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生产工艺及质量管理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
《混凝土生产工艺及质量管理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生产工艺及质量管理规程Word文件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原材料进厂的质量要求
1、对材料供应商的要求
材料供应商必须定期提供具有CMA资质试验室出具的检验报告(混凝土工程所需要的全套检验项目,甚至包括放射性检验、对钢筋的锈蚀、碱、氯离子含量等),并将复印件留于试验室,原件存放在物资部(红章)。
2、对各相关部门的要求
试验室及物资部对进厂所有原材料必须建立相应检验台帐。
3、各种原材料检验指标及抽样频率
(1)水泥
水泥的各项质量指标符合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规定的基本性能。
必试项目:
安定性、凝结时间、胶砂强度。
检验频次:
连续供应的同厂家、同编号、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的散装水泥每500t(袋装水泥每200t)检验一次,当不足500t或200t时,也需要检验一次;
委托外检项目:
碱含量、氯离子含量。
送检频次:
①任何新选货源;
②同厂家、同品种、同规格达6个月。
建立相应检验台帐。
公司内控指标:
要求对每车水泥取样,并进行必试项目的检验。
(2)砂
砂的各项质量指标符合JGJ52《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中质量指标要求。
筛分析、含泥量、泥块含量、贝壳含量。
①连续供应同厂家、同规格的细骨料400m3(或600t)检验一次,不足400m3(或600t)时也需检验一次。
②当砂的质量比较稳定、进料量又较大时,可以1000t为一验收批;
氯离子含量、碱活性。
①任何新选料源;
②使用同厂家、同品种、同规格产品达2个月(碱活性)。
并建立相应检验台帐。
砂料进厂时要求每1000吨测含水一次。
每批砂料进行必试项目检验。
(3)石
碎石的各项质量指标符合JGJ52《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中质量指标要求。
筛分析、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石粉含量。
②当石的质量比较稳定、进料量又较大时,可以1000t为一验收批;
碱活性。
石料进厂时进行必试项目检验。
(4)粉煤灰
粉煤灰的各项质量指标符合GB/T159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中质量指标要求。
细度、烧失量、含水量、需水量比。
同厂家、同编号、同品种的产品每200t检验一次,不足200t也需检验一次;
三氧化硫含量、碱含量、游离氧化钙含量。
②使用同厂家、同品种的产品达6个月(碱含量),3个月(三氧化硫含量、游离氧化钙含量)。
要求对每车粉煤灰取样,并进行必试项目的检验。
(5)粒化高炉矿渣粉
矿粉的各项指标符合GB/T1804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和DB/T29-129《混凝土用矿物掺合料应用技术规程》中质量指标要求。
密度、比表面积、流动度比、活性指数。
氯离子含量、碱含量。
②使用同厂家、同品种的产品达6个月(碱含量)。
要求对每车矿粉取样,并进行必试项目的检验。
(6)外加剂
①泵送剂
泵送剂各项质量指标符合GB8076《混凝土外加剂》、GB50119《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18588《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限量》中各项质量规定要求。
PH值、密度、坍落度增加及损失值、混凝土凝结时间。
以同一生产厂,同品种、同一编号的泵送剂每50t为一验收批,不足50t也按一批计。
②防冻剂
防冻剂各项质量指标符合GB8076《混凝土外加剂》、GB50119《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18588《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限量》中各项质量规定要求。
密度、R-7、R+28抗压强度比、钢筋锈蚀。
③膨胀剂
膨胀剂各项质量指标符合GB8076《混凝土外加剂》、GB50119《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18588《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限量》中各项质量规定要求。
限制膨胀剂。
以同一生产厂,同品种、同一编号的膨胀剂,每50t为一验收批,不足50t也按一批计。
限制膨胀率、氯离子、碱含量。
④抗裂防水剂
抗裂防水剂各项质量指标符合GB8076《混凝土外加剂》、GB50119《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18588《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限量》中各项质量规定要求。
PH值、细度。
同品种、同编号每50t为一验收批,不足50t也按一批计。
钢筋锈蚀、氯离子、碱含量。
⑤防腐剂
