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溶液的浓度复习课 课时练习附答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07125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186.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溶液的浓度复习课 课时练习附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初三化学溶液的浓度复习课 课时练习附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初三化学溶液的浓度复习课 课时练习附答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初三化学溶液的浓度复习课 课时练习附答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初三化学溶液的浓度复习课 课时练习附答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溶液的浓度复习课 课时练习附答案Word下载.docx

《初三化学溶液的浓度复习课 课时练习附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溶液的浓度复习课 课时练习附答案Word下载.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化学溶液的浓度复习课 课时练习附答案Word下载.docx

B.40℃时,K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0%

C.40℃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NH4Cl充分溶解,溶液质量为145.8g

D.60℃时降温到20℃时,KNO3和KCl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较多的是KNO3

【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成都卷)化学(带解析)

3.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将甲、乙的两种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t1℃时,向50g水中加入甲可得80g饱和溶液,则乙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60g

C.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分别降温到0℃,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黑龙江哈尔滨卷)化学(带解析)

4.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浓度相同

B.保持20℃,蒸发溶剂可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30℃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80g

D.10℃时,将两种饱和溶液升温至3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重庆B卷)化学(带解析)

5.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t2℃时,将5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恰好得到a的饱和溶液(a物质不含结晶水)

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b>c=a

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来源】[首发]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17届九年级中考模拟(5月)化学试题

6.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粉,下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Y随着时间变化的关系,则Y不可能是

A.消耗锌粉的质量

B.溶液的总质量

C.生成氢气的质量

D.生成ZnSO4的质量

【来源】2012届北京市大兴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带解析)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

A.牛奶B.白酒C.豆浆D.咖啡

【来源】【区级联考】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19届九年级一模化学试题

8.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将乙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3℃的过程中不会析出晶体

D.t3℃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安徽省合肥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冲刺试卷化学试题

9.以下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C.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一般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

D.若100g水中溶解了10g氯化钠固体,则此时所得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来源】【区级联考】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2019届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10.已知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但不知它们分别对应哪条曲线。

根据以下信息:

(1)甲和乙不可能配制成相同浓度的饱和溶液

(2)甲和丙中有一种物质,其接近饱和的溶液可通过升温达到饱和

(3)将t2℃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乙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Y代表丙

B.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为:

甲>乙>丙

C.t2℃时,分别将X、Y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X析出的晶体一定比Y多

D.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中,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

【来源】【区级联考】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11.下列有关水、溶液、浊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混合物B.任何物质溶于水都会放热

C.过滤自然界水可得到纯净水D.洗涤剂清洗油污是洗涤剂溶解了油污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万安学校2018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12.如图是X、Y、Z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Z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B.t1℃时,Y的溶解度大于Z的溶解度

C.t3℃时,X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D.t2℃时,X的溶解度和Y的溶解度相等

【来源】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乐山卷)化学(带解析)

13.如图所示:

t℃时,在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KNO3溶液甲中加入10gKNO3固体,充分搅拌后恰好得到饱和溶液乙。

A.适当降低温度,可以使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B.升高温度,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C.t℃时,KNO3的溶解度为30g

D.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0%

【来源】江苏省常州市部分学校2019年中考三模拟化学试卷

14.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5℃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B.35℃时,30g甲加入50g水中,得到80g甲溶液

C.从乙溶液中获得乙晶体,常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D.降低温度,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

15.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溶解度一定大于乙溶解度

B.

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

时,在100g水中放入60g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D.

