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生产系统组织设计方案Word下载.docx
《混凝土生产系统组织设计方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生产系统组织设计方案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0
碾压混凝土
180
制冷混凝土
2
装机总功率
kW
640
3
楼总高
m
35
4
楼总重
t
580
5
控制方式
微机自动控制
6
搅拌主机
型式
自落式
7
拌制骨料最大粒径
mm
≤150
8
出料斗容积
m3
3.0
9
压缩空气消耗量
m3/min
10
料仓总容积
875
3、系统工艺流程
具体工艺流程详见混凝土生产系统工艺流程图:
AN-LHT-TJ-15。
3.1水泥、粉煤灰
本系统考虑采用散装水泥,散装水泥由水泥罐车从厂家运至工地后,经风力卸车输送至散装水泥罐贮存。
拌和楼生产需水泥供应时,则由水泥罐通过叶轮给料机取料送至单仓泵,通过系统风从单仓泵将水泥送至拌和楼水泥仓供混凝土生产使用。
粉煤灰工艺流程与水泥的相同。
3.2砂石骨料
本混凝土生产系统在砂石料加工系统附近布置,考虑不另设成品骨料堆场,混凝土生产系统骨料由砂石料加工系统成品骨料堆地弄胶带机经混凝土生产系统上料胶带机直接输送至拌和楼旋转料斗,根据电脑自动控制分别卸入拌和楼相应料仓内。
3.3水
混凝土生产系统用水从已接至系统附近主水管接支管送入拌和楼供水计量系统,当供水达到设定值时自动停止,计量系统下面的泄水泵接到信号把计量准确的水量泄入搅拌机内。
3.4外加剂
外加剂按设计的浓度在车间内配置外加剂溶液,通过安装在池底的花管,通入压缩空气,搅拌均匀,由专用泵(耐腐蚀泵)送入外加剂计量斗,秤量后开启气动蝶阀,外加剂进入水计量斗。
气动阀门由控制中心控制。
4、系统平面布置
混凝土生产系统布置在2#弃渣场下游251m高程台地上,距大坝约2km,附近有通往湘河镇的扩建公路,占地面积约7500m2。
依据地形特点,本着合理、经济的原则进行系统布置。
布置的主要设施和设备有:
拌和楼、水泥罐、粉煤灰罐、制冷车间(预设)、外加剂储藏配置间、修理间、空压机房、配电房、值班室、试验室等组成等,具体布置详见混凝土生产系统平面布置图:
AN-LHT-TJ-14。
4.1拌和楼及配料系统
整个系统拌和楼及配料系统布置主要包括:
HL240-4F3000LB型混凝土拌和楼、上料皮带机、水泥罐及粉煤灰罐等。
拌和楼及配套设备安装地面高程均为251m,其中2个水泥罐及4个粉煤灰罐在拌和楼旁成两排平行进行布置。
4.2水泥、粉煤灰
本标段工程所用水泥和粉煤灰由发包人协助承包人负责采购、验收、运输、保管。
根据各建筑物部位施工图纸的要求配置混凝土所需的水泥品种及粉煤灰品种。
根据混凝土施工进度计划,水泥储运设施规模由混凝土浇筑高峰时段的日平均需要量确定:
H=(Qq/M)×
n
式中H——现场水泥仓库容量,t;
Q——混凝土高峰时段月平均浇筑强度,m3/月;
q——每m3混凝土中水泥的平均用量,t/m3;
M——月工作天数,取25d;
n——水泥的储备天数。
系统水泥按混凝土月高峰强度6天进行储备,经计算,水泥储备容量为1000t(常态混凝土控制);
粉煤灰则考虑按混凝土月高峰强度5天进行储备,经计算,粉煤灰储备容量为1200t(碾压混凝土控制)。
在工地拟设置6座金属罐用于储存水泥和粉煤灰,其中2座500t储存水泥;
4座500t水泥罐用作储存粉煤灰。
配置的水泥和粉煤灰6个罐成两排平行布置于拌和楼旁边。
散装水泥、粉煤灰至储罐及由罐至混凝土拌和楼储仓均为气力输送,输送用气由空压站专供。
为降低粉尘污染,水泥、粉煤灰储罐及拌和楼水泥、粉煤灰储仓顶部均设除尘器收尘。
4.3砂石骨料
由于混凝土生产系统靠近砂石料加工系统进行布置,所以不再考虑另设调节料堆场,需用的砂石骨料均采用胶带机从砂石料加工系统成品骨料堆场地弄胶带机接料至拌和楼。
