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一第二章大气圈与大气运动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068199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95 大小:1.8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块一第二章大气圈与大气运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模块一第二章大气圈与大气运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模块一第二章大气圈与大气运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模块一第二章大气圈与大气运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模块一第二章大气圈与大气运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块一第二章大气圈与大气运动Word文件下载.docx

《模块一第二章大气圈与大气运动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块一第二章大气圈与大气运动Word文件下载.docx(9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模块一第二章大气圈与大气运动Word文件下载.docx

具体如下图所示(在图中填出近地面的冷热状况和气压高低。

四、大气的水平运动

1.形成的直接原因:

水平气压梯度力。

2.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

类型

高空风

近地面风

图示

(北半球)

受力

F1(水平气压梯度力)和F2(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

F1(水平气压梯度力)、F2(地转偏向力)和F3(摩擦力)共同影响

风向

与等压线平行

与等压线斜交

【注1】 对流层的热量主要来自近地面,因此对流层下热上冷,其厚度随纬度变化而不同,低纬度为17~18km,中纬度为10~12km,高纬度为8~9km。

【联1】 平流层中存在臭氧层,臭氧可强烈吸收紫外线,从而使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且臭氧层是保护地球生命的天然屏障。

【注2】 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大气吸收的热量主要为长波辐射,对短波辐射吸收很少。

因此,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热量的主要、直接来源。

【联2】 

(1)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强。

(2)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能力强。

(3)地面吸收太阳辐射与地面状况有关,一般规律:

颜色越浅的物体,其反射就越强(反射太阳辐射越多),吸收就越弱,地面辐射越弱;

颜色越深的物体,其反射就越弱(反射太阳辐射越少),吸收就越强,地面辐射越强。

比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

新雪>

冰>

沙土>

草地。

【注3】 太阳辐射强≠温度一定高

青藏高原所处的纬度较低,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因此太阳辐射强。

但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热量的能力小,通过大气逆辐射返还地面的热量少,造成青藏高原地表热量散失多,温度较低。

【点】 

(1)大气逆辐射在白天和夜晚都存在,而且白天比晚上还要强烈,最强时为大气温度最高时,即午后两小时(14时)左右。

(2)影响大气逆辐射的因素主要有:

空中的云量多少,大气的洁净度、干燥度。

一般情况下,云量越多、空气越浑浊、湿度越大,大气逆辐射越强。

【记1】 掌握热力环流,需把握:

(1)“一个关键”:

冷热判断(根据热容量大小判断)。

(2)“四个步骤”:

①热上升,冷下沉;

②热低压,冷高压(近地面);

③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相反;

④水平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

【注4】 关于热力环流,具有“气温越高,气压越低”的规律,切记该规律只适用于热力条件下的下垫面,受动力因素影响的大气环流或者高空不适用于该规律。

【联3】 

(1)近地面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愈大;

反之,夹角愈小。

(2)风向与半球位置及气压分布有密切关系。

无论高空还是近地面,风的来向为高压一侧的方向;

风向向右偏的处于北半球,向左偏的处于南半球。

【记2】 风压定律

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气压在右后方,低气压在左前方;

在南半球,背风而立,高气压在左后方,低气压在右前方。

考点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

(一)图解大气的受热过程

(二)大气两种作用的实践应用

1.大气削弱作用原理应用→分析某地区太阳能的多寡

(1)高海拔地区:

(如青藏高原地区)

(2)内陆地区:

(如我国西北地区)

(3)湿润内陆盆地:

(如四川盆地)

2.大气保温作用原理应用→分析生产、生活现象

(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2)分析农业实践中的一些现象:

①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

②深秋农民利用燃烧秸秆制造烟雾预防霜冻。

③华北地区早春农民利用地膜覆盖进行农作物种植。

④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三)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

天气状况

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地势高低

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下垫面性质

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

[典题精研]

[典例] (2017·

全国卷Ⅰ·

节选)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

如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

据此完成

(1)~

(2)题。

(1)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D.④

(2)该地寒冷期(  )

