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全.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01043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43.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全.docx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全.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全.docx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全

 

苏教版化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1.1物质的分类(可按组成、状态、性能等来分类)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1.2物质的转化(反应)类型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

有电子转移的反应-------升失氧还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1)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比较:

氧化剂

+还原剂→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

氧化性:

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

还原剂>还原产物

(2)从元素化合价考虑:

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如Fe3+、H2SO4、KMnO4等;

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Fe2+、S、Cl2等;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如金属单质、Cl-、S2-等。

(3)根据其活泼性判断:

 

①根据金属活泼性:

对应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

 

KCa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对应的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

②根据非金属活泼性:

对应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Cl2Br2I2S

对应的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

(4)根据反应条件进行判断:

不同氧化剂氧化同一还原剂,所需反应条件越低,表明氧化剂的氧化剂越强;不同还原剂还原同一氧化剂,所需反应条件越低,表明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

如:

2KMnO4+16HCl(浓)=

2KCl+2MnCl2+5Cl2↑+8H2O

MnCl2+Cl2↑+2H2O

MnO2+4HCl(浓)==

前者常温下反应,后者微热条件下反应,故物质氧化性:

KMnO4>MnO2

(5)通过与同一物质反应的产物比较:

如:

2Fe+3Cl2=2FeCl3Fe+S=FeS可得氧化性Cl2>S

离子反应

(1)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2)离子方程式:

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

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

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3)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

写: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拆:

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删:

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

查:

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

(4)离子共存问题

所谓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

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

若离子之间能发生

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溶液应排除

有色离子:

Fe2+、Fe3+、Cu2+、MnO4

-

2、结合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

如Ba2+和SO42-、Ag+和Cl-、Ca2+和CO32-、

Mg2+和OH-等

2-,HCO3-,SO3

2-,

3、结合生成气体或易挥发性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H+和CO3

OH-和NH4

4、结合生成难电离物质(水)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H+和OH-,OH-和HCO3-等。

5、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Fe3+与S2-、I-,Fe2+与NO3

-(H+)等

6、发生络合反应:

如Fe3+

与SCN-

(5)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六看)

一、看反应是否符合事实:

主要看反应能否进行或反应产物是否正确二、看能否写出离子方程式:

纯固体之间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三、看化学用语是否正确:

化学式、离子符号、沉淀、气体符号、等号等书写是否符合事

四、看离子配比是否正确

五、看原子个数、电荷数是否守恒

六、看与量有关的反应表达式是否正确(过量、适量)

 

1.3物质的量

 

1、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mol)

 

2、1mol粒子的数目是0.012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目,约为

6.02×1023个。

3、1mol粒子的数目又叫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

NA,单位mol

1

4、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粒子的种类,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

N

5.、数学表达式:

n

NA

摩尔质量

1、数值:

当物质的质量以g为单位时,其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

分子质量.

Mm,或nm,或mnM

nM

 

物质的聚集状态

1、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

微粒的数目、微粒的大小和微粒间的距离。

固、液体影响体积因素主要为微粒的数目和微粒的大小;气体主要是微粒的数目和微粒间的距离。

2、气体摩尔体积

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

符号:

V

Vm表达式:

Vm=

n

;单位:

L·mol-1

o

22.4L,即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

在标准状况(0C,101KPa)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

体积为22.4L/mol。

补充:

①ρ=M/22.4

→ρ=M

1/M2

1/ρ2

②阿佛加德罗定律:

V1/V2=n1/n2=N1/N2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浓度.,单位:

mol/L

(1)物质的量浓度

=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

CB=nB/V液

(2)溶液稀释:

C1V1=C2V2

(3)物质的量浓度和质量分数的关系:

c=1000ρw%

M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主要操作1、检验是否漏水.2、配制溶液

○1计算.○2称量(或量取).○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7摇匀.○8贮存溶液.

所需仪器:

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

注意事项:

A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

 

B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

C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

D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

E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

(3)误差分析:

可能仪器误差的操作

过程分析

对溶液浓度的影响

m

V

称量NaOH时间过长或用纸片称取

减小

——

偏低

移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的水

不变

不变

不变

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少量流出

减小

——

偏低

未洗涤烧杯、玻璃棒或未将洗液转移至容量瓶

减小

——

偏低

未冷却至室温就移液

——

减小

偏高

定容时,水加多后用滴管吸出

减小

——

偏低

定容摇匀时液面下降再加水

——

增大

偏低

定容时俯视读数

——

减小

偏高

定容时仰视读数

——

增大

偏低

 

物质的分散系

1.分散系:

一种(或几种)物质的微粒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

分类(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

溶液(小于10-9m〉、胶体(10-9~10-7m)浊液(大于10-7m)

2.胶体:

10-9~10-7m之间的分散系。

(1)概念:

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在

(2)性质:

①丁达尔现象

(用聚光手电筒照射胶体时,可以看到在胶体中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胶体特有的现

象。

②凝聚作用(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

3、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将饱和的FeCl3溶液逐滴滴入沸水中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2.1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分离

和提

分离的物质

应注意的事项

应用举例

纯的

方法

过滤

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

一贴、二低、三靠

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

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

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如石油的蒸馏

合物

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

 

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

用四氯化

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

和原溶

萃取

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

碳萃取溴水里

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

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

的溴、碘

要远大于原溶剂

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

如用四氯化碳

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

分液

萃取溴水里的

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

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

溴、碘后再分液

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

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

分离NaCl和

结晶

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

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

KNO3混合物

体的混合物

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2.2常见物质的检验

碘单质的检验(遇淀粉变蓝)

蛋白质纤维的检验(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碳酸盐的检验:

取样与盐酸反应,若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且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试样中含有CO32-。

NH4+的检验:

取样与碱混合加热,若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产生,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

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证明该试样中含有NH4+。

Cl-的检验:

取样并向其中加入AgNO3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且该沉淀不溶于稀

证明该试样中含有Cl-。

 

HNO3,

SO42-的检验:

取样并向其中加入稀HCl,证明该试样中含有SO42-。

HCl、BaCl2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且该沉淀不溶于稀

K(K+)的检验:

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其焰色,紫色。

Na(Na+)的检验:

观察其焰色,黄色。

 

第三单元原子的构成

3.1认识原子核

 

A

ZX

 

表示质量数为

 

A、质子数为

 

Z的具体的

 

X原子。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同位素:

质子数相同、质量数(中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