防腐剂各项质量指标符合GB8076《混凝土外加剂》、GB50119《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18588《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限量》中各项质量规定要求。
抗硫酸盐极限浓度(SO42-)15000mg/l、氯离子、碱含量。
⑥防腐阻锈剂
防腐阻锈剂各项质量指标符合GB8076《混凝土外加剂》、GB50119《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18588《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限量》中各项质量规定要求。
钢筋锈蚀、抗硫酸盐极限浓度(SO42-)15000mg/l、氯离子、碱含量。
要求对每车外加剂取样,并进行必试项目的检验。
本规程中未列举的外加剂执行相应的检验标准,包括企业生产标准。
当发生时,作为附件补充至本规程之后。
4、材料的取样及标识
①原材料堆场、罐或仓等处,须有明显的材料标识,并由物资部负责,材料取样由试验室负责。
②原材料进厂抽样必须具备代表性,多点取样,水泥等粉剂必须密封保存;
③样品必须做唯一性的标识,标识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a、样品名称;
b、样品的型号规格;
c、样品的品牌或生产厂家;
d、取样的日期及时间;
e、取样人签名。
5、材料入库
材料入库或入仓必须遵照分类存放、分类使用的原则。
6、原材料进厂抽样检验记录
进厂的原材料抽样检验数据必须按规定记录在相应的表格内,每次检验结果必须交试验室主任签字审批,同时每天当班主责质检员必须熟知检验结果,并结合检验结果,按授权范围有针对性地实施生产配比调整。
7、原材料质量初步检验评价
砂、石、粉煤灰、磨细矿粉进厂时,试验室必须作出初步检验评价(含外观检查),并要求按质分别存放,存放应有标识,避免混杂。
坚持先检验,后使用的原则。
试验室负责监督落实,并具有最终的材料进厂质量否决权。
8、进厂原材料不合格品的控制与纠正
(1)试验室对进厂原材料的检验中发现其质量指标不符合本公司内控标准要求、采购文件或采购合同的规定时,应做好记录,并及时通知物资部进行隔离,做好标识。
(2)物资部接到不合格通知后,应立即通知供方,要求其迅速整改。
情况严重的应停止该供方供货。
(3)对于可隔离的原材料不合格品,由物资部和试验室及有关人员进行评审,视其对混凝土产品的影响程度,作出让步接收或拒收的处理,上报主任工程师批准后,由物资部通知供方。
(4)对让步接收的不合格品,不能直接投入生产,应由试验室提出降级处理或与其他合格品搭配使用的方案,视其品质情况,应用于相应等级混凝土生产。
(5)试验室应对搭配后的结果重新取样检验或采取其他可行的方式进行验证,确认满足规定的要求时,才允许投入生产。
(6)对停止供货的供方要求其在期限内进行整改,并提供整改资料,达到要求时才允许其重新供货,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加强对其供货的抽样检验频次。
(7)对检测结果有疑问时,可与供货方共同委托至少两个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复检。
第二章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走技术管理型发展之路,满足客户不同技术要求,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提高公司技术水平,创造经济效益。
适用于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
三、职责
1、试验室主管依据规范或技术要求,负责配合比的策划、设计。
质量员负责配合比的审核。
主任工程师负责配合比的批准使用。
2、试验员负责配合比的试拌、性能检测等工作的具体实施。
试验室主管负责监督。
四、工作程序及方式
1、试验室主管依据现行技术规范、客户技术要求及原材料情况,进行配合比的策划、设计工作。
2、试验室主管指导、质量员旁站、试验员协助对配合比进行试拌,检测混凝土状态是否满足要求,必要时进行配合比调整,并检测试拌混凝土的后期性能。
3、试拌混凝土后期性能满足要求后,进行评审、确认。
4、混凝土的试生产。
第一节
常用系列配合比设计
1、常用配合比设计依据
根据天津地区不同季节对普通混凝土的性能要求,依据GB/T14902《预拌混凝土》、JGJ5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GB/T50080《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DB29-176《天津市预防混凝土碱-集料反应技术规程》、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JGJ104《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关于颁发实施﹙预拌混凝土冬期施工十项禁令﹚的通知》(建质砼﹝2007﹞51号)、《关于进一步明确防水和冬施混凝土水泥最小用量的通知》(建质砼﹝2007﹞49号)等规范标准设计普通混凝土配合比。
2、配合比的策划、设计
(1)原材料要求:
①水泥:
选用P.O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凝结时间、强度、安定性等指标符合要求。
②砂:
满足Ⅱ类砂要求的条件下,优先选择级配良好的江砂或河砂。
③碎石:
粗集料的强度、级配、颗粒形状、石粉含量对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所用碎石应满足Ⅱ类碎石技术要求。
④粉煤灰:
优先选用F类,细度、烧失量、含水量、需水量比指标不低于二级要求。
若采用C类,应定期检测游离氧化钙是否符合要求。
