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最全的国际经济学复习材料没有之一私人整理倾情奉献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144376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167.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经济学最全的国际经济学复习材料没有之一私人整理倾情奉献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国际经济学最全的国际经济学复习材料没有之一私人整理倾情奉献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国际经济学最全的国际经济学复习材料没有之一私人整理倾情奉献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国际经济学最全的国际经济学复习材料没有之一私人整理倾情奉献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国际经济学最全的国际经济学复习材料没有之一私人整理倾情奉献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学最全的国际经济学复习材料没有之一私人整理倾情奉献Word下载.docx

《国际经济学最全的国际经济学复习材料没有之一私人整理倾情奉献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学最全的国际经济学复习材料没有之一私人整理倾情奉献Word下载.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经济学最全的国际经济学复习材料没有之一私人整理倾情奉献Word下载.docx

国际金融中决定汇率的理论——国际借贷说中的重要概念,指国际借贷中形成了借贷关系但尚未进入实际支付的那种债权债务关系。

它对国际收支从而对汇率的走向无实质决定性作用,有时甚至会产生相反的现象,即债务存在时汇率反而走高。

10、国际收支:

狭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同其他国家由于贸易、劳务、资本等往来而引起的资产转移。

其特点是仅计入现在或将来有外汇收支的交易。

包括两种具体形式:

直接的货币收支和以货币表示的资产的转移。

反映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国际间的债权、债务关系。

广义国际收支: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是指为系统记载的、在特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个国家或经济体的居民与世界其他地方居民的全部各项经济交易,不仅包括外汇收支的国际借贷关系,还包括一定时期全部经济交易与往来,如无偿援助、易货贸易、捐赠等。

(2000)

11、边际进口倾向:

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每一单位增量国民收入中用于进口的比重。

通常在公式中用m来表示。

边际进口倾向越大,则每单位国民收入中用于进口的比重越大,乘数效应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就越小,反之则较大。

12、外汇倾销:

利用本币对外贬值机会,向外倾销商品和争夺市场的行为成为外汇倾销。

这是因为本国货币贬值后,出口商品用外国货币表示价格降低,提高了该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有利于扩大出口;

而因本国货币贬值,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削弱了进口商品的竞争力,限制了进口。

外汇倾销需要一定的条件主要是本国货币对外贬值速度要快于对内贬值速度以及对方不报复。

13、幼稚产业:

某种产业由于技术经验不足、劳动生产率低下、产品成本高于世界市场价格,因而无法与国外产业竞争,但在关税、补贴等保护措施下继续生产一段时间,经过一段时间的生产能够在自由贸易条件下获利,达到其他国家水平而自立,形成比较优势并良性发展,这类产业就是幼稚产业。

14、外汇汇率: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践中的重要概念。

外汇是货币行政当局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券和政府证券等形式保有的在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可以用作支付使用的国际支付手段或债权。

汇率是一国货币与其他货币之间的比价关系,是外汇在市场中的价格。

汇率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固定汇率、浮动汇率、远期汇率、即期汇率等。

15、开放经济:

一国与国外有着经济往来,如存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往来,也就是对外有进出口和货币、资本的往来,本国经济与外国经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即为开放经济。

16.倾销:

出口商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向进口国销售产品,并因此给进口国产业造成损害的行为。

三个构成条件:

1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或公平价值的价格销售;

2这种低价销售的行为对进口国产业造成了损害;

3损害与低价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只有同时具备了上述三个条件的低价销售行为,才能够依据反倾销法采取反倾销措施,征收反倾销税。

(2004)(新)

17、关税壁垒:

指高额进口税,通过征收各种高额进口税,形成对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的阻碍,可以提高进口商品的成本,从而削弱其竞争能力,起到保护国内生产和国内市场的作用。

它是在贸易谈判中迫使对方妥协让步的重要手段。

世界贸易组织对其极力反对,并通过谈判将其大幅消减。

非关税壁垒:

是指除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各种措施,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直接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指进口国直接对进口商品的数量或金额加以限制,或迫使出口国直接限制商品出口,如进口配额制、“自动”出口限制等。

另一类是间接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指进口国对进口商品制定严格的条件和标准,间接地限制商品进口,如进口押金制、苛刻的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规定等。

