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中考必备课内古诗词阅读训练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140975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中考必备课内古诗词阅读训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河北中考必备课内古诗词阅读训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河北中考必备课内古诗词阅读训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河北中考必备课内古诗词阅读训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河北中考必备课内古诗词阅读训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中考必备课内古诗词阅读训练Word文档格式.docx

《河北中考必备课内古诗词阅读训练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中考必备课内古诗词阅读训练Word文档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中考必备课内古诗词阅读训练Word文档格式.docx

(或“这句富有哲理的话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或“这句话抒发了诗人的壮志情怀:

昂扬向上、积极进取、勇于攀登、俯视一切……”)

6、自远而近,从朝到暮,登岳7、

(1)以设问起句,写意中遥想,久慕其名。

接着自问自答,以夸张手法,极写“齐鲁青未了”的气势,放眼望去,一片青翠苍郁,绵延不绝。

“青未了”形容泰山山脉绵延深远,青翠苍郁,从齐到鲁看不到尽头。

这句是远望,摹写泰山卧齐鲁大地,突出了岱宗的雄伟气势。

(2)、诗人站在泰山之上,山上层云叠起,冲击着荡涤着心胸,胸襟为之开阔,眼光也更加敏锐,连一掠而过的飞鸟也收入眼底。

这两句写主观感受,反衬出泰山雄伟壮丽及其感人力量。

“荡胸”,心头涤荡,胸襟为之开阔。

“决眦”眼睛睁大,眼角欲裂,形容极力睁大眼睛。

8、C

二、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诗中的钱塘湖指的就是现在的西湖,诗人通过对“水面”、“云脚”、“早莺”、“”、“、“”、“”、“绿杨”、“白沙堤”等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其美丽的早春景色。

2、对这首诗分析理解不当的是()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钱塘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钱塘湖美丽春光的喜爱。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把马蹄埋没。

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茵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赞叹。

3、本诗第二至第六句,一句一景,在动态的描绘中写出了西湖景色的清丽明快,生机勃勃。

这些景物依次是:

春水初平,__________,燕啄春泥,乱花迷眼,__________。

4、在前六句中,诗人已经把西湖春色描绘得十分美好,在结尾处却说自己“最爱”湖东的白沙堤,至于白沙堤怎么可爱,除点明“绿阳阴里”外,诗人未做任何解释,你觉得诗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诗的颔联“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非常精美,请你任选角度(或内容,或炼字,或修辞,或情感)对此联进行赏析。

[参考答案]

1、西湖、暖树、新燕、落花、浅草区2、C3、早莺争春或莺争暧树草没马蹄4、可以让读者根据前面的描写,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从而取得“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效果。

(或:

诗贵含蓄,这样含蓄的结尾,常取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5、抒发了诗人赞美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6、

(1)从动物的变化,写出了早春景色,莺是春天的歌手,燕是春天的使者。

(2)炼字A、“争”和“啄”:

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春天的活力;

B“几处”不是“处处”,“谁家”不是“家爱”,准确地表明了季节是早春;

C“早”和“新”准确地表明季节是早春。

(3)修辞:

A、拟人,“争”和“啄”:

B、对偶,使用对偶句,句式工整,琅琅上口。

(4)情感,表达了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左迁”一词的意思是。

2、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落尽,子规啼叫,诗人撷取这两种景物加以描写,既点明了作诗时间,又采用的手法,抒发了。

3、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作者将“愁心”形象地寄给“明月”,随朋友直到僻远的地方。

B、朋友被贬僻远之地,诗人用夜郎之名,使人联想古代夜郎国,以见其僻远。

C、诗人同情友人的不幸遭遇,把“愁心与明月”一起寄给身处夜郎的友人。

D、这是一种艺术的想像,最能体现诗人内心同情的深切和真挚。

4、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我寄愁心与明月1、降职(或贬官)2、寓情于景离别的忧伤等

3、C4、运用拟人手法;

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

四、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诗人写“征蓬”、“归燕”有何用意?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此句为何能传诵千古?

3、对这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第二句是说附属国直到居延(地名)以外,点明边塞的辽阔,路途的遥远。

B、三、四两句,写眼前景物,并以“蓬”、“雁’’自比。

从景物特征看,作者是秋天出塞的。

C、五、六两句继续写诗人在沙漠中看到的典型景物。

“长河”指黄河。

D、最后两句写诗人在边塞的萧关遇到了侯骑(侦察兵),得知都护正带兵在燕然前线。

4、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故乡水;

诗人自己。

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怀念故乡,热爱故乡感情。

“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常用它来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

B、诗人以轻松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

“单车欲问边”,写自已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

“属国过居延”,是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C、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感受。

“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D、尾联用典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这个典故隐含在“燕然”两字中。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写景名句,依据这首描述一下王维看到的景色以及当时的心情。

(60左右字)

6、《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中香菱说: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想来烟如何直?

