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城市化发展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089566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莞市城市化发展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东莞市城市化发展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东莞市城市化发展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东莞市城市化发展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东莞市城市化发展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莞市城市化发展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docx

《东莞市城市化发展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莞市城市化发展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东莞市城市化发展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docx

3.以高端产业功能区为核心的产业布局不断优化

随着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虎门港、生态园等一批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产业功能区的建成,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更加合理。

随着建设实践的深入,产业标杆的辐射影响日益明显。

受其吸引,周边镇区在进行新的发展选择,围绕主体功能区建设,形成专业化、特色化的地域经济分工,逐步向产业经济一体化方向迈进。

图1-2东莞市产业功能区

4.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显著提高

目前全市等级公路密度达到192.74公里/百平方公里。

从市区范围来看,大城区框架已经拉开,道路也比较完备。

从市域范围来看,“一环六纵六横三连”的高快速路网已完成过半,并对主干道路进行全面的改造升级。

随着2009年我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的获批,制定了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公共交通优先战略,交通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轨道交通对城市功能优化的引导作用明显加强。

同时注重对外交通建设,与广州、深圳、惠州建立了多条高、快速通道。

水、电、气、热、通信等市政基础设施体系逐步完善,保障了城市的安全运行。

5.区域协作机制不断完善,协调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

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为契机,以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基本公共服务、城乡规划、环境保护五个一体化规划为引领,以深莞惠一体化为突破口,不断落实合作协议和项目,逐步建立了有效运作的多层次合作机制。

2009年12月9日,深莞惠三市召开规划部门第一次联席会议,签署了《深莞惠三市城市(乡)规划紧密合作框架协议》,通报交流了三市城市规划建设总体情况及当前重点建设地区和重点项目规划情况,讨论了《深莞惠地区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深莞惠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深莞惠边界地区规划协调试点研究》、《深莞惠城市规划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等4个重点事项。

6.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宜居城乡创建成效初显

我市开展整治生态环境工程,各项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截至2010年,全市各镇街共启动1249项生态工程,累计增加绿地面积约4975.12万平方米;

种植乔木约932.34万株,清污、清淤约656.74万立方米;

完成投资344512.23万元。

在实施的工程中,在建或已完工的镇、村级公园有221个,增加绿化面积691.97万平方米;

广场65个,增加绿化面积106.84万平方米;

道路增加绿化面积705.65万平方米,闲置地、荒地复绿390.24万平方米,山林、林场复绿2016.32万平方米,采石场复绿195.6万平方米,拆迁区域复绿54.91万平方米,其它绿地266.09万平方米。

我市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最佳魅力城市、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中国典范品牌城市、制造业十大最具竞争力城市、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国际花园城市、中国优秀创新型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二)主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市城市化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城乡建设模式相对粗放还未得到改变,不利于城镇空间品质提升。

工业化是我市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量,导致我市工业用地占城镇建设用地比重过高,个别城镇甚至高达40%以上,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比重却较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城镇空间品质的提升。

2.公共基础设施发展失衡,不利于城镇综合承载力的提升。

长期以来,由于主导政策向推动工业发展倾斜,相对忽视了服务业的发展,大部分城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不均衡,公共设施配套严重不足,城镇公共服务水平相对落后。

3.生态环境问题依然突出,不利于城乡可持续发展。

由于建设用地迅速扩张,生态景观受到较大改变,环境保护压力巨大,生态安全格局面临严峻挑战。

4.新莞人市民化进程缓慢,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由于户籍制度、社会保障机制等改革进程缓慢,数量巨大的新莞人未能随着城市化进程融入本地,使得城市化率及城镇人口受经济波动影响较大。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经济社会双转型为战略目标,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坚持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为重点,坚持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着力塑造城市特色,完善城市功能,强化城市管理,加快城乡风貌打造,推动城乡功能、环境、形象、品位迈上新台阶,不断建立起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特色鲜明,功能齐全的城乡新格局,实现乡村城市化、城市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建设目标,促进全市城乡建设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我市推进城市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明显成效,城镇人口比重进一步提高,城镇空间格局进一步优化,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在覆盖范围、完善程度方面明显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效推进,全市生态安全格局基本形成,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基本建立,城乡人居环境显著改善,住房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谐社会构建成效明显。

