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双金属片级进模设计终稿.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150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40.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双金属片级进模设计终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毕业设计双金属片级进模设计终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毕业设计双金属片级进模设计终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毕业设计双金属片级进模设计终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毕业设计双金属片级进模设计终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双金属片级进模设计终稿.docx

《毕业设计双金属片级进模设计终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双金属片级进模设计终稿.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毕业设计双金属片级进模设计终稿.docx

毕业设计双金属片级进模设计终稿

 

成都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毕业设计

 

指导老师:

刘念聪老师

姓名:

张翔

学号:

200506040132

完成日期:

2011.05.23

 

双金属片级进模设计

摘要

对于大批量的零件,尤其是板料,冲压生产具有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

针对这种情况,论文首先对模具行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缺点进行了分析与论述。

然后对该零件进行工艺分析,通过对比各种加工方案的优劣,选定了用级进模来制造该双金属片。

然后初定加工方案与模具结构形式,对模具与零件参数进行工艺性计算、分析,确定模具间隙、排样形式与搭边值、刃口尺寸以及模具冲裁力、压力中心的计算。

最后进行模具具体零部件的设计与选用,包括各零部件的结构形式、具体尺寸、材料等进行确定。

分析模具主要零部件尺寸精度与形位公差要求,根据现有加工方法,编制模具主要零件的加工方案,并填写工艺流程卡。

为得到的零件平直度比较高,采用弹性卸料装置,而冲出的零件与废料堆积在模具内,易引起安全事故,故在下模板上加工出一个比凹模内腔大的孔,使冲出的零件与废料直接落到地面。

并采用导料板和导料销导向,挡料销粗定位,再用导正销来精定位,采用手动送料,选用可倾式压力机。

关键词:

模具冲压工艺材料

 

ProgressiveDieDesignofBimetallicstrip

Abstract

Formostofparts,especiallysheets,stampinghastheadvantageofhighproductionefficiencyandlowcost..

Primarilyaimingatthenecessityofstamping,thedissertationgivesanalysisanddiscussionaboutthestateofdevelopmentandtheexistenceofshortcomings.Thenmakeaprocessanalysisoftheparts,theprogressivediehasbeenusedtomakethebimetallicstripbycomparingthestrengthsandweaknessofvariousprocessingscheme.

Afterthat,processingschemeanddiestructureformarepreliminaryselected,thenmakingprocessofcalculationandanalyzetotheparametersofdieandparts,determiningthecalculationofmodelclearance,Nestingintheformandcutting-buildingsidevalue,cuttingedgesizeanddieblankingforce,centerofpressure.Eventuallydesigningandchoosingspecificdieparts,includingensurethestructuralform,specificdimensionandmaterialofeachParts.Analyzedthemainsizeprecisionofpartsandshapeandpositiontolerances,accordingtotheexistingprocessingmethod,makingprocessingschemesforthemainpartsandfillingintheprocesscard.

Inordertogainahigherflatness,weusetheelastictripper,howeverthepartsandwasteswhichbeenrushedouteasilyleadtosafetyaccidents,sothedieplateshouldbediggedastraightholetooffloadthepartsandwaste,thenuselocatingpinofblankingpunchtofinepositioning,usemanualfeedingalsoelectthetiltingpressandusethehooksrakingpartsoutwhenitfinishedtenparts.

Keywords:

Mould;Pressprocess;Material

 

第1章

概述

1.1冲压模的发展和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对模具的需求量不断增长。

近年来,模具工业一直以15%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模具工业企业的所有制成分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国有专业模具厂外,集体、合资、独资和私营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浙江宁波和黄岩地区的“模具之乡”;广东一些大集团公司和迅速崛起的乡镇企业,科龙、美的、康佳等集团纷纷建立了自己的模具制造中心;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的模具企业现已有几千家[1]。

随着与国际接轨的脚步不断加快,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产品质量、成本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的重要性。

而模具制造是整个链条中最基础的要素之一。

近年许多模具企业加大了用于技术进步的投资力度,将技术进步视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些国内模具企业已普及了二维CAD,并陆续开始使用UG、Pro/Engineer、I-DEAS、Euclid-IS等国际通用软件,个别厂家还引进了Moldflow、C-Flow、DYNAFORM、Optris和MAGMASOFT等CAE软件,并成功应用于冲压模的设计中。

以汽车覆盖件模具为代表的大型冲压模具的制造技术已取得很大进步,东风汽车公司模具厂、一汽模具中心等模具厂家已能生产部分轿车覆盖件模具。

此外,许多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开展模具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经过多年的努力,在模具CAD/CAE/CAM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在提高模具质量和缩短模具设计制造周期等方面做出了贡献[2]。

模具技术的发展应该为适应模具产品“交货期短”、“精度高”、“质量好”、“价格低”的要求服务。

达到这一要求急需发展如下几项:

(1)全面推广CAD/CAM/CAE技术

  模具CAD/CAM/CAE技术是模具设计制造的发展方向。

随着微机软件的发展和进步,普及CAD/CAM/CAE技术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各企业将加大CAD/CAM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的力度;进一步扩大CAE技术的应用范围。