世界贸易组织力图通过谈判使其限制、消减。

18、经济全球化:

联合国贸发会议对经济全球化定义如下:

“全球化是世界各国在经济上跨国界联系和相互依存日益加强的过程,运输、通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进步有力地促进了这一过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经济全球化下的定义则是:

“跨国商品、服务贸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它是现代经济的一个动态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新)

19、提供曲线:

由马歇尔和艾奇沃斯提出的,它是相互需求曲线,表明一个国家为了进口一定量的商品,必须向其他国家出口一定量的商品,因此提供曲线即对应某一进口量愿意提供的出口量的轨迹。

两个国家的提供曲线的交汇点所决定的价格,就是国际商品交换的价格。

20、贸易条件:

一般指单位出口能够换回的进口,即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的比率,简称“交换比价”。

一般用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的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同进口商品价格指数对比来表示。

所谓贸易条件改善,是指与基期相比较而言,交换比价上升,即同等数量的出口商品能换回比基期更多的进口商品;

反之则称贸易条件恶化。

21、官方储备:

指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或其他官方货币机构所掌握的外币储备资产及其对外债权。

包括货币、黄金、外汇和分配的特别提款权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普通提款权。

22、浮动汇率:

国际金融中指一国货币汇率根据市场供求状况,任其自由涨落,国家没有义务干预的汇率。

在实践中存在着完全的自由浮动与当局一定程度干预的有管理的浮动的情况。

固定汇率是货币行政当局把本国货币对其他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将波动幅度限制在较小的范围之内。

23、直接标价法:

以一定单位的外币为标准,用一定本币来表示其价格,简言之,外币不动本币动。

它说明的是银行在购买一定单位的某外币时应付出的本币数量。

24、关税同盟:

是经济一体化的组成形式之一,关税同盟从欧洲开始。

对内实行减免关税和贸易限制,商品自由流动,从而成员国居民可以享受比过去更低成本的商品的消费,同时增加了可选择的机会,因此成员国乃至关税同盟整体的经济福利会提高;

对外则采取统一或逐步实行统一的对外关税和对外贸易政策。

关税同盟有两种经济效应,即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静态效应有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两种。

25、升水与贴水:

国际金融中的概念,在直接标价法下,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的差额用升水、贴水和平价来表示,升水意味着远期汇率比即期的要高,贴水则反之。

一般情况下,利息较高的货币远期汇率大多呈贴水,较低的货币则大多为升水。

26、现值债务率:

在经济上衡量一个国家对外债务水平的指标,即该债务国当年未偿还债务的现值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

世行认为80%为临界值,债务超过临界值60%的为中等债务国。

27、偿债率:

在经济上衡量一个国家对外债务水平的指标,即该债务国当年还本付息的债务额与当年出口收入的比率。

实践证明,该比率在20%以内为宜,30%为警戒线。

(2001)

28、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反映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国际间的债权、债务关系。

狭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同其他国家由于贸易、劳务、资本等往来而引起的资产转移。

广义国际收支是指,系统记载的在特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一个经济体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各项交易。

大部分交易是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的。

这里强调各项交易,即包含不用外汇支付的交易在内;

强调居民,即含有在该国居住一年以上的外国的特定机构,如外国企业、银行的分支机构,但留学生、外交人员、国际经济组织不计入居民范畴

29、贷方与借方项目:

贷方项目是在国际收支表中表示国家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的项目,是本国商品、劳务的输出或金融资产的流入。

借方项目是在国际收支表中表示国家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的项目,是本国商品、劳务的进口或金融资产的流出。

30、所有权特定优势:

是指企业在资产和所有权方面所获得的为其他企业所不拥有的优势,包括产品、技术、商标、组织管理技能等。

所有权优势的大小决定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能力,可以克服在国外生产碰到的附加成本和制度风险。

是国际生产这种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新)

31、国际收支失衡:

是指经常账户、金融与资本账户的余额出现问题,即对外经济出现了需要调整的情况。

32、国际经济秩序:

是指国际范围内各种类型的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以及全部国家经济体系与制度的总和。

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国际经济秩序,但它的基础总是当时的基本国际经济关系。

33、直接标价法与间接标价法:

