、“终究、通常、恐怕、稍微”也都要求所修饰的成分必须是个复杂形式,而分别跟它们同义或近义的“必将、常常、也许、较为”就没有这种要求。

也有相反的情形。

有的则要求所修饰的成分是个简单形式,如程度副词“异常”,如我们可以说“异常感谢”,但不说“异常感谢他”。

七位置

这里所谓的“位置”有两种含义:

一是指某个虚词在句子中相对于其他成分而言所应处的位置。

如“把”字句和“被”字句中,否定副词和能愿动词只能放在介词“把”、“被“的前面;

再如介词结构“关于……”只能放在主语前面,介词结构“对于……”就没有这种限制。

二是指同类虚词连用共现时的先后次序问题。

例如朱德熙先生在《语法讲义》就里谈到语气词连用的情况。

他把现代汉语里的语气词分为三组:

第一组表示时态,包括“了”“呢1”“来着”;

第二组表示疑问或祈使,包括“呢2”“吗”“吧1”“吧2”;

第三组表示说话人的情感与态度的,包括“啊”“呕”“欸”“嚜和”“呢3”。

这三组语气词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接连出现,其顺序是固定的,总是第一组在最前面,第二组次之,第三组在最后。

黄河、张谊生和袁毓林都探讨过副词连用共现的语序原则。

黄河认为,副词连用共现的顺序大致如下:

语气副词>时间/总括副词>限定副词>程度副词>否定副词>协同副词>重复副词>方式副词

有的副词位置比较自由,如“忽然”“从此”“或许”“也许”“莫非”“难道”等。

有的在句前句中的意思有变化,例如:

他幸亏回来了,……(指出避免了于“他”不利的事情)

幸亏他回来了,……(指出在“他”的作用下避免了一起不如意的事情)

有些同义或近义的虚词用法上的差异正是表现在位置上,如连词“既”和“既然”,连词“一面”和“一方面”,连词“虽”和“虽然”,副词“明”和“明明”,副词“忽”和“忽然”,副词“渐”和“渐渐”。

他渐渐把这件事也淡忘了。

*渐渐他把这件事也淡忘了。

天气渐暖,路上的行人也渐多起来了。

总之,如果存在着单音节双音节并存的同义词或近义词,大多双音节虚词既可以出现在主语后,也可以出现在主语前,而单音节虚词只能出现在主语后,不能出现在主语前。

八跟其他词语的搭配

1、因为、由于

“由于”既可以同“所以”配合,又可以同“因而”“因此”配合;

“因为”只同“所以”配合。

2、不但、不光、不只

三者都能跟“而且”搭配。

但“不但”有时可以跟“反而”搭配,“不光”、“不只”则不能跟“反而”搭配。

3、毫、丝毫

作为加强否定语气的副词“毫”和“丝毫”,意思一样,但“丝毫”可以跟“不”、“没有”、“未”搭配,而不能跟“无”搭配。

4、有点儿、有些

表示程度浅的副词“有点儿”和“有些”,意义基本相同,但“有点儿”可以跟“太”搭配使用,“有些”则不能。

5、太、真

二者都是表示赞叹的副词。

当它们都用来修饰一个修饰一个形容词时,“太”就要求后面必须有“了”与之相配,而“真”后面则绝对不能用“了”。

九语义指向

所谓语义指向就是指句中某一成分在语义上跟哪个成分直接相关。

1、副词“只”和“光”的差异之一就是语义指向不同。

二者都可以指向行为动作,也可以指向动作的施事或受事。

(1)他呀,只说不做。

(2)只你会可不行,还得让大家都会。

(3)他呀,只吃肉不吃蔬菜。

上述的“只”都可以用“光”替换。

但“只”可以指向数量,而“光”不能:

(4)他苹果买得很少,只买了一个苹果。

(5)*他苹果买得很少,光买了一个苹果。

2、“分别”和“各自”

二者在语义上都可以前指,例如:

(1)张惟和李炀把这事儿又分别告诉了自己的父母。

(2)红红和毛毛各自做了一个毽子。

这两例的“分别”和“各自”可以互换。

但“各自”只能指前,不能指后,“分别”则既能指前,也能指后。

(3)红红分别给奶奶和妈妈递了一块热毛巾。

十社会心理

你的爷爷比我的爷爷硬朗。

不能说成:

*你的爷爷比我的硬朗。

这是因为用“的”字结构用来指称人是不礼貌的,特别是不能用来指称长辈。

第四章语言比较

(一)古代汉语—普通话—方言的比较(即朱先生的“大三角”理论)

实例一:

1、古代汉语的人称代词

见于先秦文献的第一人称代词有我吾卬余(予)台朕

“我”用作主语和宾语;

“吾”用作主语和定语,很少直接作宾语,只能在否定句中充当动词、介词的前置宾语。

第一人称代词在殷代还有单复数的区别,“余”表单数;

“我”表复数。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規定皇帝自稱用“朕”,以後歷代君王都沿用這一自稱。

  

第二人称代词尔汝若乃而

“女(汝)”、“爾”、“若”可以充當主語、賓語或定語。

“而”和“乃”主要充当定语,不作宾语,偶尔作主语。

先秦两汉时期没有发育完全的第三人称代词。

普通话中的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

我;

第二人称:

你,敬称形式:

您;

第三人称:

现代方言:

你;

他渠伊

2、普通话和方言的第三人称代词是怎样来的?

