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梁衡专题阅读Word格式.docx
《高中语文梁衡专题阅读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梁衡专题阅读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例一:
绿染戈壁
梁衡
由西安出发西行,车驶入甘肃境内,公路两边就是又浓又密的柳树。
这种柳,是西北高原常见的旱柳。
它树身高大,树干挺直,如松如杨,而枝叶却柔密浓厚。
每一棵树就像一个突然从地心涌出的绿色喷泉,茂盛的枝叶冲出地面,射向天空,然后再四散垂落,泼洒到路的两边。
远远望去连绵不断,又像是两道结实的堤坝,我们的车子夹行其中,好像永远也逃不出这绿的围堵。
左宗棠是1869年5月沿着我们今天走的这条路进入甘肃的。
左宗棠止步于举人,此后三次参加会试,三考不中,便无心再去读枯涩的经书,而是在乡下边种地边研究农桑、水利等实用之学,后因太平天国乱起,就随曾国藩办湘军。
1866年甘肃出现回民起义时,左正在福建办船政,建海军,对付东南的外敌。
朝中无人,同治皇帝只好拆东墙补西墙,急召他赴西北平叛。
左宗棠在西北的政治、军事建树历史自有公论。
但他到西北后,发现这里的危机不只是政治腐败,军事瘫痪,还有生态的恶劣和耕作习惯的落后。
大军所过之处全是不毛的荒山、无垠的黄沙、裸露的戈壁、洪水冲刷过后的沟壑。
这与江南的青山绿水、稻丰鱼肥形成强烈的反差。
左宗棠隐居乡间时曾躬耕农亩,准备种田教书,终老乡下。
但是命运却把他推向西北,让他“达则兼济天下”,兼顾西北。
面对赤地千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栽树,这当然是结合战争的需要。
但古往今来西北不知几多战事,而栽树将军又有几人?
用兵西北先要修路,左宗棠修的路宽三到十丈,东起陕西的潼关,横穿甘肃的河西走廊,旁出宁夏、青海,到新疆哈密,再分别延至南疆北疆。
穿戈壁,翻天山,全长三四千里,后人尊称为“左公大道”。
1871年2月左下令栽树,有路必有树,路旁最少栽一行,多至四五行。
这是为巩固路基,“限戎马之足”,为路人提供阴凉。
左对种树是真有兴趣,真去研究,躬身参与,强力推行。
他先选树种,认为西北植树应以杨、榆、柳为主。
河西天寒,多种杨;
陇东温和多种柳。
凡军队扎营之处都要栽树。
他还把种树的好处编印成册,广为宣传,又颁布各种规章保护树木。
史载左宗棠“严令以种树为急务”“相檄各防军夹道植树,意为居民取材,用庇行人,以复承平景象”。
左每到一地必视察营旁是否种树。
在他的带领下,各营军官竞相种树,一时成为风气。
现在甘肃平凉仍存有一块《威武军各营频年种树记》碑,详细记录了当时各营种树的情景。
左宗棠在西北到底种了多少树,很难有确切的数字。
他在光绪六年(1880年)的奏折中称,只自陕西长武到甘肃会宁县东门六百里,就种活二十六万四千多棵树,其中柳湖有一千二百多棵。
再加上甘肃其余各州约有四十万棵,还有在河西走廊和新疆种的树,总数在一二百万棵之多。
而当时左指挥的部队大约是十二万人,合每人种树十多棵。
中国西北自秦以来共有三条著名的大道。
一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修的弛道;
二是唐代的丝绸之路;
三就是左宗棠开辟的这条“左公绿柳之路”,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的西北公路建设基本上是沿用这个路基。
三千里大道,百万棵绿柳,这在荒凉的西北是何等壮观的景色,它注定要成为西北开发史上的丰碑。
兵者,杀气也。
向来手握兵权的人多以杀人为功、毁城为乐,项羽烧阿房宫,黄巢烧长安,前朝文明尽毁于一旦。
他们能掀起造反的万丈狂澜,却迈不过政权建设这道门槛。
只有少数有远见的政治家才会在战火弥漫的同时播撒建设的种子,随着硝烟的退去便显出生命的绿色。
(摘编自2014年7月23日《人民日报》刊文《左公柳,西北天际的一抹绿云》)
【注释】①长夫人等(指后勤人员)不得在外砍柴。
屋边、庙边、祠堂边、坟边、园内竹林及果木树,概不准砍。
(左宗棠《楚军营制》)
②马夫宜看守马匹,切不可践食百姓生芽。
如践食百姓生芽,无论何营人见,即将马匹牵至该营禀报,该营营官即将马夫口粮钱拿出四百立赏送马之人,再查明践食若干,值钱若干,亦拿马夫之钱赔偿。
如下次再犯将马夫重责二百,加倍处罚。
③左宗棠的同乡及幕僚杨昌浚,应邀西行,见道旁柳树成林,也有七绝一首:
“大相筹边未肯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
”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左宗棠在福建办船政,建海军,对付东南的外敌,而同治皇帝又急召他赴西北平叛。
可见左宗棠当时在清廷已有无人替代的地位。
B.左宗棠原本志在“穷则独善其身”,躬耕陇亩,种田教书,却又不得不接受命运的安排,赶赴西北以“达则兼济天下”。
C.左宗棠最初下令种树,是为了巩固路基,“限戎马之足”,为路人提供阴凉,没有想到树木成林,绵延成片,泽被后世。
D.自古以来,手握兵权的人多以杀人为功;
但左宗棠却在用兵时极力改善西北的生态环境,显现出其远见卓识与人文情怀。
E.左宗棠被朝廷差遣到西北,却发现那里大有用武之地,于是在政治、军事上颇有建树,在其他很多方面成就也都不凡。
2.本文开头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请简要赏析。
(3分)
3.文中说“左对种树是真有兴趣”,左公“兴趣”体现在哪些方面?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左公种树取得巨大的成功而泽被后世,其中的原因有哪些?
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6分)
参考答案:
1、ED(答E给3分,答D给2分,答A给1分,答B、C不给分。
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解析】A项中“已有无人替代的地位”分析偏离原文相关语句的意旨,原文是说当时兵荒马乱,堪用之人不多。
B项中“原本志在”概括不当。
C项中“最初下令种树,是为了……没有想到……”分析有误。
2、①以此引出传主,能给人鲜明突出的印象;
②诗意地评价左公当年种树的深远影响和巨大意义,寄寓作者无限崇敬之情;
③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关注后文,从而引导读者深刻把握文章的主旨。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3、①选准树种,因地制宜种植;
②宣传种树意义,颁布护林措施,并严格执行;
③种树是他巡视地方的必选对象,从而引领出一种种树护林的良好风气。
4、①科举受阻,转而研究农桑水利等实用之学,让他获得一种观照外物的特殊视角;
②早年在江南生活,那里的生态环境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新疆荒凉荒寒荒漠化的环境,与其形成巨大反差,刺激他产生改变环境的愿望;
③他种树是真有兴趣,真去研究,躬身参与,强力推行;
④他作为一个政治家,是非常有远见的,正是这种远见,让他的作为具有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例二:
追寻那遥远的美丽
快二十年了,总有一个强烈的向往,到青海去一趟,这不只是因为小学地理上就学到的柴达木、青海湖的神秘,也不只是因为近年来西北开发的热闹。
另有一个埋藏于心底的秘密,是因为一首歌,那首《在那遥远的地方》,还有它的作者,像一个幽灵似的王洛宾。
大概是上天有意折磨,直到今年夏末,才有缘去朝圣。
当汽车翻过日月山口的一瞬间,就像一个千磨万难之后到达西天的唐僧。
日月山口是当年藏王亲迎文成公主的地方。
山下是一马平川,绿草如茵,起起伏伏地一直漫到天边。
远处有一汪明亮的水,那就是青海湖,是配来映照这蓝天白云的镜子。
我们的车像撒欢的马驹,追着天边的云朵,路边闪过金色的彩带,那是一片片正在开花的油菜。
微风掠过草面,送来一阵远古的苍茫。
那首歌就诞生在这里,青海湖边这片被称为金银滩的草原。
这里的草不像新疆的草场那样高大茂密,也不像内蒙古的草场那样在风沙中透出顽强,它细密而柔软,蜷伏在地上,如毯如毡,将大地包裹得密密实实,不见黄沙不见土,除了水就是浓浓的绿。
草地上虫草、人参果、秦艽等中药材随处可见。
牛羊漫过天边,帐篷旁闪过姑娘的彩裙,牧人悠然挥鞭带着他的歌声翻过山梁。
老鹰发现了什么,在低空一圈圈地盘旋。
这真是金银一般的草场。
当年二十六岁的王洛宾采风到这里,十七岁的卓玛姑娘用鞭子轻轻地抽了他一下,含羞拍马远去。
这倩影绕心三日,挥之不去,终于幻化为一首美丽的歌——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歌永远定格在世界文化史上。
卓玛一辈子也没有想到她那轻轻的一鞭会抽出一首世界名曲。