具体为:

1.促进深莞惠一体化中心服务体系形成

未来深莞惠经济圈的发展必将以构建“区域-城市-城市分区-居住区-居住小区(镇)-居住组团(村)”多层级、体系完备的服务中心体系为重要目标。

东莞在如下四个层面促进深莞惠一体化中心体系的形成:

主中心(区域性综合服务中心)互相呼应支撑;

新兴专业化服务中心区域化;

区域性生活服务业中心特色化;

基层公共服务中心均等化和一体化。

以上四级中心联动引领周边地区协调发展,逐步形成体系完备、分工合理、特色鲜明、组合有序的网络型中心体系,促进深莞惠的区域分工协作和经济共同繁荣。

2.城市化达到新水平。

——到2015年,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88%。

3.城镇框架形成新格局。

形成“以大城区为龙头,两轴优化、三带聚集、多支点联动发展”的良好格局(两轴即广深铁路发展轴、G107国道发展轴,三带即以松山湖为龙头的园区经济带、以虎门港为依托的物流经济带、以主城区为核心的商贸经济带,多支点即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虎门港、生态园)。

4.城镇环境和谐宜居。

——建成一批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人民群众充满幸福感的宜居城镇和村庄。

——建成一批健康、舒适、便捷、安全的成熟社区,市区成熟社区比例达到60%,镇区成熟社区比例达到40%。

5.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

切实通过规划手段提高土地的集约化利用水平,原则上不提倡建设花园式工厂。

要在不改变土地功能和严格监管的前提下,对部分丘陵地块、农田保护区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探索符合城市未来总体规划、符合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开发思路。

三、主要任务

(一)以空间结构优化为重点推进城市化,促进“精明增长”

进一步优化我市城镇空间组织,构建“中心—功能区—廊道”的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格局。

强化空间发展策略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引导作用,提高空间供给对扩大内需的保障能力,积极推动人口和产业要素的合理有序流动;

引入“精明增长”理念,寻求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下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综合服务功能提升,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

(二)推行可持续城市化道路,优化城市化发展方式

为实现更好的城市的目标,把东莞建设成为文明、宜居的理想城市,东莞亟需因势利导,打破传统发展模式及其路径依赖,转变和优化城市化发展方式,从数量型城市化走向质量型城市化,注重城市化质量的提升,走出一条“自上而下、集约高效、内外源双轮驱动、生活导向、生态导向”的可持续城市化道路。

(三)推行公交导向型开发模式,促进城际轨道交通沿线土地综合开发

大力推进TOD开发模式,创新城市空间组织方式,促进产业发展创新,依托城际轨道交通站点,结合城市更新,打造一批“城市综合体”。

在扩展基础设施承载力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开发强度,实现居住、办公、商务、出行、购物、休闲等各类功能复合、互为价值链高品质建筑群体的高度集约,形成区域发展新型“增长极”,使之成为现代服务业和区域性服务中心的重要载体,形成带动城市功能提升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强大内核。

(四)以公共服务均等为导向,促进“空间公平”

以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体育、公共交通、生活保障、住房保障、就业保障、医疗保障为重点,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水平适度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将人均享有公共服务设施水平作为衡量城镇公共设施完善程度和城市化质量的重要指标,促进城市化发展成果在不同地区公平共享。

(五)以宜居城乡创建为手段,促进“生活优质”

推进绿色开敞空间建设,构建生态格局。

以珠三角绿道网为主体框架,充分利用地方特色、生态资源、人文资源,结合宜居城乡建设,探索开展绿道网建设,构建“区域绿道——城市绿道——社区绿道”三级绿道网络体系。

以生态控制线强化城市增长边界的控制,防止城市建设用地的无序蔓延,形成科学合理的生态空间格局,引导城乡空间紧凑、高效布局,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

加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对受到人工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开展生态修复,建立生境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特区”,维护和恢复纳入保护地的水岸及湿地。

