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谈幼儿初期教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04417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8.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浅谈幼儿初期教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论文浅谈幼儿初期教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论文浅谈幼儿初期教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论文浅谈幼儿初期教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论文浅谈幼儿初期教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文浅谈幼儿初期教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论文浅谈幼儿初期教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浅谈幼儿初期教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文浅谈幼儿初期教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那么,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是否有束缚孩子个性和创造性的现象呢?

答案是肯定的。

传统的美术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以临摹为主要方法,画什么和怎么画都是老师规定的,幼儿很少有自己的想法,压抑了幼儿的创造力。

要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童心自然流露,充满激情地自由创作。

首先解放孩子的头脑,让其自由想象和思维。

教师采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引导幼儿思考。

如小班美术活动:

“月饼”,老师的提问可这样层层设置,一块圆圆的饼干像什么?

咬一口后像什么?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像轮胎、像月亮、像小船、像蘑菇、像小山„„想象的魅力体现得淋漓尽致。

如:

大班主题活动中的美术教学“神奇的太空”、“神奇的森林”、“会变的小手”、“有趣的汽车”,等等,在绘画前,我们会让幼儿大胆地去想提问、想象,效果都较好。

“大鞋的联想”,我们将一只大鞋放在天空、海洋、森林、沙漠等不同背景下,问幼儿:

大鞋像什么,孩子纷纷说像轮船、像汽车、像房子等。

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创造出一幅幅新奇的作品,有的把大鞋想象成一艘潜水艇,许多美丽的鱼儿在围着她做游戏;

有的把大鞋想象成一幢高楼,一楼住小兔,二楼、三楼住小猴子和小松鼠,门前还有大花园„„幼儿自由发挥的同时,老师首先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鼓励和支持孩子大胆表现,不以简单的“对”或“错”、“像”与“不像”去评价孩子,让幼儿充满自信地去创作,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现自我。

二、解放幼儿的双手,增强幼儿自我表现的能力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一大支柱,而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幼儿美术创作容易受思维的符号性和自我中心性影响,往往凭直觉表象而进行,因此,具体美术操作活动对促进幼儿发展创造力,提高审美能力十分必要。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

“中国对于小孩子一直是不许动手,动手要打手心,往往因此摧残了儿童的创造力。

我们幼教工作者应该像爱迪生的母亲学,让小孩子有动手的机会。

”可见,多给幼儿动手的机会,让幼儿手和脑并用,是培养创造力必要的途径。

我们从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入手,积极为幼儿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

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传统的拿笔临摹教师作品为主的单一方法,让幼儿在作画前先动手感知,再动笔画。

例如:

在美术活动“小草和小花”中,我出示了一张范例让幼儿来观察并绘画,这时小朋友会问:

“怎么画出来的?

”、“为什么小花是花菜画的?

”这时,我让幼儿用切开的和未切开的花菜进行尝试,让他们主动创造出小花。

有的幼儿用花菜根敲出来,说是一颗小石头,“对呀!

你的发现真不错”,我时常用鼓励来肯定他们创造。

又如:

“画雨花石”,请幼儿先用放大镜照照、看看,雨花石上有什么花纹、色彩、线条等,再用手摸摸感知雨花石,最后画雨花石。

这样,不仅激发了幼儿的作画兴趣,而且每个孩子都根据自我的感受创作出了千姿百态的“雨花石画”,教学效果很好。

在大班教学内容方面,我们拓展了手工活动的内容,在原来偏重纸工的基础上,增添了大量的泥工塑造、手工小制作、撕、贴、拓印、印染等多种手工操作活动,多让幼儿动手动脑,独出心裁地创造,感受美术创作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我表现能力。

三、解放幼儿的嘴巴,提高幼儿自我表达的能力陶行知认为:

“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

”“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

”我们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给孩子以充分的机会,让幼儿积极地提问,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所想、所感。

1.给孩子问的自由。

让幼儿从问题的解答中,增进有关美术知识。

如在欣赏《狮王进行曲》中,提问:

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一位幼儿问:

“为什么在节奏谱子中,狮子的叫声要画弯曲的线?

