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23单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065406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41.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下23单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六下23单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六下23单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六下23单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六下23单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下23单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六下23单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下23单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下23单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tiǎoxì

nxù

ulá

ngbè

ilí

ngché

n

zhò

ngguǎxuá

nshūnà

hǎnjiānmiè

zhè

něryù

ng

()()()()

(2)解释加点字。

同仇敌忾 万籁俱寂 众寡悬殊 如火如荼 猝不及防震耳欲聋

2.组内交流。

3.班级展示。

三、再读课文,初知大意。

1.文章内容我知道。

(1)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再想想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同一个内容,可以合并在一起。

并说说理由。

(2)再读课文后,我知道课文中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有:

(3)我知道课文中点明中心的一句话是:

2.组内交流。

四、指导写字。

1、指导书写:

仔细独立观察,自我体会字的结构与写法。

2、学生描红临摹生字。

(师巡视指导)

五、课堂小结

六、当堂检测。

1.按要求写词语。

哭爹喊娘(含一对近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

人仰马翻(含动物的词)___________________

暴跳如雷(含有比喻成份)__________________

如火如荼(ABAC式)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死存亡(含有一对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这篇课文我积累的好词有。

万()俱寂气势()()恼羞成()众()悬殊

同仇敌()人()马()哭()喊()()不及防

鬼()狼()生()存()成()结()夜以()日

如()如()震耳欲()抱头鼠()狼()而逃

板书设计:

 

  卢沟桥烽火

                          

   7月7日深   

    第二天凌晨  

      当天晚上   

自我

反思

第二课时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按顺序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2.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认清日寇侵略罪行,激发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

3.能写出自己对日本侵略中国的看法。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按顺序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学习难点:

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狠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

一、课堂测试。

课文中点明中心的一句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自主探究(用心读课文,完成问题)。

【课文导读】

第一部分:

抓住重点词语、句子来体会日军的侵略行为。

自读课文1然段,思考:

1.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日寇急于吞灭我国的狼子野心和卢沟桥的起因?

2.你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卢沟桥重要的战略地位?

3.有感情的朗读这一段。

第二部分

读课文2---5自然段,思考:

1.你从哪些词语或句子知道了这起事件是日本侵略者早有的预谋?

2.你从哪些词语或句子感悟到了日本侵略者蛮横无理、不可一世的狰狞面目,从字里行间看出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

3.你用从哪些词语或句子,感受到了我国守军不畏强敌,奋勇抗击侵略者的英雄气概。

4.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了,日本侵略者遭到惨败的可耻下场?

读课文6-9小节思考,在中华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发挥了怎样的巨大作用?

三、小组交流。

四、全班展示。

五、写出自己对日本侵略中国的看法。

交流展示指导

六、课堂总结

抗战之火,由卢沟桥的烽火点燃,卢沟桥上的石狮子见证了这段历史。

在同是中国人,同样爱祖国这根红线的连接下,抗战之火很快燃遍祖国各地。

在8年的抗日战争中,发生了许多感人的小故事,课后请大家收集有关抗战的小故事。

卢沟桥烽火

(1937.7.7)

日蓄意挑衅我

(败逃)七七事变(胜利)

军奋力还击军

半截蜡烛

3.能说出本课新词的意思以及课文的主要内容。

 

能说出本课新词的意思以及课文的主要内容。

《半截蜡烛》课件

一、激情谈话,创设情境。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半截蜡烛是最寻常不过了。

但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文中的半截蜡烛非常特别,它关系着一家人的生命和一场重要战争的胜负,它引发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乘上时光列车,倒回到第二次世界大战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走进一个普通的法国家庭,去感受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图文资料。

资料链接: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年-1945年以侵略者德、日、意法西斯轴心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国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结果以美、英、苏、中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二、聚焦文本,探求新知

