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PO有效教育学习资料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2135283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2.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EEPO有效教育学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EEPO有效教育学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EEPO有效教育学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EEPO有效教育学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EEPO有效教育学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EEPO有效教育学习资料Word格式.docx

《EEPO有效教育学习资料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EPO有效教育学习资料Word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EEPO有效教育学习资料Word格式.docx

在教学领域,谁把西方最擅长的个性、创造性与东方尤其是以中国最擅长的知识性结合起来,并使之大众化,谁的教学水平就走人世界前列。

作为当代最经典的教学方式:

把知识性、个性、创造性有机结合起来(简称三性合一”的教学方式),并被列入五大教育猜想范畴,进行系统科学的研究实脸。

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的三大基石之一。

在教育上,这是世界范围内的顶级难题,所以我们总是把它与歌德巴赫猜想的难度系数及价值意义等同起来。

并形象地称之为教学方式的歌德巴赫猜想。

从世界教育史的角度看,三性合一的教学方式,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

按基本教学方式的排序,我们应该把它简称为第六种救学方式。

我们之所以把一种教学方式提高到具有歌德巴赫猜想的价值地位,并自豪荣耀地称之为第六种教学方式,原因是它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以及它的可操作性和实际功效都已大大超过了以往的五种基木教学方式。

从结构上看,“第六种教学方式”有两个基本范畴和一个操作系统。

此三个部分都具有特别的功能指向性,而操作系统则涵盖了教学活动中的普遍规律,具有典型的整体效果,是较完整地实现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的基本方法论和具体的方法途径。

1.两个基本范畴是

经典表达式:

知识性—个性一一创造性

一般表达式:

互动—主动—能动

2.一个操作系统是:

EEPO方式

课型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备课方式、管理方式、考试方式、诊断方式、技术方式、认证方式、控制系统。

对于我国教育工作者来说,第六种教学方式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与原有教育教学理论形态的东西相比,它既是具体可操作的,又是抽象的、难以理解的。

要理解它、注释它、应用它,有一个基本途径,也许是唯一的途径:

大量的实践探索。

.资料链接:

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

主动-主动权交与接的状况,主体地位体现的状况,主动积极的导与学的状况。

能动-构建情景、引发兴趣、产生成果、刺激动机、再接再厉,产生一八、二八效应或三八效应的过程性教育活动。

知识性-有明确规定的、较为稳定的思想、理论、方法论、方法和文化观念价值和概念形态。

个性-人的本质属性。

以自我为中心,在自己观念价值和认知水平的支配下的思维方式或行为方式。

创造性-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范畴下的新形式和新内容:

(1)新物质;

(2)新思想;

(3)新组合;

(4)新延伸;

(5)新表达方式;

(6)新呈现方式;

(7)新“文化”形态;

(8)新“物质”形态……

课型

定义1:

课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一种教育方式。

定义2:

课型是教育活动中较为稳定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泛的教育教学方式。

定义3:

(中国大百科全书》里对课型下的定义是:

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或按一节课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来划分的课的类别。

基本课型

定义l:

基本课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主流教育方式,其表现特征是较为稳定的方法论。

基本课型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基本组织形式。

较长时间以来.我们把教法等同于课型,又把教程等同于课程,甚至等同于某一门学科,这是错误的。

因为它扼杀了实现培养目标在教程结构上的多样性和主体性。

近年来,在学科章节中又开始演化出结构性的课型主流方式,归根溯源,它们都属于基本方法和基本方法论范畴。

以往的五种基本教学方方式是:

近代以前的“典型结构”。

模式:

“讲—听—读—记一练”

捷克教作家“夸美纽斯结构”。

模式:

“观察-记忆-理解-练习”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最著名的“四段论教学模式”。

模式:

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二战后教学模式的杰出构造:

经典性教学结构系列(案例教学)和开放式教学模式(愉快情景方式)。

一个“底朝天”的典型结构。

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教育教学活动—发生困难—确定问题—提出假设—推论—验证。

EEPO课型方式解读

一、要素组合方式

基本概念:

“要素组合是EEPO方式最基本的课型方式,也是EEPO方式中最简明也最易掌握的课型,掌握要素组合这种课型,就能为学习其他课型打下扎实的基础。

1.要素:

指的是课堂教学中:

听、看、讲、想、做,加上动静转换这七个基本元素。

2.组合:

不同要素的不同组合、排列,教学活动效果都是不一样的。

因此,它的组合形式有五千多种(5040),是一个千变万化的教学组织形式。

3.要素组合方式的基本形态,就是七个要素换着用。

充分调动学生感官,顺应学生学习心理、生理特点,让学生能全神贯注地投人学习,这样可较大幅度地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性。

实施要义:

“要素组合方式”课型。

适用于所有的教学活动,属于基础课型形态。

要素组合方式在九大课型的教学活动中所占的分量在60%左右。

操作要点:

1.听、看、讲、想、做、动、静七个要素换着用,组合着用,并适时进行动静转换。

动静转换主要靠组织形态的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大组活动来调节。

一般情况下,生理心理决定了一节课小动2-4次,大动1-2次是比较适宜的。

2.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的组合,发挥合作学习的效力,保证合作学习的质量。

首先的问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问题,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

特别是训练学生的小组水平、大组水平、约定、表达呈现方式。

良好的学习方式是提高学习效益,实现要素组合方式的基本保证。

3.事先约定、快速流程检测效果,快速传递信息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需要。

约定与快速流程检测的结合,是迅速、有效转入下个环节学习的前提。

流程检测的目的,一是快速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

二也是为了节省时间,减少无效教育状况的出现。

流程检测得到的结果:

如果80%以上的学生达到要求即可转入下一环节的教学,如不足50%就要及时或课后或下一节课补救。

4.调集一切要素强化知识点、考点、演化点是教学考试质量的关键。

训练关键点一要注意梯度;

二要考虑向度;

三要充分用好学生这个人力资源,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迅速打开思维,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事物。

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为什么要赶行要素组合?

原因有三:

1.多年前,西方人完成了要素组合的效果测试,证明要素组合能提高学习效率。

西方人进行要素组合测试的效果如下:

①教师不讲,只让学生看,效果只有20%。

②传统的讲授式,教师讲,学生听与看,效果只有加30%。

③如果学生讲、听、看结合起来用,效果可达50%。

④如果讲、听、看、想加动静转换,效果可活70%。

⑤如果7种要素都能巧妙运用,90%以上的学生都能达到教学要求。

2.人的专注时间有限。

到了一定时间就要进行动静转换,这样才能使学生保持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专注时间只有7-8分钟,中学生专注时间12-15分钟。

如果超过这个时限,学生注意力就会开始分散。

分散的损耗率,第一时限为15%,第二时限为30%,第三时限为50%。

因为课堂上能照顾到的学生一般只达到50%,所以加上不能照顾到的学生的损耗率,超时限的平均损耗率就会达到75%。

因此要适时进行动静转换。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浓厚的兴趣,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3.知识要点、训练关键要素要强化到一定的次数,才能记住记牢。

要达到一定的次数不能靠重复。

要适时进行动静转换并组合运用五个学习要素。

反复强化关键要素,才能提高效率。

知识要点、训练关键要素强化基本量和理想量分别是:

母语12-11次,17-22次;

数学7-12次,12-17次;

外语17-22次,22-32次;

实验教学活动3-5次,5-7次。

因此,要使学生把握知识,形成能力还得遵循教育规律,训练达到一定的数量,才能产生质的飞跃。

二、哲学方式

哲学方式是九大主流课型之一,在EEPO教学方式中处于核心地位。

它体现的是一种哲学辩证的关系。

它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有关联的。

它的一个重要调控艺术“少就是多”。

它可以通过一幅图一句话、一个字,对学生进行大量思维能力的扩张训练。

哲学方式是操作艺术的高级形态。

它能有效地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向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是培养思想家的秘密武器。

“哲学方式”适宜能引发学生兴趣的教学素材,并能由一点散开去的课。

可单独作为思维训练课上,也可渗透到学科教学的某一环节。

两周上一次为好,至少一个学期要上两次。

操作要点:

1.使任意一个教育素材个性化,是上好“哲学方式”课的前提。

这里要注意“任意一个素材,并使之个性化。

”任意一个素材,如:

一张纸、一幅画、一首小诗、一段文章、一道算式、一个数、一个水杯……

2.营造一个充分自由民主的研讨空间,并且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小组、团队……),进行梯度形态下的思维扩张,再扩张。

3.哲学方式课倡导的理念是不依附任何学科不解决学科问题,不下结论,只重思维开发的训练。

哲学方式的课有三个看点:

①看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②看学生思维是否得到打开(即一堂课有多少个思维向度)。

③看学生思辩的过程(批判能力和答辩能力)。

4.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迅速处理、收集信息,特别在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出来后,老师要及时捕捉关键点,加以点拨、引申;

在问题汇集强化中,迅速地进行个性化的问题强化、筛选、补充……

三、平台互动方式

平台互动方式就是要抓住关键要素,然后构建多向度教学平台。

这里的关键要素指的是,本节教学中关键的知识点、能力点、考点、方法、思维、创造、思品、合作等。

“多向度”指的是,不同渠道、不同途径、不同思路、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方式、不同的个性表达。

平台互动方式主要流程:

筛选关键目标—构建多向度平台—交互一老师精讲《评+讲》。

平台互动式同哲学方式一样适宜思维的训练,不同的是,它适宜所有的学科,可解决学科的重点、难点问题,是EEPO十大教学方式中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

1.从示意图上可见,每一个平台的构建,都有具体的内容,有思维扩张的要求,(向度的数目)有达成的目标。

它与一般教学环节不同的是,它有一个强化关键要素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能进行一定梯度形态下的交互式学习。

2.关键不宜太多,小学一堂课,一般是1-3个关健点.中学一堂课一般是1-5个关键点(平台不宜太多〕

3.第三个操作点“交互”一定里充分。

每人一个向度,交互后变成多向度。

多向度的目的就是从多角度来刺激关键点,强化关键点。

4.在多向度达成后,教师要迅速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以便在评中讲,讲在点上,讲在关键处。

5.平台方式的课,交互很多,一般要与“团队水平”这种学习方式配套。

因此必须把学生训练成团队水平。

小议EEPO有效教育新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差异

薛小强

湖南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

“EEPO” 

即“ 

教育要讲效率, 

过程要讲优化” 

的英文简明表达式。

EEPO 

新课堂是应对EEPO 

有效教育的新要求来构建的课堂。

新课堂追求的最终目标就是教育的有效, 

这与新课程的新理念完全一致, 

它是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的产物。

但在EEPO 

方式的研究、实践过程中, 

曾有不少的教师发现, 

新课堂与传统的优质课有许多地方是一致的, 

甚至认为EEPO 

新课堂就等同于过去的优质课,为此, 

在操作实践中, 

有人仍凭着以往的教学经验来设计教学, 

然后再用EEPO 

的某种课型方式生硬地往上套。

其实, 

这种认识是肤浅的, 

做法是幼稚的, 

这样的课,即使能套上一些EEPO 

的课型要素, 

但它也仅仅是外在的形似, 

并不能体现EEPO 

新课堂的神韵。

仔细地揣摩,

新课堂在实质上与传统课堂包括传统的优质课,还是有许多不同之处。

一、备课的思路不同

在充分研究教材与学生的前提下, 

传统的备课在很多情况下是跟着感觉走, 

从部分的设计开始, 

最后才形成整体;

新课堂则不然, 

它首先确定的是课型方式, 

由课型方式决定自己的教学步骤与策略。

课型方式不是僵硬的教学模式, 

它体现的是一种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 

如“ 

要素组合方式”, 

它呈现的基本理念就是“ 

七个要素轮换着用”, 

即根据人的生理特点, 

适时组织学生的静态学习和动态学习, 

避免疲劳, 

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基本保证。

“ 

平台互动方式” 

所呈现的基本理念是:

抓住关键要素, 

搭建多向度平台, 

使学生资源得以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让知识点得到有效的强化。

又如“ 

二元方式”, 

它强调充分地“ 

想”、科学地“ 

做”, 

让学生亲历一个科学的研究过程,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有了这样的指导思想,确定了这样的课型方式, 