”这时我引导幼儿相互发表意见,有的说:

“因为狮子的叫声一会响一会弱”;

还有的甚至说:

“是因为狮子叫起来又响又长,所以用长长的曲线„„”我们在肯定幼儿回答的同时进一步引导幼儿们明白:

长长的声音符号可以用长波浪线来表示。

经过幼儿间、师生间的质疑释疑,幼儿加深了印象,增进了知识。

2.给孩子讲的机会。

让幼儿能充分地表达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有利于教师读“懂”孩子的作品,引导孩子继续创造。

在绘画“我们的教室”时,发现一位小朋友的画中一片漆黑,我问:

“你画了什么呀?

”他笑着说:

“这是晚上的教室,没灯又没人。

”我忍不住大笑了起来,真是佩服他所谓的理由。

又例如:

在绘画“蚂蚁搬豆”活动中,一位幼儿在画好的蚂蚁上涂黑色,把原来画好的蚂蚁涂掉了一半。

老师问他为什么要涂掉?

这个孩子却毫不含糊地回答:

“蚂蚁爬到洞里去睡觉了。

”教师恍然大悟,忙引导说:

“你能让我们知道蚂蚁在洞里呢?

”孩子停了片刻说:

“给它开个窗吧!

”说着给剩下的半只蚂蚁画了一个框。

看,孩子的创造不是在讲的过程中又得到提高了吗。

3.给孩子评的权利。

我们改变过去以教师的评讲为主的现状,积极引导幼儿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在自评和互评中提高审美能力。

幼儿完成作品后,让他(她)说说自己的作品好在什么地方?

为什么好?

哪里还不够?

让每个孩子看到自己的成功之处,增强创作的自信。

同时开展幼儿间的互评,在主动参与中达到相互学习、共同促进的目的。

画“奇特的房子”时,一位幼儿创造出了形状奇特的“自动救火房”,同伴评价说:

“他的房子想得好,和别人不一样。

”“他的画得背景太花,房子看不清楚。

”„„针对幼儿园的评价,教师马上引导:

“用什么方法能让我们看清楚房子呢?

”幼儿纷纷议论说:

“可以在房子外面勾黑线。

”“可以在房子外面涂白色。

”“把背景涂掉一点。

”他们想出了许多种修改的方法,充分表达了观点,提高了审美的能力。

4、解放幼儿的空间,提供幼儿美术创造的条件,陶行知先生认为:

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

解放了空间,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创造力。

在美术教育中,首先,要扩大幼儿的学习空间。

生活经验是幼儿园进行美术创造的源泉,幼儿进行绘画创作主要依靠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带领幼儿去接触自然、接触社会,去观察、去体验,特别是让幼儿积极地去参与游戏活动,获得丰富的知识和创作灵感,从而使幼儿受到情感的、艺术的、综合的、直观形象的教育。

画《春天》,教师在课前带幼儿在户外观察,寻找春天的秘密,带着问题去欣赏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让幼儿在自我观察、发现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事物用绘画语言来表现,这样既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又使画面丰富多彩,充分表现了孩子的个性。

其次,要拓展幼儿认识的眼界,提高审美意识。

欣赏课,在图片欣赏中让幼儿观察自然景观,观察建筑、环境设计、产品装潢、广告设计等。

有条件还可以带幼儿出去走走、看看,培养生活情趣,提高审美修养。

又如:

启发创作时,欣赏大师作品和优秀儿童画,为儿童提供可接受的高层次的欣赏素材,开阔眼界,积累经验,增强绘画信心,激发表现欲望。

最后,要营造自由、愉快的心理空间,让幼儿轻松愉快地学习。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

心理安全和自由是促进幼儿创造、完全展现自我的两大主要条件。

在心理安全和自由的环境中,幼儿的心情轻松愉快,无压抑感,他们在与周围环境的不断交互作用中,容易形成创新意识与具有个性化的创作。

过多的行为规范和指责,将不利于激发幼儿自主、主动学习热情。

为此,教师要理解孩子,避免指责,变指责性的语言为启发式的询问。

变“你的手画得太长了”为“这个小朋友手伸得这么长在干什么呀?