时,分别在100g水中各溶解20g甲、乙,同时降低温度,甲先达到饱和

【来源】安徽省淮北市淮海中学2019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16.将13.7gNa2CO3和NaHCO3的固体混合物,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然后向此固体中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117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不饱和溶液,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为

A.2.3gB.4.6gC.6.9gD.9.2g

【来源】2015届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九年级一模化学试卷(带解析)

17.t℃时,向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仍为饱和溶液B.溶质的质量变小

C.溶质的溶解度不变D.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来源】湖北省枣阳市熊集中学2019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18.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2℃时,甲、乙两种溶液降温至tl℃均有固体析出时,所得甲、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甲中混有少量乙,可用加热蒸发的方法提纯乙

C.tl℃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相等

D.t2℃时,用210g甲的饱和溶液加水可以配制成500g20%的甲溶液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69中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二模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19.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点A对应的ZnSO4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点B对应的ZnSO4溶液升温或降温均能达到饱和

D.40℃时,ZnSO4的溶解度为41g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南通卷)化学(带解析)

20.现有100mL20%的硫酸,其密度为1.14g/c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溶液含溶质20g

B.该溶液中,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1:

6

C.该溶液中,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1:

5

D.该溶液中,溶液质量:

溶剂质量=5:

4

【来源】2019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三岔河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4月份)

21.根据下图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

B.t2℃时,甲、乙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t3℃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都蒸发掉10g水,甲析出的晶体质量大

D.把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时,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会增大

【来源】2012届北京市大兴区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带解析)

22.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乙、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B.将t2℃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解升温至t3℃,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乙>甲>丙

C.t4℃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固体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需加水质量最多的是甲

D.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应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来源】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宿迁卷)化学(带解析)

23.(09年恩施)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从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A.t1℃时甲、乙、丙三者的溶解度相等

B.t1℃时甲、乙、丙三者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要使t1℃时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以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

D.t2℃时,往100g水中加入90g甲,充分搅拌后得到190g甲的溶液

【来源】2009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21溶质质量分数(带解析)

24.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t1℃的甲、乙饱和溶液升温至t2℃仍为饱和溶液

C.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

D.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来源】2013-2014北京市西城区九年级毕业会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25.如图中M、N分别表示二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试根据图中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点表示M、N二种物质在t1℃时均达到饱和

B.M、N二种饱和溶液,当温度从t1降至t2时,一定析出相同质量的晶体

C.同处A点的相同质量的M、N二种溶液,当温度从t1降至t2后,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D.0℃时,M、N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来源】2016届河南省商丘市柘城中学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带解析)

26.下图表示是KNO3和NaNO3的溶解度曲线。

A.t1℃时,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

B.t1℃时,在50g水里加入15gKNO3固体,充分溶解,得到60g溶液

C.t1℃时,将KNO3和NaNO3两物质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两种饱和溶液都从t2℃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

硝酸钾一定多于硝酸钠

【来源】2016届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九年级中考第二次网上适应性测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27.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在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在t2℃时,N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D.在t1℃时,100g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5g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甘肃张掖卷)化学(带解析)

28.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1℃时,A的饱和溶液65g中含有溶剂50g;

B.t2℃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C.在t2℃,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D.要从B溶液中得到B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使其结晶的方法。

【来源】【百强校】2013届贵州省贵阳六中中考化学模拟化学试卷(带解析)

29.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点表示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C.t2℃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ga的饱和溶液

D.将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除采用加溶质、蒸发溶剂外,还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来源】2016届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九年级学业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30.在某温度下,分别向盛有等质量蒸馏水的两烧杯中逐渐加入固体溶质甲、乙,图中x表示所加固体的质量,y表示溶液中溶质与水的质量比。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大

B.a点之前,该温度下两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

C.该温度时,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D.该温度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g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2019届中考化学一诊试卷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1.D

【解析】

【分析】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

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

解析:

D

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详解】

A、在t2℃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c物质的溶解度,所以a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c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A不正确;

B、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1℃升高到t2℃时,溶解度不变,溶质不变,溶剂不变,所以所得物质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a<b,故B不正确;

C、t1℃时,100ga、c两物质的溶液中,溶液状态不能确定,所以含a、c的质量不能确定,故C不正确;

D、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c物质的溶解度最小,所以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c溶液中的溶剂质量最大,所以温度降低到0℃时,溶剂质量不变,还是t2℃时的溶剂质量,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多的是c,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2.C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解答。

A.由表中数据可知,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0g,说法错误;

B.40℃时,K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8.6%,故说法错误;

