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申报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118495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287.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申报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申报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申报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申报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申报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申报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申报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申报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申报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计算机网络和通讯人才;

系统集成和应用人才。

在浙江省的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中,将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定为传感器与无线传感器网络领域。

在杭州市的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中,要求通过政策支撑、创新驱动,积极实施“智慧中国•智能杭州”4433工程,重点推进四类试点示范项目。

其中智能生活试点示范工程作为四类示范项目之一,着力要求推进智能家居项目,希望推动射频识别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多媒体视频技术与家用电器等有机融合,逐步构建智能家居环境,实现实时动态交互、在线监控、动态管理等功能;

智能“两化”试点示范工程也是作为四类示范项目之一,重点推进智能电网、智能物流、安全生产与节能降耗以及食品安全溯源等试点示范项目。

截至2009年底,杭州市已集聚物联网及相关企业近100余家(其中上市企业超过5家),年产值超210亿元,基本形成从关键控制芯片设计、研发,到传感器和终端设备制造,再到物联网系统集成以及相关运营服务的产业链体系。

其中,杭州市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研究、射频识别技术(RFID)开发与终端设备制造以及传感元器件设计制造等物联网前端领域已形成初步优势,汇聚了20余家相关企业,年产值超60亿元;

主营业务涉足物联网网络集成、系统解决方案提供以及网络运营和信息服务领域的企业有30余家,总体收入接近50亿元。

通过对多家本地支柱物联网公司的调研,得知每家公司已初具相当的产业规模,都有高科技人才与技术背景,相关公司在物联网产业中的产品均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有自己的发展规划,并

我们对杭州市的物联网产业展开了相关的调研,共调研了杭州市主要的6家物联网企业,其相关情况汇总见下表1。

表1调研的杭州市主要物联网企业的情况汇总表

公司名称

公司主要情况

人员规模

相关岗位招聘信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52研究所

该公司重点发展数字安防、数字存取、智能监控、节能照明、汽车智能、物联网应用等技术及各类电子产品。

2010年全所实现总收入41亿元,利润总额11.5亿元。

按照“二次创业”到2015年实现总收入100亿的目标,紧紧抓住中国电科集团与浙江省、杭州市战略合作的机遇,围绕物联网产业,强化顶层运作和业务整合、加大资源利用和服务力度,打造三型龙头企业。

现有员工总数约7500人。

FPGA开发工程师:

本科以上,10人;

单片机开发工程师:

测试工程师:

专科科以上,20人;

技术支持工程师:

专科以上,50人;

杭州家和智能控制有限公司

2004年从原来成熟的自动化控制行业转型,专注于物联网关键技术——无线传感网技术研究,并逐步发展成为从数据采集、传输、处理一整套物联网基础架构通信链路平台的研发企业,也是行业解决方案的物联网数据平台供应商和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提供商。

现有员工总数约200人。

MCU/RF射频工程师:

嵌入式硬件工程师:

本科以上,10人;

RF射频开发人员:

Zigbee技术研发工程师:

本科以上,5人;

产品工程师:

专科以上,20人;

工艺工程师:

专科以上,5人;

技术助理:

技术支持人员:

专科以上,20人;

浙江银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该公司专注于为城市交通、数字医疗、智能建筑行业用户提供智能化技术、产品和应用服务。

公司在智能识别、移动计算、数据融合三大技术领域拥有完整的核心技术、系列化的自主研发产品、成熟领先的行业整体解决方案,是国内领先的城市交通智能化、医疗信息化和建筑智能化行业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和工程商。

现有员工总数约300人。

硬件工程师:

实施工程师: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该公司是领先的监控产品供应商和解决方案服务商,面向全球提供领先的视频存储、前端、显示控制和智能交通等系列化产品。

自2001年推出业内首台自主研发8路嵌入式DVR以来,一直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不断致力于技术创新。

每年近10%的销售收入投入研发,现拥有近800人研发团队,创造众多行业和世界第一,并立志打造高品质、高性价比的精品,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

现有员工总数约1000人。

解决方案项目经理:

嵌入式软件开发:

应用实施工程师:

设备维护工程师:

项目管理工程师:

弱电实施专员:

浙江艾尔柯环境设备有限公司

该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家居环境智能集成系统咨询、设计、销售、安装及售后的工程服务供应商。

