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山东教师资格证教育学与心理学真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
《0610山东教师资格证教育学与心理学真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610山东教师资格证教育学与心理学真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9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课程评价的内涵是()。
A.课程评价对象是多元的 B.课程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C.课程评价必须对实现教育目的作出贡献 D.课程评价是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核心 E.课程评价的直接意义是对被评价的课程提出质疑并为改进课程指明方向
12.在我国高中课程结构中,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占()学分。
A.6 B.7 C.5 D.8 E.10
13.学习化社会中终身教育的特征包括()。
A.社会能够为每位社会成员提供适当的教育 B.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再起主导作用 C.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当中 D.现代科技进步使每个人都处于信息剧增的实惠和威胁之中 E.终身教育促进了教育社会化和学习型社会的建立
14.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提出的教学原则有()。
A.高难度教学 B.高速度教学 C.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 D.理解学习过程
E.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
15.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有()。
A.目标明确 B.内容准确 C.方法得当 D.组织有效 E.体验积极
16.高中课程设置应该遵循的原则是()。
A.发展性 B.时代性 C.基础性 D.选择性 E.自主性
17.近年来新兴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主要有()。
A.教育行动研究 B.教育典型研究 C.教育质性研究 D.教育对象研究
E.教育叙事研究
18.根据研究的功能,可将教育科学研究分为()。
A.发展性研究 B.评价性研究 C.基础性研究 D.预测性研究 E.应用性研究
19.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职责是用自己的榜样去教育学生。
在言谈举止、为人之道等方面,教师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指的是教师的()角色。
A.传道者 B.朋友 C.榜样 D.管理者 E.授业、解惑者
20.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的活动。
A.发展智力 B.发展体力 C.陶冶品德 D.陶冶美感 E.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21.在当代,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原因是()。
A.基础知识的教学是教育的主要目的 B.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只能给他们传授基础知识 C.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D.基础知识的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 E.掌握基础知识是发展的前提
22.杜威“教育即生活”的观点,体现在德育中与()的精神相一致。
A.说服教育法 B.事实说服法 C.情感陶冶法 D.实际锻炼法 E.榜样示范法
23.英国学校德育学家麦克费尔提出的德育模式是()。
A.目的游离模式 B.认知模式 C.体谅模式 D.社会模仿模式 E.目标模式
24.下列不属于我国中学的德育原则的是()。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E.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25.19世纪初()学校出现了“导生制”,对班级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A.美国 B.法国 C.捷克 D.英国 E.德国
26.健全班级规章制度的基本要求是()。
A.认真讨论,科学合理 B.严肃慎重,相对稳定 C.反复学习,坚决执行
D.教育为主,不断完善 E.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教学目标
27.分支制学制是()建立的一种学制。
A.苏联 B.美国 C.印度 D.欧洲 E.中国
28.最早提出“学校文化”概念的是()。
A.赫尔巴特 B.杜威 C.舒尔茨 D.特朗普 E.华勒
2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论出自于()。
A.《孟子·
尽心上》 B.《论语·
学而》C.《庄子·
应帝王》D.《礼记·
中庸》E.《诗经·
国风》
30.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是()。
A.发展性原则B.客观性原则C.系统性原则D.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E.教育性原则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
1.布鲁纳的代表作品是__________。
2.西周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__________。
3.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学校是__________。
4.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尼德兰的__________。
5.__________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
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高中课程的八大领域之一,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三方面内容,共__________个学分。
7.提出“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
8.按一定标准,以等级和评语等形式,定期对学生各方面表现作出的评价是__________。
9.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是由美国学者__________提出来的。
10.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__。
11.形式教育论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洛克和瑞士的__________。
12.新课程理论影响比较大的有建构学习理论和__________。
13.中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最早的雏形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__________。
14.我国教育要培养的人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这点指明了我国教育的__________方向性。
15.教育科学研究文献收集的方法有__________查找法、参考文献查找法。
三、判断说明题(先判断正误,再改错;
判断错误不得分;
每题5分,共25分)
1.信息技术没有改变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2.教育本身不是一种文化现象。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只具有即时价值而没有延时价值。
4.课程资源的建设和开发是国家的事情,和教师无关。
5.教育行动研究是以教师的教育实践为主要导向的。
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2.为什么说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人才的规格和教育的结构?