⑤矿粉:
选用S95级,满足GB/T1804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技术指标。
(2)根据各原材料性能指标,采用假定质量法进行配合比的初步计算,确定具体参数,以配合比计算书的形式形成系列配合比。
根据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标识,对所有配合比进行编号,要求简单明了,必要时编制预拌混凝土配合比编号说明书。
(3)注意事项:
①严格控制配合比水胶比满足要求,尤其冬施配合比。
②条件满足时,砂的细度模数控制在2.3-3.0。
强度等级小于C30时,宜采用细度模数较小的江砂,提高混凝土和易性。
随着强度等级的提高,细度模数可适当提高,其中C50混凝土用砂的细度模数宜控制在2.6-3.0,因细度模数小于2.5时,C50混凝土拌和物显得太粘稠,施工中难于振捣,泵送较困难。
砂的细度模数大于3.0时,容易引起新拌混凝土在运输浇筑过程中离析及保水性能差,从而影响混凝土内在和外观质量。
供应紧张时,及时调整砂率,随强度等级增加,适当降低砂率。
③无泵送要求的,优先采用双级配石子,如自卸、地面、抗折要求的混凝土。
3、配合比的试拌
对设计配合比进行小机试拌,应详细记录试拌过程,包括试验室环境、原材料基本参数、拌合物出机状态、和易性、含气量、坍落度经时损失、试件性能等。
当混凝土性能不满足工程技术要求时,及时进行配合比的调整,直至符合技术要求。
整个过程要求质量员旁站,并针对最终确定的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评审、确认,主任工程师进行审批。
4、系列配合比
将所有验证且符合要求的系列混凝土配合比整理、装订成册,将计划采用的配合比输入航保信息系统的试验室配合比数据库,以备生产采用。
并根据原材料质量变化情况或定期对系列配合比进行复验,确保生产所采用的配合比既能满足客户要求又经济合理。
第二节
特殊技术要求配合比设计
1、特殊技术要求配合比策划、设计
当有特殊技术要求时,如市政工程或特殊功能工程,其技术要求要远远超出常用混凝土技术指标,常用系列配合比不能满足要求,则采用特殊技术要求配合比设计,其配合比设计既要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有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又要满足客户提出的技术要求。
针对特殊要求混凝土,应提前作好技术交底工作。
试验室的主要技术人员应详细分析该工程的技术要求,重点关注原材料技术指标(厂家、规格)、最小水泥用量、最大水胶比及混凝土特殊技术要求(如抗渗、防腐、阻锈、抗冻融等),进行配合比的设计。
根据工程进度,及时筹备相应原材料,检测其性能指标,复验指标务必及时送权威检测机构检验。
同时组织混凝土配合比的验证工作。
2、配合比的试拌及验证
(1)采用符合技术要求的原材料进行特殊混凝土配合比的试拌工作,满足所有技术要求。
(2)有相应要求时,请施工单位、工程监理或建设单位人员旁站验证。
(3)将满足要求的混凝土成型试件,委托相关机构检测特殊性能。
3、配合比的报验及试生产
整理原材料检验报告(自检、外检)、进行合格证、厂家资质及检验报告、混凝土性能检验报告,按要求上报工程监理批复。
对重点工程部位,应在正式施工前,进行小方量的试生产,采用指定原材料、严格控制生产水灰比,确定混凝土的施工状态、硬化后的性能指标及外观符合工程要求。
第三节
特种混凝土技术研发
1、特种混凝土的发展
混凝土是现代工程结构的主要材料,随着建筑领域的不断扩大,各类建筑物必须满足各种各样的环境要求,因此也迫使研制开发出各类混凝土以满足建筑业发展的需要。
特种混凝土代表着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大胆应用,因此,特种混凝土技术的储备及应用,不仅是企业竞争的需要,更是混凝土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特种混凝土的发展方向是高强、高性能、轻质、耐久(抗磨损、抗冻融、抗渗)、抗灾(地震、风、火)、抗爆等。
2、特种混凝土的设计
(1)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理论尚不完善,一般可遵循下列原则进行。
①水灰比W/C: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鲍罗米公式对C60以上的混凝土已不尽适用,但水灰比仍是决定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目前尚无完善的公式可供选用,故配合比设计时通常根据设计强度等级、原材料和经验选定水灰比。
②用水量和水泥用量:
普通水泥中用水量根据坍落度要求、骨料品种、粒径选择。
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可参考执行,当由此确定的用水量导致水泥或胶凝材料总用量过大时,可通过调整减水剂品种或掺量来降低用水量或胶凝材料用量。
也可以根据强度和耐久性要求,首先确定水泥或胶凝材料用量,再由水灰比计算用水量,当流动性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再通过更换减水剂品种或增减掺量予以调整。
③砂率:
对泵送高强混凝土,砂率的选用要考虑可泵性要求,一般为34%~44%,在满足施工工艺和施工和易性要求时,砂率宜尽量选小些,以降低水泥用量。
原则上,砂率宜通过试验确定最优砂率。
④高效减水剂:
高效减水剂的品种选择原则:
除了考虑减水率大小外,尚要考虑对混凝土坍落度损失、保水性和粘聚性的影响,更要考虑对强度、耐久性和收缩的影响。
减水剂的掺量可根据减水率的要求,在允许掺量范围内,通过试验确定,但一般不宜因减水的需要而超量掺用,宜采用性能更好的聚羧酸系产品。
