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时间17521Word格式.docx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时间17521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时间17521Word格式.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法治的框架下予以推进,权利的实现才能顺理成章。
反之,把“权利”当作为所欲为的通行证,认为有了利益诉求,就能够理直气壮地去冲撞底线、挑战规则、突破边界,整个社会又如何做到和谐运转?
一个成熟的社会,有许多不言自明的遵循:
在高速公路开车,尽管车是自己的,但是不能超速行驶;
在城市里盖房子,尽管土地使用权是自己的,但依然要服从市政规划。
这些常识的背后,是对个人权利的清醒认知——没有什么权利是绝对的。
任何个人权利的行使,都必须在法治的轨道上,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不得损害社会的公共利益。
惟其如此,自己的权利才能得到保障,他人的权利才能得到维护,社会的福利才会趋于最大化。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从传统到现代的艰难爬坡中,法治观念必须“跟得上”权利意识的步伐。
一边是权利意识已经成为人们的惯性思维,一边是法治观念尚未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其间的落差,很容易造成社会生活的失序。
没有对公共规则的遵从,我行我素的自由,就会导致“组团式过马路”的乱象;
缺乏对法律程序的敬畏,对化工项目的异议,很可能演变成行为失控的骚乱。
那种只问结果不计手段、“以错纠错”式维权,看似“高效有力”,却会让更多人不讲文明、不守规矩。
在这个意义上,权利如果不能正确行使,不仅不能成为法治进程的铺路石,反而可能变成社会动荡的导火索。
“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任何社会行为一旦脱离法治视野,便不可能带来公共福利的实质增进,也难有公平正义的真正实现。
今天,如果说,“权利意识”的启蒙我们已经完成,那么“法治观念”的启蒙还在路上。
这也是党的十八大提出“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深层原因所在。
既要“权利意识”,也要“法治观念”,二者彼此砥砺、相互促进,才能让法治精神融入社会治理和社会生活,使“权利意识”成为构建现代公民人格、建设民主法治社会的基础。
人民日报人民观点:
有“问题意识”,也要有“过程意识”
——辩证看待社会发展与问题之一
今日中国,仍在穿越历史的三峡。
这样的阶段,水域开阔也暗流涌动,大河奔腾却泥沙俱下。
如何准确把握时代方位、辩证看待社会发展,认识论与方法论的问题,从未如此迫切地摆在我们面前。
从今日起,我们刊发“本报评论部”系列文章,与大家共同探讨、共同思考。
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待我们所处的世界,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关键是要把问题放在中国的现实语境中观察,与国情对接、跟现实对表
曾有学者慨叹,我们遭遇了一个“问题的时代”。
从大都市恼人的雾霾到田野间空心化的村庄,从“蚁族”、“蜗居”难圆梦想到“舌尖上的安全”屡现危机。
翻开报纸,相关讨论不绝于耳;
打开网络,种种质疑迎面而来。
一时间,问题让人烦恼,问题使人愤怒,问题令人“绝望”。
如何看待我们时代的问题?
“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是对问题应有的态度。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30多年改革开放历程,可以说正是在解决问题中步步向前。
如果眼里没有问题、心里没有期待,也就不会改革、难言发展。
有“问题意识”,是认识能力提升的表现;
能畅所欲言直面问题,更是时代社会的进步。
然而,过犹不及。
如果“唯以问题识天下”,群情激愤中,任“问题焦虑症”裹挟成极端情绪,固化为狭隘认识,演变为偏执思想,将人人变成易燃易爆品;
如果“只让问题遮望眼”,心灰意冷间,让“问题悲观症”驱逐社会自信心,抵消发展正能量,吞噬我们的幸福感,“问题意识”本身就也成了问题。
今天的中国,发展很快,矛盾高发,问题不少。
我们固然要有“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但也不能期望万年之事、朝夕解决。
将问题拖成历史问题诚不可取,毕其功于一役也绝不现实。
任何时候不能忘了,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面对各种问题,不切实际的空头支票,超越阶段的夸张口号,或是“一招就灵”的万能良药,不是天真幼稚,就是轻浮狂躁。
历史无非就是问题的消亡和解决,现实也无非是问题的存在和发展。
关键是要把问题放在中国的现实语境中观察,与国情对接、跟现实对表。
一年一度的春运最为典型,一个多月34亿人次出行,而人均拥有的铁路,还不到一根香烟长度。
现代化的速度提升了,过程却无法压缩,再加上不断增大的人口规模、水涨船高的期待诉求,都使问题的存在有客观性、必然性,问题的解决有复杂性、长期性。
希望找到一个总开关,按一下就解决所有问题,肯定是空想。
但在充满纠结的生活中,几乎每一个问题的细节里,倒确实暗藏着一个“哲学按钮”,按下那个按钮,被遮盖的意义就会一目了然。
比如,农民工问题。
过去十几年里,2.6亿农民相继进城,接近俄罗斯和日本人口的总和。
他们的生活要在短时间内超越“绿皮车、编织袋”阶段,子女教育与就业,自身医疗与住房,十几年积累的问题要一下解决,即便是奥林匹克山上的希腊诸神,恐怕也无能为力。
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消化问题同样需要时间。
用辩证法的方式考量社会进程,才能还原事件的真实意义。
解决问题的愿望迫切,可以理解,更应该重视。
不过,如果能多点“过程意识”,会更有利于看到主流、形成共识。
比如教育公平。
北京、上海的常住人口中,非户籍人口占三分之一强。
异地高考理应破冰,可如果不加任何限制地开闸放水,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即使翻番,也无法满足如此激增的就读需求。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
不正是在这样的日拱一卒中,才逐渐逼近问题的最终解决?
