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考点速记注册会计师考试资料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2075110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01 大小:75.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考点速记注册会计师考试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会计考点速记注册会计师考试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会计考点速记注册会计师考试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会计考点速记注册会计师考试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会计考点速记注册会计师考试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考点速记注册会计师考试资料文档格式.docx

《会计考点速记注册会计师考试资料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考点速记注册会计师考试资料文档格式.docx(10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会计考点速记注册会计师考试资料文档格式.docx

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7.谨慎性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但是,谨慎性的应用并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如果企业故意低估资产或者收益,或者故意高估负债或者费用,将不符合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要求,损害会计信息质量,扭曲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对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这是会计准则所不允许的。

8.及时性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考点3 

会计要素】

(一)资产

1.资产的定义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根据资产的定义,资产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2)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3)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2.资产的确认条件

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需要符合资产的定义,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提示】资产的账面价值=资产的账面余额-资产折旧或摊销-资产减值准备

(二)负债

1.负债的定义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负债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2)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2.负债的确认条件

将一项义务确认为负债,需要符合负债的定义,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能够可靠地计量

(三)所有者权益

1.所有者权益的定义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

2.所有者权益的来源构成

所有者权益按其来源主要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其他综合收益)、留存收益等。

【提示】留存收益主要包括计提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3.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

由于所有者权益体现的是所有者在企业中的剩余权益,因此,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主要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尤其是资产和负债的确认;

所有者权益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四)收入

1.收入的定义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收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2)收入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3)收入是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收入的确认条件

收入在确认时除了应当符合收入定义外,还应当满足严格的确认条件。

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

因此,收入的确认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是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二是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

三是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五)费用

1.费用的定义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根据费用的定义,费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费用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

(2)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3)费用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2.费用的确认条件

费用的确认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是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

二是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

三是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六)利润

1.利润的定义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反映的是企业的经营业绩情况,是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

2.利润的来源构成

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项目

区别

联系

收入与利得

(1)收入与日常活动有关,利得与非日常活动有关;

(2)收入是经济利益总流入,利得是经济利益净流入

都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且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

费用与损失

(1)费用与日常活动有关,损失与非日常活动有关;

(2)费用是经济利益总流出,损失是经济利益净流出

都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且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

3.利润的确认条件

利润反映的是收入减去费用、利得减去损失后的净额,因此,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其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损失金额的计量。

【考点4 

会计要素计量属性的应用】

(1)历史成本:

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购买存货、承担债务等的计量。

(2)重置成本:

盘盈存货、盘盈股东能够资产的入账成本均采用重置成本计量。

(3)可变现净值:

存货的期末计量基础——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4)现值:

应用比较广泛,包括具有融资性质的分期付款方式购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的计算、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商品时收入的确认、可收回金额确定的计量原则之一、弃置费用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计量、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计量原则之一。

(5)公允价值: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交易性金融负债的期末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期末计量原则之一等。

第2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其变更和差错更正

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

1.追溯调整法

追溯调整法,是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视同该项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即采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的方法。

追溯调整法通常由以下步骤构成:

第一步,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第二步,编制相关项目的调整分录;

【提示】会计政策变更涉及损益调整的事项通过“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核算,本期发现前期重要差错和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涉及损益调整的事项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

第三步,调整列报前期最早期初财务报表相关项目及其金额;

第四步,附注说明。

其中,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是指按照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对以前各期追溯计算的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应有金额与现有金额之间的差额。

即变更年度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上年金额”栏目“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项目的调整,如下表所示: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简表)

2007年度

累积影响数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各步计算获得:

第一步,根据新会计政策重新计算受影响的前期交易或事项;

第二步,计算两种会计政策下的差异;

第三步,计算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

应说明的是,会计政策变更的追溯调整不会影响以前年度应交所得税的变动,也就是说不会涉及应交所得税的调整;

但追溯调整时如果涉及暂时性差异,则应考虑递延所得税的调整,这种情况应考虑前期所得税费用的调整。

第四步,确定前期中每一期的税后差异;

第五步,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需要注意的是,对以前年度损益进行追溯调整或追溯重述的,应当重新计算各列报期间的每股收益。

2.未来适用法

未来适用法,是指将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应用于变更日及以后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或者在会计估计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确认会计估计变更影响数的方法。