直接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的外币为标准,用一定本币来表示其价格,简言之,外币不动本币动;

间接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的本币为标准,用外币来表示本币价格,简言之,本币不动外币动。

(+美元标价法)

34、一价定律H:

意为同种商品无论出现在哪里都是同一价格。

根据一价定律,两地间同种商品价格的差异不能大于两地间的商品运费,否则会引发商品套利行为。

35、同一价格律: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相同的交易产品或金融资产经过汇率调整后,在世界范围内其交易成本一定是相等的。

这个定律在经济中是通过诸如购买力平价、利息平价、远期汇率等经济关系表现出来的。

36、贸易扭曲理论: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产品的边际成本不等于价格即为扭曲(即对帕累托状态的背离)。

国际贸易的扭曲反应在边际进出口替代率、产品边际转换率、消费的边际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之间的不相等上(四种组合)。

引起扭曲的原因:

政府政策干预造成市场不完全。

对贸易的影响:

保护主义的根源;

要以适当的政策干预以求次优的达到。

消除扭曲的措施:

贸易、生产、消费和要素的税收与补贴措施,要注意附加扭曲。

37、国际资本的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

前者是指将资本投入另一个国家的生产部门,即投入另一个国家的工厂、矿山、种植园或其他生产性单位;

后者是投资主体所进行的证券方面的投资或国际贷款。

38、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形式:

永久移民式、中短期国际劳务出口、留学人员、技术性劳务合作、在外资机构的工作人员。

技术转移形式:

专利使用、技术秘密使用、制造技术传播、专有技术转让等,具体有垂直型、水平型、简单型、吸收型、有偿与无偿转移等。

39、最优关税:

即最优关税税率,是指进口大国利用其市场影响力,选择一个适当的关税税率,使它因贸易条件改善而获得的利益超过因贸易量减少造成的损失,并使净福利达到最大化。

40、有效保护率:

征收关税使国内附加值增加的百分比。

EPR=(附加值—新加入的价值)/新加入的价值。

41、补贴:

补贴指一国政府对该国一些企业进行的财政资助或任何形式的收入或价格支持,并且因此给予了利益,进口国对出口国受到补贴产品所采取的抵消性措施。

42、非关税政策保障措施:

一国当某种产品进行大量进口,以致其生产同类或预制直接竞争产品的产业遭受损害时,为补救损害或便于产业调整而针对引起损害的进口产品通过提高关税、实施数量限制等手段的临时进口限制措施。

特点是a不具有针对性和歧视性b该措施的被实施方权力较大c实施保障措施的条件严格d实施保障措施不具有正义性。

43、技术壁垒:

一国以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为由,采取一些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技术措施。

44、绿色壁垒:

一国以保护自然资源、环境或人类健康为由,通过制定一系列苛刻的标准,对来自其他国家的产品直接或间接加以限制的手段和措施。

表现形式为a绿色关税和市场准入b绿色包装和绿色标签c绿色技术标准d绿色卫生检验制度e环境成本和绿色补贴制度。

 

二、简答题与计算题

1.对比较优势的评价及比较优势陷阱。

答:

1.总体评价

(1)贡献

国际贸易有比较优势而发生并具有互利性

(2)局限性

假设条件过于苛刻,不完全符合国际贸易实际;

国家间比较优势差异越大,贸易发生额可能性越大,与事实不去;

理论上的自由贸易带来利益与现实中的贸易保护相矛盾。

2.陷阱

a.发展中国家若完全按此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喝劳动密集型产品,结果在与以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发达国家进行的国际贸易中,虽然能获得利益,但获利较少,贸易结构不稳定,始终处于不利地位。

b.初级产品比较优势陷阱。

执行比较优势战略时,,发展中国家完全按机会成本大小来确定本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运用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参与分工,从而只能获得相对较低的附加值,并且比较优势战略的实施还会强化这种国际分工的形式,使发展中国家长期陷入低附加值环节,由于初级产品需求弹性小,加上初级产品的国际价格下降,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下降,甚至导致长期贫困。

c.制成品比较优势陷阱。

由于初级产品出口形势恶化,发展中国家开始以制成品来代替初级产品的出口,利用技术进步来促进产业升级,但由于自身基础薄弱,主要通过大量引用、模仿先进技术或接收技术外溢和改进型技术等作为手段来改善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并有可能进入高附加值环节。

