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37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同步练习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2048620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87.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37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同步练习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37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同步练习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37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同步练习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37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同步练习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37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同步练习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37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同步练习题Word下载.docx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37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同步练习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37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同步练习题Word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37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同步练习题Word下载.docx

涉及的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6.下列有关碳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 

动、植物呼吸作用吸收O2释放CO2

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过量的CO2,以解决温室效应 

提倡“低碳生活”,大力推广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7.化学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大量排放含SO2的废气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

大量使用燃煤只会排放二氧化碳气体

大量推广使用太阳能和风能有利于减少空气中的PM2.5

应推广使用含磷洗衣粉,因为其废水可以作磷肥使用,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8.自然界中氧循环如图所示,在A处不参与该循环的是( 

生物的呼吸作用 

含碳燃料的燃烧 

发展利用氢燃料 

微生物氧化分解

9.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汽车和工厂排放的废气和烟尘 

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烧

人造含氟制冷剂的泄漏 

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大量产生

10. 

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CO的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

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中毒

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大气中CO2的消耗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1.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建立世界环境日的目的是:

倡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目的是(  )

购物时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外出尽量步行或骑自行车 

充分利用太阳能 

直接燃烧煤炭

12.“两型”社会,提倡“低碳”生活,下列有关碳及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二氧化碳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

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

金刚石、石墨是碳的单质,而C60则是碳的化合物

13.在温室大棚里把种植和养殖结合,可实现优势互补。

下列对这种生态模式的错误叙述是( 

养殖为种植提供有机肥料 

种植为养殖提供丰富的氧气

养殖为种植提供二氧化碳 

养殖为种植提供氧气

14.在寒冷地区,每到冬季几乎所有的植物都会落下叶子,植物的光合作用基本停止,但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却并不感到缺氧,这是因为( 

天气寒冷,人们都在室内活动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是全球性的

由于寒冷,人们的呼吸作用减弱 

在夏季植物释放了大量的氧气,储存到冬季用

15.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数字能表示各类生物呼吸作用的有(  )

①④⑦ 

①②④ 

②③④ 

⑤⑥⑦

二、填空题

16.如图所示为“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主要循环示意图“,完成以下两题:

(1)大气中的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大面积砍伐森林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有________ 

①大气中CO2浓度增加 

 

②造成台风灾害 

③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 

④许多物种灭绝 

⑤寒潮多发

17. 

自然界中无时不在进行着CO2、H2O、O2的循环,使地球充满勃勃生机.

(1)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氧________(填“元素”“原子”或“分子”).

(2)大气中的C02含量应保持相对稳定.如果排放人空气中的CO2过多,可能会加剧________.

(3)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是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从微观角度分析,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

(4)写出一个消耗02产生CO2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5)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

二氧化碳+水

淀粉+氧气.其中淀粉属于________(填一种营养素的名称).

(6)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如图属于“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________ 

(填宇母).

18.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减缓全球气体变暖是当今世界要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极为重要。

(1)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下列变化中,对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总量平衡至关重要的是 

(填序号)。

CO2+H2O===H2CO3 

光合作用

CO2+C

2CO 

CO2+2NaOH=Na2CO3+H2O

(3)科学家采用新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如下反应:

2CO2+6H2=4H2O+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4)为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________ 

①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

②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③大力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三、解答题

19.树叶叶片不仅可以吸收一些有害气体,还可以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转化为淀粉和氧气,起到改善环境的作用.通常晴天时,每天每平方米叶片可吸收5g二氧化碳来进行光合作用,则:

(1)某公园中叶片面积约为100万平方米,在一个月(按20个晴天计)内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________;

(2)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引起“温室效应”,导致地球气候变暖,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②为了防止温室效应的产生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20.大量排放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己得到公认。

控制大气中CO2含逞刻不容缓。

(1)在自然界碳循环中,大气中CO2被消耗转化为有机物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

其过程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2)一些城市在大型建筑的屋顶种植当地草类,花卉等植物,并配置相应的传感器与灌溉技术来降温,从而减少空调使用,这种“绿色屋顶”可以降温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科学家提出用某些溶液来吸收CO2,从而将CO2从工业尾气中“捕捉”出来,适合“捕捉”CO2的溶液有________ 

等;

(4)某实验小组想制取一定质量的CO2进行研究,现有质量分数为80%的碳酸钙20克,稀盐酸足量,最多可以制得CO2________L(该温度和气压下,二氧化碳密度为2g/L)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冰岛约1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面积中约有11%被冰川覆盖。

专家称,未来200年间,冰岛的冰川将受全球变暖的影响而消失。

如图所示为2008年7月10日,冰岛杰古沙龙湖漂浮的冰川。

材料二 

孟加拉国洪水泛滥,卫生部门公布的最新数字显示,此次洪灾导致孟加拉国全国各地共有516人死亡。

(1)全球变暖导致高纬度地区冰川融化,会产生哪些影响?