A.最低气温高于-16℃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

[解析] 第

(1)题,双层覆膜具有良好的保温作用,膜内气温应高于当地实际温度,排除③④。

丰雪年降水多,云层厚,加之积雪覆盖薄膜,膜内平均温度几乎无变化,排除①。

故选B。

(2)题,由图并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寒冷期丰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很小,而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较大,因此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该题的统计数据是“平均气温”,因此不能确定该地寒冷期最低气温高于-16℃。

由于地膜的保温作用,膜内温度日变化相对较小,与实际气温的日变化不一致。

[答案] 

(1)B 

(2)C

[考题变式]

1.(变设问) 图中表示丰雪年平均气温日变化的曲线是(  )

A.①B.②

解析:

选D 双层履膜具有保温作用,膜内温度高于当地实际温度,故排除①②。

丰雪年积雪覆盖,反射率大,地面吸热少,地面长波辐射少,故气温较枯雪年更低。

2.(变题型) 图中表示丰、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分别是______,其中膜内气温日变化较大的是________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双层履膜起到保温作用,故表示丰、枯雪年膜内平均气温日变化的曲线分别是①②。

枯雪年膜内气温日变化较大,主要是枯雪年阴天少,积雪少,夜间到上午热量散失多,膜内温度低,下午获得太阳辐射多,膜内温度高。

答案:

①② 枯雪 枯雪年阴天少、积雪少,夜间到上午散失热量多,下午获得热量多

[集训冲关]

(2019·

株洲检测)由于月球表面昼夜温差非常大,白昼时温度高达127℃,黑夜时低至-183℃。

为适应极端环境,“玉兔号”月球车不得不遵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规律。

专家这样形容它:

肩插“太阳翼”,脚踩“风火轮”,身披“黄金甲”,腹中“秘器多”。

图a示意“玉兔号”月球车沉睡了一个月夜后首次醒来。

据此回答1~2题。

1.材料中提到的“太阳翼”接收到的辐射对应图b中的(  )

A.①B.③

C.⑤D.⑦

2.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超过300℃,主要原因是其表面(  )

A.①强,②强B.②强,③弱

C.④强,⑤强D.①强,③弱

1.D 2.D 第1题,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不会有大气削弱太阳辐射,“太阳翼”接收到的辐射应是未被削弱的太阳辐射,对应图中的⑦。

第2题,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白天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到达月球表面的太阳辐射多,①强;

而夜晚月球表面辐射强,没有大气逆辐射,③弱,也就没有大气的保温作用,因此昼夜温差大。

如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曲线表示30°

N某大陆与某大洋不同海拔上1月、7月的气温,读图完成3~4题。

3.大陆1月、大陆7月,大洋1月、大洋7月对应的四条曲线分别是(  )

A.①④②③B.①③②④

C.②④①③D.②③①④

4.下列对图中内容描述正确的是(  )

A.随着海拔的增加,海陆热力差异变大

B.7月份,在海拔3000m上海陆热力差异最大

C.7月温差大于1月,因为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D.1月大陆作为冷源、海洋作为热源在不同海拔上总是存在的

3.A 4.D 第3题,图中四条曲线表示的是30°

N地区,1月份为冬季,7月份为夏季,同一海拔7月气温高于1月,由图中数据可知,①②为1月,③④为7月。

同纬度地区夏季大陆气温比海洋高,冬季大陆气温比海洋低,从而得出①为大陆1月,②为大洋1月,③为大洋7月,④为大陆7月。

故A项正确。

第4题,由图可知,在不同海拔上1月大陆气温总比海洋低,所以1月大陆作为冷源、海洋作为热源在不同海拔上总是存在的,故D项正确。

由图中数据可知,随着海拔的增加,温差变化有大有小,趋势表现不明显,故A项错误;

由上题分析可知,③④表示7月份,在海拔1500m左右海陆温差最大,海陆热力差异最大,故B项错误;

7月温差大于1月,冬夏季风的强弱与气压差有关,冬季风一般强于夏季风,故C项错误。

考点二 逆温现象

(一)逆温现象产生的机理

在对流层,气温垂直分布的一般情况是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大约每升高100m,气温降低0.6℃,这主要是由于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热源是地面,离地面越高,受热越小,气温就越低。