公司将网络技术、空调暖通技术与家居智能技术融为一体,在国内首家提出了家居环境智能集成)的创新型概念,成功整合了家用中央空调系统、家居智能灯光系统、家居智能图像监控系统、家居智能安防系统、家居智能电动窗帘系统、家居智能背景音乐系统等十四个系统。

现有员工总数约600人。

智能工程师:

营销员:

售后服务工程师:

专科以上,15人;

杭州中瑞思创科技有限公司

该公司是一家快速发展,充满活力的集超市、商场商品防盗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产品出口世界各地,年销售额超过两亿元,公司的主导产品是硬标签,同时射频软标签、声磁软标签等产品已实现量产。

公司未来将通过“电子商品防盗射频软标签及RFID应答器技术改造项目”和“电子商品防盗硬标签技术改造项目”巩固硬标签市场、提升射频软标签市场和进军RFID市场。

本科以上,20人;

安装测试工程师:

结构工程师:

采购工程师:

专科以上,10人。

本次调研的6家公司的工作岗位、人才学历层次与人才需求数量统计等人才需求分析见下表2。

表2物联网企业的人才需求分析表

物联网工作岗位

人才学历层次

人才需求

比例

FPGA开发工程师

本科

10

2.11%

单片机开发工程师

射频工程师

20

4.21%

硬件工程师

35

7.37%

Zigbee技术研发工程师

5

1.05%

解决方案项目经理

软件开发

测试工程师

专科

技术支持及维护工程师

125

26.32%

产品工程师

工艺工程师

工程实施人员

110

23.16%

项目管理工程师

产品营销员

50

10.53%

结构工程师

采购工程师

(三)人才需求分析

在杭州市的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中提到,到2012年,在示范应用、核心产业、关键技术以及公共平台建设方面取得关键性突破,率先将杭州市打造成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综合性物联网技术应用城市,初步形成年产值达500亿元的物联网产业群。

力争到2015年,物联网产业年产值超1000亿元,物联网技术融入城市运营管理的各个领域,率先将杭州打造成产业化应用好、专业化水平强、市场化程度高、辐射带动面广的物联网经济强市,显着提升杭州城市智能化管理水平。

由此可见,杭州市打造先进物联网城市的意愿极其强烈,而由人才需求分析表可知杭州应用型物联网人才极其紧缺,本专业方向发展潜力巨大。

通过对人才需求分析表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高职物联网专业的就业岗位:

(1)物联网产品的生产、制造与设备维护;

(2)物联网项目实施与管理;

(3)物联网项目售后服务与维保;

(4)物联网项目解决方案辅助设计。

因此,本专业将主要面向物联网终端产品的应用领域,培养掌握物联网系统的传感层、传输层所相关的现代传感技术、无线网络技术等基础知识,熟悉智能家居、智能生产与物流等应用领域,能够从事物联网应用项目工程实施、物联网智能终端产品的生产制造、物联网智能终端产品的辅助设计等相关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专业建设基础

(一)已具备的条件和基础

我校是以杭州广播电视大学为主体,与原杭州成人科技大学等多所学校合并建成的。

杭州广播电视大学自1979年起开设成人高等专科电子工程专业,1983年起开设普通高等专科应用电子专业,为杭州地方社会与经济建设培养近万名电子专业毕业生。

原杭州成人科技大学于1999年筹建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高职类应用电子技术专业。

两校合并建设后,2008年挂靠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招收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2009年始正式独立招生。

本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84名。

1、专业教师实践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有专任教师10名,来自企业行业生产一线的兼职教师10名。

专任教师中,有企业工作背景的教师占47%;

“双师”型教师占87%;

高级职称占60%。

自2002年以来,专任教师承担市科技局课题以及为企业开发新产品项目13项,获得国家专利4项,承担校级及以上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10项。

兼职教师中有高级职称3名,工程师2名,已初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基本形成一支实践经验丰富、“双师”结构较合理、专兼职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2、主动适应产业发展推进专业建设和改革。

专业紧跟电子技术应用实际,主动适应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需要,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引入物联网核心知识。

以杭州市物联网协会专家组为支撑,组建了以教学、行业、企业三方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积极开展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社会影响力逐年提高。

三年来,专业招生录取分数与排名逐年提高,已位于全省高职类学校前列。

专业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发课程,以典型电子产品实例为主要教学内容,对专业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实施项目化驱动及现代化教育手段,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和教学质量。