3.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关系是什么?
4.社会模仿模式对我国德育发展改革有哪些启示?
五、论述题(共2题,每题l5分,共30分)
1.举例说明德育过程是一个学生自我教育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
2.阅读以下材料,说说如何通过课程教学改革改变教师在教学中关注不均衡的情况。
某学校组织公开课,在老师上课的过程中,有时会向学生提问。
去听课的家长发现,老师每次提问时,自己的孩子都把手举起,但老师每次都是请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回答,而不会叫自己的孩子。
一、不定项选择题
1.B【解析】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四书》、《五经》成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考试依据,故选B。
2.ACE 【解析】本题考查西欧中世纪的学校教育,西欧中世纪主要学校类型是教会学校,分为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和教区学校三个层次,要注意审题以及对干扰项B项的区分。
3.ABE 【解析】本题考查学校文化的构成,学校文化由规范文化、观念文化、物质文化三部分构成。
4.C 【解析】本题属于对流派、学说、制度方法等的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一类知识点的考查,道尔顿制是由美国教育家柏克赫斯特于20世纪20年代建立的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
5.AD 【解析】根据评价所用的方法和标准,教学评价可以分为绝对性评价和相对性评价。
6.ABCDE 【解析】根据课程评价的内涵及方法、步骤,我们可以推断出课程评价具有导向、甄别、诊断、调节、促进的功能,故选ABCDE,本题难度较大,要求对课程评价部分的内容深刻理解。
7.ABCDE 【解析】本题考查班集体的特征,一个好的班集体应该具有如下特征: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与明确的奋斗目标;
健全的组织机构与坚强的领导核心;
严格的规章制度与严明的组织纪律;
正确的集体舆论与良好的班风。
8.ABDE 【解析】运用读书指导法应该遵循以下要求:
第一,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
第二,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第三,加强评价和辅导;
第四,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9.ABCD 【解析】本题考查对常规训练的理解和记忆,常规训练的主要形式有:
学生守则训练、课堂常规训练、卫生常规训练、礼貌常规训练等。
10.ABCE 【解析】本题考查对CIPP评价模式的过程的记忆,CIPP评价模式是由背景(contextevalua.tion)评价、输入(inputevaluation)评价、过程(processevaluation)评价和成果(productevalua.tion)评价这四种评价组成的一种综合评价模式。
11.ABCE 【解析】课程评价的内涵包括:
第一,课程评价的对象应是多元的;
第二,课程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第三,课程评价必须对实现教育目的作出贡献;
第四,课程评价的直接意义是对被评价的课程提出质疑并为改进课程指明方向。
12.D 【解析】在我国高中课程结构中,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所占的学分是8分。
13.AC 【解析】本题考查对学习化社会中终身教育特征的理解和记忆,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当中;
第二,社会能为每一个成员提供适当的教育。
14.ABCDE 【解析】本题考查赞可夫的教育理论,赞可夫在其《教学与发展》中提出“高难度教学”、“高速度教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得到发展”的五大教学原则。
15.ABCDE 【解析】上课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是目标明确、内容准确、方法得当、组织有效、体验积极,故选ABCDE。
16.BCD 【解析】我国高中课程设置要遵循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的原则。
17.ACE 【解析】本题考查对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识记,近年来新兴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有教育行动研究、教育质性研究、教育叙事研究。
18.ABD 【解析】本题考查对教育科学研究类型的记忆以及对分类方法的理解,根据教育科学研究的功能,可以将教育科学研究分为发展性研究、评价性研究、预测性研究。
19.C 【解析】本题考查对相关教育理论及经典论述的理解以及联系理论知识的能力,首先要对题干所引夸美纽斯的名言有一定的理解,然后联系教师的角色部分的知识点得出夸美纽斯所指的是教师的榜样角色。
20.ABCDE 【解析】本题考查教学的定义,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的活动。
21.C 【解析】本题考查对教学任务的理解和记忆,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各国都十分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22.D 【解析】实际锻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以形成一定的道德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
实际锻炼法主要包括两种形式:
一是常规训练;
二是实践锻炼。
实际锻炼法被很多教育家所重视,我国的陶行知也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故选D。
23.C 【解析】体谅或者学会关心的道德教育模式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是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
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所创。
与认知模式强调道德认知发展不同,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24.ABCDE 【解析】我国中学的德育原则有:
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故ABCDE均不属于我国中学德育原则,本题要注意审题,看清题干中“不属于”的要求。