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称为逆温现象。

(二)逆温的类型、过程及其影响

1.逆温的类型及成因

成因

特点

辐射逆温

地面辐射冷却,在晴朗无云或少云的夜晚,地面辐射冷却快,离地面越近,降温越快

大陆上常年均可出现,尤以冬季最强

平流逆温

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水面上,而发生的冷接触作用

愈近地表,降温愈快

锋面逆温

冷暖气团温度差异显著,暖气团位于锋面上部

出现于锋面附近

地形逆温

冷空气沿斜坡向低谷和盆地流动

出现于山谷或盆地

2.逆温的形成及消失过程

3.逆温的影响

(1)有利方面

①逆温的出现阻碍了空气对流,因此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

②逆温出现在高空,有利于飞机的飞行。

③和其他天气现象一样,逆温可当成一种气候资源加以利用。

例如,在我国新疆伊犁河谷,逆温出现在10月至次年3月,长达半年之久,有效地提高了冬季谷地的温度,多年生果树越冬可以免受冻害等。

(2)不利方面

①逆温时大气结构比较稳定,容易加重大气污染。

②对天气的影响:

容易产生大雾等不利天气。

③对交通的影响:

能见度降低,地面湿滑。

[集训过关]

霾的形成与水平方向的静风现象、垂直方向的逆温现象、悬浮颗粒物的增加有关。

当大气湿度增加时,霾可以转化为雾,因而霾与雾常常相伴而生,统称雾霾。

1.四图中容易出现严重雾霾的天气状况及其原因是(  )

A.①——湿度大,降水多B.②——气压高,气温低

C.③——逆温层,风力小D.④——风力小,湿度大

2.雾霾天气对下列相关产业直接影响最大的是(  )

A.果林园艺及乳畜业B.环境保护及文教事业

C.钢铁及汽车制造业D.旅游业及交通运输业

1.C 2.D 第1题,读图,①图中有降水天气,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会随降水落到地面,使大气中悬浮颗粒物减少,不易出现严重雾霾,A错误;

②图表示某地不同气压状况的天数,不是某一天的天气情况,B错误;

③图中近地面气温随海拔增高而升高,出现逆温现象,不利于空气对流运动,有利于雾霾形成,C正确;

④图所示风速较大,不利于雾霾的形成,D错误。

第2题,出现雾霾天气时,大气能见度降低,直接影响到旅游业及交通运输业,但是对其他选项中的产业影响较小。

逆温是指某高度大气实际温度高于理论温度的现象,河流和湖泊中有时也会出现逆温现象。

读阿根廷某湖泊不同季节垂直水温变化图,回答3~4题。

3.图中能反映逆温现象的曲线及其出现的月份是(  )

A.① 7月B.② 7月

C.① 1月D.② 1月

4.此时该湖泊出现逆温的原因是(  )

A.处于夏季,湖泊水温上升过快

B.处于冬季,表层湖水受外界降温影响大

C.湖底在此时因为有火山喷发,从底部释放大量热能

D.该季节湖水运动频率过高

3.A 4.B 第3题,河流和湖泊出现逆温现象,说明随深度增加水温出现升高现象。

读图可知,曲线①随深度增加水温出现升高现象,所以曲线①反映逆温现象;

曲线①湖泊水面温度为0°

,应该为当地冬季,阿根廷为南半球国家,当地冬季为7月,故A正确。

第4题,出现逆温的季节为当地冬季,A错误;

湖泊出现逆温的原因应该是当地冬季湖面降温快,而湖底降温慢,所以形成逆温,B正确;

火山喷发是偶然现象,此图反映的是不同季节垂直水温变化图,是一个平均状况,不是偶然发生的,C错误;

湖水运动频率过高不是发生逆温的原因,D错误。

考点三 热力环流

[整体感知]

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一种环流形式,结合等压面示意图对其形成过程分析如下。

[具体分析]

1.海陆风

(1)成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2)影响与应用

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

2.山谷风

(1)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

山谷(小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盆地),使谷底(小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

所以,山谷(小盆地)地区不宜布局产生污染的工业。

3.城市热岛效应

(1)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

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于下沉距离之外。

湖泊与湖岸之间存在着局部环流。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大湖(东西宽约90km)东湖岸7月份某时刻实测风速(m/s)垂直剖面图。