“之、其”本来是指示代词,用为第三人称代词都有限制。

“之”在先秦文献里面主要是两种用法:

作定语和作宾语。

作定语的时候只能是指示代词,作宾语的时候才有可能是人称代词。

“其”一般只作定语。

“之、其”都不作主语。

汉代以后,“其”的使用范围开始扩大,到南北朝时期,除开不能独立用作动词宾语之外,第三人称代词的其他功能都已具备,“其”留下的这个空缺还是由“之”来填补的,“其”“之”并没有同指示代词完全分家,还不是真正的人称代词。

3、南北朝时期,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在文献中出现,这就是“伊”和“渠”。

《世说新语》用“伊”15次,可以出现在主语、宾语、定语各种位置上

“渠”用作第三人称代词初见于《三国志》,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还不多见。

关于“伊”的来源,一般认为是先秦用为指示代词的“伊”(《诗·

秦风·

蒹葭》: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变来的,但现存文献提供的例证太少,难以说明究竟。

关于“渠”,吕叔湘先生认为与“其”同源,六朝用于非领格的“其”可能代表实际口语里的“渠”。

梅祖麟先生则认为“渠”与“其”无关。

他说:

“吾五乎切,汝人渚切,渠强鱼切,这三个代表第一、第二、第三人称代词的语词都是鱼部,整整齐齐,象是同一时期的产品。

”“可能上古以前就有‘渠’字,这个字在北方方言里失落,保存在南方方言里,一直到魏晋时代才在文字记录中出现。

”按梅先生的说法,“渠”在上古以前就已经产生,“吾”“汝”“渠”是同一时期的产品,可是,为什么“吾”“汝”没有在北方方言里失落,唯独这个“渠”会在北方方言里失落呢?

这是需要解释的。

“渠”“伊”一般只出现在南朝的作品中,唐代通行范围较广,但后来并未在通语中站住脚跟。

与此同时,另一个第三人称代词“他”产生出来了。

4、第三人称代词“他”的来历

“他”在先秦是个无定指示代词(字或作“它”“人+它”),有作定语、宾语两用,意思是“别的”,不单独用以指人,表示“别人”的意思。

俞理明1988指出:

“专门称人的‘他’最早见于东汉康孟祥、昙果于建安12年(207)翻译的《中本起经》

俞先生考察了汉末至隋的九种翻译佛经的“他”的用法,结果表明,东晋以前“他”很少单独用以指人,东晋以后就以指人为常了。

由不能单独指人到普遍单独指人,“他”字在向人称代词发展的道路上向前跨进了一大步。

第三人称代词指人,指的是确定的人。

南北朝时代,“他”所指的都是不确定的人,所以还不是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

如果细加区分,南北朝指人的“他”又可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包举所有的别人或泛指任何的别人;

另一种是专指一个或几个别人。

后一种“他”比前一种“他”多一点有定性,与第三人称代词更接近一些。

“他”字用作第三人称代词,最早的例子大约见于《晋书》,盛唐以后,用例逐渐增多,逐渐在北方话中成为唯一的第三人称代词。

5、第二人称代词礼貌式“您”的来源

金元白话资料中,曾经有过一个“您”(或写作“恁”),是“你们”的合音,多用为第二人称复数,也用为第二人称单数。

无论复数、单数,都不含恭敬意味。

王力先生认为表尊敬的“您”就是从这个以表复数为主的“您”变来的:

最初表复数,后来跟你们分工,专表单数,渐渐由不表恭敬到表恭敬,成为第二人称代词的礼貌式。

(《汉语史稿》中册,277—278页)

说表尊敬的“您”从以表复数为主的“您”变来是有困难的。

“您”从以表复数为主的“您”变为第二人称代词的礼貌式,必须是这个字沿用不衰,这才有转变的可能。

可是北京至迟明代中叶以后已经没有“恁”的说法。

今天河北、河南、山东、山西一些地方有“恁”的说法,却偏偏没有产生出一个第二人称代词的礼貌式。

这就足以证明这个表恭敬的“您”跟金元时期以表复数为主的“您”没有关系。

我们认为吕叔湘先生关的说法是合情合理的。

吕先生认为“您”是“你老(=你老人家)”的合音。

③“你老”合音怎么成为nin这个音呢?

吕先生解释说:

“老”字脱落元音,只剩下“l-”的时候,汉语汉语里既没有用“-l”作韵尾的习惯,就转成发音部位相同的-n。

实例二:

结构助词

1、普通话连接定语和中心语的结构助词用“的”,连接状语和中心语的助词用“地”。

古代汉语中,大致相当于普通话“的”是“之”。

先秦汉语中,“之”常见的用法是连接名词和中心语。

但古代汉语没有“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