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最有用的语文文学常识汇总精选五套中考模拟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考语文复习最有用的语文文学常识汇总精选五套中考模拟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复习最有用的语文文学常识汇总精选五套中考模拟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四史: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
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
孔子孟子;
法家:
韩非子;
道家:
庄子、列子;
墨家:
墨子
16、南宋四大家:
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7、边塞诗人:
高适、岑参、王昌龄
18、唐宗:
唐太宗李世民;
宋祖:
宋太祖赵匡胤;
秦皇:
秦始皇嬴政;
汉武:
汉武帝刘彻
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2019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
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21、中国吝啬鬼的典型:
严监生。
三、中国文学之最:
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
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
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
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
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
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
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
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
四、文化常识:
1、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三国:
魏、蜀、吴。
3、四大古典名著:
《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4、四大民间传说:
《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
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10、岁寒三友:
松、竹、梅。
11、花中四君子:
梅、兰、竹、菊。
12、文人四友:
琴、棋、书、画。
13、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
14、四库全书:
经、史、子、集。
15、《诗经》六义指:
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17、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
第一。
18、三纲五常:
三纲:
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
五常:
仁、义、礼、智、信。
19、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
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
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2019皇:
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
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21、五金:
金、银、铜、铁、锡。
22、五味:
酸、甜、苦、辣、咸。
23、五行:
金、木、水、火、土。
24、永字八法是说永字具有:
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
25、古代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为国子监。
26、三教九流:
三教:
儒教、佛教、道教;
九流:
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27、古代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清):
A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B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员。
C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D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
录取分三甲:
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
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
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正式科举考试,时间每年一次,地点府(州)县,应试者儒生、童生,获取功名秀才
乡试,时间三年一次(秋),地点省城,应试者秀才,获取功名(举人)第一名为解元
会试,时间三年一次(春),地点礼部(京城),应试者举人,获取功名(贡士)第一名为会元
殿试,时间会试后同年4月,地点宫殿,应试者贡士,获取功名(进士)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类:
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连登三甲(三元及第):
解元会元状元古代科举考试。
五、诗句与人:
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诸葛亮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已知天下三分鼎,犹竭人谋就出师。
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司马迁
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李白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
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欧阳修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辛弃疾
世上苍痍,诗中圣哲;
人间疾苦,笔底波澜。
杜甫
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文天祥
深思高举洁白清忠,汩罗江上万古悲风。
屈原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
范仲淹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
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李清照
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鲁迅
毛泽东称朱自清:
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人。
列宁赞高尔基:
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
芭蕾舞的化身:
乌兰诺娃。
关汉卿被称为:
东方的莎士比亚。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共18分)
1.阅读下面语段,并根据注音,在答题卷的米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古往今来有各种各样的遇见。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这是liāo
dò
ngxīnxiá
n()的遇见;
“这位妹妹,我曾经见过。
”这是宝玉和黛玉一见如故的遇见;
“幸会,今晚你好吗?
”这是《罗马假日》里,安妮公主hú
lǐhú
tú
()的遇见:
遇见是一种神奇的安排,它是一切的开始。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黝黑(yōu)不逊(xù
n)解剖(pǒu)抑扬顿挫(yì
)
B.描摹(mó
)侮辱(wū)发愣(lè
ng)回环曲折(qǔ)
C.禁锢(gù
)犀利(xī)嫉妒(jì
)广袤无垠(mà
o)
D.彷徨(pá
ng)鞭挞(tà
)诘责(jié
)长吁短叹(xū)
3.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果然,十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
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
——与日俱增:
随着时间一天天地增长。
表明父亲把改变家庭境况的希望寄托在叔叔身上
B.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黄发:
小孩子生长出来的黄黄的绒发,代指小孩子
C.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鉴赏”是鉴别、欣赏的意思
D.于是我唱了五年的骊歌,现在轮到同学们唱给我们送别。
——骊歌:
毕业时告别的歌
4.下列表述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垂”字应该先写“千”,然后写“艹”,最后写“二”。
B.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这个句子中的成语“雨后春笋”使用正确。
C.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每天大约有2000多万公顷被砍伐或毁坏。
这个句子有语病。
D.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
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
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
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5.默写填空(8分)
(1)山河破碎风飘絮,△!