抽象的价值,存留在理论之中;
具体的公正,则需体现在每一个人身上,不像喊喊口号那样简单。
医疗改革既需协调利益魔方,更需面对海量刚需和分布不均的现实;
收入分配改革“分好蛋糕”理念明确,具体调整却是复杂的系统工程。
知易行难,在当前中国,尤其如此。
不存在一种简单化的理念,可以立竿见影搞定所有“中国式问题”。
30多年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正是从哲学层面上理清了问题与过程的关系,才摒弃了急于求成的冒进,拒绝了休克疗法的诱惑,找到了正确的逻辑和顺序。
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
有时候,我们的确感到被问题“追着走”、“推着走”。
这可以理解,转型期中国问题一大堆,公众和舆论更加敏感,未来的改革之路肯定也充满挑战。
但也要看到,正是在对问题的不断突围中,国家社会得到了实质性改善。
既有“问题意识”,也有“过程意识”,才能让改革者有更多回圜余地,才会对未来更有信心。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
“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
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这一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反复强调,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
随着开局之年各项工作的推进,各级干部不妨想一想,为什么中央领导如此强调过紧日子?
中国的发展一直保持良好势头,这是基本面。
然而,对中国经济形势,我们也有一个基本判断,那就是,过去20多年来的高速增长、财政收入超常规增长的时代,已经去而不返。
这是经济规律使然。
最近几年,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和周期性下行,加上外部的需求萎缩,财政面临较大压力,虽然通过转方式、调结构,未来会有好转,但财政偏紧的状况将成常态。
对此,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还要认识到,经济再发展,也不能大手大脚奢侈享受。
一些发达国家殷鉴不远,寅吃卯粮的教训尤其深刻。
目前,我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逐步接近一些中等发达国家,控制好这一比例,已势在必行。
一季度各项经济指标,很能说明问题。
钱袋子小了,更要精打细算,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方能细水长流、遇事不愁。
何况在有限的财政中,我们还有那么多民生工程要做。
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少地方,一些领导干部依然把过紧日子视作临时现象,习惯用老思维渡难关,对如何勤俭节约过“紧日子”思之不多,对怎样维持大把花钱的“好日子”却想方设法。
有的违规办事,强派税收指标征收“过头税”;
有的继续摊派,靠不合理行政性罚款填补收入。
这些行为,是对经济形势的一种误判,损害了群众利益,更背离了中央要求。
过紧日子的首要之举,就是压缩政府开支,走节俭型政府之路。
中央之所以三令五申“节支毫不动摇”,就是要采取严厉措施,从政府入手,从公务消费入手,坚决杜绝浪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将省下来的钱,用在为民谋利的“刀刃”上。
说白了,政府“过紧日子”,是为了让百姓“过好日子”。
否则,谈何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宗旨信念,遑论顺应现实国情和发展阶段?
应当说,一段时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已有初步成果,群众拍手叫好。
但还有一些地方动作慢、力度小,有些方面还太宽松、太舒服。
对此,既要长抓不懈,严查重究;
更要明白,“戒奢”只是底线要求,我们做的远未达到勤俭程度。
比如,编制缩减了,吃空饷的没了,但编制内的人是否还在“奢”?
舌尖腐败的不敢了,公款浪费的少多了,但办公室是否可以简朴些、公务消费的尺度能否再严些?
行政开销控制了,减下来的钱用在哪、怎么管?
