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提纲1新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018619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提纲1新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提纲1新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提纲1新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提纲1新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提纲1新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提纲1新文档格式.docx

《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提纲1新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提纲1新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提纲1新文档格式.docx

7.提高个税起征点,减轻中低收入者的负担;

8.实施积极地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9.义务教育阶段免学杂费;

10.实行两免一补政策。

为什么党和国家如此重视民生问题:

(体现了课本哪些知识或原理)

①体现了党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②体现了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实现共同富裕;

④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⑤有利于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其制定依据:

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6、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其他原因: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

3坚持党在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4.坚持党的领导5.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6.落实了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7.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8.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

9.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10.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1.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国两制;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P36

第二框:

党的基本路线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核心内容是: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P37

依据: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

出发点:

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9、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含义:

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位。

意义: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P38

10、四项基本原则含义: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重要性: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11、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12、为什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第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之所以能取得这些成就,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因为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第二: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必须长期坚持下去,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何时候决不能动摇。

P39-40

13、如何处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关系?

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既不偏离“一个中心”,也不偏废“两个基本点”。

P40

第三框: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4、我国的民族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P42

新型民族关系: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15、我们应如何履行(承担)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责任)?

P43

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是我们每一位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就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维护民族团结,青少年该怎么做?

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②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作斗争。

③坚决拥护并积极宣传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的意义。

④在日常生活中,要与少数民族的同学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等等。

16、“一国两制”是党和国家为完成最终统一大业制定的基本方针。

含义:

“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香港、澳门的回归,证明了“一国两制”的正确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P44

17、对台湾统一问题的立场: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P45

如何解决台湾问题:

我们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绝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绝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绝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绝不妥协,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第一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1、中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

P47-48

2、怎样全面理解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P49

(1)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对所有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开放,即全方位的开放。

(2)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要注意的问题:

(3)在对外开放的同时,我们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同时必须打开大门搞建设,把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

(4)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

第二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科技的作用:

在人类发展史上,科技发展的每一次突破,都会引起经济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P60-61

2、中国加快发展科学技术的必要性:

(科技的现状)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建立起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的前列,但从整体上看,我国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的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要迅速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

P61

3、为什么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P62-63

①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要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就要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③接受良好的教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至决定其一生的命运。

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

因此,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始终坚持。

4、如何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P64

(1)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2)全面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5、为什么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如果我们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而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6、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

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只有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7、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么样做?

1)树立崇高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创新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2)我们青少年学生要发扬艰苦创业精神,注重实践,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

(3)要敢于质疑,敢于向传统、权威挑战,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

(4)要培养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观察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5)要使自己早日成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奋斗。

我国近几年科技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如"

神舟系列"

飞船的发射成功;

空间交会对接成功;

"

嫦娥一、二号、三号"

发射成功等。

超级计算机系统“天河一号”、辽宁号航母入列、蛟龙深海载人潜水、高速铁路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等

1.这些成就的取得说明了什么?

答:

说明了

(1)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某些尖端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

(2)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取得重大成果。

(3)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优越性。

(4)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2.这些成就的取得的原因有哪些?

(1)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2)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为我国探月工程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3)载人航天精神为我国探月工程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4)党的正确领导,为“神十”成功发射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

3.这些重大成果的取得应归功于我国实施了什么战略?

实施该战略的关键是什么?

重大成果的取得应归功于我国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战略。

实施该战略的关键是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4.这些成就的取得,对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启示有哪些?

(1)要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经济建设切实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2)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培养各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

(3)要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4)要加大对创新的资金投入和人才培养,完善科技创新奖励制度。

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64-71

第一框灿烂的中华文化

1、形成:

我国各族人民相互团结,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了祖国的疆域,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P66

内容:

它包括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等。

P67

特点: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绵延不息,历久弥新的原因:

文化的力量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

P68

地位: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影响:

中华文化不仅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见书P69

4、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结合时代和实践的要求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是我们青年一代肩负的光荣使命。

第二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5、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战胜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6、民族精神的内涵: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7、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有其具体体现,如新民主义革命时期有: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有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劳模精神等。

改革开放以来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自由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公平公正意识、求知精神、科学精神、服务精神大大增强,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8、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谱写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新篇章。

第三单元融入社会肩负使命

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

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

一、人民怎样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P76

⑴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总称人民代表大会)P76

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

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P76,①同其他国家机关相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最高,权利最大。

②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他负责,并受它监督③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要向它报告工作。

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其职权主要有:

P77

修改宪法;

监督宪法的实施;

立法权;

任免权(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等都由它来选举或决定);

重大事项决定权;

监督权。

二、生活在法治国家里

1.依法治国:

①含义:

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P78

②意义:

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推进依法治国方略:

①对政府的要求:

生活在法治国家里,政府及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使政府的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活动依法进行,符合法律的规定。

P79

②对公民个人的要求:

生活在法治国家里,人人都要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第二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宪法的地位和作用: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

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P80.

2.宪法的内容和构成:

①内容:

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根本任务、根本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国家标志等。

普通法只规定某一方面的问题。

②构成:

现行宪法由序言和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四章构成。

P80-81

3.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原因】:

P83最后一段

从内容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从制定和修改程序看,宪法比普通法更严格,所以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4.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P83

表现:

a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b宪法与其他普通法律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c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三、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

P84

①年龄条件:

年满十八周岁的中国公民②政治条件:

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

2.建议权和监督权的表现及行使的渠道:

①表现:

a对于改善环境、整顿秩序、维护治安等身边的事乃至国家大事,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b对于发现的违法犯罪行为,要及时举报。

c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d对其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

②渠道:

a可以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

b可以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

c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进行监督。

P85

3.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应注意的问题:

P86.a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

b应当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

C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

4.维护国家安全:

P86.(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①国家安全的内容:

a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

b国家的机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

c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

维护国家安全,保守国家秘密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②重要性:

国家的安全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

没有国家的安全,公民个人的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

③如何维护国家安全:

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也是青少年热爱祖国的具体体现。

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应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或公安机关报告,配合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为国家安全机关执行公务提供便利条件。

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

一、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P90

1.“三步走”战略:

目的与出发点(依据):

为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繁荣的成果,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经过长期有步骤,分阶段的努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P90

2.“两个100年”的目标:

补充内容P91

①到建党100年【1921年-202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②到建国100年【1949年-2050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3.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经济制度:

1.公有制经济:

P92.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它不仅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①国有经济:

P92.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

地位、作用:

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

②集体经济:

P92—93.

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

作为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经济体现着共同致富的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财富和国家税收。

因此,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对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具有重大意义。

2.非公有制经济:

P93.

形式: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

国家的政策:

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的合法权利和利益,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用:

a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b对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3.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P93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决定因素:

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即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4.国家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采取的政策;

P94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1.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它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P95

2.共同富裕:

P95--96

①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但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

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1.缩小贫富差距的措施有哪些?

有什么意义?

措施: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具体措施:

1.取消农业税;

2.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两免一补”政策,3.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4.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5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大力发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6.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7.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对困难户给予最低生活补助;

地区之间缩小贫富差距的措施:

西部大开发战略;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促进东部地区崛起战略,加强对贫困地区的财政扶持力度。

①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③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④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自觉投身现代化建设

体现了我们党怎样的执政理念?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2.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第八课.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

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先进文化)

1.重要性:

对于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