”;

变“太阳明明是红的,怎么会是绿色的吗?

”为“你画的太阳和别人的不一样,肯定是有秘密吧?

”等等。

教师用充满好奇的语言去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愿意积极参与活动,把全部精力和注意力都集中于活动之中,在轻松、快乐气氛中感受学习成功的喜悦。

综上所述,陶行知先生创造教育思想在现代幼儿美术教育中有着很高的借鉴价值。

我们坚信,只要教师们能认真研究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的内涵,结合当代幼儿的实际灵活运用,就一定能发挥好美术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整体功能。

一、重视幼儿教育,奏响生活教育的序曲通过创设区域游戏,让幼儿在玩中学,玩中求进步。

建筑工地是男孩子们最喜爱的游戏,为了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游戏氛围,为幼儿提供开放的游戏时间、空间、材料,利用废旧的牛奶盒制作了有一定高度的围栏,在围栏的里面铺上了软软的地垫,并投入了一大筐的木质积木,幼儿在里面可以无拘无束地游戏,并能依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搭建的内容、合作伙伴等。

这样幼儿成了游戏的主人,激发了他们游戏的愿望和兴趣,他们能在玩的过程中手脑并用,积极思考,促进身心发展。

幼儿在堆砌高楼的过程中,发现大楼总是不牢固容易倒塌,经过多次尝试,发现大楼的底层一定要结实,因此孩子们把大的积木放在下面,这样大楼一层层地盖上去才能盖得又高又牢固,在搭建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学会了思考,还培养了耐心和细心。

孩子们搭建好高楼后,为了使搭建的内容更丰富,他们还带来了家中的小汽车和很多玩具来丰富建筑工地,使它变得更有生机。

通过创设娃娃家、理发店、超市、小菜场等游戏,让幼儿在玩的同时知道了社会各领域的分工。

在玩之前,我首先带领幼儿参观每个区域,向幼儿介绍各个区域里的材料,然后让他们联系生活经验,通过启发性的提问,说一说应该怎么玩。

娃娃家里有什么?

娃娃家里应该有哪些人?

引发幼儿思考。

接着让幼儿自己分工,谁来当爸爸,谁来当妈妈,谁来当宝宝,充分给予幼儿自主选择的机会。

其他的游戏也是如此,他们各司其职当起了营业员、顾客、店长、妈妈等玩得不亦乐乎。

在玩的同时,幼儿不但享受到了快乐,也增长了不少知识,幼儿的角色意识也增强了。

当然避免不了会遇到困难,幼儿能在遇到困难后自己解决,这正是教育的价值所在。

二、主张教学做合一,唱响互补的旋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

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

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为学。

”这是陶行知先生的至理真言。

适当的游戏活动,可以带给儿童快乐、愉悦的情绪,发展乐观进取的个性,而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在游戏中没有外在的限制,能够身心放松,充分表现自己,实现个人愿望,他们通过操纵材料、物品,控制所处的环境,体会自己的力量和自信,从成功中获得愉快的体验。

那么怎样才能把陶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方法融入我们的课程中呢?