4.4外加剂
外加剂单独建一车间,建筑面积约60m2,由操作间、反应间及库房组成,内设溶液池、溶解池,配置两台耐腐泵将外加剂溶液输送至拌和楼外加剂桶。
4.5附属设施
(1)配电间
根据混凝土生产用电需要,在混凝土生产系统内配制一配电房,其建筑面积为20m2。
(2)修理间
在混凝土生产系统内设一建筑面积约60m2的设备修理间,配置适当的检修设备,用以本系统混凝土生产设备的检修和日常维护所需零部件的加工及维修。
(3)值班室
根据系统机械运行、生产、管理控制需要,系统设值班室一间,建筑面积约20m2。
(4)试验室
在混凝土生产系统附近设一建筑面积约为160m2的试验室,负责砂石骨料、混凝土胶凝材料等原材料及混凝土的质量监测和其他相关的试验任务。
4.6风、水、电布置
(1)供风
为配合拌和楼生产,系统布置有一座空压机房,向拌和楼弧门气泵、水泥粉煤灰的输送以及外加剂拌和等提供生产用风,配置一台4L-20/8空压机,电机功率为130Kw,建筑面积约为60m2。
(2)供水
施工用水从已接入系统内的主水管接支管至各用水点。
(3)供电
供电由就近4#和5#变压器接线至混凝土生产系统配电房,然后从配电房接线至各用电点。
混凝土生产系统主要技术指标具体情况见表8-2。
混凝土生产系统主要机械设备见表8-3。
表8-2混凝土生产系统主要技术指标表
项目及名称
指标
混凝土拌和楼生产能力
碾压混凝土铭牌产量
高峰期生产水泥用量
t/h
13
常态混凝土月高峰强度控制
高峰期生产粉煤灰用量
18
碾压混凝土月高峰强度控制
高峰期生产用水量
17
高峰期生产骨料用量
378
高峰期生产用风量
设备总电机功率
Kw
950
胶凝材料储备量
水泥
1000
高峰6天需要
粉煤灰
1200
高峰5天需要
5、质量控制
5.1水泥
5.1.1水泥检验
对每批运到工地的水泥必须有厂家的品质试验报告,并在试验室进行复检,必要时进行化学成份分析。
检测取样以每200~400t同品种、同强度等级水泥为一个取样单位,不足200t时也作为一个取样单位。
检测的项目应包括:
水泥强度等级、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稠度、细度、比重等试验,监理人认为有必要时,可要求进行水化热试验。
水泥的质量检验应按现行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
表8-3混凝土生产系统主要机械设备表
设备名称
型号
功率(kw)
单机
总计
拌和楼
HL240-4F3000LB
座
水泥罐
500T
粉煤灰罐
袋式除尘器
QMC-24B
台
旋风分离器
CLT/A
空压机
4L-20/8
130
20m3/min
外加剂泵
IH50-32-160
1.1
2.2
耐腐蚀泵
叶轮给料机
GY500×
500
4.2
25.2
单仓泵
CD6.0B
TD75型胶带机
B=800mm
套
135
带速3.15m/s
对于碾压混凝土所需水泥要求为低水化热、收缩性小且碱含量较低的32.5或32.5R的旋窑水泥,且水泥熟料矿物成分中C3S含量应≤50%,C3A应≤4%。
5.1.2水泥的储运及使用
到货的水泥按不同品种、强度等级、出厂批号、散装等,分别贮放在各自专用的储罐中,不得混杂,防止因贮存不当引起水泥变质,在运输过程中防止受潮。
散装水泥及时倒罐,一般可一个月倒罐一次。
先到水泥先用,散装水泥不超过六个月,快硬性水泥不超过一个月,如超过规定时间,使用前则必须进行检验。
5.2骨料
为了防止不同骨料混合,在料堆之间做浆砌石隔墙,料堆底部整平,必要时在料堆顶部做简易防晒防雨棚,周围做排水暗沟,与场区主排水沟连通,最终通至废水处理系统。
混凝土生产系统所用的骨料均由砂石料加工系统提供,不允许使用刚筛选的骨料拌制碾压混凝土。
5.2.1细骨料的控制
细骨料应质地坚硬、清洁、级配良好,使用山砂、特细砂应经过试验论证,如含有活性骨料时,必须进行专门试验论证。
