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印记雷东县钩沉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128568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乡印记雷东县钩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家乡印记雷东县钩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家乡印记雷东县钩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家乡印记雷东县钩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家乡印记雷东县钩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家乡印记雷东县钩沉Word文件下载.docx

《家乡印记雷东县钩沉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乡印记雷东县钩沉Word文件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家乡印记雷东县钩沉Word文件下载.docx

近日,约上几文友,实地探访。

雷东礼堂正门(黄观弟摄)

雷东礼堂内,红五星和“实事求是”几个大字(黄观弟摄)

雷东礼堂的主席台(黄观弟摄)

维修中的二层高的雷东县政府办公楼(黄观弟摄)

激情燃烧的岁月

1952年12月,国务院批准设置雷东县,后来还将南三岛(现坡头区管辖)和特呈岛(现霞山区管辖)划归雷东县管辖。

1958年9月15日,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湛江地区正式撤销雷东县,并将雷东县并入湛江市郊区管辖,10月14日正式合署办公。

雷东县存在的时间不长,还差3个月才满6年。

可正值“一五”计划(1953~1957年)期间,特色鲜明,弥足珍贵,值得我们挖掘。

——雷东县的人口与面积。

雷东县设置初年,面积380平方公里,后来加上南三岛和特呈岛,总面积共502.2平方公里。

据广东省民政厅公布的统计数字,1954年雷东县总人口107349人,其中男性59142人,女性48207人。

面积约相当于徐闻县的三分一,人口也不多,与现在的一个大镇相仿。

可这由五个海岛组成的县,自有特色。

——雷东县的干部情况。

查阅档案,找到一份“雷东县人委会各部门干部统计数字”,1957年12月31日填写的这个报表,真实反映了当年的干部状况。

全县干部579人,共分13个系统,其中政权系统16人,政法系统25人,公安系统35人,工业企业系统11人,财贸系统261人,交通运输系统1人,农林水利系统73人,文教系统69人,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系统4人,供销合作社系统77人,人民团体系统7人。

财贸系统干部最多。

当时的财贸系统,包括财政部门、税务部门、粮食部门、商业部门、城市服务部门、物价部门、水产部门、房地产管理部门和人民银行等9块。

——雷东县主要领导。

我们在东山镇采访了几位老同志,光凭记忆,他们已记不清当时雷东县主要领导的姓名,几个人说的也不一致。

后来还是从档案资料中,找到了答案。

雷东县的县长郑光民。

广东省人民政府1953年8月7日,发给粤西行署的通知——“任命郑光民同志为广东雷东县县长”。

1952年年底,国务院才批准设置雷东县,8个月后省政府的这个任命,或是首任县长。

还查到了关于雷东县委领导分工的批复,是中共湛江地委1957年2月12日下发的:

“由张建英同志负责全面工作,并任生产指挥部总指挥,指导全县渔、农业生产;

郝维智同志负责农业,梁立同志负责渔业,其他常委按原分工不动”。

这个批复内容丰富,既知道了县委领导的分工,也可看到当时的农业生产、渔业生产是最重要的工作,由县委主要领导负责,排在各项工作的前面。

——工资微薄,工作卖力。

雷东县设置后的几年,恰是风风火火的三大改造和人民公社运动席卷全国之时,雷东县作为一个新设置的县,描绘蓝图从一张白纸开始,各项任务更是十分繁重。

当时干部队伍的文化水平并不高,全县干部中,高等学校毕业的1人,中专毕业的27人肄业的2人,高中毕业的14人肄业的30人,初中毕业的47人肄业的148人;

小学文化程度以下有310人,占干部总数52%。

待遇并不好,工资微薄。

但他们激情满怀,干劲冲天,工作十分积极。

踏访那天,我们在东山镇党代表工作室,与91岁的离休干部唐太生老人聊了开来。

唐爷爷是东海岛文参村人,十四五岁就参加打游击,1947年2月入党。

后来一直在镇里工作,负责民政事务,1990年9月,64岁时离休。

他说,1952年土改结束后,组织安排他到东简镇工作。

当时的待遇:

每月粮票40斤,工资6元,到群众家吃住,每月交部分粮票和3元当伙食费。

工作无日无夜,条件差,待遇低,但大家劲头很足,一心扑在工作中。

回忆起那段峥嵘的岁月,这位70年党龄的老同志,依然激情满怀,眸子里露出光泽。

1958年12月,雷东县南三人民公社荣获“国务院奖状”——奖给农村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广东省雷东县南三人民公社,有周恩来总理的签名。