四、保障措施

(一)科学规划,严格落实

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科学制定城镇建设规划,处理好城市、产业和人口三个规划的关系,合理配置资源,统筹安排部署,增强规划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对通过审批的建设规划,及时进行公开,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加强和改进规划实施管理,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切实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

在执行过程中确需调整的,严格按审批程序进行,把全市各镇街的规划统一纳入全市规划的总体布局之中。

图4-1东莞市各镇街总规整合图

(二)适度提高建设用地强度

坚持紧凑与疏导并行的规划建设手段,提高城市中心区用地强度。

以立体化开发模式盘活中心区空间存量,强化高端服务功能集聚,提升城市中心区的紧凑程度。

通过发展大运量交通、构建多样绿色开敞空间、美化城市景观等手段,在人流、物流、物理环境与心理感受等方面对密集城市空间进行疏导,在支撑中心区紧凑高效发展的同时,缓解环境压力,优化中心区的环境质量。

(三)优化财政政策,保障城市化公平推进

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推进城市化的“空间公平”。

通过自上而下的财政在空间的转移配置,平衡区域差异。

财政政策应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发挥应有作用:

一是转变理财观念,明确财政支持城市化的方式,支持城镇公共环境建设。

二是积极探索市场化、社会化、多元化的融资方式,广泛吸引和拉动信贷资金、社会资金和域外资金,强化对推进城市化的支撑能力。

三是运用市场机制,拓宽城市基础设施的融资渠道和改进其运营机制,提高运营绩效。

优化财政政策,创新思路,多措并举,筹措资金,保障城市化公平推进。

(四)完善政策,创新机制

加快建立公平的人口流动机制,规范城镇人口登记管理制度,完善户口准入制度,增加城镇人口规模。

加快建立节约型城镇发展机制,合理确定建设密度,大力推广应用节能、节水、节材新技术,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

加快建立城镇建设土地保障机制,坚持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加大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力度,做到城镇建设用地统一征用、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建设,提高城镇土地利用率。

五、环境影响评价

(一)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提高规划的科学性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一种战略环境评价,着眼于环境问题的全局性和根本性。

《东莞市城市化发展“十二五”规划》中的有关规划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加强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在编制程序上,编制与环境评价相协调的规划方案

在编制程序上,城市规划编制单位与环境评价技术服务机构紧密合作,使环境评价机构适当参与到规划编制程序中,从环境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出发,对规划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论及时反馈到规划中区,从而得到发展目标与环境目标相协调的城市规划方案。

(三)在审批程序上,建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机制

在审批程序上,建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机制,分别从目标思路、方式方法以及深度精度上,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中关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和规定进行具体化和实际化。

六、行动计划

(一)强心:

推进三区建设

强化城市核心功能、提升中心区首位度,是提升城市形象,合力参与区域竞争的重要策略。

东莞通过推进南城国际商务区、中央商圈、中央休闲区三大系统工程的建设达到强化中心城区的目的。

1.南城国际商务区系统工程

图6-1南城国际商务区鸟瞰图

重点建设2.1平方公里的南城国际商务区,计划成立专门机构统筹开发建设,其中首期启动金融商务区等项目。

近期工作计划:

——推进启动区建设。

规划将金融商务区作为南城国际商务区的启动项目,选址于工商局南侧区域,总建筑规模约50万平方米。

通过金融商务区的建设树立建设标准,带动南城国际商务区的开发。

——统筹枢纽站开发。

位于莞惠城际和市域轨道R2线交汇处,目前轨道交通已开始动工,轨道交通线网控制中心已选址在此处。

下一步应结合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对地上、地下空间进行统筹设计和开发,充分发挥轨道枢纽站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

——环境保护规划。

在进一步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基础上,同步做好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和噪声及固体废弃物污染的防治。

——完善开发保障。

一是成立专门机构统筹南城国际商务区开发建设;

二是发挥财政职能,支持南城国际商务区开发建设。

图6-2南城国际商务区平面规划图

2.中央商圈系统工程

推动由东纵、城楼、鸿福、华南Mall四大商圈组成的中央商圈建设,并以东纵商圈和城楼商圈为试点,突出该区商业发展、休闲资源和历史文化相结合的特色,强化两大商圈联系,探索中央商圈建设经验,成熟后再向其他商圈推广。