细骨料应按同料源每600t~1200t为1批,检测细度模数、石粉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和含水量。
细骨料的含水量每4h检测1次,雨后等特殊情况应加密检测,其含水量应控制不超过6%,当气温变化较大或雨后骨料含水量突变的情况下,应每两小时检查一次,当其含水量超过6%时,需及时调整混凝土配合比。
对于碾压混凝土所需成品细骨料,堆放时间应不少于72h,当含水量超过6%时,应采取脱水措施。
砂子的细度模数、石粉含量每天检测1次。
当常态混凝土中的砂子细度模数超出控制值±
0.2时,应调整配料单的砂率。
对于碾压混凝土中的砂子细度模数超出控制值±
0.2时,且含水率超过±
0.5%时,则应调整配合比。
对于常态混凝土所需成品细骨料,人工砂细度模数宜控制在招标文件规定的2.4~2.8范围内,天然砂细度模数宜控制在招标文件规定的2.2~3.0范围内,测试方法按DL/T5150-2001有关的规定进行。
对于碾压混凝土所需成品细骨料的细度模数应控制在2.0~3.0,人工砂中石粉(d≤0.16mm)含量应在10%~22%,最佳含量应经试验确定,并报送监理人审批。
其它细骨料质量要求应符合DL/T5144-2001中的规定。
5.2.2粗骨料的控制
粗骨料应按同料源、同规格每1000t为1批,检查超径、逊径、针片状、含泥量、泥块含量和D20粒级骨料的中径筛筛余量。
含有活性骨料、黄锈等的粗骨料,必须进行专门试验论证后才能使用,
粗骨粒的超逊径、含泥量每8h应检测1次,表面含水率变化率每4小时不能超过1%;
圆孔筛检验超径<5%,逊径<10%;
小石的含水量每4h检测1次,雨后等特殊情况应加密检测,小石的含水率应控制在±
0.2%范围内;
其他粗骨料的质量要求应符合KL/T5144-2001表5.2.8-2中的规定。
在验收各级加工骨料作为混凝土粗骨料之前,至少连续作4~5组质量及级配的测定。
对于碾压混凝土所需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应小于80mm,不允许采用间断级配。
5.2.3骨料堆存与运输
骨料堆存时应不使其破碎、污染和离析,不同粒径的粗骨料应分别堆存,为避免各级骨料混杂,需设置可靠的隔墙,隔墙高度应有0.5m的超高。
料径大于40mm的粗骨料堆存,当净自由落差大于3m时,设置梯式缓降设备。
成品料堆应有足够的储量和堆高,取料时从底部地弄取料,这样可以保证高峰时段的调节作用和避免气温影响。
堆料容积应满足骨料的自然脱水时间,保证运出料的含水量在要求范围内。
骨料贮存期应避免异物侵入料堆污染骨料。
骨料堆存场地,应具备良好的集排水设施。
5.3粉煤灰
对每批送至现场的粉煤灰应附有出厂合格证并由试验室进行检查复验。
粉煤灰质量应符合《水工混凝土掺粉煤灰技术规范》(DL/T5055-9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91)、《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GBJ/T146-90)及其它经监理人同意的有关标准要求。
粉煤灰的检测取样以每100~200t为一取样单位,不足100t也作为一取样单位。
检测项目包括细度、需水量比、烧失量和三氧化硫指标。
对于细度和需水量比,每天至少检查1次,连续10个样品中,其个别样品的细度与平均值相差应不大于10~15%。
粉煤灰的检验按DL/T5055―1996《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进行。
5.4外加剂
配置混凝土所使用的各种外加剂均应有厂家的质量证明书,对每批送至现场的外加剂应按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试验鉴定,贮存时间过长的应重新取样,严禁使用变质的不合格外加剂。
