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2153641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58.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文档格式.docx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文档格式.docx

C.③—终年高温多雨

D.②—湿热的气候

5.关于日本和英国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英国气候温和多雨,农业以种植业为主B.日本人少地多,农业侧重于精耕细作

C.两国均有丰富的渔业资源D.英国畜牧业发达,种植业以水稻、小麦为主

6.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

A.土壤和植被B.气候和地形C.水文和土壤D.植被和水文

7.关于区域发展成长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产业结构日趋复杂,产业由扩散走向集聚B.区域内部人地关系仍然基本协调

C.城市和工业区迅速向外扩展D.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微弱

8.下列做法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

A.通过经济发展创造一个富足的社会环境

B.提高福利待遇、完善养老保险体系

C.通过技术措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9.下列选项,体现可持续发展持续性原则的是()

A.创立全球联盟

B.保护地球的多样性

C.把不可再生资源的损耗减到最小

D.尊重和关心生物群落

10.下列做法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是()

①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②使用含磷洗衣粉 ③使用不可降解的包装袋 ④使用再生纸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1.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是(  )

A。

节约能源,限制生产       B.发展科技,开发资源

C。

公众参与,搞好协作       D。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黄梅戏《天仙配》中唱到“你挑水来我浇园”“我织布来你种田”。

12..材料中歌词描述的现象应发生在________时期。

A.史前文明B.农业文明C.工业文明D.后工业化

13.该社会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们依赖环境,主要从事采集、渔猎活动

B.人类试图主宰自然,征服自然

C.环境问题主要为局部性的生态破坏

D.人类已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4.水库建设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有(  )

①库区及周围地区云量增多 ②上下游间物种交流受阻 ③减缓水流速度,造成水质下降及三角洲面积减小 ④引发地震等灾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等值线图。

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15.假若图中河流易发生洪涝灾害,为缓解甲河段的洪水泛滥,最有效的措施是(  )

A.流域内多植树造林B.在乙河段修建水库

C.下游河段退耕还湖D.修建和加固河堤

16..在河流综合治理中,A地所起的主要作用为(  )

A.改善局部气候B.发展养殖业

C.作为分洪和蓄洪区D.进行立体开发

17.领开放之先,珠江三角洲现实占优;

得开放之利,珠江三角洲成为中国大陆经济的增长极。

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有利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工业基础雄厚,产值高 ②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③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④良好的区位条件 ⑤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⑥煤、石油等资源丰富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③④⑤⑥

18.下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典型模式,据此完成

四个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共同特点是(  )

A.外来资金支持城市化B.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C.政府投资促进城市化D.人口迁移导致城市化

继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之后,我国第二条引进境外天然气资源的陆上通道——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于2012年10月16日开工。

西气东输三线建成后,每年可向沿线市场输送300亿立方米天然气,可使天然气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高1%。

读“西气东输三线示意图”,回答以下两题。

19.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建设的重大意义是(  )

A.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

B.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C.改善沿线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

D.利用廉价的能源,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20.广东省成为西气东输二线、三线重要输入地的原因是(  )

①广东省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②广东省沿海港口众多,有利于天然气出口 ③广东省能源缺乏,制约了经济发展 ④广东省经济实力雄厚,可以消费昂贵的天然气

A.①②④B.①③C.②④D.③④

二、双项选择

21.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体现了区域的哪些特征?

(  )

A.整体性特征B.差异性特征C.开放性特征D.综合性特征

22.关于英国和日本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B.日本与英国均位于板块交界处,多地震

C.日本和英国均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D.英国气候深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终年温和多雨

23.下列对青藏高寒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植被以草原为主 B.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多大风天气

C.海拔高,空气稀薄 D.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微弱,原始自然状态保存比较完整

24.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下例现象得以体现的是()

A.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

B.历代各朝大兴土木,建宫殿等大型建筑

C.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D.斩伐养长,不失其时

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关于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2013年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通知》,以确保完成2013年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完成

25.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应采取的措施是()

A.压缩生产规模B。

倡导循环经济

C.减少资源开发D。

提高人口素质

26.下列做法起到节能作用的是()

A.骑电动自行车上学B。

乘坐出租车上学

C.建立合理的能源价格体系D。

因地制宜开发太阳能、沼气

27.西南地区严重旱灾,会对下列工程和地区产生影响的是()

