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复习计划修改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201786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50.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复习计划修改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复习计划修改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复习计划修改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复习计划修改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复习计划修改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复习计划修改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复习计划修改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复习计划修改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复习计划修改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4)结合课堂作业册和练习卷内容讲解,记住一些科学概念,辨清科学事实,理解科学实验。

第一单元

溶解科学概念:

溶解的特征:

溶解是指物质均匀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不能用过滤或沉淀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通过搅拌、切碎、加热等方法可以加快溶解。

食盐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量是一定的,并不能无限量地溶解下去。

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盐,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

溶解现象发生在液体与固体之间,还发生在液体与液体以及液体与气体之间。

如水里的动植物就呼吸溶解在水里的空气。

科学实验:

1、过滤实验

要点:

需要材料:

铁架台、漏斗、滤纸、烧杯

2、怎样加快溶解?

对比实验。

记清楚哪些条件相同,哪些不同。

3、液体与气体的溶解。

研究计划。

4、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见《作业本》第6页

5、分离食盐与水的实验。

见《科学》书第15页。

简答题:

1、面粉溶解了吗?

(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所以没有溶解。

2、海水怎么变成盐?

见《科学》书第18页。

第二单元

声音

科学概念: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有大小、高低的不同。

可以借助其他物体的变化观察到物体的振动。

人靠声带振动发出声音。

物体振动的幅度大小决定了声音的强弱。

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声音是可以被控制的,在许多场合和环境,我们应当控制自己发出的声音。

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了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

利用这一原理我们可以自己制造小乐器。

声音以波的形成传播的,它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质。

人的耳朵有一个膜,当声音碰到它时它会振动;

耳朵和大脑会把这些振动转换成声音的感觉。

科学实验:

1、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的实验

2、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

3、控制发声罐的声音。

变响的方法。

变轻的方法。

1、土电话和听诊器分别是利用什么来传播声音的?

棉线、胶管。

2、人们控制噪声的方法?

第三单元

天气单元

天气特征主要包括云量、降水、风和气温。

天气是不断变化着的,天气变化时可以观测和预测的。

温度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一天中清晨温度最低,下午的温度最高。

风向标是测量风向的仪器,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

风有力量。

风力等级表中把风分为13个等级。

见《科学》书第52页。

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降雨)多少的装置,“雨量等级表”见《科学》书第55页。

不同的云预示着即将来临的不同天气,云量的多少是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的标准。

云分为积云、层云、卷云。

1、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2、小组制作一份天气日历,以后进行一个月的天气观测并作记录。

1、能用网状图表示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2、会用不同图标表示的天气。

见《作业本》

3、用箭头标出风的方向。

见《科学》书第32页。

4、会统计天气信息,并能够分析数据。

见《科学作业本》书。

第四单元

我们的身体

人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有特殊的功能。

在进行生命活动时,保个部分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人体外观可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

身体的肢体运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会涉及不同的骨骼、关节和肌肉。

人的呼吸实际上是进行着气体的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知道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支气管、肺、横膈膜。

伴随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的氧气,心跳也逐渐加快,以便输送出更多的血液。

经常运动,心脏会变得强壮,肺活量增大,能为身体提供更充足的氧气。

人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

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

食物被食管运输到胃里,在胃里被进一步磨碎和分解的,在小肠被吸收。

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

牙齿按形状给牙齿分类,可分为门齿(8个)、犬齿(4个)、臼齿(20个)

用简单的文字和图示描述人体器官的协同关系。

为什么我们运动后每分钟呼吸次数会增加?

为什么我们运动后每分钟心跳次数会增加?

写出运动对我们身体的一些好处。

举例说明人体各器官之间存在的联系。

第三篇:

教科版三上科学教案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大树,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并体验情感。

2、组织学生经历从“看”到“观察”的过程,并对大树作简单的描述。

3、通过观察、描述获取有关大树的信息。

教学准备:

1、教师选择一棵大树,供学生观察。

(校园内)。

2、观察记录纸。

3、一些工具(绳子、尺、放大镜等)。

4、课前准备好有关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

1、引入。

你喜欢什么植物?