但是这种改良型的比较优势战略由于过度的依赖技术引进,使自主创新能力长期的不到提高,无法发挥后发优势,只能依赖发达国家的技术进步。

2.关税结构理论政策含义与评价。

a.发达国家一般根据出口产品附加值的差异而征收不同的关税

b.出口退税

c.发展中国家两难的境地。

发展中国家应对原材料征收较低关税,对最终产品征收较高关税。

发达国家利用这一漏洞,向发展中国家投资,进行组装发展加工工业,得到了逃税,发展中国家就面临了困境。

鉴于以上情况,为了抵挡这种情况,发展中国家必须也要对原料征收高关税,最后又造成了产业的困惑,出口的难题。

3.非关税政策(措施)的主要形式。

(1)反倾销。

倾销是指一国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向国外出口商品的行为。

进口国对出口国倾销产品所采取的反制措施。

(2)反补贴。

(3)保障措施。

(4)技术壁垒。

(5)绿色壁垒。

4.反倾销

(1)倾销

a.含义:

倾销是指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向国外销售产品的行为。

b.条件及行程:

不完全竞争市场;

国内外市场需求弹性不同;

国内外市场完全分割

(2)反倾销

a.前提条件:

进口产品对进口国国内市场存在倾销;

倾销进口品对进口国国内产业造成损害;

进口产品的倾销与进口国国内产业遭受的损害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针对第一点。

出口价格低于正常价值。

正常价值:

出口国国内在正常贸易过程中用以消费的同类产品的价格(对市场经济国家和非市场经济国家采用不同的方法)确定正常价格的三种方法:

出口国国内销售价格;

出口国向第三国的出口价格结构价格。

出口价格:

出口商出售给进口商的实际价格;

进口产品首次转手给独立买方的价格:

推定价格。

针对第二点。

实质性损害:

倾销进口品对进口国已存在的国内产业造成重大损害或危害;

实质性威胁:

倾销进口品对进口国已存在的国内产业尽管还没造成重大损失或危害,但这种重大损害或者危害即将发生;

实质性阻碍:

虽然进口国暂时还没有国内产业,但倾销进口品对进口国新建这一产业造成了重大困难或者障碍。

实际上主要判断价格(由于出口国倾销,进口国商品价格大幅下降;

进口国商品价格上升的幅度变小)、数量(相对数量、绝对数量)、生产。

针对第三点。

主要因果关系;

一般因果关系。

b.反倾销措施:

1,临时反倾销措施(反倾销国在立案调查后,按法律裁定,该国的反倾销管理机构采取措施,一个月到一个半月)保证金;

2,价格永诺。

出口国主动承诺提高倾销价格或者停止以倾销价格向该国出口并且对方可接;

3,最终反倾销税(最终的裁定结果公布后,开始执行,一般在一年后)如果最终反倾销不成立,则会把当时收的临时反倾销措施与保证金退回。

而如果反倾销成立,泽多退少不补。

反倾销税税率不高于倾销幅度。

最好从低征税。

从低征税原则的意义:

如果倾销幅度为10%,最好把反倾销税定在小于10%。

有双方面的原因:

1,这个小于10%的关税足以抵消倾销的影响;

2,有利于外国产品与本国产品的竞争,使本国产业竞争力增强。

5.反补贴

(1)补贴的定义及类型

一.补贴主体:

政府。

财政资助(直接)收入或价格支持(间接)

进口国对出口国收到补贴产品所采取的抵消性措施。

补贴的特征:

政府行为;

财政行为;

对象为国内生产者和销售者;

具有专向性。

目的是增强竞争地位

二.补贴的种类

直接补贴与间接补贴

出口补贴和进出口替代补贴

专向性补贴和非专向性补贴

禁止性补贴(红色补贴)可诉补贴(黄色补贴)不可诉补贴(绿色补贴)

(2)反补贴的前提条件

存在补贴;

有损害;

存在因果关系

(3)反补贴措施:

同反倾销

(4)反补贴政策的特点

针对的是出口国的政府;

调查取证困难;

补贴还有不可诉补贴;

发展中国家成员在补贴方面享有差别待遇;