A.长三角地区B。

西电东送C。

南水北调D.珠三角地区

28.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是()

A.降水总量少,且季节变化大

B.工农业发展快,人口增长较快,污染浪费严重

C.地形复杂,地势北高南低,不利于水资源储存

D.蒸发量大,且水田种植,耗水量大

29.下例措施中属于东北森林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是()

A.促进珍贵树种更新B。

大力发展木材运输业

C.全部发展速生丰产林D。

加强自然保护区建立

30.珠江入海口部分河段出现咸潮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A.工厂排放咸水B。

上游来水量减少

C.海水倒灌D.河口蒸发量大

 

第一卷答题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第二卷非选择题

31.图1为“甲、乙两地地理位置示意图”。

图2为“甲、乙两地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1)填表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及其差异的主要原因。

(6分)

气候特征

相同点

不同点

气候特征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

(2)分析甲地的气候特征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4分)

有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利影响:

20世纪90年代,人们在甲地上空14千米处发现了一片3千米厚的褐色云层,这一褐色云层被称为“亚洲褐云”,由灰尘、煤烟、酸性及其他有害悬浮粒子组成。

(3)受“亚洲褐云”遮蔽的地区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1分)

①日照减少②大气削弱作用减弱③低层大气温度升高④大气逆辐射作用减弱

⑤受其影响地区一定多雨⑥会损害呼吸系统

A.①③⑥B.②④⑤C.①④⑤D.③⑤⑥

(4)面对国际粮价上涨,请对乙地所在国提高粮食产量提出建议。

(3分)

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底特律始建于1701年,1830年后工业稳步成长,1903年世界第一家汽车公司建立,此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汽车城”。

20世纪70年代受到石油危机重创,加上日本、德国等国汽车生产的冲击,开始走向衰落。

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了赌场等第三产业,但未能扭转经济衰退趋势。

2007年房地产市场崩溃,2013年2月19日底特律市宣布已经陷入财政危机。

材料二 图1是北美五大湖地区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图2是底特律人口数量变化图。

(1)(6分)18世纪五大湖区许多工业城市迅速发展的主要条件有

1

2

(2)底特律人口迅速增长时期的主导产业是________,该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世纪中期以来,底特律日趋衰落,直至陷入财政危机的具体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珠江流域作为一个完整的区域,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条件,为该区域的流域综合开发、资源调配、工业化、城市化以及产业转移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空,共12分)

材料一 珠江流域图。

材料二 珠江三角洲处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成为接受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阵地。

到目前,它已经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

材料三 珠三角某市与粤北某市投资要素对比表。

(1)读材料一分析,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从能源开发角度来看,红水河流域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实施了水电的________;

与珠江三角洲之间实施的我国著名资源调配工程是________,该工程对两地的经济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其中对红水河流域的影响是________,对珠江三角洲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

(2)读材料二分析,图中A代表的产业是_____________,在第一次产业升级与转移中,珠江三角洲地区A产业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读材料三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珠三角地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本升高,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可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的产业转移到粤北地区。

A

C

D

B

AD

BC

AB

BD

CD

1.答案:

(1)

夏季高温多雨,降水季节变化大

甲地全年气温高(或乙地气温年较差大或乙地冬温低),甲地降水旱雨季明显,乙地降水季节变化较甲地小(或甲地雨季短,乙地雨季长,)

受不同季风控制,甲地为热带季风气候,由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共同作用,乙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

(2)全年高温,作物生长期长;

降水丰富,利于作物生长(或雨热同期,全年热量充足)易受干旱、洪涝灾害影响(3)A(4)发展农业技术,提高粮食单产;

保护耕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兴修水利,防灾减灾(合理即可得分)

2.【答案】

(1)丰富的煤铁资源;

水运便利;

市场需求量大

(2)汽车工业 先进的科学技术;

新兴的市场需求;

丰富的原材料

(3)石油危机;

日本、德国等国家汽车工业的冲击;

房地产崩溃;

产业结构单一;

新技术革命冲击

(4)要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发展科技,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增强竞争力。

3.【答案】

(1)梯级开发 西电东送

将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 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2)劳动密集型产业 廉价的土地大量廉价的劳动力或优惠的政策

(3)劳动力 土地劳动力密集型 资源密集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