你对树进行研究过吗?

从书上的照片中,你看到了什么?

你有没有到一棵大树前观察过?

想去观察吗?

2、小组讨论心目中有关树的信息,并记录在纸上。

(1)学生讨论(四人一组)自己心目中的树。

(2)把讨论的信息写于纸上。

3、怎样观察一棵大树。

(1)如果你在来到一棵大树下,你想观察什么?

学生讨论。

(2)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

老师讲述观察要有序、有计划,并把观察得来的信息记录在纸上,以供以后研究用。

4、带动学生到大树前,开始活动。

(1)有组织的带领学生到事先选好的大树下。

(2)学生根据自己想好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观察大树。

(3)要学生把观察到的内容写在记录纸上。

5、让学生通过讨论后,知道看与观察的不同。

(1)学生回教室,汇报交流。

(2)对照两张记录纸,讨论以前看到的内容和现在观察到内容有什么不同?

(3)为什么我再去看会知道的更多?

(4)当我们想要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的时候,当我们带着这样的目的再去“看”的时候,我们的科学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5、后续研究。

在你家附近选择一棵大树,自己确定观察内容,进行观察。

我的大树

一、教学要求

1、继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大树的活动,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

在观察活动中培养情感。

2、用简便的方法描述树的形状、粗细、高矮等。

4、鼓励学生用各种渠道丰富自己的知识。

二、教学准备

学生拓展树皮用的白纸若干,几张放大树的照片。

三、教学准备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观察了一棵大树,你能不能告诉我,你观察到的那棵树是怎么样的?

2、用简便的方法描述树的形状、粗细和高矮。

用动作比划你看到的树冠的形状。

用手比划你的大树的树干有多粗。

用比较的方法告诉别人,你的大树有多高。

3、观察、描述树的其他方法

画一画,你所观察到的树的叶子,大树。

展示一下你捡来的树的果实。

你看到的树皮是怎样的呢?

你用什么办法把树皮给同学展示一下。

教师教学生拓印树皮的方法,学生到校园内拓树皮。

小结:

用画画,拓印做记录,搜集实物标本等方法,都是我们观察,描述大树时可以使用的方法。

4、对记录、描述作用的理解

大家都能对大树进行描述或记录,那你是否能根据别人的描述知道是哪一棵树?

出示一份观察记录,让学生猜猜是校园里的哪一棵树。

教师将落叶、树皮拓片分发给学生每人1份,让学生到校园去寻找大树。

5、作业。

写一份树的观察记录。

《各种各样的叶》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树叶的活动,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在现实中体验情感。

2、让学生经历一些基本的现实活动过程。

(1)按一定的内容和顺序进行观察。

(2)对叶的颜色、形状、大小的比较观察和测量。

3、获取一些叶的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的知识。

1、学生捡来的树叶带到学校。

2、学生描画叶片大小的方格纸。

3、学生记录纸。

三、教学活动过程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各种各样的叶。

2、小组交流、统计。

一共捡了几片树叶?

有几种树叶?

小组有几种树叶?

(学生写好统计记录)

3、同一种树叶的判断。

把数量最多的一种树叶拿出来。

你根据什么,才说它们是同一种树的叶?

你根据什么,才说另外的树叶不是同一种树的叶?

4、叶的颜色、形状、大小的观察。

问:

这么多的树叶,你还想研究什么?

(1)颜色的观察:

如果有人问植物的叶是什么颜色,你该怎么回答?

给你的树叶按颜色排列顺序好吗?

说一说你是怎样排的。

(2)形状的观察:

给你的叶按形状的不同分类。

介绍一下你的分法。

(3)叶的大小观察:

拿出最大的叶和最小的叶。

怎样来描述这一大一小的叶?