《电子技术与实践

(1)》为杭州市精品课程和省级重点教材建设项目。

3、围绕电子产品生产流程,建成能满足专业实践教学要求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电子信息专业群建成了能满足专业核心技能训练的和满足生产性实训要求的校内实训室8个,引进56工位电子产品装配生产线一条,具备小型电子产品的设计、加工、安装、调试与性能测试等生产性实训功能;

与安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智能电器装配生产实训室;

校内实训场地面积2624m2,校内实训仪器设备总价值535万元,生均教学仪器7380元,与日月电器、八方电信、浙江在线、浙江艾尔柯等企业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已建成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2个,能基本满足本专业学生生产实习、专业实践、顶岗实习以及优先就业的需要。

4、以工学结合为途径,积极推行“课证融合技能递进式”职业能力培养方案。

以电子信息产业就业岗位群要求为依据,融入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内容,充分考虑学生技能培养的认知规律,积极探索“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高技能人才培养途径,实施“技能递进式”职业能力培养方案。

注重教学环节中的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培育,将学校科技文化节、技能运动会、社团技能竞赛以及参加全国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活动与专业技能培养有机结合,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有效地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5、教育教学管理规范、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健全。

教育教学管理系统适应专业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需要,管理队伍结构优良,理念先进,执行严格。

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健全,各个教学环节均建立了质量标准和工作规范,质量监控、考核、激励等管理制度健全,过程管理严格,形成了持续改进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技术知识、操作技能和基本职业素质的培养,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明确学习与努力方向,提高学习兴趣与效果,同时开展就业指导服务,不断提高就业质量。

6、毕业生就业质量高、社会评价好。

2011年专业团队有了首届毕业生,经统计,初次就业率94%,就业专业对口率高,起薪高,平均在月薪2500-3000。

用人单位对近三年毕业生的思想政治表现、职业道德、文化素养等评价高,对业务素质、职业技能评价好,总体满意率达到90%。

本专业毕业生参加工作后成长快,绝大多数在成为企业的产品生产、维护和营销的主干力量,部分学生在企业从事研发设计工作和管理岗位。

7、积极开展技术培训与社会服务工作。

通过下企业实践活动,专业教师主动与企业合作联合开发新产品,为企业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近三年本专业教师和企业合作开发新产品项目13项。

现有职业技能鉴定所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使得本专业毕业生取得“双证书”人数达到100%。

并积极向社会承担社会培训服务工作。

目前已实施合作企业员工培训和退伍军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二)存在的不足及改革方向

通过近几年的教改实践,毕业生的质量及企业的认可度已有较大的提高,但与重点专业内涵建设的要求相比较还有一定的距离,主要表现在:

1、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与企业间的长效运行机制尚未真正形成。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入,课程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3、师资队伍的数量、质量与结构不能满足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要求,“双师”结构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制度尚未建立

4、学校的实训实习条件亟待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尚需加强。

5、毕业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态度不能完全满足工作要求,职业精神培养亟需加强。

6、专业服务于浙江省何杭州市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适应浙江省、杭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大力培养适应电子信息技术和物联网应用技术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四、专业建设目标

(一)建设总体目标

立足杭州、面向浙江,通过实施“中央财政支持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发展”的项目建设,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成为杭州市电子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技能培训中心和技术服务中心,使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办学水平、社会服务能力达到区域前列。

以职业能力发展为导向,构建以智能家居和智能生产与物流等典型物联网项目应用为贯穿的课程体系;

实施以典型物联网项目应用为载体的双循环提升式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共建专业核心课程,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初步建立专业资源库;

与合作企业共同系统设计并实施共建校内的典型物联网项目应用的生产型实训基地,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满足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和新技术培训的需要;

依托杭州市物联网行业协会,聘请行业企业技术骨干形成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重视学生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教育,形成厂校共育、分段实施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

加强教学过程的监控机制,构建多方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和评价体系;

通过师资共享、资源共享、基地共享、成果共享等途径提升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并带动专业群发展。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设目标

深入行业企业调研,掌握行业企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确立典型物联网项目应用的主要行动领域和典型工作任务,明确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

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以职业能力发展为导向,构建以智能家居和智能生产与物流等典型物联网项目应用为贯穿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目标

分阶段实践“以典型物联网项目应用为载体的双循环提升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学期调整、时段拉长、任务渗透、课堂延伸”的要求,适应企业生产周期和实际工作时段,设计实训教学和顶岗实习,依托“校中厂”灵活开展实训教学。