这需要教师抓住契机,积极引导。

我们在区域里投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材料供幼儿操作、摆弄。

在一节课结束后,我会把有价值的材料投放入区域中,让幼儿再次操作,加深幼儿的印象。

比如一节数学课《大和小》教完后,把本次的操作图片投放到数学区,让幼儿操作,我提供两个操作盆,让幼儿按大和小的分类把这些东西区分开来。

在幼儿掌握以后再过渡到按颜色区分大小,不但可以可持续利用让幼儿再次操作,而且增加了难度,提高了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美术课《有趣的糖果》结束后,我们在区域中提供了不同种类的包装纸和海绵,让幼儿自己动手简单制作各种各样的糖果,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我们可适当提高制作难度,如可请幼儿先剪裁,然后自己设计包装纸,再进行包装。

在游戏中,教师常常过分的地追求游戏的结果,而剥夺了幼儿在游戏中的积极性,所以,不要过多地限制,而是应该大胆地让幼儿去探索。

三、显因材施教,重全面发展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

“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

”幼儿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教师参与幼儿的游戏中,能帮助这些幼儿增强角色意识,使他们在游戏中更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游戏的乐趣。

这时,教师的介入和指导要把握好动机和分寸,以不干扰幼儿的游戏为前提,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指导。

如一个总爱充当主要角色的幼儿,他的主意多,也会支配别人做事情,有组织活动能力,但对人态度不够和气。

对于这类幼儿,教师一方面可继续发扬他的长处,另一方面要帮助他克服缺点,以游戏的口吻提醒他:

“你很能干,如果你说话的时候能再温柔些,做事的时候能多听听别人的想法,那你的朋友就会更多哦!

”又如一个非常胆小、孤僻的幼儿,很少参加游戏,只是拿个玩具,时而摆弄玩具,时而看着别人玩。

对于这类幼儿,教师可手拉着手去参加其他幼儿的游戏活动,或者可以请能力强的幼儿带领他一起游戏,和他一起到超市去购物,到娃娃家去做客,到理发店去理发,到小菜场买菜。

慢慢地,他就一定会和其他幼儿接近,一起游戏。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往往只考虑个人的愿望而不善于分配角色,因此教师可教给幼儿一些分配角色的方法:

自己报名、推选、轮换等。

到了大班,幼儿应该能与同伴共同商量角色的分配,懂得角色要轮流担任,并学会相互谦让。

为了培养幼儿的个性,应有意识地让幼儿轮流担任各种角色,尤其是主要角色,不应固定不变,从而让幼儿在更多方面获得锻炼与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幼儿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才能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或许这是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最为真实的写照。

作为教师应该具有专业化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这是现代社会发展对教师的必然要求,首先,教师要热爱每个幼儿,以平等的态度、博大的胸怀、无私的爱去接纳孩子。

这样,让孩子感受与老师,小朋友在一起是非常快乐的事情。

其次多表扬,多鼓励,要善于与幼儿的情感交流,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对孩子的行为多一些支持,一句“你真棒”“你真勇敢”都是对他们的肯定,对于幼儿错误的行为,应多给予正面评价和引导,像“如果这样就更好了”等。

其次,多关注幼儿的行为,平时多与幼儿说说话,哪怕是一个微笑,一个抚摸,对幼儿来说都很重要。

幼儿的发展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作为教师我们在教给幼儿知识的同时,还要善于利用方法,不管小事大事都要本着以不伤害幼儿人格为前提来处理,这样幼儿才能在健康快乐的生活中成长。

相信每个幼儿都有着自己的潜能,这需要教师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幼儿在爱的教育下茁壮成长吧。

和谐教育思想在幼儿教育中的体现,幼儿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石,也是最适合、最应该采取和谐教育的地方,把幼儿园建设成为理想的和谐乐园,应该是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追求。

开展幼儿和谐教育实践的关键在教师,这不仅需要教师应具备一般的业务技能,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具备和谐教育的教学观念,因为观念决定教育的层次与境界。

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仅仅注重一般性技能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要确立全面的和谐教育观,把和谐教育作为幼儿园的一种文化来培育,创造有利的人文因素和环境因素,促进和谐教育的实施。

1、平民化教育是贯彻幼儿园和谐教育的基础陶行知先生提倡平民化的教育,教育要面向大众。

不管是工人、农民;

大人、小孩;

强者、弱者。

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

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

陶行知先生提倡平民教育,当然,这是他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提出的,教育要面向大众,包括工人、农民和所有平民大众。