⑤掺合料:
其掺量通常根据混凝土性能要求和掺合料品种性能,结合原有试验资料和经验选择并通过试验确定,宜采用硅灰等新材料。
其他设计计算步骤与普通混凝土基本相同。
⑥强度特点:
高强混凝土的早期强度高,但后期强度增长率一般不及普通混凝土。
故不能用普通混凝土的龄期—强度关系式(或图表),由早期强度推算后期强度。
如C60~C80混凝土,3天强度约为28天的60%~70%;
7天强度约为28天的80%~90%。
(2)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无砂透水混凝土作为一种生态环境友好型混凝土,具有自重轻、孔隙率大、透水性能好、施工简便等特点,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
设计思路:
测出生产所采用石料的空隙率,根据设计强度及透水率要求,采用一定量的优质中砂及水泥填充其空隙,利用水泥及砂的密度可初步推算出所设计透水混凝土的空隙率。
实际空隙率的测量:
①用游标卡尺量出试件尺寸,按两个垂直方向量其直径,各方向上、中、下量3次,取6次平均值为试件的直径,计算体积V0;
②将试件浸水饱和后取出,静置1min,称其质量m1;
③将试件放入烘箱中于(105±
5)℃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时,称其质量m2;
④按公式P=(m1-m2)/V0计算试件孔隙率。
透水系数测定:
参考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制的透水试验装置进行透水试验,方法如下:
分别将五组30个试件放置在5位置处,将水从透水圆筒套1上部注入,经过透水混凝土至定位水桶3后从溢水管6流出,测出量筒7内水的体积Q。
按公式KT=QD/AH(t2-t1)计算透水系数。
式中:
KT———水温T℃时的透水系数,cm/s;
Q———从时间t1到t2透过混凝土的水量,cm3;
D———大孔混凝土试件的厚度,cm;
A———大孔混凝土试件的面积,cm2;
H———水头,cm;
(t2-t1)———测定时间,s。
(3)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应满足抗压强度、密度和稠度的要求,以合理使用材料和节约水泥为原则。
必要时满足对混凝土性能(如弹性模量、碳化和抗冻性等)的特殊要求。
设计原则及方法与普通混凝土相似,都须先计算初步配合比,再经试拌调整,使混凝土拌和物满足和易性要求,最后通过强度及干表观密度等试验确定配合比。
与普通混凝土不同的是:
①在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中增加了表观密度等级的要求;
②在配合比设计中必须考虑轻骨料品种、性能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JGJ51《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所提供可选择的设计参数己不能满足目前施工方对坍落度的要求(现浇、泵送等)。
可根据强度等级等技术要求选择陶粒密度等级,以计算的配合比为基础,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进行混凝土和易性试验、配合比调整以及强度、耐久性和表观密度等项试验。
最后得出和易性、强度及表观密度等均满足要求的混凝土。
轻骨料混凝土因其骨料视密度小,吸水性强,为保证混凝土质量,施工时应注意:
①骨料用量以干燥状态为基准,当轻骨料含水时,必须在附加水量中扣除其自然含水量;
②混凝土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
③和易性相同的混凝土,其坍落度比普通混凝土略小,外观上也显得较为干稠,此时应防止判断上的失误而随意改变加水量;
④振捣时应防止骨料上浮;
⑤应注意洒水养护,以防干缩裂缝。
第三章
混凝土质量控制
混凝土出厂取样规定
对混凝土生产过程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出厂混凝土质量满足设计与供货合同的要求,不断提高出厂混凝土的稳定性,以满足客户对混凝土的使用性能和强度等指标的要求。
适用混凝土生产过程质量抽检。
1、试验室主任负责抽检工作安排及监督,以及数据整理分析。
2、试验员负责抽样等工作的具体实施。
试验室主任负责抽查。
根据GB/T14902《预拌混凝土》标准,混凝土强度和坍落度按以下要求进行抽检:
1、用于出厂检验的混凝土试样应在搅拌地点(即搅拌站内)抽取;
2、每个试样量应满足混凝土质量检验项目所需要用量的1.5倍,且不宜小于0.02m3;
3、混凝土检测的试样,其取样频率和组批条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
(1)重大重要工程、重要结构部位,无论方量多少,第一车必须取样检测和易性,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试验室主任反映,以便及时进行调整生产配比。
(2)用于强度检测的试样,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5)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6)混凝土坍落度经时损失检测每天不得少于2次。
(7)混凝土坍落度、和易性等施工指标的取样每工程至少一次。
(8)所有的取样,必须认真检测混凝土的和易性、施工性能,并把检测结果及时向当班质检员或试验室主任反映,以便及时地进行调整。
(9)以上取样应形成记录,并归档保存。
第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