当后人听着这首歌时,总想为它注释一个具体的爱情故事,殊不知这里不但没有具体的爱,就是在作者的实际生活中也没有找到过歌唱着的甜蜜。
王洛宾好像生来就负有一种使命,总是去追寻美丽,美丽的旋律,美丽的情感。
王洛宾是美令智昏,乐令智昏,他认为生活甚至生命就是美丽的音乐。
他一入社会就直取美的内核,而不知这核外还有许多坚硬的甚至丑陋的外壳。
所以他一生屡屡受挫,他活了八十多岁,有三年是坐国民党的监狱,有十五年坐共产党的监狱,又有十五年的时间是被控制使用,直到1982年六十九岁时,才正式平反,恢复正常人的生活,1992年七十九岁时,中央电视台首次向社会介绍他的作品。
这时,全社会才知道那许多传唱了半个世纪的名曲原来都是出自这个白胡子老头儿。
这时,离他的生命终点只剩下两三年的时间。
王洛宾的生命是以歌为主线的,信仰、工作,甚至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成了歌的附属,就像一棵树干上的柔枝绿叶。
1937年,他到西北,这本是一次采风,但他被那里的民歌所迷,就留下不走了。
他在马步芳和共产党的军队里都服过役,为马步芳写过歌,也为王震将军的词配过曲,他只知音乐而不知其余。
他像草原上一只渴急的黄羊,见到一点水光,就拼命地向这惟一的目标冲去,至于路边的石块荆棘,他全没有看见。
在音乐的感召下,他是一个勇敢的先锋,而对音乐之外的一切,他却是不屑一顾。
在劳改服刑时他宁可用维持生命的一个小窝头,去换取人家唱一曲民间小调。
他也曾灰心过,有一次他仰望厚墙上的铁窗,抛上一根绳,挽成一个黑洞似的套圈,就要通向另一个世界时,一声悠扬的牧歌,轻轻地飘过铁窗。
他分明看到了铁窗外的白云红日,嗅到了原野上湿润的草香。
他终于没有舍得钻进那个死亡隧道,三两下扯掉了死神递过来的接引之绳。
我们至今不知道这是哪一位牧人的哪一首无名的歌,这也是一根“卓玛的鞭子”,又一回轻轻地抽在了王洛宾的心上。
这一鞭,为我们抽回来一只会唱歌的老山羊,一个伟大的音乐家。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当汽车翻过日月山口的一霎间,我就像一个千磨万难之后到达西天的唐僧。
”一句表明作者既有实现夙愿的喜悦,又有历经艰辛到达目的地的欣慰。
B.王洛宾能写出定格在世界文化史上的作品,是因为他找到了自己实际生活中没有找到的“歌唱中的甜蜜”。
C.作者写王洛宾对音乐的热爱与执着,其实道出了现在的人们不能创作出伟大音乐作品的原因。
D.文章以“追寻”为明暗两条线索,明写了作者对遥远的青海湖金银滩美景的追寻,暗写了作者对王洛宾歌中美好生活的憧憬。
E.现实中得不到的东西往往都是甜蜜的,美好的。
作者远赴青海湖,是因为现实中找不到美丽的草原、动人的风情。
2.文中对草原的大量描写有什么作用?
请作简要概括。
3.文中的王洛宾给作者留下怎样的印象?
请结合文章作简要的分析。
4.题目是“追寻那遥远的美丽”,请你根据全文内容,探究题目的意蕴。
1.4分:
A、B(C、D以偏概全,E对“因为”的解释错误)
2.①表现草原的美丽,回应文题。
②暗示自然之美是王洛宾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
3.①热爱音乐,成就巨大,是一位音乐奇才。
②历经坎坷,仍坚毅执着。
③为了音乐,不屑世俗。
4.①作者追寻的是美丽,这美丽包括了自然美、人性美和艺术美,表达了作者对美的热切向往。
②那美丽又是遥远的:
地域的遥远,时间的久远。
③追寻既是作者对人物命运的探寻过程,也是人物(王洛宾)追求艺术的人生过程。
例三:
带伤的美丽
如让你欣赏一位带伤流血的美人,那是一种怎样尴尬。
40年后,当我重回内蒙古乌梁素海时,遇到的就是这种难堪。
乌梁素海在内蒙古河套地区东边的乌拉山下。
40年前我大学刚毕业时曾在这里当记者。
叫“海”,实际上是一个湖,当地人称湖为海子,乌梁素海是“红柳海”的意思。
红柳是当地的一种耐沙、耐碱的野生灌木。
单听这名字,就有几分原生态的味道。
而且这“海”确实很大,历史上最大时有1200多平方公里,是地球上同纬度的最大淡水湖。
每当船行湖上时,我最喜欢看深不可测的碧绿碧绿的水面,看船尾激起的雪白浪花,还有贴着船帮游戏的鲤鱼。
而黄昏降临,远处的乌拉山就会勾出一条暗黑色的曲线,如油画上见过的奔突的海岸,当时我真觉得这就是大海了。
那时,市场上物质供应还比较匮乏,城里人一年也尝不到几次鱼,但这海子边的人吃鱼就如吃米饭一样平常。
赶上冬天凿开冰洞捕鱼,鱼闻声而来,密聚不散,插进一根木竿都不会倒。
那时,每当外地人一来到河套,主人就说:
“去看看我们的乌梁素海!