(请写出两点)________。

(2)孟加拉国洪水泛滥的原因是:

________。

(3)针对全球变暖应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请写出两条)________。

22.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等低碳行为,低碳理念正逐渐深入人心。

如图表示目前某市碳循环的实际情况,请分析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________是碳循环的重要纽带,因为它能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________,进而通过多条途径进行碳循环。

(2)动植物遗体和排出物中含有的碳可通过④所示途径继续参与碳循环,主要是由于________ 

的分解作用。

(3)如果过度利用煤、石油等燃料,就会大大增加生物圈中________的排放量,进而加剧温室效应。

四、实验探究题

23.某学校科学兴趣小组想设计一个实验来模拟研究CO2浓度增加是否增大地球“温室效应”。

他们查阅的有关数据如表一:

CO2

空气

25℃,1个标准大气压下气体的比热

0.684千焦/(千克·

℃)

0.72千焦/(千克·

0℃,1个标准大气压下气体的密度

1.96克/升

1.29克/升

并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和操作步骤:

Ⅰ.在两只同样的玻璃瓶里分别充满CO2和空气,并编号为甲、乙,塞紧带有相同温度计的橡皮塞(如图所示)。

再把两只玻璃瓶放在阳光下照射,观察甲、乙瓶中的温度变化。

Ⅱ.阳光持续照射,间隔一定时间测量两支玻璃瓶中的温度,并记录如表二:

时 

9:

23

28

33

38

43

48

甲瓶温度(℃)

13.0

19.8

23.5

26.0

26.4

27.0

乙瓶温度(℃)

19.0

22.8

25.0

26.5

53

58

10:

03

08

13

27.8

28.0

28.1

27.4

27.9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

(2)往瓶中充CO2时,验证瓶中已充满了CO2的方法是________。

(3)该实验中,照射相同时间,根据表二中的数据,比较甲、乙瓶温度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_。

(4)该实验中,在阳光照射下,影响甲、乙瓶温度不同的原因,除了CO2的温室效应以外,其他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5)有同学认为根据该模拟实验的目的,实验设计存在问题,你认为是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考点】温室效应

【解析】【分析】A、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B、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

C、同素异形体由于结构不同,即原子排列不同,彼此间物理性质有差异;

D、二氧化碳是植物的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CO2与CO虽然都由C、O元素组成,由于结构上的不同,两气体性质特别是化学相关差很大,CO是一种有毒气体,CO2没有毒性但含量大时也能使人窒息而亡;

碳的同素异形体由于结构不同,即原子排列不同,彼此间物理性质有差异.

【解答】解:

A、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该项叙述错误;

B、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该项叙述错误;

金钢石、石墨为同素异形体,该项叙述错误;

D、二氧化碳是植物的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该项叙述正确.

故答案应选:

D.

2.【答案】D

【解析】【分析】煤、天然气、汽油等物质燃烧时都能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容易导致厄尔尼诺现象的产生;

氢气燃烧生成水,对环境无污染,是一种清洁的能源.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燃料燃烧生成物的性质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煤、天然气、汽油等物质燃烧时都能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容易造成温室效应和厄尔尼诺现象,而氢气燃烧只生成水,不污染环境.

故选D.

3.【答案】A

【考点】自然界中碳循环

【解析】【分析】本题为分析题,分析题图可以得出答案。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

同时也通过呼吸作用把有机物质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它们共同存在于统一的有机体中。

【解答】题图表示一天之内(早7:

00)温室大棚中CO2含量的变化,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会影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根据题图可知a点时,空气中的CO2含量较低,故此时打开通风口的目的是补充大棚内的CO2。

故答案为A.

4.【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为碳循环相关分析题。

通过分析题图,可以得出答案。

碳是构成生物的基本元素之一,自然界中的碳以单质或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大气中碳的气态化合物主要是二氧化碳,碳在自然界也是可以循环的。

【解答】观察题图,可知图中①②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呼吸作用;

甲代表腐生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

乙代表绿色植物;

丙代表动物;

丁代表动物。

在自然界中,生物遗体和排出物中的碳是可以循环利用的。

故答案为D.

5.【答案】A

【考点】温室效应,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解析】【分析】二氧化碳的转化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所以满足质量守恒定律.同时在这些变化中化学能和动能、势能之间相互转化,有机物和无机物之间也能相互转化.理清图示中的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分析其中的变化过程.上图中的关键步骤是以水分解得到的氢气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在复合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化合物甲等能源.本查以信息给予的形式考查了二氧化碳的相关问题.二氧化碳虽然能引起温室效应,但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因为二氧化碳在工业、农业等多方面应用广泛.