据此完成1~2题。

1.若将该图西湖岸的实测风速补绘完整,则下图正确的是(  )

2.图示时刻最可能为地方时(  )

A.2时           B.8时

C.14时D.20时

1.A 2.C 第1题,由图可知,东湖岸风是由湖泊吹向湖岸的偏西风,而高空是偏东风,产生该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湖泊和湖岸的热力差异导致的。

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可知,湖泊两侧的风向应正好相反,故A项正确。

第2题,由图可知,东湖岸风是由湖泊吹向湖岸的偏西风,说明近地面湖泊形成高压,陆地形成低压。

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可知,此时湖泊气温较低,湖岸陆地气温较高,说明此时应是白天太阳辐射较强、气温较高的时候,故C项正确。

甲、乙两图示意两种常见的热力环流,读图完成3~4题。

3.甲图所示的热力环流(  )

A.出现在白天

B.出现在夜间

C.此时陆地近地面为低压

D.此时海洋高空为低压

4.乙图中(  )

A.市区气温高于郊区

B.市区气压高于郊区

C.在①地建设绿化带比在②地更合理

D.在②地布局水泥厂比①地更合理

3.B 4.A 第3题,从图中可见近地面风由陆地吹向海洋,是因为晚上海洋放热慢,形成低压,陆地放热快,形成高压。

高空与近地面气压相反。

第4题,乙图为城市风,是因为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城市气流上升,到郊区附近冷却下沉,然后在城郊之间,近地面空气由郊区流回城区。

因此在布局工业时,要把污染严重的企业布局在城市风的下沉距离之外。

在此范围内可布置绿化带净化空气。

考点四 等压面图的判读

1.判断气压高低

(1)气压的垂直递减规律。

由于对流层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在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增加气压降低,如图,在空气柱L1中,PA′>

PA,PD>

PD′;

在L2中,PB>

PB′,PC′>

PC。

(2)同一等压面上的各点气压相等。

如图中PD′=PC′、PA′=PB′。

综上分析可知:

PB>

PA>

PD>

2.判读等压面的凸凹

等压面凸向高处的为高压,凹向低处的为低压,可形象记忆为“高凸低凹”。

另外,近地面与高空等压面凸起方向相反。

3.判断下垫面的性质

(1)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

夏季,等压面下凹者为陆地、上凸者为海洋(湖泊)。

冬季,等压面下凹者为海洋(湖泊)、上凸者为陆地。

(2)判断裸地与绿地:

裸地类似陆地,绿地类似海洋。

(3)判断城区与郊区:

等压面下凹者为城区、上凸者为郊区。

4.判断近地面天气状况和气温日较差

(1)等压面下凹者,多阴雨天气,日较差较小。

(2)等压面上凸者,多晴朗天气,日较差较大。

烟台适应性考试)读城市中心与郊区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分布图(图1)及城郊间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图2),完成1~2题。

1.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城郊之间正确的环流方向是(  )

A.E→F→H→G→E     B.G→E→F→H→G

C.G→E→H→F→GD.G→H→F→E→G

2.下列关于城区与郊区大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EF代表城区气压垂直变化规律

B.各点间的热力环流,昼夜方向相反

C.甲处位于郊区高空,气流下沉

D.乙、丙间气流流动方向如箭头所示

1.D 2.C 第1题,读图可知,G、E位于近地面,且气压E>

G,而郊区相对于城区气温较低,气压较高,故E为郊区,G为城区,因此近地面空气从E流向G;

F为郊区的上空,气压较低,H为城区的上空,气压较高,所以高空气流从H流向F。

垂直方向,城区近地面空气上升,空气由G流向H;

郊区空气下沉,空气从F流向E,由此判断环流的方向为G→H→F→E→G。

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近地面城区的温度高于郊区,所以城区近地面形成低压,而图中E处的气压较高,对应的为郊区,EF代表郊区气压垂直变化规律,A错误;

无论昼夜,近地面温度都是城区大于郊区,因此热力环流的方向没有昼夜的变化,B错误;

由图中甲地等压面向下弯曲,丙处等压面向上拱起可知,甲处气压小于丙处气压,而郊区空气下沉,高空为低压,所以甲处为郊区的高空,气流下沉,C正确;