(一)师组织学生按学案要求明确目标,自主学习。

师行间巡视,了解学情。

1.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生字、词语。

(1)识记生字,拼一拼,写一写。

njié

zhú

xīnló

utī

ché

ngnuò

xīmiè

chú

(2)读写词语。

强盗绝密绝妙熄灭烛芯厄运摇曳镇定

(3)用合适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厄运厉声从容摇曳镇定

(4)用“妙”组词,完成词语搭配:

()的主意()的变化()的构思

3、再次读文,理清文章脉络。

(1)用自己的话概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2)这“半截蜡烛”特别在_________。

(3)文章围绕“半截蜡烛”,叙述了一个一波三折的惊险故事。

首先,一个中尉将蜡烛(),此时,伯诺德夫人就()而那个中尉为了(),又把蜡烛()。

关键时刻,大儿子杰克借口(),拿走蜡烛,可那个中尉一把()。

万分危急的时刻,可爱的杰奎琳借口(),巧妙地端走了蜡烛,挽救了一家人的性命。

(二)、组织学生合作探究。

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相互补充。

(三)、组织学生在班级集中展示。

1.抽小组、抽个人分段朗读,进行指导。

2.多种形式读生字、词语。

3.理解词语的意思,完成词语搭配。

4.理清文章脉络。

师根据学情适时出示多媒体课件,重点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词语,用自己的话说课文内容。

教师提醒学士展示时要做到:

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自信大方。

三、指导书写

1.用钢笔描红、临写。

2.抄写词语。

四、当堂检测。

1.听写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半截蜡烛》讲的是______期间,___国______一家为了保护______同德国军官巧妙周旋,斗智斗勇,从中,我们感受到了他们______的品质。

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过无数像这样感人的故事。

同学们回去收集些相关的资料,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半截蜡烛

伯诺德夫人换灯灭蜡烛

杰克搬柴移蜡烛

杰奎琳请求带蜡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险境中的动作,神态、语言以及心理活动感悟他们与敌人斗争时的沉着、勇敢和机敏。

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险境中的动作,神态、语言以及心理活动感悟他们与敌人斗争时的沉着、勇敢和机敏。

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一、展示图片,复习导入。

师:

1939年,德国发动了侵略其他国家的战争,当时的法西斯用非常残暴的手段展开了血腥的屠杀。

(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在这场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抗击侵略者的感人事迹。

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半截蜡烛》这篇课文。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呢?

  (指名交流初读印象)

正是这半截蜡烛,使伯诺德夫人一家度过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夜晚。

二、自主探究(我会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及心理活动来了解人物)。

自读读课文1然段,思考:

1.通过读第一自然段你认为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

2.伯诺德夫人为什么不把这样重要的情报藏在隐蔽的地方,而是放在“显眼”的“半截蜡烛”里?

3.有感情的朗读这一段!

1.你从哪些词语或者句子中感受到当时情况危急、气氛的紧张?

2.你又从哪些地方感悟到了伯诺德夫人的机智与镇定?

3、你还从哪些地方感悟到了杰克的机智与镇定?

4.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德军的凶狠?

读课文6-7自然段,思考:

1.小女儿杰奎琳为何可以化险为夷?

2.你又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杰奎琳的机智与勇敢?

三、组内交流。

四、班级展示。

五、写话训练。

同学们,这半截蜡烛熄灭了,但我们与伯纳德一家一同经历的这场无声的战斗却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中。

二战结束以后,为了表彰伯纳德夫人一家,法国政府决定为他们一家三口每个人颁发一枚自由荣誉勋章。

在颁发勋章时,要宣读这样一份奖状,你想象上面会写些什么呢?

四、总结回顾,延伸拓展

  1.看板书,总结课文。

补充板书:

挺身而出千钧一发

  2.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一家三人的胜利靠的是什么?

   (靠的是机智、勇敢、镇定,终于成功地保住了蜡烛中的机密。

  3.再读第一自然段,他们这样做的背后有一种强烈的情感支撑,是怎样的一种情感?