25.D 【解析】本题考查对细节知识的记忆,19世纪初在英国出现的“导生制”对班级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26.ABCD 【解析】健全班级规章制度的基本要求:
第一,认真讨论,科学合理;
第二,严肃慎重,相对稳定;
第三,反复学习,坚决执行;
第四,教育为主,不断完善。
故选ABCD。
27.A 【解析】分支制学制是苏联建立的一种教学制度。
28.E 【解析】最早提出学校文化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学者华勒,早在1932年就在其著作《教育社会学》中使用“学校文化”一词。
29.D 【解析】本题是对教学过程理论的考查,儒家思孟学派在《礼记·
中庸》中进一步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论。
30.BCDE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教育科学研究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教育性原则。
二、填空题
1.《教育过程》 2.六艺教育 3.文士学校4.伊拉斯谟5.信度 6.23 7.朱熹 8.操行评定 9.斯克里文 10.上课 11.裴斯泰洛齐 l2.多元智能理论
13.京师同文馆 l4.社会主义 15.检索工具
三、判断说明题
1.答:
错误。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也改变了人们关于学校和教育的观念。
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个性化、民主化和自主化提供了平台。
2.答:
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教育具有双重文化属性:
一方面表现在它是传递和深化文化的手段,这时它与文化构成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另一方面它的实践本身又体现着文化的特质,成为文化的本体。
3.答: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学校教育的影响既具有即时价值也具有延时价值。
学校教育的内容具有普遍性和基础性,因而对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具有长远的价值,此外,学校教育提高了人的需要水平、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这对人的发展具有长远意义。
4.答: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建设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而且教师本身也是一种课程资源、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并且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
5.答:
教育行动研究,亦称教师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在现实教育教学情境中自主进行反思性探索,并以解决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强调研究与活动一体化,使教师从工作过程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
四、简答题
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在于,教育是有意识地向受教育者传递社会经验以培养人的社会实践。
(1分)
(1)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
(1分)
(2)教育是有意识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
(1分) (3)培养人是在教与学的对立统一中实现的。
(1分) (4)教育是有意识地培养人的特殊社会实践。
2.答:
(1)人才规格是对人才素质结构的要求,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劳动力的规格,进而也决定着教育所培养人的规格,所以当我们考虑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规格时,必须深刻地把握当代生产力发展的趋势与要求。
(3分)
(2)教育结构通常指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教育的比例构成,如不同级别、类型学校的比例关系,不同科类之间的比例关系等,都要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2分)
(1)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标准和总的规格要求,是各级各类学校工作遵循的总方针;
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或专业的培养要求。
(3分)
(2)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它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或专业的培养要求;
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教育的总要求,而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具体要求;
二者的联系在于,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在探讨道德教育与行为形成方面,社会学习理论的许多成果值得借鉴,对我们加强道德知识教育和行为习惯培养有较大启迪作用;
(2分)社会模仿模式强调自我效能感,注重个体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努力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强化等,对我国德育工作也有较大的启迪作用。
五、论述题
(1)学生的品德形成过程是外在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辩证统一过程。
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是学生品德赖以形成的内部因素,也是学生品德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2分)自我
教育能力主要由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能力构成,自我评价能力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明确自我道德教育的目标与要求;