这张奖状,是雷东县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的见证。

几十年后,回顾雷东县这段历史,麻章区(曾管辖东海岛)在1988年的一个报告写道:

“1952年至1958年设置过的雷东县,曾经对发展生产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起过积极作用,在当地群众心眼中仍留有一个较好的形象”。

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雷东县干部职工宿舍,还在居住(黄观弟摄)

这棵龙眼树种植于雷东县办公楼兴建前,树围:

地面处2.6米,半人头高处1.95米(黄观弟摄))

地面处2.6米,半人头高处1.95米(黄观弟摄)

雷东法庭(现边防所)内的古龙眼树,保护得很好(黄观弟摄)

音符凝固待辨析

都说建筑是凝固的音符,细心观赏和揣摩,可还原其旋律,赏析其音韵。

雷东县的旧址在东海岛东山圩,这里原来并不是县治,只是古圩。

新设置的县要在这里办公,得有建筑物配套。

实地踏访雷东县原址,寻找旧迹,拾取碎片,发现了不少亮点,残存的物件,闪烁着往昔的光辉。

——雷东礼堂。

也即雷东县党校礼堂,位于东山镇海天路和湛林路交汇处,雷东县设置后建筑的,东海岛区划调整的重要产物。

曾是东海岛重要的政治中心和群众活动中心,举行过众多在东海岛发展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会议和活动。

1977年至1981年,雷东县礼堂成为中共湛江市委党校的培训场所。

目前已被列为湛江市文物保护单位。

踏访时我们看到,礼堂破残,墙体斑驳,灰砂脱落,红砖裸露,大厅的固定座椅也拆除了,冷落萧条。

但细心观赏,礼堂的框架和概貌还可看得出来。

该礼堂造型独特,外观醒目,采用了中国古典重檐歇山式屋顶建筑风格。

当时是中苏关系的蜜月期,全国崇拜“老大哥”,建筑风格一边倒,设计者能突破时代束缚,殊属可贵。

礼堂坐西向东,从外表看,似是三层,其实是一层。

现场测量,建筑面积长26.65米,宽13.35米。

礼堂内大厅(未含主席台),长17.4米,宽11.75米。

主席台与礼堂的地板一样,也用方砖铺设,长8.1米,宽4.05米,高0.6米。

礼堂内有固定座椅17行,分成两列,中间是通道。

每排座椅可坐18人。

固定座椅共可坐306人,座椅的后面和左右两侧,还可加几十个临时座位。

礼堂的采光透气十分讲究。

正门两侧各有窗口1个,左右墙壁各有窗口8个,高层两侧各有窗口10个。

进出方便,疏散通畅:

大门1个,侧门2个,宽度均1.58米。

主席台后面左右两侧,还各有一个小门。

——雷东县政府办公楼。

就在礼堂东侧几十米处,坐向与礼堂一样,也是坐西向东。

二层高,建筑面积长13.5米,宽10米。

一楼一厅两房,正厅经丁字型的楼梯上二楼。

楼梯共21级,宽1.2米,楼梯转弯处净高0.88米,这处还是贮物间。

二楼左右两间房对称,均长7.5米,宽4.2米。

这2间面积均31.5平方米的房间,一间是县领导的办公室——当时县长一正三副,放着几张办公桌,就在这里办公;

另一间应该是小型会议室。

办公楼正门宽1.8米,高2.4米。

另有一个后门,宽0.88米。

经办公楼的后门步入礼堂,十分方便。

——几棵老树。

在雷东县政府旧址,有几棵有来头的老树,据东山圩长者介绍,是建筑物落成之前种植的。

可礼堂和办公楼东侧的两棵龙眼,在2015年10月初的“彩虹”台风中,惨遭摧毁,折断后留下的树头,年轮清晰,但已干枯。

礼堂之南,原来是雷东县的法院,后来划给开发区边防派出所。

这个院子有了新的建筑,围墙也筑起来了。

围墙内有三棵龙眼树,一棵木菠萝树,照管得很好。

那天,东山镇两位老干部带着我们,到围墙内辨认古树。

我们丈量了树围。

3棵老龙眼树,枝叶茂盛,树围、树高和冠幅相差无几,其中一棵的树围:

地面处3.0米,半人高处1.95米。

那棵木菠萝树有点儿特别,离地面约1米高处分叉,一粗一细。

树围:

地面处2.8米,粗的树叉2.4米。

木菠萝老树,根深叶茂,长势依然旺盛,给庭院营造了一片绿荫,树上还挂着菠萝蜜呢。

经测量,冠幅12.3米。

雷东县政府的旧址,还有干部职工宿舍,在雷东县人民法庭(现边防所)的南边,现在还有干部职工居住;

在礼堂和县政府办公楼之北,一路之隔,有建县后办的“雷东师范”(现在是湛江开发区职业中学分校)。

雷东县时期的主要建筑物,都在这块长方形的区域中。

虽是空地兴建,但紧挨东山圩,交通便捷,方便百姓。

现时东山街道办的院子,与雷东县政府旧址相邻。

雷东县撤销后,雷东礼堂一直在使用,成为干部群众集会和观看演出的场所。

一直用到1999年,当年东山镇的人大会,就在该礼堂召开。

县政府办公楼,后来交给镇文化站用,作为镇的文化室。

再后来,镇农科站也搬进这里办公。

目前,县政府办公楼维修工程,正在加紧进行,按修旧如旧的方案,用钢筋水泥换下旧木梯,更换门窗,批荡墙壁,可望在最近完成。

雷东礼堂的维修方案已制定,维修工作也将开始。

昔日的“雷东师范”时下是开发区职业中学分校

91岁的离休干部唐太生爷爷,讲述当年雷东县的故事(黄观弟摄)在雷东县法庭(现开发区边防所)前,东山镇91岁的离休干部唐太生爷爷,述说雷东县旧址(常盛摄)

五十年后细思量

半个世纪之后的雷东县旧址,实地踏访,虽时过境迁,但风物犹存,思考启迪不少。

——东海岛的位置十分显要,为历来的统治者所重视。

东海岛是湛江市的外围和屏障,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清雍正十年,将设在旧县的湛江巡检司迁往东海岛,后又将雷州守备合并移东山圩,改名东山水师营,设兵249名,哨船10艘。

这是为了强化政权,稳固江山。

建国初期,在东海岛设县而治,大岛带小岛,对于巩固国防,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意义重大。

海岛偏僻,交通不便,海岛工作的这种特殊性与陆地不同。

东海岛是全国第五大岛,广东省第一大岛。

设置雷东县,县治在东海岛,海岛工作单独指导,强化行政管理,提高效率,应该是十分有利的。

——建国初期,对县建制的有益探索。

湛江地区在建国后的十年内,除设置雷东县外,还设置了雷南县(徐闻县与海康县南渡河以南的南兴、东里等地合建雷南县)、雷北县(遂溪、廉江及海康北部合并而成),设置“三雷”建制县,似是当时行政区划工作的一种构想。

但雷南县存在时间不足3年,雷北县更短,2年后就改名了,均是1958年才调整设置,3年后就恢复了原来的建制。

设置雷东县较早,存在的时间长些,也只有6个年头,就并入湛江市郊区了。

“三雷”的县治,只有雷东县是在空白之地兴建,因而留下的遗址更显珍贵,是建国之初的经济实力和管理理念见证。

——适应时代发展,海岛融入大陆,更有利发展。

雷东县撤销后,这块区域先后由湛江市郊区、麻章区管辖。

东海岛东北大堤于1958年9月动工,1961年2月基本建成。

东海岛与陆地连接了起来,不再是孤岛。

1992年成立了东海岛经济开发试验区。

后来,东海岛成为湛江开发区的新区。

这几年,东海岛上了钢铁、石化等大项目,经济建设日新月异。

原来的雷东县尤其是东海岛,承接着大工业的落地和拓展,已成为湛江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雷东县”情结不变。

雷东县撤销后50年,当地干部群众十分怀念这段不平凡的时期,多次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恢复雷东县建制。

查阅档案资料,笔者看到几份不同年份向广东省政府申请恢复雷东县的请示,最近的一次,是1998年初麻章区政府向湛江市政府递交的《关于恢复雷东县的请示》,该请示市政府同年6月向省政府递交,尽管最后没有批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广告传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