乙、丙之间的气流应该由高压流向低压,不会沿等压面流动,D错误。

下图为我国某山间河谷某时段等温面和等压面分布剖面示意图。

完成3~4题。

3.下列能正确反映图示情况的是(  )

①该时段为夜间 ②该时段为白天 ③该时段吹谷风

④该时段吹山风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4.该山间河谷此时段多雨。

下列四幅图中,能解释此现象的是(  )

3.B 4.D 第3题,由图可知,该时段河谷等温面向高处凸,等压面向低处凹,说明该时段河谷温度高,气压较低,根据“山谷风”的热力环流原理,可以判断该时段为夜间,吹山风,故选B。

第4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两边山坡气流下沉,为夜间吹山风,河谷气流上升过程中,遇冷凝结,容易成云致雨,因此夜雨较多,故选D。

等压线图的判读

等压线图是等值线图的一种,表示在同一海拔高度上气压水平分布状况的图。

常见的等压线图有气压场类型图(图1)、某时地面气压等值线图(图2)、某日地面等压线图(图3)。

在同一水平面上,每一条等压线上的气压值相等。

等压线图的判读和应用是高考中经常出现的考查要点,判读的关键是抓住等压线数值特征、分布特征及组合特征。

[常见图示]

图1 气压场类型图

图2 亚洲东部某日某时地面气压等值线图(单位:

hPa)

图3 北美某地区某日等压线图

[判读技巧]

等压线图是等值线图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类型,它同样具有等值线图的一般特征和基本判读方法。

1.判读气压形式

(1)低压中心(如图1中乙处):

等压线呈闭合曲线,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低(中心为上升气流)。

(2)高压中心(如图1中甲处):

等压线呈闭合曲线,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高(中心为下沉气流)。

(3)高压脊(如图1中丙处):

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弯曲最大各点的连线叫脊线。

(4)低压槽(如图1中丁处):

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弯曲最大各点的连线叫槽线。

(5)鞍:

两个低压和两个高压交汇处,其气压值比高压中心低,比低压中心高。

2.判断风向

首先明确高低气压;

其次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最后根据南、北半球画出偏向风(如图2中A地吹偏南风)。

3.判断南、北半球

(1)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右侧——北半球。

(2)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左侧——南半球。

4.判断风力(风速)大小

(1)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如图3中乙地)。

(2)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如图3中甲地)。

5.判断季节

(1)夏季(北半球7月、南半球1月):

大陆内部一般为低压。

(2)冬季(北半球1月、南半球7月):

大陆内部一般为高压。

6.判断天气状况

(1)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寒冷干燥。

(2)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温暖湿润。

(3)低气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

高气压过境时,多晴朗天气。

(4)低压中心和低压槽控制区多阴雨天气,如图1中乙处和丁处;

高压中心和高压脊控制区多晴朗天气,如图1中甲处和丙处。

[应用体验]

[典例] (2016·

江苏高考·

节选)2016年1月24日,一股强大的寒潮影响我国。

如图为该日8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判断此时我国(  )

A.各地均受强大高压脊控制 B.北方普遍降温降雪

C.三亚风力大于昆明D.北京、上海风向基本相同

[审题析题] (在“____”上填关键点)

——————————————————————————————————

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

从季节看,我国此时是冬季,寒潮为冷空气活动,其影响地区气压状态为高压。

2.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答案] D

———————————————————————————————————

天津一模)读图,回答1~2题。

1.判断此时P地的风向(  )

A.西北风B.东南风

C.西南风D.东北风

2.甲、乙、丙、丁四地中的气压可能与Q地相等的是(  )

A.甲B.乙

C.丙D.丁

1.A 2.D 第1题,图示P地西侧为高压、东侧为低压,依据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可判断为西北风。

第2题,图示等压距为2.5hPa,则Q地外围等压线数值可能是1005hPa或1007.5hPa;

再运用“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判读法,可判断Q地数值可能是1002.5~1005hPa或1007.5~1010hPa;

与图中丁地数值可能相等。

郑州质检)如图是东亚局部地区某日8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

hPa)。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①②两地气压差最可能是(  )

A.12hPaB.13hPa

C.14hPaD.15hPa

4.此时,台湾海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企业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