运用到现今的幼儿教育,就需要我们用平等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不管是外地的、本地的,聪明的、迟钝的,能说会道的、默默无闻的,每个人身上都有他发光的地方,关键在于你以何种标准去看待。

幼儿是刚步入社会的稚嫩花朵,如果现在就将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的观念加注于他们身上,未免有些太残忍,太不公平,也太不和谐了。

敬老爱幼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给孩子多一些宽容,多一些机会,也是我们教师良好师德的体现。

让每个孩子都有发展的空间,多给弱者一些关注,多给“另类”的幼儿一些宽容,发挥教育的最大作用。

只有用这样的平民化的思维去教育,幼儿园的和谐教育的基础才能牢固。

2、解放儿童是落实幼儿园和谐教育的关键关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陶行知先生提出了著名的五大解放:

解放眼睛,敲碎有色眼镜,教大家看事实;

解放头脑,撕掉精神的裹布头,使大家想得通;

解放双手,剪去指甲,摔掉无形的手套,使大家可以执行大脑的命令,动手向前开辟;

解放嘴,使大家可享受言论自由,摆龙门阵,谈天谈心,谈出真理;

解放空间,把人民与小孩从劳碌中解放出来,使大家有点空闲,看看书,干点与老百姓有益的事,还要有空玩玩,才算是有点做人的味道。

幼儿创造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

人类具有无限的创造潜能,幼儿在大脑结构方面具有更大的可塑性,这就需要教师在理念上创新。

通过创造性的环境,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活动,培养幼儿创造性的学习习惯,不断优化幼儿创造心理结构、心理机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幼儿的创造力。

具体的说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要提倡幼儿园环境的创造性,包括幼儿园的指导思想、管理、环境布置、教学评估体系及班级氛围等多种学校因素;

二是要构建开放的课堂教学格局,在课堂中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注重教学内容的开放,实施教学过程的开放,坚持思维训练的开放,让课堂教学焕发出创新生命的色彩与和谐教育的氛围;

三是要拓宽幼儿的生活面,解放幼儿的空间,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让幼儿走出幼儿园,让他们接触大自然、大社会,参加各种社区实践活动,以增强幼儿面对社会的创造力;

四是要开展多种创造性实践活动,课外活动要做到制度化,经常开设棋类、绘画、器乐、手工等兴趣小组,以增强幼儿的自主创造力。

3、生活中教育是实施幼儿园和谐教育的方式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新理论是和谐教育的过程观,这是他从创造性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适合中国国情、具有时代特点的新理论新方法。

生活教育对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在起着作用,每一个人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生活教育。

幼儿刚来到幼儿园,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陌生的环境,成人对于新环境的适应尚且需要一段时间,更何况这些在温室中生活惯的幼儿呢。

这个时候,教师开展和谐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根据孩子好玩的心理,准备了一些小玩具,有些孩子玩着玩着就不哭了,接着,教师用形象的语言给幼儿讲故事,讲一些关于幼儿日常生活当中的事情,让幼儿不觉得这是在幼儿园,像在自己的家里一样。

打铁趁热,紧接着利用动物玩具积极的引导幼儿,让幼儿知道小动物也来上幼儿园了。

以安抚他们焦虑和不安的心,同时也让他们逐渐的适应幼儿园的老师。

孩子的注意力被转移了,也就不会想到哭了。

避免采取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对于中学生、小学生也许还可以,但是对于幼儿,特别是小班的幼儿来说是万万不行的。

他们刚从家庭踏入另一个社会,在进入小学之前,还需要经过一个过渡的阶段。

在这段时间内,教师应从生活的实际出发,在日常的生活中给予幼儿以教育。

如对小班的幼儿进行生活常规教育:

可用开火车的形式,让他们学会排队;

让他们边念“我就跟你这样做”边跟着老师做动作,学会一些简单的日常习惯,刷牙、洗手、洗脸等;