使用的外加剂在类似的工程中应按照类似招标文件要求的相关条款成功使用过。
外加剂的掺量参考生产厂家推荐值,并进行现场试验经监理人批准后进行使用。
外加剂生产厂家获得GB/T19000质量管理标准认证证书是监理人批准的必要条件。
缓凝高效减水剂和引气剂在工地存放时间超过6个月或出现凝结后不能使用,除非有试验证明其仍然有效,生产厂家至少每6个月应提交一份证书,以证明其材料特性与原来批准的相同。
现场掺用的减水剂溶液浓缩物,以5t为取样单位,加气剂以200kg为取样单位,对配置的外加剂溶液浓度,每班至少检查一次。
外加剂的检验均按DL/T5100―1999的有关条款进行。
不同品种外加剂应分别储存,在运输与储存中不得相互混装,以避免交叉污染。
5.5水
凡适宜饮用的水均可使用,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不得使用。
拌和用水所含物质不应影响混凝土和易性和混凝土强度的增长,以及引起钢筋和混凝土的腐蚀。
水的PH值、不溶物、可溶物、氯化物、磷酸盐、硫化物的含量应符合表8-4的规定。
表8-4物质含量极限
项目
钢筋混凝土
素混凝土
PH值
>
不溶物mg/L
<
2000
5000
可溶物mg/L
10000
氯化物(以CL-计)mg/L
3500
硫酸盐(以SO42-计)mg/L
2700
硫化物(以S2-计)mg/L
-
拌和混凝土所用的水,除按规定进行水质分析外,应按监理人指示进行定期检测,在水源改变或对水质有怀疑时随时按照DL/T5152―2001的有关条款进行检验。
5.6拌和质量控制
混凝土生产系统拌和中,专职质检员对混凝土拌和楼的生产过程进行质控,对称量精度、称量控制系统的工作、加料次序、拌和时间等经常性的检查,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
质检人员应每班检查一次拌和过程,对拌和设备经常进行下列项目的检验:
(1)拌和物的均匀性;
(2)各种条件下适宜的拌和时间;
(3)量器的准确性;
(4)拌和机及叶片的磨损情况;
拌制混凝土时,严格遵守现场试验室提供并经监理人批准的混凝土配料单进行配料,严禁擅自更改配料单。
所有的称量、指示、记录及控制设备都应有防尘措施,设备称量应准确,其称量偏差不超过DL/T5144-2001有关条款的规定,并按监理人的指示定期校核称量设备的精度。
混凝土拌和应符合DL/T5144-2001有关条款的规定,拌和程序和时间均应通过试验确定,且纯拌和时间应不少于表8-5的规定。
表8-5混凝土纯拌和时间(min)
拌和机容量(m3)
最大骨料粒径
(mm)
最少拌和时间(s)
自落式拌和机
强制式拌和机
0.8≤Q≤1.0
80
90
60
1.0≤Q≤3
150
120
75
Q>
因混凝土拌和及配料不当,或因拌和时间过长而报废的混凝土应弃置在指定的场地。
5.7成品混凝土控制
拌和楼成品混凝土应严格质控。
混凝土未凝固之前,应当测试坍落度、水灰比、含气量、温度。
按监理人指示,并会同监理人对混凝土拌和均匀性进行检测,定时在出机口对一盘混凝土按出料先后各取一个试样(每个试样不少于30kg),以测定砂浆密度,其差值应不大于30kg/m3。
用筛分法分析测定粗骨料在混凝土中所占百分比时,其差值不应大于10%。
在同一供料单范围内坍落度每4h应检查1~2次,水灰比试验每班2次,含气量试验每班2次。
坍落度允许偏差:
当坍落度≤4cm时,允许偏差为±
1cm;
当坍落度4~10cm时,允许偏差为±
2cm;
当坍落度>10cm时,允许偏差为±
3cm;
此外,在取样成型时,应同时测定坍落度,混凝土坍落度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水灰比试验应保证水灰比误差小于±
0.03,离差系数Cv偏差小于6~8%。
含气量和温度符合规范及招标文件要求,含气量变化率应小于0.5%。
混凝土强度试验应按规范规定取样、养护、试验。
至少每班做一次。
结果应符合质量控制标准。