为适应物联网工程施工周期,每个教学工作任务打破固定学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分组循环,开展共计6个月的“教学引导项目”实训、“专项能力训练项目”实训和“企业施工项目”同步实战。

(四)课程和教材的建设目标

校企深度合作,共建《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及应用》、《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传感器技术与应用》、《嵌入式技术与应用》等4门优质核心课程,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完成配套的任务驱动型教材或指导书的编写,与企业共建生产实训课程教学资源,在2年内初步建成专业的教学资源库,并投入使用。

(五)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目标

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实训基地,与企业共建智能家居实训室、智能生产与物流实训室、智能车库实训室、嵌入式系统应用实训室等4个校内实训基地;

扩建现代电子产品生产工艺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为企业提供研发、试制、小批量试生产等技术服务的校企互动平台,为社会提供培训和技能鉴定的场所。

拓展专业的校外实践基地。

通过工学交替、毕业实习等过程加强与企业合作,增加2家紧密型校外实践基地和层次分明的20家一般型校外实践基地,实现实训、参观实习、工学交替、毕业设计、就业、员工技术培训、教师下厂锻炼等互动功能。

(六)师资队伍的建设目标

以校内外行业专家为带头人,建设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

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引进1名高学历的专业带头人,聘请1名行业专家为校外兼职专业带头人;

充分发挥物联网行业协会作用,聘请20名以上企业兼职教师,将行业协会专家组作为专业坚实的支撑;

培养专业骨干教师4名。

(七)社会服务能力的建设目标

全面加强产学研合作。

积极引入1家物联网企业入富阳创业产业园,通过与企业合作,提升学生在真实环境的沟通交流与服务能力,并与企业共建生产实训课程教学资源。

成立物联网应用技术研究所,申报知识产权8项,发表省级刊物论文15篇。

与企业联合开展物联网产品的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完成2项物联网技术项目研究,横向课题经费超10万,开展企业员工培训,企业员工培训超100人次/年,职业技能鉴定超100人次/年。

五、专业建设内容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以职业能力发展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实施“以典型物联网项目应用为载体的双循环提升式”人才培养模式,见下图1。

图1“以典型物联网项目应用为载体的双循环提升式”人才培养模式

学生在校三年的学习过程中,经过两次“校内学习与企业顶岗实习”的工学交替循环过程。

在双循环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中,通过学生主体,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现行的教学做合一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经验的校外工作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实现学习与就业的“零距离”。

采用双循环提升式人才培养模式,将学生在校学习分为“学习期”和“工作期”,实行“学习→工作”+“学习→工作”循环,从基本技能培养提升到综合技能培养,交替渐进。

“学习期”包含多个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循环交融的教学模块,引入典型物联网项目的的剖析和项目实施为教学案例,从产品生产所需知识与技能出发,采用项目实例导向,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加直观清楚的认识到物联网实例项目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关注和认知能力。

在“工作期”执行过程中,安排学生到对口的校外实践基地进行工作学习,直接感知工作情景,培育职业理念和职业素养通过评价机制,使得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二)课程体系建设

以职业能力发展为导向,构建以智能家居和智能生产与物流等典型物联网项目应用为贯穿的课程体系,见下图2。

图2以智能家居和智能生产与物流等典型物联网项目应用为贯穿的课程体系

在双循环提升式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中,我们在杭州市物联网协会专家组指导下,通过与合作企业共同进行了课程开发的研究,分析本专业学生可能从事的各类岗位的知识需求、技能需求、素质需求和可持续发展需求,应用通过与合作企业对智能家居实例、智能生产实例、智能物流实例、智能车库实例的剖析,按项目自顶向下的流程,“项目要求→内容设计→设备采购→施工实施→验收使用”的整体要求,智能电子产品的“元器件→工作原理→整机模块”的智能设备的熟习了解,以及电气安装、综合布线的基本工程要求等要求;

全面分析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并在实践教学中融入相关职业要求,构建课证融合、技能递进式课程体系。

充分利用学校、企业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构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物联网方向的教学标准。

同时将职业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贯穿到整个人才培养全过程,将校内进行的教学与实验训练和校外进行的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工程项目实践、顶岗实习等有机结合。

(三)核心课程建设

1、核心课程的确定

根据物联网行业应用对应的职业岗位群及典型工作任务分析,选择核心知识的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建设,核心课程内容编排按照学生的认知过程和职业成长规律,进行项目化设计,主要建设《无线射频技术及应用》、《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