在未来适用法下,不需要计算会计政策变更产生的累积影响数,也无需重新编制以前年度的财务报表。

会计估计变更的处理】

1.会计估计的含义

会计估计,是指企业对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者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

会计估计变更事项举例:

A.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非流动资产可收回金额的确定。

B.公允价值的确定。

C.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

D.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残值、摊销方法。

E.职工薪酬金额的确定。

F.预计负债金额的确定。

G.收入金额的确定、提供劳务完工进度的确定。

H.一般借款资本化金额的确定。

I.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确定。

J.与金融工具相关的公允价值的确定、摊余成本的确定、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确定。

2.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

企业对会计估计变更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

第一,会计估计变更仅影响变更当期的,其影响数应当在变更当期予以确认。

第二,既影响变更当期又影响未来期间的,其影响数应当在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予以确认。

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

(1)不重要的前期差错,不需要调整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直接调整发现当期的相关项目。

(2)重要的前期差错,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

①本年发现本年的差错,直接调整相应科目,涉及损益的,直接调整相关科目

②财务报告批准报出前发现报告年度的会计差错,按照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处理原则处理。

第3章存货

存货的定义和内容】

1.存货的定义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

【提示】为建造固定资产等各项工程而储备的各种材料,虽然同属于材料,但是由于是用于建造固定资产等各项工程,属于工程物资,不符合存货的定义,因此不能作为企业的存货进行核算。

2.下列项目属于企业存货

(1)企业接受外来原材料加工制造的代制品和为外单位加工修理的代修品,制造和修理完成验收入库后,应视同企业的产成品。

(2)房地产开发企业购入的用于建造商品房的土地使用权属于企业的存货;

③已经取得商品所有权,但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物资;

④已经发货但存货的风险和报酬并未转移给购买方的发出商品;

⑤委托加工物资;

⑥委托代销商品。

存货的初始计量】

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1.外购存货的成本

购买价款:

指企业购入材料或商品的发票账单上列明的价款,但不包括按规定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相关税费:

是指企业购买存货发生的进口关税以及不能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等应计入存货采购成本的税费。

【提示】①小规模纳税人购入货物相关的增值税计入存货成本;

②一般纳税人购入货物相关的增值税可以抵扣的不计入成本;

不能抵扣的应计入成本。

其他相关费用:

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

【提示】下列费用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当期损益,不计入存货成本:

(1)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2)仓储费用(不包括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费用);

(3)不能归属于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其他支出;

(4)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进货费用,应当计入存货采购成本;

(5)企业采购用于广告营销活动的特定商品,向客户预付货款未取得商品时,应作为预付账款进行会计处理,待取得相关商品时计入当期损益(销售费用)。

企业取得广告营销性质的服务比照该原则进行处理。

2.加工取得存货的成本

存货的加工成本,包括直接人工以及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

3.其他方式取得存货的成本

企业取得存货的其他方式主要包括接受投资者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企业合并等。

(1)投资者投入存货的成本

投资者投入存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在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情况下,按照该项存货的公允价值作为其入账价值。

(2)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企业合并等方式取得的存货的成本执行相关准则。

(3)盘盈存货的成本

4.通过提供劳务取得的存货

通过提供劳务取得存货的,所发生的从事劳务提供人员的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以及可归属于该存货的间接费用,计入存货成本。

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

1.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是指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销售或耗用)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提示】先进先出法下,当期末存货成本接近于市价,如果存货的市价呈上升趋势则发出成本偏低,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

反之,会低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存货价值。

2.移动加权平均法

计算公式如下:

存货单位成本=(原有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

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次发出存货的数量×

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

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

3.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某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

本月某批进货的数量)]/(月初库存存货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

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

存货单位成本

4.个别计价法

【提示】对于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以及提供的劳务,通常采用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

存货成本的结转】

1.对外销售商品的会计处理

借:

主营业务成本

贷:

库存商品

存货跌价准备

2.对外销售材料的会计处理

其他业务成本

原材料

3.包装物的会计处理

(1)生产领用的包装物

制造费用等

周转材料——包装物

(2)出借包装物及随同产品出售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

销售费用

(3)出租包装物及随同产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

【考点5 

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1)产成品、商品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商品存货,其可变现净值为:

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2)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需要判断:

①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性净值高于成本的,该材料仍然应当按照成本(材料的成本)计量。

②材料价格的下降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该材料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其可变现净值为:

可变现净值=该材料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考点6 

存货盘亏或毁损的处理】

存货发生的盘亏或毁损,应作为待处理财产损溢进行核算。

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根据造成存货盘亏或毁损的原因,分别以下情况进行处理:

(1)属于收发计量差错和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存货短缺,应先扣除残料价值、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将净损失计入管理费用。

(2)属于自然灾害等非常原因造成的存货毁损,应先扣除处置收入(如残料价值)、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将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因非正常原因导致的存货盘亏或毁损,按规定不能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应当予以转出。

【提示】自然灾害造成外购存货的毁损,其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不需要转出。

第4章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的定义和确认条件】

1.固定资产的定义

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

(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

(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2.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

固定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1.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1.外购固定资产

企业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不含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外购固定资产分为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和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两类。

2.自行建造固定资产

(1)自营方式建造固定资产

企业如有以自营方式建造固定资产,其成本应当按照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机械施工费等计量。

(2)出包方式建造固定资产

企业以出包方式建造固定资产,其成本由建造该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包括发生的建筑工程支出、安装工程支出、以及需分摊计入各固定资产价值的待摊支出。

待摊支出是指在建设期间发生的,不能直接计入某项固定资产价值、而应由所建造固定资产共同负担的相关费用,包括为建造工程发生的管理费、可行性研究费、临时设施费、公证费、监理费、应负担的税金、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费用、建设期间发生的工程物资盘亏、报废及毁损净损失,以及负荷联合试车费等。

3.其他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的成本

盘盈的固定资产,作为前期差错处理。

在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前,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

4.存在弃置费用的固定资产

存在弃置费用时需要将弃置费用的现值计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弃置费用最终发生的金额(终值)与计入固定资产的价值(现值)之间的差额按照实际利率法计算的摊销金额作为每年的财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一般工商企业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报废清理费用不属于弃置费用,应当在发生时作为固定资产的处置费用处理。

固定资产折旧】

1.折旧范围

企业应当对所有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是,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除外。

在确定计提折旧的范围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应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开始计提折旧,终止确认时或划分为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时停止计提折旧。

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

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

(2)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

所谓提足折旧是指已经提足该项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

(3)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

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4)处于更新改造过程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将其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不再计提折旧。

更新改造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转为固定资产后,再按重新确定的折旧方法和该项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计提折旧。

(5)固定资产在定期大修理间隔期间,照提折旧。

2.折旧方法

(1)年限平均法

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

预计使用年限

=原价×

(1-预计净残值/原价)÷

年折旧率

(2)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

(1-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净值×

2/预计使用年限

最后两年改为年限平均法

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

(4)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

年折旧率用一递减分数来表示,将逐期年数相加作为递减分数的分母,将逐期年数倒转顺序分别作为各年递减分数的分子。

【举例】比如5年,折旧率分别为5/(1+2+3+4+5),4/(1+2+3+4+5),3/(1+2+3+4+5),2/(1+2+3+4+5),1/(1+2+3+4+5)。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

1.资本化的后续支出

与固定资产有关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

2.费用化的后续支出

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在发生时计入当期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

固定资产的处置】

1.终止确认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

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时通常是通过“固定资产清理”进行核算的。

固定资产清理完成后的净收益记入“营业外收入”科目,固定资产清理完成后的净损失记入“营业外支出”科目。

2.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

(1)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非流动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应当划分为持有待售:

①已经就处置该非流动资产作出决议;

②已经与受让方签订了不可撤销的转让协议;

③该项转移将在一年内完成。

(2)企业对于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应当调整该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使该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反映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的金额,但不得超过符合持有待售条件时该固定资产的原账面价值。

(3)划分为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高于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的,应该按照差额计提减值:

资产减值损失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3.固定资产盘亏的处理

固定资产盘亏造成的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亏的固定资产,按盘亏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科目,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处理时,按可收回的保险赔偿或过失人赔偿,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同时结转“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将净损失金额记入“营业外支出”。

第5章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概述】

1.无形资产的定义与特征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商誉的存在无法与企业自身分离,不具有可辨认性,不属于本章所指无形资产。

商誉=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