C.40℃时NH4C

C

B.40℃时,K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8.6%,故说法错误;

C.40℃时NH4Cl的溶解度为45.8g,故40℃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NH4Cl充分溶解,溶液质量为145.8g,说法正确;

D.60℃时降温到20℃时,KNO3和KCl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一定相等,故析出晶体的质量无法判断,因此说法错误。

故选C。

3.D

A、t2℃时,将甲、乙的两种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都是饱和溶液正确,因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t1

B、t1℃时,向50g水中加入甲可得80g饱和溶液,则乙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60g正确,因为该温度下50g水溶解了30g溶质,那么100g是就恰好溶解60g溶质,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正确,因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分别降温到0℃,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溶液是否饱和,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4.D

A、根据溶解度曲线,10℃时,甲、乙的溶解度都是20g,故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浓度相同,选项A正确;

B、保持20℃,蒸发溶剂可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B、保持20℃,蒸发溶剂可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选项B正确;

C、根据溶解度曲线,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故将4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并充分搅拌,只能溶解30g,故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80g,选项C正确;

D、根据溶解度曲线,物质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10℃时,将两种饱和溶液升温至30℃,都成为30℃时的不饱和溶液,但溶液中的溶质、溶剂质量都不变,故溶质质量分数也不变,选项D错误。

5.C

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故A正确;

B.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将50ga物质(不含结晶水)

B.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将50ga物质(不含结晶水)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150ga的饱和溶液,故B正确;

C.t1℃时,b物质的溶解度最大,a物质次之,降低温度,a、b物质会析出晶体,c物质降低温度不会析出晶体,应该按照50℃时的溶解度进行计算,所以将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故C错误;

D.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故D正确;

6.B

试题分析:

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粉,消耗锌粉的质量从0点开始逐渐增加,直至反应完全;

因为稀硫酸也是溶液,故溶液的总质量应该从0点以上的某个数值开始增加,而不是从0点开始;

随着锌粉与硫

B

随着锌粉与硫酸反应的方式,生成氢气和硫酸锌的质量由0点开始逐渐增加。

选B。

考点:

化学反应中的数量变化曲线。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要根据化学反应的过程,逐一分析各个数据的变化情况,最后得到合理答案。

7.B

A、牛奶中一些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

B、白酒是乙醇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C、豆浆中的营养物质有的溶于水,有的不

C、豆浆中的营养物质有的溶于水,有的不溶于水,豆浆不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

D、咖啡中一些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

故选:

B。

8.C

、比较溶解度的大小时要指明温度,否则没法比较,错误;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从0℃至t2℃随温度升高而增大,t2℃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错误;

C、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t3℃时乙的溶解度相等,故将乙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3℃的过程中不会析出晶体,正确;

D、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3℃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但此时溶液的状态是否饱和不确定,故t3℃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错误。

9.C

A、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故A选项错误;

B、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高锰酸钾溶液是紫红色的,故B选项错误;

C、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一般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装瓶,故C选项正确;

D、若100g水中溶解10g氯化钠固体,则溶质的质量为10g,溶液的质量为110g,溶质的质量分数=10g/110g×

100%=9.1%,故D选项错误;

C。

10.D

甲和乙不可能配制成相同浓度的饱和溶液,说明甲和乙有一个是Z物质;

甲和丙中有一种物质,其接近饱和的溶液可通过升温达到饱和,说明甲是Z;

将t2℃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将t2℃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乙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丙,说明乙是Y,丙是X。

据此解答。

A、曲线X代表丙,选项错误;

B、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为:

乙>丙>甲,选项错误;

C、t2℃时,分别将X、Y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析出晶体的质量不能确定,选项错误;

D、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最小,所以等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中,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选项正确。

故选D。

11.A

溶液是溶质溶解在溶剂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浊液是不溶性固体颗粒或不溶性小液滴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洗涤剂清洗油污是洗涤剂的乳化作用。

A、溶液是溶质溶解在

A

溶液是溶质溶解在溶剂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浊液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