学生用方格纸来比较叶的大小。

(大的几个方格?

小的几个方格?

)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来比较叶的大小?

5、作业:

用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树叶拼贴一幅图画。

各种各样的叶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树叶的活动,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在活动中体验到叶的纷繁美妙。

2、让学生经历一些基本的探究活动过程。

(1)、按一定的内容和顺序进行较细致的观察。

(2)、尝试用科学的方法对叶的颜色、形状、大小进行比较观察和测量。

(3)、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注意进行方法的总结和创新。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准备:

1、学生记录纸。

教学活动设计:

一、引入

1、秋天是落叶的季节,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各种树叶。

二、学生到校园捡树叶

1、学生先说说捡树叶的注意点:

爱护花草树木,注意安全等。

2、学生到校园内捡树叶。

(注意点:

在活动前教师一定要对学校里的植被情况了解清楚。

学生可以捡到哪些落叶?

数量如何?

捡的时候会发生什么问题?

如果校园较小,植被较少,学生捡到的落叶是否会过于单一?

短时间内参加活动的学生过多,有些学生可能会遇到捡不到叶的情况。

如果让学生在课前校外完成捡叶活动,教学前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的收集情况。

三、小组交流统计

1、教师出示统计表,学生进行统计。

你一共捡了几片树叶?

这里面有几种树叶?

你们小组共有多少种树叶?

数量最多的一种共有几片?

2、小组填写好统计表,各小组间交流。

注意点:

在进行统计前,教师要了解学生所捡叶的情况,对学生的统计活动做出充分的估计。

首先各小组所捡的叶的数量差异很大,多的达上百片,在短时间内难以完成统计和分类任务。

其次,像柏树之类的叶很难进行数量统计,教师事先要作指导准备。

四、同一种树叶的判断

1、铺垫引导准备同一种树上收集的两片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有一定差异的叶,先出示其中一片,设问:

这是怎样一片叶?

再出示另一片,设问:

这又是怎样一片叶?

学生观察并描述。

再设问:

两片是同一种叶吗?

2、判断分析

请学生将最多的那种树叶全拿出来?

设问:

你们根据什么,才说它们是同一种叶?

你们根据什么,才说另外的叶不属同一种类?

注意点:

学生的分辨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后,可以让学生回过头来看看“二”中的分类结果有没有需要纠正的地方。

五、作业

课外再去捡一些树叶,统计一下共有几种树叶。

一片完整的叶

教学准备:

1、各小组预备一些没颜色、形状、大小不同的叶。

2、各组不同颜色的同种叶数片。

3、学生描画叶片大小的方格纸。

一、叶的颜色的观察

1、谈话引入,上节课中,我们对叶已经有了不少的了解,如果有人问你叶是什么颜色的,你该怎么回答?

2、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3、学生观察说说自己预备的叶,有哪些颜色?

4、让学生按颜色的变化给叶排排顺序。

5、小组代表,出示各组的排列情况并说说排列的依据。

6、再次设问:

如果有人问你叶是什么颜色的,你该怎么回答?

二、叶的形状观察

1、叶的颜色是各不相同的,那么它们的形状相同吗?

2、学生观察,说说自己小组有哪些形状的叶?

3、小组尝试根据形状给自己的叶分类。

4、小组代表介绍自己小组的分类情况。

三、叶的大小观察

1、(承前)让学生将其中一种形状的叶按大小顺序排列。

2、交流排列中遇到的问题,设问:

大小相近的叶用什么方法来比较大小呢?

3、各小组研究探讨。

4、学生交流各组的方案。

5、教师总结比较叶大小的方法,适时提出描方格的方法。

6、学生描一描,试一试。

四、作业

用不同颜色、形状、大小的叶拼一幅图画。

寻访小动物

1、引导和推动学生开展寻访调查小动物的活动,鼓励学生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

2、在课外或校外进行一些观察研究小动物的活动,并以活动经历和体验的形式进行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二、教学活动过程

▲一听到“动物”这个词,我们会想到哪些动物?