A、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化合物甲,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合物甲可能含碳、氢、氧三种元素,故A正确;

B、Ⅰ中消耗了二氧化碳,而Ⅱ、Ⅲ中都没有消耗二氧化碳,故B错误;

C、水和氢气反应生成化合物甲的条件是光和催化剂,所以需要吸收能量,故C错误;

D、水和氢气反应生成化合物甲的过程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一定改变,故D错误.

故选:

A.

6.【答案】C

【解析】【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

【解答】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

A不符合题意。

B.动、植物呼吸作用把有机物质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

B不符合题意。

C.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一部分的CO2,但量极微远远不足以解决温室效应。

C符合题意。

D.提倡“低碳生活”,大力推广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7.【答案】C

【解析】【分析】A、根据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解答;

B、根据煤燃烧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进行解答;

C、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

D、根据磷会对水资源造成污染分析.明确环境污染的来源、防止环境污染的措施是解答本题关健,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A、导致温室效应加剧的是二氧化碳等气体,故说法错误;

B、煤燃烧会产生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粉尘,会污染空气,故说法错误;

C、大量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化石燃料的燃烧会排放PM2.5等污染物,所以鼓励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能减少PM2.5的污染,故说法正确;

D、使用含磷洗衣粉会对水资源造成污染,故说法错误.

答案:

C.

8.【答案】C

【考点】自然界中氧循环,自然界中碳循环

【解析】【分析】本题为分析题。

生物的呼吸作用、各种燃烧现象及微生物的氧化分解作用都要消耗氧气;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释放到大气中。

【解答】通过分析题图可知,A处发生了氧气转变为二氧化碳这一化学变化,说明消耗了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

而生物的呼吸作用、含碳燃料的燃烧和微生物氧化分解都需要消耗氧气,也都会产生二氧化碳。

而氢燃料的燃烧需要消耗氧气,但产物是水而非二氧化碳,所以C选项符合题意。

9.【答案】B

【解析】【分析】在正常情况下,碳的循环是平衡的,但由于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地层中经过千百万年积存的、已经脱离碳循环的碳元素,在很短的时间内释放了出来。

这就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迅速增加,进而导致气温上升,引起“温室效应”。

【解答】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烧,使地层中经过千百万年积存的、已经脱离碳循环的碳元素,在很短的时间内释放了出来,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迅速增加,引起“温室效应”。

故答案为B.

10.【答案】D

【考点】自然界中碳循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解:

A、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不是一氧化碳,错误;

B、一氧化碳不与氢氧化钙反应,不能防止煤气中毒,错误;

C、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但是分子构成不同,因此化学性质不同,错误;

D、大气中CO2的消耗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正确;

【分析】根据已有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因而性质不同.

11.【答案】D

【解析】【分析】可以围绕“低碳减排,绿色生活”分析;

低碳即减少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根据具体的叙述进行分析、考虑,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低碳生活、低碳经济是当前十分热门的话题,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从自己做起,用低碳生活的理念指导我们的生活.

A、购物时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可以节约能源,减少白色污染,符合世界环境日的主题;

B、外出尽量步行或骑自行车,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世界环境日主题;

C、充分利用太阳能,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世界环境日的主题;

D、直接燃烧煤炭,会使二氧化碳增高,不符合世界环境日主题.

D

12.【答案】C

【解析】【分析】A、根据温室效应、酸雨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一氧化碳难溶于水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气进行分析判断.

D、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根据常见的碳单质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温室效应、大气中二氧化碳消耗的主要途径、一氧化碳的性质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A、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产生温室效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故选项说法错误.

C、大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D、金刚石、石墨是碳的单质,C60是由碳元素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也属于碳的单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3.【答案】D

【解析】解答:

养殖为种植提供的是二氧化碳,不能提供氧气。

【分析】考查种植和养殖结合的益处

14.【答案】B

【考点】自然界中氧循环

【解析】【分析】自然界存在一种重要的物质循环——氧循环:

大自然中氧气的含量会由于生物的呼吸作用和物质的燃烧等减少,但又会随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增加,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

氧的循环具有全球性,因为气体分子是运动的。

【解答】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自然界中的碳—氧平衡。

在寒冷地区植物光合作用基本停止时,其他区域植物光合作用照常进行,因为自然界中的氧循环是全球性的,所以寒冷地区的人们不会感到缺氧。

15.【答案】A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①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到大气当中;

②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把从环境中得到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

④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

⑦表示分解者的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到大气当中.③表示生产者被消费者捕食;

故能表示各类生物呼吸作用的①④⑦.

【分析】此题是识图选择题,一是考查识图作答的能力,二是考查对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作用.据此解答.

16.【答案】

(1)化石燃料燃烧

(2)①③④

【解析】【分析】

(1)化石燃料中含有大量的C元素,会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结合植物的多种作用分析回答。

【解答】

(1)由图可知,大气中二氧化碳来源主要是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化石燃料的燃烧,其中长期以来生物的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一直与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维持着动态平衡,但随着工业的发展,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增加。

(2)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使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