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正使CAD/CAM/CAE技术跨地区、跨企业、跨院所地在整个行业中推广成为可能,实现技术资源的重新整合,使虚拟制造成为可能[3]。

(2)高速铣削加工

  国外近年来发展的高速铣削加工,大幅度提高了加工效率,并可获得极高的表面光洁度。

另外,还可加工高硬度模块,还具有温升低、热变形小等优点。

高速铣削加工技术的发展,对汽车、家电行业中大型型腔模具制造注入了新的活力。

目前它已向更高的敏捷化、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

(3)模具扫描及数字化系统

  高速扫描机和模具扫描系统提供了从模型或实物扫描到加工出期望的模型所需的诸多功能,大大缩短了模具的在研制制造周期。

有些快速扫描系统,可快速安装在已有的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上,实现快速数据采集、自动生成各种不同数控系统的加工程序、不同格式的CAD数据,用于模具制造业的“逆向工程”。

模具扫描系统已在汽车、摩托车、家电等行业得到成功应用,相信在“十五”期间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4)电火花铣削加工

电火花铣削加工技术也称为电火花创成加工技术,这是一种替代传统的用成型电极加工型腔的新技术,它是有高速旋转的简单的管状电极作三维或二维轮廓加工(像数控铣一样),因此不再需要制造复杂的成型电极,这显然是电火花成形加工领域的重大发展。

国外已有使用这种技术的机床在模具加工中应用。

预计这一技术将得到发展。

中国模具产业除了要继续提高生产能力,今后更要着重于行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和技术发展水平的提高。

结构调整方面,主要是企业结构向专业化调整,产品结构向着中高档模具发展,向进出口结构的改进,中高档汽车覆盖件模具成形分析及结构改进、多功能复合模具和复合加工及激光技术在模具设计制造上的应用、高速切削、超精加工及抛光技术、信息化方向发展[4]。

  近年,模具行业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步伐加大,主要表现在,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中高档模具及模具标准件发展速度高于一般模具产品;塑料模和压铸模比例增大;专业模具厂数量及其生产能力增加;“三资”及私营企业发展迅速;股份制改造步伐加快等。

从地区分布来看,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地区发展快于中西部地区,南方的发展快于北方。

目前发展最快、模具生产最为集中的省份是广东和浙江,江苏、上海、安徽和山东等地近几年也有较大发展。

根据“十一五”模具行业发展规划,“十一五”期间模具产品发展重点主要有如下几类:

(1)汽车覆盖件模具

冲压模具占模具总量的40%以上。

汽车覆盖件模具主要为汽车配套,也包括为农用车、工程机械和农机配套的覆盖件模具,它在冲压模具中具有很大的代表性,模具大都是大中型,结构复杂,技术要求高。

尤其是为轿车配套的覆盖件模具,要求更高,可以代表冲压模具的水平。

此类模具我国已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已为中档轿车配套,但水平还不高,能力不足,目前满足率只有一半左右。

中高档轿车覆盖件模具主要依靠进口,已成为汽车发展的瓶颈,极大的影响着车型开发。

(2)精密冲压模具

  多工位级进模和精冲模代表了冲压模具的发展方向,精度要求寿命要求极高,主要为电子工业、汽车、仪器仪表、电机电器等配套。

这两种模具,国内已有相当基础,并已引进了国外技术及设备,个别企业生产的产品已达到世界水平,但大部分企业仍有较大差距,供应总量不足,进口很多。

(3)大型精密塑料模具

  塑料模具占模具总量近40%,而且这个比例还在上升。

塑料模具中为汽车和家电配套的大型注塑模具,为集成电路配套的塑封模,为电子信息产业和机械及包装配套的多层、多腔、多材质、多色精密注塑模,为新型建材及节水农业配套的塑料异型材挤出模及管路和喷头模具等,目前虽然已有相当技术基础并正在快速发展,但技术水平与国外仍有较大差距,总量供不应求,每年的进口额达几亿美元。

(4)主要模具标准件

  目前国内已有较大产量的模具标准件主要是模架、导向件、推杆推管、弹性元件等。

这些产品不但国内配套大量需要,出口前景也很好,应继续大力发展。

氮气缸和热流道元件主要依靠进口,应在现有基础上提高水平,形成标准并组织规模化生产。

(5)其他高技术含量的模具

  占模具总量给8%的压铸模具中,大型薄壁精密压铸技术含量高,难度大。

镁合金压铸模具目前虽然刚起步,但发展前景好,有代表性。

子午线橡胶轮胎模具也是发展方向,其中活络模技术难度最大。

与快速成型技术相结合的一些快速制模技术及相应的快速经济模具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这些高技术含量的模具在“十一五”期间也应重点发展[3]。

当前冲压模具技术发展呈现三大特点[5]:

模具与压力机是决定冲压质量、精度和生产效率的两个关键因素。

先进的压力机只有配备先进的模具,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取得良好效益。

模具的发展方向为:

(1)充分运用IT技术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