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上期期中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2077091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上期期中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一历史上期期中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一历史上期期中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一历史上期期中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一历史上期期中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上期期中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高一历史上期期中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上期期中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历史上期期中测试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A.林则徐《四洲志》B.魏源《海国图志》

C.洪秀全《原道救世训》D.李善兰《方圆阐幽》

6.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B.“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D.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

7.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

A.腐朽的封建制度落后于英国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B.封建君主专制政体落后于英国先进的君主立宪制

C.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落后于世界历史发展潮流

D.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落后于英国

8.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由于()

A.两次鸦片战争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B.两次鸦片战争中国都被西方列强所战败

C.两次鸦片战争的目的和性质是相同的

D.两次鸦片战争的发动者都是英国

9.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革命的任务是()

A.反对封建制度的革命B.反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

C.反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剥削D.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压迫

10.有关《天朝田亩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B.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

C.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等方面的规定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D.是先进中国人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11.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了新思潮的萌发。

这种新思潮在当时所起的作用是()

A.掀起了与外国自由通商的热潮B.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

C.起了思想启蒙作用D.有力地抨击了封建专制制度

12.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所打出的旗号是不起()

A.“自强”B.“求富”C.革新政治D.救亡图存

13.下列洋务派创办的企业中,属于民用工业的是()

A.江南制造总局B.安庆军械所

C.上海轮船招商局D.福州船政局

14.洋务运动欲使中国“自强”,但最终并未使中国走上富强,其根本原因在于()

A.西方列强的破坏

B.没有坚决反对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

C.创办企业的多数是汉族官僚地主势力

D.未能从根本上触及中国封建的生产关系

15.洋务运动中,洋务派的主要实践不包括()

A.创办军事工业B.筹划新式海军

C.创办新式学堂D.进行社会变革

16.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虽有所发展,但最终未能使中国走上繁盛,其根源在于()

A.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B.中国封建势力强大,民族资产阶级没有政治地位

C.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D.西方的入侵,民族工业的发展缺少必备条件

17.中国无产阶级产生于()

A.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B.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C.十九世纪末D.二十世纪初

18.对于中国无产阶级特点的叙述,完全正确的是()

①具有远大的政治目光,富于组织性和纪律性,是人类最进步的阶级

②身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压迫、剥削

③来源于破产的农民、手工业者,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

④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便于宣传、组织工人进行斗争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9.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列强争夺我国的主要目标是在()

①西北边陲②东北地区③西南边境④东南疆域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20.在中国边疆新危机中,曾出兵侵略我国西藏地区的西方列强是()

A.美国B.法国C.英国D.俄国

21.19世纪80年代,我国西南边陲被迫开辟的商埠是()

A.亚东B.沙市C.重庆D.乌鲁木齐

22.中国不败而败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

23.《中法新约》规定允许法国在我国修筑铁路,《中日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我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这些都反映了帝国主义的什么侵略要求()

A.商品输出B.资本输出

C.掠夺中国原料D.剥削中国劳动力

24.迫使清政府大量举借外债的不平等条约是()

A.《中英南京条约》B.《中法北京条约》

C.《中日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5.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的不同之处是()

A.都是资本主义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

B.清政府都推行妥协投降的卖国政策

C.都反映了西方列强生养分割世界领土的侵略要求

D.战争的结果都是以清政府战败投降,签订不平等条约而告终

26.《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被迫将辽东半岛归还中国,主要是由于()

A.外国侵略者和清政府矛盾的结果

B.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矜持的结果

C.帝国主义国家在争夺中国问题上矛盾的结果

D.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结果

27.美国“门户开放”政策提出后,没有遭到西方列强的反对,这是因为()

A.美国在中国获得的权益居其它列强之首

B.有利于美国加快侵略中国的步骤

C.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

D.帝国主义在侵略中国问题上矛盾十分尖锐

28.下列著作中,为维新变法思想制造历史根据的是()

A.《新学伪经考》B.《孔子改制考》

C.《变法通议》D.《应诏统筹全局折》

29.维新变法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先后兴起,其共同的背景因素是()

A.封建制度的衰落B.民族危机的深重

C.洋务运动的破产D.资本主义的发展

30.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而在20世纪初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联军头目瓦德西却说:

“瓜分中国,实为下策”。

引起这一变化的最主()

A.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B.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C.列强已无力控制中国局势D.中国已成为列强的殖民地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二、材料解析题:

本大题共两题,每题10分,共20分。

要求:

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1843年、1844年、1845年北方各商埠刚开放时英国兴奋若狂。

舍菲尔德的一家有名商行向中国输出大批刀叉,并声称它准备把刀叉供给全中国。

但中国人不懂得刀叉的用途,而是用筷子扒饭,他们对这些器物连看也不看……一家著名的伦敦商行向中国输出大批钢琴,但是中国人仍然热爱自己的锣鼓,不能接受这种美意。

——摘自《中国近代手工业史料》

材料二1852年英国驻广州的代办密切尔曾经说过:

“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家开放贸易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占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也不及我们那人口稀少的北美或澳大利亚殖民地的一半,赶不上法国或巴西,赶不上我们自己,不在西印度之上,只比欧洲大陆某些小国如比利时、葡萄牙或那不勒斯稍多一点点,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

”——引自1852年密切尔报告书

材料三英国对华输入鸦片表(单位:

箱)

年代

1840

1844

1848

1852

1856

输入量

15619

23667

38000

48600

58606

——摘自马士《中华帝国国际关系史》

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2分)()

A.英国某些工业品未能完全打开中国市场

B.中国封建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C.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D.中国封建专制制度正在走向瓦解

(2)1843年至1845年,英国人为何对中国开放北方商埠“兴奋若狂”?

(2分)

(3)造成材料三所叙述现象的原因有(2分)()

①开放五口便利了鸦片走私

②鸦片走私比正当贸易更易获取暴利

③清朝统治阶级生活腐朽,吸食鸦片成风

④中国已经向西方列强全境开放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根据中国当时的经济结构,分析材料二中“奇怪的结局”出现的原因。

为改变这利状况,英国采取了什么对策?

(4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利器之器,师其法不必尽用某人。

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或专设一科取士……”

——引自《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

材料二“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为本。

……中国文武制度迥异外榛(注:

兽名)之俗,所以致治保邦固丕基于勿坏者,固自有在”。

——引自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

材料三“今之言发者,其荤荤大端,必曰练兵也,开矿民,通商也。

斯固然矣……吾今为一言以蔽之曰: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

人才之兴,在开学校;

学校之立,在变科学,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引自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四“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引自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回答:

(1)材料一提出“自强”的途径是指什么?

(2)据材料二回答中国“文武制度”的作用是什么。

(3)材料三、四是哪一派别的观点?

这一派别政治观点有何特点?

(3分)

(4)比较材料一、二同材料三、四所代表派别基本主张的相同和不同之处(3分)。

三、问答题:

本大题共三题,其中第33题10分,第34题13分,第35题12分,共35分。

33.扼要回答下列问题:

(1)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中国被迫同英国签订什么条约?

这一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的社会性质的变化产生什么影响?

(2)哪一战争结束后,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起来,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这一战争对当时中国社会性质的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

(3)哪两次战争的发生,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4)《辛丑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影响?

34.扼要回答19世纪末,中华民族危机严重的有关问题。

(1)简要概括中华民族危机严重的表现。

(7分)

(2)在民族危机深重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的封建顽固势力、资产阶级维新派和农民阶级分别采取了哪些重大行动?

(6分)

35.扼要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何时?

(1分)

(2)简要分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3)为什么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C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材料解析题

31.

(1)A。

(2)英国完成工业革命,需要更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英国资产阶级认为中国地广人多,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是英国商品侵略的理想对象。

(3)A.

(4)当时中国的经济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对市场需求十分有限,购买力低下。

“亚罗号”事件,英国伙同法国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32.

(1)购买外国机器,培养近代工业技术人才,改革科举。

(2)可用来治国安邦。

(3)维新派。

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的思想。

(4)相同点:

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富国强兵。

不同点:

洋务派维护封建的政治制度,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33.

(1)《南京条约》。

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2)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3)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

(4)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34.

(1)帝国主义通过争做中国的债主,争夺路权、矿权和在中国开设工厂,加紧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

强占租界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暂时形成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

(2)封建顽固派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阻碍和镇压了戊戌变法和镇压义和团运动。

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领导了戊戌变法运动,在中国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农民阶级打着“扶清灭洋”的口号,掀起了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35.

(1)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2)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中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一方面摧残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截断了中国资本主义独立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扩大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某些客观条件和可能。

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3)中国资本主义工业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它从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

因此,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有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要求。

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由于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存在着一定的依赖关系。

因此,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又有同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相妥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