——着力提升商圈品质。

由市政府主导,在世博广场节点打造“城市彩贝”,下联轨道站点,上跨东城中路,成为兼具展览、休闲、过街功能的标志性项目,提升商圈内部的空间品质和服务、管理水平。

——加强商圈内外联系。

在提升商圈品质的基础上,加强商圈内外联系。

一是打通人民公园通道,加强东纵商圈和城楼商圈的联系;

二是建设二层连廊系统和休闲广场,加强商圈的内部联系;

三是统筹轨道站点地区开发,并对10个公交站点进行环境改善,强化商圈对外联系。

建立各类污染控制单元,实现分区控制;

积极推行排污许可证和排污收费制度;

以污染物排放量的等标污染负荷为主要依据排出重点污染源,分批进行重点控制。

一是加强市一级推动和引导;

二是发挥财政职能,支持中央商圈开发建设。

3.中央休闲区系统工程

用“连山、亲水、续脉”理念,推动以“黄旗-同沙-水濂”为核心,万江滨水、寮步香市为两翼的中央生态休闲区建设,并辅以各式廊道进行互通互连。

——搭建主城区休闲网络。

近期中央休闲区建设的重点是黄旗山—同沙—水濂山、万江龙湾市级湿地公园、寮步佛岭等重点片区,以及联系这些重点片区的主廊道。

通过重点片区和主廊道建设,初步搭建休闲网络的骨架。

改善产业带生态系统的物理结构,保证区域之间的隔离绿化带,采取有效措施,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使自然资源不断增值。

一是加强市一级的推动和引导;

二是发挥财政职能,支持中央休闲区开发建设。

(二)宜居:

加快绿道网、水网与慢行网建设,推进“三旧”改造

充分利用东莞自身的区位特点和环境特色,一要守住青山绿水,二要留足公建配套,三要山水城相融合,塑造“山水东莞”、“休闲东莞”的城市个性,树立和谐健康的城市宜居形象。

在宜居建设方面,东莞在“十二五”时期计划开展绿道网、水网、慢行网三张网的建设,并推进“三旧”改造,以优化存量空间。

其中,万江滨水环境示范工程作为水网建设的重点示范工程;

市区自行车专用道示范工程作为慢行网建设的重点示范工程。

1.绿道网建设工程

省区域绿道已基本建成骨架,但东莞市域丰富的资源要素尚未串联,从长度和密度上都不能满足市民的便利使用,需要构建一个功能完善、结构合理、便民利民的绿道网络体系。

近年来,东莞在生态环境建设、绿化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五大森林公园及一系列户外游憩设施的建设奠定了城市及社区绿道建设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增加一些投入,通过绿道建设把上述片区串联起来,并打通和相邻城市的联系,将取得整体性效果。

建设内容:

绿道网总长约2200公里,由区域绿道、城市绿道、社区绿道3个级别构成。

规划在基本完成珠三角区域绿道网东莞段的基础上,全面铺开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建设。

从今年开始,用4-5年时间,力争建成2263公里绿道(含225公里区域绿道),努力构建区域、城市、社区三级绿道网络体系。

建成后,绿道覆盖率达0.9公里/平方公里,市民出行在10分钟内可进入绿道网,构建一张绿色的生态健康地图。

进展计划:

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已开展规划工作,即将形成成果报市政府审批。

计划于2012年前,城市绿道基本建成贯通,同步实施部分社区绿道的建设工作;

2014年前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并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图6-3东莞市绿道总体规划布局图

2.万江滨水环境示范工程

利用东江水网的丰富资源,开展万江滨水环境建设,营造山、水、城相融合的宜居城市环境。

计划由市政府为主体建设龙湾市级湿地公园作为启动工程,其余以万江街道为实施主体,完成滨水堤岸及沿线六大景观公园工程,市财政全额投资或按适当比例补贴。

目的意义:

在现有城南——黄旗山城市公园、水濂山公园建设的基础上,通过打造城北——东江滨水环境示范工程,将以东江为代表的水乡特色和以黄旗山为代表的山居特色兼容并蓄,构建山水相连、山环水绕、青山绿水的城市格局,并以此为切入点和示范区,带动水乡片镇区的发展,推动全市宜居湾区的建设。

重点对东江南支流、东莞水道、汾溪河两岸道路及沿线绿化景观进行系统优化与提升,累计改造滨水岸线约29公里。

计划于2013年前,完成滨水堤岸路面、绿化和配套绿道建设;

2015年前,完善配套设施并建设六个重点景观公园(包括海心洲湿地公园、龙湾湿地综合公园、梅鹤园、唱凤园、渔唱园和上甲体育公园二期)。

图6-4万江滨水环境示范工程意象图

3.市区自行车专用道工程

在运河自行车专用道示范工程取得成功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市区11条自行车专用道的建设,总长40公里,形成“环+放射”的自行车廊道格局。

倡导健康环保的“绿色出行”方式,且与地铁站、公交站、商业中心、办公区、居民区等实现接驳,减少机动车出行率,缓解交通压力,适应民生需求,为市民提供安全、舒适的慢行交通系统。

通过建设市区自行车专用道示范性工程,以点带面推动全市慢行交通系统的建设。

根据《东莞市区自行车专用道近期实施规划》,运河路自行车专用道已于2010年建成。

计划于2011年建设莞穗大道、金牛路、东门路和鸿福路自行车道,长度12.09公里;

2012年建设莞太路、东城西路-体育路自行车道,长度11.89公里;

2013年建设东城大道和东纵大道自行车道,长度5.37公里;

2014年建设旗峰路和学院路自行车道,长度5.89公里。

图6-5市区11条自行车专用道规划图

4.“三旧”改造

推进“三旧”改造工作,是我市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通过“三旧”改造,对于激活土地的再次利用,进一步提升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在“十二五”期间,我市将结合镇街发展实际,牢固树立拓展建设空间、完善城市功能、优化产业布局、改善环境质量的改造方向,把“三旧”改造和打造成熟社区、完善城镇功能区、构建宜居环境结合起来。

今后“三旧”改造的指导思想是:

一与完善城市功能区,特别是城市中心区的工作相结合。

我市要抓住“三旧”改造的发展机遇,在“三旧”改造专项规划中,将完善城市功能区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

二与城市发展目标,产业升级转型相结合。

围绕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实施要求,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合理调整用地布局,通过统筹产业发展,加快商贸、物流、研发等现代产业或公益事业的建设。

三与改善村民居住条件,发展集体经济相结合。

“三旧”改造工作中,对旧村的改造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对于物质老化的旧村,“三旧”改造专项规划应引导其居住空间进行重塑,充分利用“三旧”改造的政策,推动城中村的成片改造和农民公寓的建设;

对于功能老化的旧村重点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公共配套,加强环境建设,将“三旧”改造工作,与打造成熟社区结合起来。

“三旧”改造要与发展集体经济结合起来,解决农民的生活出路问题。

使农村集体经济得到延续与发展,实现改善居住条件、发展集体经济、完善城市功能的多方共赢的改造目标。

四与完善城市交通网络,增加基础设施相结合。

“三旧”改造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道路交通不成系统、排水不畅、公共空间欠缺等

,“三旧”改造专项规划要重点关注、研究并解决这些问题。

地块的改造,要与完善周边道路和市政公共设施结合起来,同步实施。

五与改善城乡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形象相结合。

“三旧”改造是推动环境再造,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内在需求。

因此,“三旧”改造应体现生态建设理念,通过增加公共活动空间、公园绿化等手段,营造多元化的文化氛围和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改善城乡面貌和环境质量,营造优美宜居的城乡环境,全面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三)内畅:

提升城市运转能力

为了实现“内畅”,东莞近期的城市交通建设重点研究松山湖第二通道工程、环莞快速三期工程、东城东路“连续流”改造工程、世博片区交通微循环改善工程、会展片区交通改善工程、完善市汽车总站周边路网工程、立体行人过街设施、单轨胶轮(Monorail)项目规划研究等八项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药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