▲如果说:

“大动物”我们会想起哪些动物?

“小动物”我们又会想起哪些动物?

▲我们一般是怎样来划分“大动物和小动物”的呢?

2、附近能观察到哪些小动物。

▲我们到校园里观察小动物,会去观察哪些地方呢?

估计能观察到多少种动物呢?

▲教师板画(准备好的卡片)学生说一种,教师画(贴)一种。

▲在我们附近还有哪些能找到

第四篇:

教科版六上科学教案

六上科学教案

机械和工具

一、我们常用的工具与打开盖子的工具教学目标:

1、能说出我们生活中常用的工具。

2、能根据生活的需要正确地使用相关工具。

3、知道对工具的爱护和工具使用中的安全。

教学重点:

知道我们生活中的常用工具。

教学难点:

能根据生活的需要正确地使用相关工具。

教学用具:

日常生活上常用的工具、启瓶器等。

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利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让学生想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并从而引导到需要些什么工具上。

二、教师提出问题

1、生活中常常需要利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说一说我们曾经使用过哪些工具,用它们做了些什么事情?

学生分组讨论,并作好记录。

分组发言共同评论。

2、我们是怎样使作这些工具的?

学生自由描述再当众表述

3、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哪些事情?

分组记录:

(表一)

工具名称使用方法可心以完成的工作

二、试用工具

1、试一试,要将一颗铁钉和一颗螺丝钉从木头起出来,选择什么工具会更加方便省力?

(学生分组讨论制定计划并解决问题,再分组表述及演示)要求:

用不同的工具来做这件事,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发现了哪些我们可以研究的问题?

三、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1、打开油漆桶

2、打开一瓶饮料

(杠杆是一种简单的机械。

它能帮助我们工作。

杠杆都有三个点。

杠杆上用力的点叫力点;

承受重物的点叫重点起支撑作用的点叫支点)

3、通过观察着重让学让认识这几个点并形成印像。

四、课堂小结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杠杆的研究

教学目标:

1、认识什么东西叫作杠杆(即杠杆的特点)

2、认识杠杆的巧妙作用及它是如何参生作用的。

3、能利用杠杆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难题。

认识杠杆的作用教学难点:

了解杠杆的简单原理教学用具:

杠杆尺、钩码、标尺教学过程:

杠杆能在生活中参生这样大的作用,那它究竟是如何工作的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杠杆的工作原理。

二、杠杆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

1、出示杠杆尺,认识杠杆尺的结构。

2、学生自己体验杠杆尺的组成及变化。

三、杠杆能省力吗?

1、杠杆尺是研究杠杆的好材料。

(我们把挂在杠杆尺左边的钩码看作重物,当杠杆尺平衡时,挂在杠杆尺右边的钩码的重量就是提起重物所用的力。

2、如何将使用杠杆尺。

(将杠杆尺调平:

在杠杆尺左边的第二个孔上挂两个钩码,试一试,当在杠杆尺右边的第

1、第

2、第

3、第4孔上也挂上两个钩码时,杠杆尺会处于什么状态?

3、对杠杆尺在不同时候的状态作好记录。

(P6)

4、实验:

(1)分别改变挂在杠杆尺左边和右边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有什么改变?

(2)把那些有较少的钩码能够使较多的钩码翘起来的情况都找出来,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从中我们能发现什么规律?

(P7)

5、分组分析统计数据。

省力杠杆不省力杠杆

四、思考问题

为什么在有些地方人们要使用不省力的杠杆?

五、课堂小结

通过我们的学习,请同学们把学到的知识联系生活中的要求进行使用。

并想一想那些用的是省力杠杆,哪些用的不省力杠杆?