(《过零丁洋》)
(2)△,△,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出师表》)
(3)水何澹澹?
△《观沧海》)
(4)△,受降城外月如霜。
(《夜上受降城闻笛》)
(5)△,于我如浮云。
(《论语十二章》)
(6)苏轼在《水调歌头》中集中表达词人对亲人的怀念、祝愿和慰藉的词句是
“△,△”。
二、综合性学习(共14分)
6.下面是某校在开展“我也追星”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对360名初中生“追星对象”的调
查统计扇形图,请根据这个“追星对象”的调查情况,回答后面的问题。
中/华-资*源%库
(1)研究图中的有关数据,你发现:
(2分)
(2)看了这一统计结果,你的建议是:
7.4月23日我们将迎来世界读书日,这一天,请捧起心爱的书,在温馨的环境里享受阅读的快乐,为进一步激发大家的读书热情,决定展开“这个春天书香浓”系列活动。
请你按要求完成如下任务:
(1)为了加大宣传力度,请你为读书日写一则宣传标语,不超过20个字。
(2分)
世界读书日
4月23日
(2)为右图漫画拟一个标题(2分)
(3)《朗读者》是一档由中央电视台推出、由董卿担任制作人的大型朗读类真人秀节目,其中有一期的主题是“陪伴”,如果你站在《朗读者》的舞台,你将和大家分享什么文章?
为什么?
(请至少从两个不同的方面说说理由)(2分)。
(4)
【探究材料】怎样读书才更有效?
请联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书籍的数量不断增多,在读书上人们只有进行一番选择,才能找到引起自己阅读兴趣价值的书。
而不加选择的阅读,至少说明在读书上还不成熟。
从某种意义上说,读书的水平也反映在书籍的选择上,犹如在琳琅满目的货架上,就看谁有眼力能拿到货真价实的东西。
而选择的对象,恰恰也能表明一个人的情趣、欣赏水平乃至人生追求。
因此,读什么书会像一面镜子,将人们的精神世界映照得一清二楚。
材料二:
世上书籍如汪洋大海,再热衷的书迷也不可能穷尽,只能尝其一瓢,区别在于尝哪一瓢。
读书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喜欢读什么书,不论范围是宽是窄,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体现自己的个性和兴趣。
其实,形成自己的阅读趣味与养成读书癖好是不可分的,正因为找到了和预感到了书中知己,才会锲而不舍,欲罢不能。
而没有自己的趣味,仅凭道听途说,东瞧瞧,西瞧瞧,连兴趣也谈不上,就更不用说癖好了。
探究结果:
三、阅读课文选段,按要求答题。
(16分)
(一)
①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
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
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②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③“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
④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⑤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⑥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8.文中的“震悚”是什么意思?
9.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文的主要内容。
答:
10.“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样说?
(二)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徒属皆曰:
“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1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忿恚尉
(2)为坛而盟
12.翻译画横线的句子:
译文:
13.节选部分交代了并杀两尉、召令徒属、为坛而盟三个场面。
从这三个场面中可以看出陈胜是一个的人。
(三)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14.
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所展现出的场景。
并说说这个场景的作用(2分)
15.
词人为什么要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
四、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题。
(22分)
(一)卧薪尝胆
勾践之围会稽①也,喟然叹曰:
“吾终于此乎?
”种曰:
“汤系夏台,文王囚羑里②,晋重耳奔翟,齐小白奔营,其卒王霸。
由是观之,何速不为福乎?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
“女忘会稽之耻邪?
”身自操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宾客,赈③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选自《史记》)
【注】①会稽:
地名。
②羑里:
地名③赈:
救济
16.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越王勾践反国B.置胆于坐
C.身自耕作D.女忘会稽之耻邪?