在吃饭的时候让他们逐渐认识各种食物、颜色、味道以及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

睡觉的时候学会自己脱穿衣服,感知冷暖,知道不可以打扰别人的休息等等。

同样的,正式的教学活动也应该从生活出发,寻找生活中的一些素材,让幼儿学会认知,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与人和谐生活。

4民主教风是开展幼儿园和谐教育的保证争做民主的教师是新时期、新时代对我们教师的新要求,陶行知先生说:

“民主的教师,必须要有:

①虚心;

②宽容;

③与学生共甘苦;

④跟民众学习;

⑤跟小孩学习——这听起来很奇怪的,其实先生必须跟学生学,他才能了解小孩子的需要,和小孩子共甘苦„„”只有具有民主精神的老师才能宽容和尊重学生,才能和谐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并真正开展和谐的教育。

教师要把自己变成小孩子,从换位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才能保证幼儿园和谐教育的开展。

虽然我们面对的是一群还在呀呀学语的幼儿,虽然幼儿们还很难理解我们教师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虽然我们在许多方面还不能与幼儿达到全面的沟通,但是,我们必须从一接触他们的那一刻起就认真的面对这群“小先生”、“小老师”,只有忘了我们自己的年纪,变个十足的小孩子,加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去吧,才会有惊人的奇迹出现:

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幼儿园立刻成为乐园,您立刻觉得是和小孩子一般儿长大,一块儿玩,一处儿做工,谁也不觉得您是教师,您便成了真正的教师。

科学、民主、创造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中心,也是和谐教育理论的核心。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理论和实践中,处处渗透着和谐教育的思想,对我们实施幼儿和谐教育有着非常深刻的指导意义和启发意义,不久前颁布的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

“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索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因此,我们探讨和学习陶行知幼儿科学教育思想,对于贯彻新《纲要》,推动新一轮包括幼儿科学教育在内的基础教育改革的进行,对于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加速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现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以幼儿生活为中心,实施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在普及幼儿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不仅解决了幼儿教育的办学方向问题,而且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针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科学的探索。

1.培养健康的生活,实施健康的教育。

针对当时中国国民体质的实际状况,十分重视儿童的体质教育,把保障儿童健康看作是幼儿园的一项首要工作,一再强调“儿童的健康比什么事都要紧”。

明确要求幼儿教师要把儿童健康当作幼儿园里面第一重要的事情,因此,“培养健康的生活,以实施健康的教育。

”教师要针对幼儿的实际生活,向他们进行一些必要的卫生常识教育,如饮食卫生、睡眠卫生、活动卫生等,使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自觉维护身体健康。

另外,教师还应组织好室内外活动,使幼儿的体格得到锻炼,促进儿童身体的正常发育。

2.道德乃做人之根本,不可不立。

一贯重视儿童的道德教育,“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而“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

所以,对幼儿德育尤为重视,“真人”的培养要从幼儿抓起。

3.加强科学教育,培养人才幼苗。

科学教育是关系到国家强弱、盛衰的大事,儿童科学教育的意义也在于此。

有人指出:

“现在是一个科学的世界。

在科学的世界里应该有一个科学的中国,科学的中国要谁去创造呢?

要小孩子去创造!

”为此,“科学要从小教起。

我们要造成一个科学的民族,必要在民族的嫩芽――儿童上去加工夫培植。

”儿童的科学教育重在感官的充分运用与训练,只有让孩子不断地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又动脑,才能让孩子发现科学的奥妙,激发学科学的兴趣。

4.倡导幼儿美育,陶冶健全人格,“教育是教人化人”,而教人化人的基本途径和手段是通过环境、艺术和校容、校貌来陶冶儿童的思想、品德。

早在1923年,陶行知就提出:

“天然环境和人格陶治,很有密切关系。

”他在创办晓庄幼稚园和育才学校时,就特别注意校址的选择,不仅环境优美、雄阔,而且社会风气优良、淳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理论经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