日自然是圆的。

这‘直’字似无道理,‘圆’字似太俗。

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似的。

”你认为香菱对这两句诗的体味有没有道理?

为什么?

[参考答案]1、诗人借“征蓬”、“归雁”表达自己飘零在外的思乡之情2、此句写塞外景象,开阔鲜明,气势雄浑,为千古名句3、A4、B5、黄沙莽莽,无边无际,草木不见,行旅断绝。

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坚韧、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天尽头,俯首远瞰,横贯浩瀚沙漠的黄河边,苍茫地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要紧扣诗句,写出阔大境界,有文采)

6、有道理。

因为这段话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解说了“诗中有画”的特点,理解意境,必须展开想像和联想,在头脑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才能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五、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其中“卷”字用得好,请简要分析该字好在何处。

(2分)

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3、本词上阕写景,描写了打猎的宏大壮观的场面;

下阕言志,抒写了词人的豪情壮志。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一句有什么含义?

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5、对这首词文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左牵黄,右擎苍”一句,运用借代的修辞方法,塑造了诗人出猎时左手牵黄犬,右手擎苍鹰的豪迈潇洒的形象。

B、“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一句,描写猎队武士的装束打扮,并以千骑飞驰的勇武气势来烘托亲率猎队的诗人自己。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以冯唐自比,企盼有朝一日得到信任和重用,戍边杀敌,报效朝廷。

D、“西北望,射天狼”一句,用代表“贪残侵掠”的天狼星暗喻屡犯边境的辽和西夏,表达了诗人渴望抗敌戍边的雄心。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首典型的豪放词。

B、“为报倾城随太守”是为我通知全城官员武士都随太守前去打猎。

这里的“太守”是苏轼的好朋友。

c、这首词上片写出猎,下片写请战,场面热烈,情豪志壮。

D、“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贯穿全篇。

1、狩猎者头上戴着锦缎做的帽子,身上穿着貂皮做的大衣,千余膘马席卷过小山冈,一个“卷”字,极言队伍行走之快,体现出出猎的威武雄壮。

2、渴望亲临战场,为国杀敌、建立功业3、渴望报效国家(或:

渴望建功立业)

4、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

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5、C6、B

六、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l、表现作者壮志难酬,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的—个词是。

2、下边对本首词理解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词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

B、这首词展现了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面的人生境界。

C、这首词前九句追忆往事,豪情满怀;

结尾一句,词意陡转,点出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等多重矛盾。

D、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

3、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4、诗人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念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

这种眷念的情结从词中____、____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

5、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6、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场面。

7、词人为什么要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

8、“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9、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0、“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描写的是什么场面?

11、这首词,从题材上看是写____生活情景;

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______;

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不“纤巧”,所以,作者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

1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写出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13、结尾一句“可怜白发生”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1、可怜2、D3、收复中原,统一国家4、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5、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6、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

将士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接受将军的检阅。

7、通过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表现作者渴望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壮志和壮志难酬的无奈、悲愤。

8、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

9、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10、比喻、描写出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

11、军营;

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

12、写出了作者收复失地、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赢得青史留名的理想

13、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壮志难酬苍凉沉郁的思想感情。

七、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l、这首小令在写作上运用了的写法,能显示全篇主旨的—个词语是。

2、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3、这首小令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这首小令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试举出其中一点简要分析。

5、全词虽然未直接写声,但通过作品中的“”、“”、“”等,却使读者听到了画外之声。

6、“小桥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它被穿插在诗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7、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小令,写景由近到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

B、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

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

D、“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二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8、《天净沙·

秋思》是如何运用对比映衬手法的?

请举一例说明。

[参考答案]1、寓情于景,断肠2、深秋晚景图3、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4、示例:

(1)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

作者选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和西下的“夕阳”等景物,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其中;

充分表达了诗人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

(2)运用了静景与动景相映衬的手法。

如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这种安适、幽静的环境,使沦落异乡的“断肠人”更添悲愁。

(3)运用了大量的名词。

即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组成了一幅苍凉的深秋晚景图,抒发了作者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

5、昏鸦、流水、西风

6、以乐景写哀情,反衬离人思张的愁苦。

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7、A8、藤、树、桥、人家、古道、是静景,鸦、水、风、马、夕阳是动景,动静结合,相互辉映。

昏鸦归巢衬托了游子的无处归宿,小桥流水人家的天伦之乐衬托了羁旅生活的艰难凄苦,感情上也形成鲜明对比。

八、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l、诗中的“乐天”指的是。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的原意是什么?