主要指标P、δ、Cv均应满足设计要求。
最低强度不能小于设计强度的85%,统计强度保证率不能小于85%,以上取样均在混凝土出机口。
在混凝土施工期间,应特别注意温度检查。
外界气温及棚内、地弄廊道气温每4h至少测量1次,水温及骨料温度每1h至少测量1次,混凝土的机口温度每2~4h至少测量1次。
各项质量指标控制均以《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规定执行。
6、制冷系统
根据混凝土进度计划安排,2007年6~9月份不安排混凝土施工,2008年需要制冷的混凝土量不大,因此原则上不考虑设制冷系统。
但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混凝土浇筑温控措施需采取拌和楼二次风冷骨料和加冷水拌和混凝土,但由于没有更详细的温控要求相关资料,据此拟在本混凝土生产系统场地内预设一间建筑面积为200m2制冷车间,如果需要生产制冷混凝土,则待我公司中标后将对制冷系统进行详细设计。
7、主要工程量
混凝土生产系统建设主要包括拌和楼、骨料调节堆场、胶凝材料储罐、附属设施以及临时道路等的土石方施工、混凝土施工(包括钢筋制作与安装)、金属结构制作安装及机电设备安装等。
其主要临建工程量见表8-6。
表8-6主要工程量表
名称
土石方开挖
各种基础
土石方填筑
1500
道路
C20混凝土
210
各种设备基础
C15混凝土
场地地坪浇筑等
钢筋制安
15
钢结构制安
19
胶带机立柱、支架及各基础埋件
设备安装
台套
建筑面积
m2
砖混结构(含预设制冷车间)
排水沟
砖砌,40cm(宽)×
30cm(深)
沉淀池
个
砖砌,3m(长)×
3m(宽)×
2m(高)
8、系统管理机构及人员配置
8.1管理机构
混凝土生产系统设立健全的组织机构进行系统的运行管理工作,根据系统运行要求,拟组成一混凝土生产系统管理机构,下设三个组,即技术组、运行组和维护组,各组在厂长和技术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技术组主要负责控制混凝土拌和参数、配合比调整、质量检测与控制等工作,同时根据混凝土浇筑计划制定水泥、粉煤灰、砂石骨料等供应计划;
运行组负责操作各种设备,按照前方混凝土浇筑调度要求,生产出合格的混凝土;
维护组负责设备的维护、检修与保养,使设备保持良好状态。
8.2人员配置
混凝土生产系统按月工作25日、日工作24小时(日净工作时间为20小时)、三班制生产设置;
系统运行及管理人员高峰时段共计47人,其中技工30人,普工12人,技术管理人员5人。
混凝土生产系统运行人员配置见表8-7。
表8-7混凝土生产系统运行人员配置
厂长
人
技术负责人
运行组组长
电气工程师
维护组组长
机械工程师
技术组组长
试验工程师
质检员
修理工
操作运行工
电工
普工
12
合计
47
9、环境保护
编制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保护措施计划,主要有施工弃渣的堆放;
边坡开挖和防治水土流失;
防止食用水污染;
施工中的噪声、粉尘、废气、废水和废油等治理措施;
施工区和生活区卫生设施、垃圾处理及完工后场地清理。
(1)弃渣处理
场内环境经常清理,集中临时存放,及时向外清运;
所有弃渣均弃到指定的弃渣场地。
(2)废水处理
系统废水主要是清洗机械设备所产生的,系统内设一沉淀池,所有废水经沉淀后再向外排放;
生产、生活区及施工临时工程做好排水及污水处理。
(3)粉尘、噪声改善处理
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噪声、粉尘和有害气体,保障工人的劳动卫生条件。
(4)场地清理
在工程完工后,拆除施工临时设施,清除施工废弃物,平整场地,必要时恢复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