(3分)自我调控能力则可以使学生自主行动,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要求,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例如:
我们在德育实践中要注重引发学生的内在要求,把学生从缺乏道德经验与能力、依赖性较强的孩子培养成独立自主的社会成员。
(2)德育过程要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
学生的自我意识与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一般是从自我为中心发展阶段,到“他律”阶段,再到“自律”阶段。
(3分)(3)要遵循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规律,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有计划地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能力,以形成和发展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
(3分)2.答:
教学中关注不均衡的现象由来已久,这种现象违背了我国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当前的课程教学改革中,我们要切实关注并解决好不均衡的问题。
(1)改变学校教育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是我国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一视同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2)“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关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同时也要看到学习成绩不好学生的潜力,要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后进生的发展。
(3)我国实行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标志之一。
素质教育强调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在教育中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发展,这是每个学生的基本权利。
所以,无论是教师、学校还是社会以及相关教育部门,都不能只把关注的眼光放在少数优等生身上,要使所有的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
(4)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方式。
不能把学习成绩当做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改变将学生学业成绩当做评定教师业绩唯一标准的方式。
(5)教师对于后进生,要善于发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其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针对后进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进行持之以恒的教育,而不是对后进生采取忽视的态度。
总之,通过课程教学改革改变教师在教学中关注不均衡的情况,既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相互配合,又需要社会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学生家长的支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在教学中关注不均衡的情况。
2010年山东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起作用。
下面所列能够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的学生要素有( )。
A.年龄差异B.性别差异C.社会文化差异 D.已有认知结构差异 E.学习方式差异
2.桑代克通过研究发现,动物的学习遵循一定的规律,这些规律主要有( )。
A.准备律 B.反馈律 C.练习律 D.效果律 E.惩罚律
3.以下属于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成分的是( )。
A.自省智力 B.空间智力 c.社交智力 D.情绪智力 E.体能智力
4.一般来说,元认知策略可分为( )。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计划策略 D.监视策略 E.调节策略
5.根据动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度的不同可以将技能分为闭合性操作技能与开放性操作技能。
闭合型操作技能对外界的帮助依赖程度较低,在大多数情况下靠内部反馈信息控制。
以下属于闭合型操作技能的有( )。
A.打排球 B.自由体操 C.汽车驾驶 D.游泳 E.跳水
6.班里上自习课,老师不在教室,很多学生都在“乱吵乱闹”,就连平时比较遵守纪律的好学生也不例外。
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上解释为( )。
A.模仿 B.服从 C.去个性化 D.从众 E.认同
7.依据加涅的学习分类,学习主要是为了获得( )。
A.言语信息 B.智慧技能 C.认知策略 D.态度 E.运动技能
8.小明期中考试不理想,父母答应如果期末考试能考好,就给他买电脑,于是小明刻苦地学习,期末考试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从学习动机理论来看,这属于( )。
A.直接近景性动机 B.直接远景性动机 C.直接近期性动机 D.间接近景性动机
E.间接远景性动机
9.与心智技能相比,操作技能的特点为( )。
A.对象具有客观性 B.执行具有外显性 C.结构具有展开性 D.对象具有观念性 E.执行具有内潜性
10.《红楼梦》一书,人物众多,关系复杂,散见于各章,鲁迅先生综合各章信息后,制作了一张主要人物关系表,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组织策略中的利用表格 B.复述策略中的表格化 C.精细加工策略中的利用表格 D.组织策略中的利用网络关系 E.精细加工策略中的缩简
11.如果一名5岁儿童,在用《斯坦福--1:
L纳量表》进行智力测验时,不仅通过了5岁组的所有题目,而且通过了6岁组的题目,那么他的智商是( )。
A.83 B.110 C.120 D.183 E.100
12.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