现在人们赋予它什么新意?

3、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后四句,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4、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

5、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

结合颈联诗句,作简要分析。

6、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7、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酬”字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B、诗人在首联写自己无罪而长期被贬,为全诗定下了愤激的基调。

C、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作者怀念被贬受害的朋友,回乡恍如隔世的感慨。

D、“暂凭杯酒长精神”写作者有些消极低沉,只有喝了一杯酒后才会稍微振作起来。

8、诗的颔联中借用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闻笛赋:

(2)、烂柯人:

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10、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

B、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

C、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

11、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为人所称赞。

试从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蕴含的哲理两个角度,说一说你的理解。

(3分)

(1)、思想感情:

(2)、哲理:

1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试做简要分析

1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富含哲理而被后世广为传诵,你从这句诗中领悟到了什么?

[参考答案]1、白居易2、沉舟侧畔,千帆竞发;

病树前头,万木争春。

常用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3、低沉愤懑高昂乐观4、诗人远离京城,身处荒僻之地,长期被弃用。

5、①“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

②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渡,“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

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

6、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

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

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

(所描写的画面须扣住“千帆竞发…万木争春”)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7、D8、①怀念故友;

②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9、示例一:

这两句诗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示例二:

“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

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

示例三:

原意是:

沉船旁边千帆飞驶而过,病树前头万木峥嵘,春意盎然。

新意是:

事物在迅速向前发展,相信未来一定比现在更美好,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10、B(该项正确理解是:

运用两个典故,表达诗人对受害友人的悼念,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充满无限悲痛怅惘之情。

)11、

(1)此联表现了诗人身经危难,仍保持坚定的意志和积极乐观的精神。

(或“虽身经危难却不消极气馁,而是保持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和百折不回的坚强毅力”)(意思对即可)

(2)告诉人们:

旧事物必将消逝,新事物必将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

(如回答“包含着新陈代谢的规律”亦可)12、主要表达了作者忧伤中更显乐观豁达的情怀。

作者虽以“凄凉地~弃置身”“闻笛赋…烂柯人”、“沉舟”、“病树”写出了内心的凄苦,但“千帆过…万木舂”更表现出作者乐观和豁达的情怀。

13、示例:

(1)人在逆境面前,要积极进取,振作精神,面向未来(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

(2)痛苦、困难、挫折、失意都是暂时的,理想、光明、胜利就在前头;

(3)新事物必将带起旧事物,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九、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l、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人物,诗人杜牧和_________合称“小李杜”。

2、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说说诗中最后两句的深刻含义。

4、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5、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

6、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抒发了之情。

[参考答案]1、周瑜李商隐2、曲折地反映了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

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不能施展。

更表示出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会有所作为。

3、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或“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反映出作者抑郁不平的心境”。

(答怀才不遇,有志不得伸等也可以)。

4、诗的前两句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的慨叹。

或前两句写兴感之由。

5、不好。

以二乔的命运形象代表东吴的命运,更能体现诗句的形象性;

能以小见大,感情表达更含蓄。

6、折戟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

十、已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选出这首诗词句理解不当的—项()

A、“浩荡离愁”,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

浩荡:

无限。

B、“吟鞭”指诗人马鞭。

“东指”指东方故里。

“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C、“落红”指落花。

此句暗喻自己是有爱国情怀的志士。

D、“更护花”的“花”喻青少年,此句表明作者要为培养下—代做出牺牲。

2、对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头两句抒发作者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表现了诗人抛弃离愁后的兴奋心情。

B、后两句以落花化成肥料滋养鲜花生长之事比喻自己即使落魄不得重用,也愿为国效力。

C、“落红”含义有三:

①花是落了,但它“不是无情物”,它是非分明;

②花成泥滓,成为滋养万物的春泥;

③春泥虽为人瞧不起,但它能使花茁壮生长,继续为人类造福。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辞官后不甘消极。

决心继续为变革社会而努力的精神。

3、此诗第一句写诗人离别的忧伤,其中直接表现离愁深重的词语是:

4、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第一、二名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当日复杂的心境:

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相互交织。

B、诗的第三、四句从落花到春泥展开联想,将诗人的时代使命感移情落花,从而把离愁升华为崇高的献身精神。

C、诗中用冷色调的“白日斜”烘托离愁,用“落红”一句作为情感的转折,使整首诗从离愁中解脱出来。

D、全诗表达的思想和陶渊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