(爱国)

           半截蜡烛

点燃蜡烛  重新点燃  夺回蜡烛

挺身而出        千钧一发

 轻轻吹熄  端起烛台  端起上楼

       (机智、镇定、勇敢)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

六1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课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挂图,指识聂荣臻将军,教“聂”、“臻”的读音。

说说你知道的有关聂荣臻的故事。

2.聂将军是一个怎样的人?

略作介绍:

聂荣臻(1899~1992):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一生功勋卓著。

今天我们学习一则有关他的故事。

(板书: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二、学生自学课文完成练习。

1.读拼音,写词语。

抗日战争期间,聂荣臻元帅面对两个wú

gū()的日本小女孩,用中国人的hé

shà

n()和仁爱,给予细心的zhà

olià

o(),打消了小女孩的jūshù

()和jīngkǒng(),实现了中国人民yǒushǐyǒuzhōng()和zhì

nzhì

()的国际主义精神。

40年后,这两个后来由亲友fǔyǎng()长大的日本小女孩,zhuānché

ng()来中国寻找她们的恩人。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包扎(zāzhā)拘束(shù

)聂荣臻(zhēnzhēng)

3.借助工具书,先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再理解词语的意思。

无辜:

至仁至义:

有始有终

4.组内交流。

5.班级展示。

三、再读课文,初知大意。

(2)再读课文后,我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是:

(3)我最感动的语句(摘抄语句)

四、指导书写

1.用钢笔描红、临写。

2.抄写词语。

五、当堂检测。

1.填空(课文内容)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讲的是发生在 

 

时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文章真切而生动地叙述了 

,反映了 

2、两个日本孤女(      ),聂将军(),看到她的伤口(    ),便马上()。

然后,又(    )女孩。

3、课文的中心句()。

(救出——关心——送归——感谢)

新知探究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描写聂将军照顾两个日本小姑娘的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3.续写美穗子看望聂将军的情景。

抓住描写聂将军照顾两个日本小姑娘的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

用自己的话说说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中日友谊的使者”。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课件

一、走近人物,质疑激趣。

就是这样一位曾经率领我八路军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的将领,却被日本人民称为“活菩萨”,“中日友谊的使者”。

这是为什么呢?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与两个日本小姑娘的故事。

(板书题目)。

右边的这幅图片就是当年他与小美穗子的合影。

二、自主探究(用心读课文,完成问题)

自读读课文1-2然段,思考:

1.当时,中日是敌对的交战国,聂将军关心日本小姑娘,岂不是敌我不分?

你认为这种想法对吗?

2.有感情的朗读这一段!

读课文3自然段,思考:

1.请从课文中找出聂将军关心、照料两个日本小姑娘的语句,从这些语句中你觉得聂将军是个什么样的人?

读课文4-6自然段,思考:

1.试着给课文的最后一幅插图取一个名字?

2.你从聂将军的信中你读懂了什么?

3.日本人民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是因为

4.组内交流。

5.班级展示。

三、当堂检测。

1.用词语概括人物的品质特点,不少于三个,并选择一方面特点联系具体语句说说你的感悟。

聂将军:

感悟:

2.文章中,日本小姑娘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

可以省去吗?

为什么?

四、写话训练

续写美穗子看望聂将军的情景。

交流展示

五、总结升华。

介绍美穗子的后半生:

劫后余生的美穗子一直怀着感恩之心与中国交往。

由于积极从事日中友好活动,她受到日中友协全国本部的表彰,被选为日中友协都城支部的理事。

(出示握手图片)40年风风雨雨,从战火中走出的他们,今朝又相聚。

他们握着的双手,是一座桥梁,这桥的两边便是——中日两国人民。

他们握着的双手,是一条纽带,系着的是善良的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向往和平的心。

所以,日本人民称聂将军是——

出示最后一句话,齐读。

如果说,将军救孤女的善举是一粒种子,那么,由此而缔结的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便是这种子开出的鲜花!

愿这朵扎根于战火之中,用人道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浇灌而成的友谊之花越开越艳!