”眼里放着亮光,脸上掩饰不住的骄傲。
这次我们真的又来看乌梁素海了。
7月的阳光一片灿烂,我们乘一条小船驶入湖面,为了能更有效地翻动历史的篇章,主人还请了一些已退休的老“海民”,与我们同游同忆。
船中间的小桌上摆着河套西瓜、葵花籽,还有油炸的小鱼,只有寸许来长。
主人说,实在对不起,现在海子里最大的鱼,也不过如此了。
我顿觉心情沉重。
40年前打鱼,是用麻绳结的大眼网。
三斤以下的都不要,开着70吨的三桅大帆船进海子,一网10万斤,最多时年产500万吨。
打上鱼就用这湖水直接煮,那才叫鲜呢。
现在,这水你喝一口准拉肚子。
海上泛轻舟,本来是轻松惬意的事,可是今天我们却无论如何也轻松不起来。
这应了女词人的那句词: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我们今天坐的船真的由过去的70吨三桅大船退化成像一只蚱蜢似的舴艋小舟。
河套灌区是我国三大自流灌区之一。
黄河自宁夏一入内蒙古境,便开始滋润这800里土地。
经过总干、干、分干、支、斗、农、毛七级灌水渠道,流入田间,又再依次经总排干、排干等七级排水沟,将水退到乌梁素海,在这里沉淀缓冲后,再退入黄河。
所以,这海子是河套平原的“肾”,首先起储水排水的作用。
同时,又是河套的“肺”,它云蒸雾霭,吐纳水汽,调节气候。
所以才有800里平原的旱涝保收,才有和北面乌拉山著名的国家级森林保护区的美景。
但是,近几十年来人口增加,工厂增多,农田里化肥农药增施,而进入湖中的水量却急剧减少,水质下滑。
你想,排进湖里的这些水是什么水啊?
就是将800里平原浇了一遍的脏水。
河套农田每年施用农药1500万吨,化肥50万吨,进入乌梁素海的工业及生活污水3500万吨,这些都要洗到湖里来啊。
所以,当地人说,乌梁素海已经由河套平原的肾和肺,退化为一个“尿盆子”了。
抚今追昔,虽清风拂面,还是拂不去心头的一怀愁绪,我便到后甲板散步。
只见偌大的湖面上,用竹竿标出二三十米宽的一条水道,我们的这个“舴艋”小舟只能在两竿之间小心地穿行。
原来,湖面的水深已由当年的平均40米,降为不足一米,要行船,就只好单挖一条行船沟。
我再看船尾翻起的浪,已不是雪白的浪花,而是黄中带黑,像一条刚翻起的犁沟。
半腐半活的水草,如一团团乱麻在水面上荡来荡去,再也找不见往日的碧绿,更不用说什么清澈见鱼了。
乌海难道真的应了它的名字,成了乌黑的海、污浊的海?
只有芦苇地发疯似地长,重重叠叠,吞食着水面。
主管农水的领导说,这不是好现象,典型的水质富营养化,草盛无鱼,恶性循环。
现在如果你不知内情,远眺水面,芦苇还是一样地绿,天空还是一样地蓝,水鸟还是一样地飞,猛一看好像无多变化。
可有谁知道这乌梁素海内心的伤痛,她是林黛玉,两颊微红,弱不禁风,已经是一个病美人了,也是在强装笑颜,强支病体迎远客。
我举目望去,远处的岸边有些红绿房子,泊了些小游船,在兜揽游客。
船边地摊上叫卖着油炸小鱼,船上高声放着流行歌曲。
不知为什么,我一下想起那句古诗: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墙犹唱后庭花”。
受伤的海子、焦渴的大地,我为你祈祷,祝你早日康复,找回昨日的美丽。
1.文章第5段所写的词人是
。
(1分)
2.本文一开头就写了欣赏流血美人的尴尬,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分)
3.请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两个方面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深刻内涵。
(1)而是黄中带黑,像一条刚翻起的犁沟。
(2)她是在强装笑颜,强支病体迎远客。
4.联系上下文,请概括作者海上泛轻舟,“却无论如何也轻松不起来”的原因。
5.文章最后一段说:
“受伤的海子、焦渴的大地,我为你祈祷,祝你早日康复,找回昨日的美丽。
”综观全文,请探究“焦渴”在这里有什么深刻意义?