17.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B
A
勾践之围会稽也其卒王霸
怅恨久之安陵君其许寡人
D
C
乃苦身焦思赈贫吊死
羽、飞乃止形影相吊
18.读了这篇短文,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二)体味人生“上止正”(6分)
①一位老同志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晚辈追问怎样才能让人生行稳致远,他没有讲大道理,只是说了三个字:
上、止、正。
这三个字,形如玩文字游戏,细味之下,却颇富哲理。
②“上”者,上进,保持一颗上进心,对所认定目标始终如一地执着追求。
俗话说得好,“地不耕种,再肥沃也长不出果实”。
从呱呱坠地起,每个人几乎都在同一起跑线上。
后天努力不一样,便有了好差、先后、强弱的差别。
浑浑噩噩的生活不值得过,人生只有不断超越,才能行稳致远;
只有不断历练,才能愈发成熟。
发愤图强,精进不休,可以使我们的生命更充实,人生更有价值。
③“止”者,知止,适可而止,当止则止,自己给自己“叫停”。
《增广贤文》有云:
“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知止,意味着心中有度,懂得节制欲望、控制本能。
把握不好度,健康会在大吃大喝中受损,名节也会因贪占侵吞而受辱。
知止,也意味着心中有界与戒,哪些朋友不能交,哪些地方不能去,哪些东西不能拿,都要讲纪律、有分寸。
朱熹有言:
“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
知之,则志有定向。
”知止,是成功和失败的分水岭,守住道德底线,不越法律红线,便可以筑牢成功的围堰。
知止的关键在于清醒,意念清醒才能克制私欲,从不逾矩;
志向清晰才会志之所驱,不受干扰。
④“正”者,守正,心有正气,胸有信念,人以正气立,事行正道远。
无论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慷慨献身,还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持身守洁,正气总能给人心以温润,给社会以光明。
对居官从政而言,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官,比什么都重要。
守正的关键在于坚定,所谓“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
正气凛然不失节,邪气就会让路;
正义昭彰不退缩,黑暗不驱而散。
⑤上进、知止、守正,代表着人生的起点、拐点和支点。
起点要高,拐点要慎,支点要牢,三者互为砥柱,互为护佑,一环环紧扣起来,人生画卷展现的才会是绚丽图画,而不是污淖或者凌乱。
如果把人生看成一辆驶向未来的列车,“上”好比油门,加油提速完全由自己来控制,速度上去了,就可以更快地抵达终点;
“止”好比刹车,危险时刻如不当机立断、紧急制动,结果就会车毁人亡;
“正”好比方向盘,牢牢把好行驶方向,保持不脱轨、不跑偏,才能快速而又平稳地抵达梦想彼岸。
⑥“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这仅有一次的生命应该怎样度过呢?
”保尔柯察金的人生之问,让一代又一代人思考。
现实中,“听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大有人在。
年轻人上学怕苦、工作怕累,一些小困难都扛不住,上进心长满荒草,梦想难免沦为侈谈。
一些人退而不休、走而不放,利用各种关系干预插手原地区、原部门的工作,如能当止则止,怎会腐化堕落?
落马官员忏悔自己的堕落过程,常自言被亲情压倒原则、欲望淹没党性、私利泯灭正气,但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不走正道?
人生没有涂改液,不可能推倒重来,该怎么设计自己的人生路,马虎不得,随意不得。
⑦“若将世路比山路,世路更多千万盘。
”人们会用各自不同的人生格言来引导自己的人生方向,这些格言也都自有其道理,不必强求一致,但“体味好人生的‘上止正’”,必定是能使人受益无穷的一条吧。
(选自《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3日04版,有改动)
1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0.文章第⑤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21.阅读第③段,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怎样理解“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三)(10分)
梅葆玖:
梨花落,春入泥
1944年,梅派艺术创始人梅兰芳的10岁儿子梅葆玖第一次登台演出,娃娃调一句一个彩。
梅兰芳认为梅葆玖京剧方面很有天分,决定让他正式拜师学戏。
与戏班学戏的孩于不同,梅兰芳安排儿子白天在校上文化课,晚上回家学戏。
力了让梅葆玖扎实练好基本功,梅兰芳邀请王幼卿等名师到梅家大院专门给梅葆玖授课。
每天清展。
周围的人都能听到梅葆玖清脆稚嫩的练嗓声。
为了增加训练难度梅葆玖还踩着高跷在冰场上跑圆场,身上经常青一块紫一块,陶玉芝先生看了有些心疼,就对梅葆玖说:
“休息几天再练吧!
”梅葆玖说:
“先生,您不是常常说,练功练功。
一日不练三日空吗?