下面的教学步骤、教学策略的设计才能应运而生。

所以, 

的备课是一个从整体到部分的过程, 

它是在新理念的支撑下进行的。

二、课堂上的教学文化不同

传统的课堂教学文化是一种“ 

记忆型教学文化”、“ 

传授型教学文化”。

在很多的优质课中, 

教师尽其所能,体现的不过是“ 

展示型教学文化”, 

展示的是教师本人的素质, 

体现的是教师的水平, 

学生仅仅是一种陪衬。

新课堂, 

依托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操作技术, 

它所呈现的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新文化。

新课堂的教学文化是建立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改革的基础上的。

小组合作、团队合作的训练,约定、规则的制定, 

表达呈现方式的运用, 

人力资源、

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 

都是EEPO 

新课堂教学文化的基本要素。

新课堂必须把EEPO 

新的理念与教学活动融合成一体, 

将这些新文化的基本要素变成现实的、常规的、自觉的教学活动, 

形成一种常态,这样, 

一个新的教学文化才能得以真正的生成, 

这样

的课堂才是真正的EEPO 

新课堂。

三、教师的关注点不同

有人曾说过, 

一个成熟的教师, 

在课堂上他的注意力的分配是:

80%在学生的身上, 

20%在教材、教案上。

正因为如此, 

他才有可能随时地调控课堂教学情况、及时地捕捉教学契机、机智地面对课堂生成。

然而, 

在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更多关注的是自己的教学任务, 

是自己的教案以及教案流程, 

是如何呈现自己的精彩。

新课堂追求的是一种深层次的、内在的、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东西, 

即学生的知识性、个性、创造性, 

以及课堂上“互动———主动———能动”的联动状态。

用孟照彬教授最经典的话说, 

在教学领域谁把西方最擅长的个性、创造性与东方最擅长的知识性结合起来, 

并使之大众化, 

谁的教学水平就走入世界前列”, 

谁要使学习者进入一流水平的培养状态,谁就要使学习者的联动( 

互动———主动———能动) 

进入常规状况( 

变成教学的自觉行为) 

”。

新课堂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来看, 

关注的不仅是知识的夯实, 

更关注的是学生思维的训练、潜能的开发、习惯的培养、个性的发展;

从课堂教学来看, 

新课堂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教学的实效。

因此, 

把课做实, 

把立足点真正地放在学生的身上, 

这是EEPO 

新课堂与传统课以及所谓的“ 

优质课” 

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对于每一个教师来说, 

“EEPO 

新课堂” 

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它与原有的课堂教学形态相比, 

既是具体可操作的, 

又是抽象的。

要很好地理解它、操作它,有一个基本的途径, 

也许是唯一的途径:

EEPO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EEPO(Effective 

Education 

in 

Participatory 

Organizations)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中文表达为:

有效教育是通过组织和参与来实现的,简称有效教育。

它的核心理念是有效,时间有效、资源有效、教学效果有效,如何在教学中充分体现这些有效,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摸索,我有一些自己的感受,在这里与那些愿意为中国的教育改革事业而奋斗的同行分享。

我们都知道,教与学是教学活动中的两个方面,教师是主导,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这也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

所以在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就显得至关重要。

EEPO创始人孟照彬教授也再三强调过,教学中主动权能不能交出去,交出去多少,交出去后还要看能不能收得回来,这是衡量学生主动性的一个重要标准。

2400多年前,孔子在论述教育时,曾说道:

对于我听过的东西,我会忘记。

对于我看过的东西,我会记得。

对于我做过的东西,我会理解。

我们可以将孔子的智慧做一修改并扩充,使之成为我们EEPO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信条:

对于我听过和看过的东西,我会记得一点。

对于我听过、看过并问过问题或与人讨论过的东西,我会开始理解。

对于我听过、看过、讨论过和做过的东西,我会从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对于我教过另外一个人的东西,我会掌握。

布鲁纳指出:

“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我特别注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培养,最大限度地交出学习的主动权,授之以渔,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下面是我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小组有效合作

对学生进行分组并对小组品质进行训练和培养,是EEPO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段。

但如果不能使小组的活动真正有效,在许多情况下小组就会流于形式,失去了分组的意义。

在教学中我尝试了一些方法,效果还不错。

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对于新课,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人数进行分组。

比如教学内容由并列的两个部分组成(三部分四部分也一样),在知识体系上无先后逻辑顺序(例如高一地理中“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气候的形成因子”、“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城市的区位因素”等),就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两组。

从第一个学生开始,按照1122纵向顺序报数,这样全班学生自然分为两部分。

然后我让报1的学生研读第一部分内容,报2的学生研读第二部分内容,时间10分钟(时间依据学习内容的长短和难度而定)。

接着让报1的学生就刚才学习的内容出三道检测题(两个报1的同学可以交流),同时报2的学生学习第一部分内容,时间5分钟。

之后让报1的学生用检测题来考报2的学生(可以两两商量交流),报2的学生必须做答。

完成后再进行交换,报2的学生就第二部分出题,报1的学生学习第二部分内容,然后互相测试。

接着安排短暂的同桌(1和2)交流,再把全班分成两大组(报1的和报2的),进行学习效果的检测。

我利用幻灯片出示一组检测题(包括第一和第二部分内容),让报1的组学生做(组内商量答案,由发言人代表全组来回答),报2的组学生来评判。

再出第二组检测题,报2组做,报1组评判,最后我来总结。

这种做法有以下几点好处:

第一,学生可以充分动起来,主动性得以发挥,每个人都要认真,无论是读、写、看,还是说、做,稍不用心就无法完成下一环节的任务。

第二,强化次数上去了,研读,出题,作答,交流,检测,总结,强化六次以上。

第三,交出了学习的主动权,整节课主要是学生在活动,教师讲课不超过十分钟,而且据学生调查,这种形式比教师单纯讲的效果要好得多。

对于复习课,我也进行了大胆尝试,利用两个课时复习整整一本书(四个单元),而且效果很好。

在第一课时,我先给学生5分钟时间,分组(全班分成四个大组,每组一个单元)、产生组长、组名、口号,组长分配任务,每一单元的内容在组内分解,每个人都有具体的、相对较小量的任务,每一节都要有总结人、出题人(题必须原创)。

第二个环节,每个人完成自己的任务,时间10分钟。

第三个环节,组内充分交流,保证组内每一个人熟悉本单元的每一节内容,包括重点、难点、考点以及考题,时间20分钟。

第四个环节,每组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完成本组的研究成果,在A3纸上可以写、画、粘贴等,最后写上组名、口号、组长、组员等,时间8—10分钟。

在第二课时,我先对每一组再划分,每组按1212报数,这样每一组又分成两部分,报1的和报2的,全班分成八组:

一1一2、二1二2、三1三2、四1四2。

然后进行组间交换交流:

第一次:

一1四2、二1一2、三1二2、四1三2。

学生分别把自己组的研究成果讲给对方,时间10—12分钟。

第二次:

一1三2、二1四2、三1一2、四1二2。

学生重复上面的做法,尽量尝试脱离课本和成果,时间8—10分钟。

第三次:

一1二2、二1三2、三1四2、四1一2。

学生再次重复上面的做法,合上书,用自己的话讲给对方,时间6—8分钟。

第四次:

回归原位,在刚才组间交流的基础上,修正、完善自己组的研究成果,时间3—5分钟(随着交流的增多,学生对内容越来越熟悉,所以每次的时间逐渐缩短)。

有效教育(EEPO)理念

一、有效教育简介

有效教育(EEPO)方式作为第六种教学方式,以培养聪明人为宗旨呈现出严谨的教学秩序、高效的课堂质量和良好的课堂教学模式。

有效教育(EEPO)方式作为第六种教学方式,以培养聪明人为宗旨呈现出严谨的教学秩序、高效的课堂质量和良好的课堂教学模式。

其理念是(摘录):

 

核心理念是——教育要讲效率,过程要讲优化。

选定切入点(EEPO课型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