课后反思:

螺丝刀刀柄的秘密

1、认识螺丝刀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那些方便。

2、认识螺丝刀的力臂的原理在那里。

认识螺丝刀的力臂的原理在哪里。

教学难点:

认识螺丝刀的力臂。

教学用具:

螺丝刀、钩码、铁架台、水龙头、滑轮。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察螺丝刀的构造,看看能有什么发现。

(学生分组观察议论,发现其特点)

二、新授

1、先出示一点方向盘的模型,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一个轮和一个轴。

2、再结合方向盘让学生与螺丝刀对比,看两者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与不同之处。

3、通过观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什么叫轮轴。

(像螺丝刀一这样,由一个较大的“轮”与一个较小的“轴”组合在一起的简单机械叫做轮。

4、体验活动:

体验哪种方法更省力。

(1)用一根绳子把几个钩码系在螺丝刀的刀杆上,转动刀柄,将钩码吊起;

(2)把这几个钩码系在刀柄上,转动刀杆,将钩码吊起。

三、轮轴的研究。

1、实验操作:

(1)把一些大小不同的轮和轴分别固定在一起,安装在支架上,把钩码分别挂在轮和轴上,试试看,能发现什么?

(2)学生分组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这里主要培养学生的协同分工能力。

2、扩展练习。

找一找,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轮轴?

它给我们的生活也生产带来了哪些方便?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在生活中一定还和到很多利用轮轴来帮助我们生活与学习的。

你可以把你今天学习的内容告诉你的爸爸,妈妈让他和你一起想一想生活中运用到轮轴的地方。

板书设计:

动滑轮定滑轮

1、通过学习轮轴进一步认识滑轮。

2、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及在我们日常中生活中的使用。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合作精神。

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

通过实验来认识其工作原理。

铁架台、滑轮、钩码、线、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利用挂图让学生了解在码头,那些庞大的货物是怎样被装上船和运上岸的。

(学生分组自由讨论,并指名表述说出自己的看法)

二、研究旗杆顶部的轮子

1、引导学生观察国旗台的旗杆顶(或回忆长旗仪式),想一想为什么轻轻一拉绳,旗帜就能长那么高。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旗杆顶有一个轮子)

2、结合导入新课的内容让学生头脑中的问题逐渐清晰。

并通过引导学生把思考的焦点凝到了那个轮子上。

3、认识定滑轮的定义。

P10

4、实验操作了解定滑轮的作用:

(1)试试,当我们向下拉动绳子时,挂有旗子的那部分绳子会怎样运动?

(2)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

5、仔细体会利用定滑轮后有什么不同?

(指名学生发言,把探讨内容引到省力上)

5、可以用挂秤实际测试。

三、会移动的轮子。

1、认识动滑轮的下义。

2、讨论动滑轮在生活中主要在那些地方得到使用。

3、比较动、定滑轮有什么

四、拓展训练

如果说定滑轮也是一处杠杆,能找到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吗?

教后反思:

起重机

1、知道滑轮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能产生的具大作用。

2、知道滑轮在生活中是如何产生作用的,并认识共工作的原理。

3、学会开动脑筋利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些小问题。

知道定、动滑轮是如何工作的。

教这难点:

认识其工作的原理。

铁架台、线、滑轮、钩码教学过程:

提问导入:

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家村,都有许许多多的建筑工地,参观这些忙碌的建筑工地,我们会有很多的发现。

(学生自由表述自己所看见的,并说说自己有些什么问题)起重机是怎样把那么重的物体送到高空去的呢?

二、解决问题

1、滑轮组的作用。

观察结构图P12

2、实验探讨滑轮的作用。

(1)试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下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吊起一个1000克的重物需要多在的力?

请学生猜想(结合图)

(2)增加滑轮的数量,试试吊起同样的重物需要的力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3)学生分组实验(实验要求:

1、明确分工。

2、拟定实验计划交老师检查后实行。

3、进行实验并作好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