《芦花河》《祭塔》《桑因会》《六月雪》等老戏,梅兰芳让梅葆玖学了二三十出,他要求儿子必须按老师教的唱和做,不可自主发挥。
梅葆玖理解父亲的用心:
学习老戏精髓是基础。
演了几年戏后,梅兰芳才开始教梅葆玖梅派戏,当时他言传身教。
1949年,梅葆玖陪父亲一起到北平,参加第一届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
他第一次走进了北京城的老剧场,见识了父亲从小生活的地方,也在父亲的引荐下,见到了大批老前辈与父亲的老朋友,那是梅葆玖青少年时代艺术成长最受益的时间。
某种程度上来说,父亲对于梅葆玖的意义,也就像是那一簇在寒夜中闪烁的烛火,有暖意,也指引着前路,看到它,就觉得笃定而稳妥。
1961年。
梅兰芳突发心脏病去世。
那时,梅葆玖还不满三十岁。
失去了父亲的庇佑与护航,梅家最小的儿子在仓促中承担起了继承与发展梅派艺术的担子,虽然彼时,他还远远意识不到,这样的担子究竟意味着什么。
很多东西,父亲还来不及教给他,但在巨大的惊慌与哀伤中,也还是意识到,自己应该独立了。
父亲去世后的三年间,梅葆玖在北京京剧院梅剧团的演出以传统老戏为主,就在他扎扎实实演了几年老戏,准备创排新戏的时候,一场浩浩荡荡的运动席卷了全国。
老戏与男旦一起,作为“四旧”,被一起“枪毙”禁掉。
正值青壮年时期的梅葆玖,几乎在整整十四年的时间内,没有张过一次嘴唱戏,即便是悄悄吊嗓子也不行
“文革”结束,老戏复出。
梅葆玖站在了开台上,即便十四年没有打开的嗓子并不够圆润清亮,但他只要一个亮相,也足以让无数老戏迷泪盈于睫,因为那张敷上了粉墨浓妆的脸孔,实在是太像梅兰芳了。
梅葆玖开始一边演出,一边收徒。
他一出一出地恢复起父亲的经典代表作,在全国范围内寻觅着适合演绎梅派的好苗子,绝不是仅仅局限在梨园世家的内部。
世上只有一个梅兰芳,在讲究派别、姓氏传统文化的京剧艺术中,梅葆玖传承的不仅仅是梅派艺木,还有这个姓氏所代表的京剧文化。
去年底,梅葆玖录制了梅派京剧名作《贵妃醉酒》和《太真外传》全本的两张唱片。
以梅派的经典剧目用现代的、跨界的方式重新编曲,加入大交响乐队和民乐,在保持梅派唱腔的精髓基础上,用更为现代的方式展现出来。
在京剧世界,像梅氏父子这样均取得极高艺术成就的“父子档”,少之又少。
遗憾的是,梅兰芳辞世过早,梅葆玖又无子女,子侄又赶上八个样板戏的年代,梅派艺术的传承人中梅家人只有梅葆玖,而随着一代传奇梅葆玖今日“梨花落,春入泥”,梅氏一个世纪的京剧艺术,曲终人散。
【相关链接】
(1)梅葆玖是一个传奇。
年近八十,居然照样能上台唱戏,扮相不倒,身段不倒,嗓音不倒,甜美温润一如当年。
从古到今,几乎很难再找出一位如此高龄仍能上台演出的男旦。
每每问起个中原因,梅葆玖总是腼腆地笑笑,缓缓一句:
“多吃苹果,多睡觉,少生气。
”其实,这天生的好嗓,加之幼年打下的基本功,才使他至今依然能在舞台上游刃有余,令多少人羡煞。
(《梅葆玖:
拒绝大师》)
(2)重返舞台后,他格外珍惜每一次演出机会,不会放过每一次弘扬梅派艺术的机会。
文革后常演《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穆桂英挂帅》《太真外传》《洛神》《西施》《汾河湾》等梅派经典剧目,弘扬梅派艺术。
风华绝代的传奇京剧大师》)
22.文章结尾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谈谈你对这个句子的理解。
(3分)
23.梅葆玖在学习梅派艺术之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请结合本文简要概括。
24.“文革”后登上京剧舞台的梅葆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