远离战争,向往和平,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心声,更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心声!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心肠慈善

照料活菩萨

宽厚仁义

国际主义中日友谊的使者

送归

至仁至义

水村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习作2

1.能按“习作要求提示”选择和小伙伴之间发生的老师不知道的故事,自拟文题写下来。

2.要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把内容写具体,情节写生动。

 要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把内容写具体,情节写生动。

学习难点:

要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把内容写具体,情节写生动。

课件

一、激趣导入,明确要求

上课伊始,故意创造一个教师不在场的课堂,给予学生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然后走进课堂引发讨论:

老师没在课堂时,同学们都做过些什么?

在讨论过程中,要打消学生的顾虑,要鼓励学生说出真实情况。

进而引入新课,揭示本次习作要求——写一写老师不在时,拟和小伙伴之间发生过的故事,无论是好事、趣事还是错事,都可以写下来。

二、借助例画,探究写法。

1.叙事要完整、具体,注意详略得当。

引导学生把握记叙文的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尤其是事情的发展过程要一步一步的写清楚,让事情的每一个发展层次清楚的展现于读者眼前。

借助例画来引导探究。

(1)抓住整体观察例画,感知“面”的描述。

组织学生讨论:

画面上有哪些人?

他们在干什么?

当时的情形怎样?

(2)抓住局部观察例画,感知学习“点”的描写。

从例画中选取一两位同学进行细致的观察,想一想,他们在做什么?

2、写好人物的活动,插入必要的细节。

(1)选择特定的人物捕捉细节。

(2)插入突发事件添加细节。

三、联系实际,交流体验。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例画中描绘的场面学生一定也经历过,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老师不在时,自己曾经扮演过怎样的角色,先小组交流,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

交流时除了要抓住自己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还要把其他同学的种种表现都描述出来。

四、写法迁移,尝试习作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运用例画探究出的写法完成习作草稿。

参照老师的修改意见,积极讨论交流后,认真修改作文,并从中掌握修改作文的步骤和方法。

 能参照教师的修改意见,把这篇习作修改好。

培养认真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导学过程

一.评改延伸,深化习作感受

  1.小组评改。

  2.班级交流。

  小组推选优秀习作在班级宣读。

  3.同学提出修改意见。

  4.学生修改。

二.誊写作文。

同学们将修改后的作文,认真地誊写在作文本上。

收获

练习二

认识农具,了解它们的用途,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认识农具,了解它们的用途,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一、教学《语文与生活》。

1、自由连线,认识各种农具。

(交流,教师指出正确答案)

2、你们知道这些农具都有什么作用吗?

(学生自由说,提出不同意见)

3、读读下面的诗句,看看带点的词语都和什么农具有关系。

学生判断、交流。

二、弄清农具用途。

木犁:

以牛牵引用于翻土,犁铧、犁壁为铁制,余皆木制。

80年代后,平原多以机耕,山区尚有少量使用。

耙:

用于耕后碎土,呈长方形,木架铁齿,耙架上装10余把铁刀片,以刀片滚动切碎泥块。

镰刀:

俗称割刀,呈月牙状,刀口有斜细锯齿,尾端装木柄,用以收割稻麦。

50年代受苏北、山东大镰刀影响,刀体、刀柄稍有加长,为今收割常用工具。

锄头:

用于松土、削草。

可分劈草锄、阔板锄、开山锄等。

耧:

也叫耧犁。

据东汉崔寔《政论》记载,耧犁是西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所发明,其使用方法和功效是:

“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

”这种耧犁就是现在北方农村还在使用的三脚耧车。

耧车有独脚、二脚、三脚、甚至四脚数种,以二脚、三脚较为普遍。

王祯《农书·

耒耜门》记载,两脚耧的具体结构为:

“两柄上弯,高可三尺,两足中虚,阔合一垄,横桄四匝,中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

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

三、读读诗句,括号中的词和什么农具有关系?

昼出(耘田)夜绩麻童孙未解供(耕)织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耕:

木犁耘田:

锄锄禾:

锄头种:

耧v收:

镰刀

练习2

单元练习课

张柳波

了解《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理论经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