1.李清照
【解析】“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是李清照《武陵春》中的名句。
考点:
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①开篇点题,奠定了全文惋惜、痛心的感情基调;
②总领全文,为下文对乌梁素海今昔的强烈的对比做张本;
③凸显主题,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内心强烈的思想情感。
(每点2分,内容与结构两点即可)
【解析】该题考查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一般要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作答,要结合上下文分析概括。
其内容作用是突出人物思想感情;
结构作用是开篇点题,总领全文。
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1)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地刻画了乌梁素海水质恶化的程度。
(2分)
(2)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化地表现了生态严重恶化的乌梁素海,仍被严重透支的现状。
(2分)
【解析】这是一道考查赏析表达技巧的题目,此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先指出所用表达手法,再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最后点出其表达效果。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①40年后的乌梁素海渔业资源枯竭;
②40年后的乌梁素海水质恶化;
③40年后的乌梁素海水量锐减,只能在沟中行驶蚱蜢舟。
(每点2分,两点即可)
【解析】这是一道概括内容要点题,要结合文本的所有内容筛选概括,找出相应区间,分点概括,要准确、全面。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5.①水量锐减的乌梁素海,变得越来越饥渴;
②乌梁素海只是工业化进程中中国大地上生态环境的缩影,还有若干个“乌梁素海”处在饥渴的状态中;
③造成乌梁素海的饥渴,是人欲望的饥渴,隐含着作者期望日益浮躁的世人实现理性的回归。
【解析】对文章中具体句子含义的理解必须把句子放在文章具体语境中来辨析,通过对具体句子前后句含义的分析,来弄清所问语句的含义。
一般来说,对所要解释的具体句子,答案就在前面的句子或后面的句子中,答案或者是原句,或者需要考生运用“同义互解”和“虚实互解”等方法变通一下即可。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例4:
把栏杆拍遍
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
这也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
在我看到的资料里,辛弃疾至少是快刀利剑地杀过几次人的。
他天生孔武高大,从小苦修剑法。
他又生于金宋乱世,不满金人的侵略蹂躏,22岁时他就拉起了一支数千人的义军,后又与耿京为首的义军合并,并兼任书记长,掌管印信。
一次义军中出了叛徒,将印信偷走,准备投金。
辛弃疾手提利剑单人独马追贼两日,第三天提回一颗人头。
为了光复大业,他又说服耿京南归,南下临安亲自联络。
不想就这几天之内又变生肘腋,当他完成任务返回时,部将叛变,耿京被杀。
辛大怒,跃马横刀,只率数骑突入敌营生擒叛将,又奔突千里,将其押解至临安正法,并率万人南下归宋。
说来,他干这场壮举时还只是一个英雄少年,正血气方刚,欲为朝廷痛杀贼寇,收复失地。
应该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
时隔千年,当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时,仍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
比如那首著名的《破阵子》。
但是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再无用武之地。
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水龙吟》)
这是他登临建康城赏心亭时所作。
他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过当年的拍刀催马,驰骋沙场,但今天空有一身力,一腔志,又能向何处使呢?
辛词比其他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
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表白;
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像。
辛弃疾南归后为什么这样不为朝廷喜欢呢?
他在一首《戒酒》的戏作中说:
“怨无大小,生于所爱;
物无美恶,过则成灾”。
这首小品正好刻画出他的政治苦闷。
他因爱国而生怨,因尽职而招灾。
他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
但是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
他作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40年,倒有近20年的时间被闲置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20多年间又有37次频繁调动。
但是,每当他得到一次效力的机会,就特别认真,特别执着地去工作。
本来有碗饭吃便不该再多事,可是那颗炽热的爱国心烧得他浑身发热。
40年间无论在何地何时任何职,甚至赋闲期间,他都不停地上书,不停地唠叨,一有机会还要真抓实干,练兵、筹款,整饬政务,时刻摆出一副要冲上前线的样子。
你想这能不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
他这个书生,这个工作狂,实在太过了,“过则成灾”,终于惹来了许多的诽谤,甚至说他独裁、犯上。
皇帝对他也就时用时弃。
国有危难时招来用几天;
朝有谤言,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