发达国家还保持着农业补贴;

发达国家的反补贴法一般不适用于非市场经济国家。

1.试推导贸易乘数公式

(1)概念。

贸易乘数是指乘数理论在对外贸易研究中的作用,探讨对外贸易与国民收入和就业之间的关系。

(2)贸易乘数原理。

主要分析在边际储蓄倾向和边际进口倾向(每单位收入增量中用于进口的比重)之和小于1的条件下,增加出口有利于提高有效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和就业量。

(3)公式推导。

从定量的角度分析,外贸乘数可以用如下公式表达:

从总需求角度有Y=C+I+G+X;

从总供给角度有Y=C+S+T+M;

令T=G,变换:

C+I+X=C+S+MI+X=S+M

设dI为投资增量,dX为出口增量,dS为储蓄增量,dM为进口增量,

则有dI+dX=dS+dM

变形后dI+dX=(dS/dY+dM/dY)dY

整理dY=(dI+dX)×

[1/(dS/dY+dM/dY)]

若令dS=dI=0

则有dY=dX[l/(dM/dY)]。

即:

贸易乘数是边际储蓄倾向与边际进口倾向之和的倒数。

据上分析,在出口增加时,边际储蓄倾向和边际进口倾向越小,国民收入最终增加的倍数就越大;

反之则越小。

在现实中,边际储蓄倾向和边际进口倾向之和总小于1,即出口扩大所增加的收入中总会有一部分用于购买本国产品,这样便可循环往复地连续推动国民收入和就业量一轮一轮地增加。

2.试画出出口贫困增长的图形并做出分析

出口的贫困增长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根源于出口量随生产提高而增大,进而造成贸易条件恶化。

1、贸易条件与出口的贫困增长的图形分析。

如图所示,图中生产力提高,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移,生产点从A移至A’,社会无差异曲线与价格线的切点从C移到C’。

由于这时新的世界价格线T’较原价格线T更为平缓,斜率即价格下降。

结果是出口增加,但出口相对价格下降,同量出口可换回的进口下降;

无差异曲线从I降到II,总体福利水平下降。

2、出口贫困增长的条件与案例。

(1)条件。

一是出口国是发展中国家且为单一经济;

二是产品为初级产品或劳动

密集型,且出口占据世界销售的很大份额,该国的任何出口增长都会导致世界市场价格的波动;

三是该种产品弹性小,不会因价格变化而促成销量的增加;

四是国民经济的发展高度依赖该种产品的出口,以致国际价格的下降需要靠更大的出口量去弥补损失。

(2)案例。

中国的成衣和钨矿砂出口。

3、政策含义及评价。

(1)政策含义。

发展中国家的产品结构单一,许多国家根据东亚的发展模式在走出口导向的道路,产生了出口日益增多价格却越来越低的情况,说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从长远看应该予以调整。

(2)评价。

出口贫困增长现象只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可能情况,不是一种普遍现象,大多存在于发展中国家的一定阶段,而非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3.试分析本币对外贬值对进出口的影响机制(01)

(1)利用本币对外汇率的变化,可以调整出口货物的外币价格和进口货物的本币价格,达到调整国际收支的目的。

(2)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利用本币贬值,使出口的外币价格下降,促使出口上升,进口的本币价格上升,进口下降,调整收支。

(3)条件:

①对方不报复;

②本币对外贬值要快于对内贬值(通货膨胀);

③要符合马歇尔-勒纳条件,即本国出口的价格需求弹性与本国进口的价格需求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大于1,也即进出口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较大。

(4)本币贬值将先造成收支的继续恶化,然后才会好转。

多数情况下,本币的贬值会使一国的贸易条件趋于恶化,只有在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时才会改善。

4.试推导不考虑通货膨胀条件的远期汇率及升贴水公式

(1)远期汇率公式推导:

设公式只考虑利息率和汇率的关系,设h代表本国,f代表外国,R为利息率,E为汇率,o与t为时间,Y为货币量:

有Y量本币,存入银行则本利和为:

Y(1+Rh)Rh为本币一年期的利息率

如果将Y量本币换成外币存入银行,则本利和应为:

Eo(1+Rf)Rf为外币一年期利息率

如果远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