控制再紧一点、制度再细一点,才能把节省下来的钱花在该花的地方,花在群众呼声强烈的方面,比如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环境治理等。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经历了经济高速增长、财政收入屡创新高的过去,各级领导干部可能还不太适应现在的紧日子。
但困难再大也要做。
牢牢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不折不扣地执行中央要求,把当前该做的事情做好,政府的“紧日子”,才能为百姓赢得更多“好日子”。
人民日报评论员:
转方式要“上下对称”
今年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工作的开局之年,经济形势具有标志性,中央高度重视,社会极为关注。
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应该怎么看?
对以后的经济发展,又该怎么办?
一季度经济指标出来后,对7.7%的增长有很多议论,但随后的相关数据打消了人们的疑虑。
7.7%的增长,看似有所回落,却包含了令人欣喜的内容,新增就业持续增加,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发展加快,能源消耗强度下降增幅加大。
一句话,中国经济在转方式、调结构上迈出可贵一步,实现了经济发展良好开局。
这才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核心内容。
增长速度固然重要,没有一定的速度,很难说经济工作做得好,但速度不是越快越好,关键在于质量和效益,否则速度也难以为继。
按照中央要求,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才能既针对性地解决当前问题,更为长远发展“垫底子”。
“实现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表达了科学发展的坚定决心。
从治理产能过剩到严控“两高”行业,当前很多重点工作,也都围绕转方式、调结构展开。
值得注意的是,在经济工作中,还是时有中央地方“上下不对称”现象。
比如,一些地方说到增长速度回落就觉得“有问题”,对“提速度”的兴趣远大于“调结构”,甚至把国家确定的调控目标作为地区经济增长底线。
实际上,各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同、开发强度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增长速度也应该有所不同。
竞相攀比、层层加码,既不符合经济规律,也会影响发展的可持续性。
发展的雄心大、干劲足,可以理解,也应该支持。
但更应该看到,在我国经济发展条件和环境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继续追求过快增长速度,不仅违背经济规律,也会加剧已有矛盾、带来诸多风险。
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才是当前经济发展的“第一要求”。
如果经济增速回落是落实中央精神、主动调结构的结果,反而应该鼓励、值得赞扬。
“稳中有进”是我国经济发展主基调,但形势仍然严峻,依然“稳中有忧”。
在这样的情况下,尤其需要上下同心,保证政策执行不走样。
地方工作和中央要求对表,区域发展和总体规划衔接,有了这样的“上下对称”,才能统筹当前与长远,协调局部和全局,形成全国一盘棋。
经济发展如何做到上下对称?
既要做好舆论引导,更要落实到考核指标上,工作业绩考核不能再以生产总值挂帅。
看一个地方是不是发展了,不仅要看生产总值的增长,也要看造成了多大污染排放、产生多大破坏效果、过剩产能带来多大浪费。
在考核与追责制度上,需要动真格、出实招。
经济转型是一场攻坚战。
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中国航船才能穿越险滩激流,不惧风急浪高。
坚决打好政府职能转变攻坚战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新一届政府开局要办的“第一件大事”。
经过一个多月紧张而扎实的工作,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取得了新进展,已经取消和下放了133项行政审批事项。
5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动员电视电话会议,既总结前一段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工作,又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目的就是要今年开个好头,确保职能转变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放权,是这次机构职能转变的一个鲜明特征。
新一届中央政府明确提出,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国务院部门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要减少三分之一。
作为兑现改革承诺的重要一步,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对激发市场、社会和地方的创造活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放权,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可以激发市场主体的创造活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这无疑是一剂不花钱能办事、少花钱多办事的“良方”;
通过放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可以消除制约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为转型提供“源头活水”;
通过放权,减少审批,可以降低就业创业门槛,改善就业创业环境,激发全社会的创业积极性;
通过放权,可以更好地发挥地方的作用,使管理能够贴近基层、贴近企业、贴近市场、贴近群众。
事实证明,把该放的权力放到位,既有利当前,也惠及长远,堪称释放改革红利、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一招。
转变政府职能,不仅要取消和下放权力,还要创新和改善政府管理。
放和管是两个轮子,只有两个轮子都做圆了,车才能跑起来。
这既是增强政府治理、建设现代政府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政府公信力、执行力和权威性,更好服务人民群众的有效保障。
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权限以后,要切实加强对经济运行活动的事中和事后监管。
把该管的管住管好,要求政府加强市场监管,避免“劣币驱逐良币”扭曲现象的发生,由事前审批更多地转为事中事后监管,实行“宽进严管”;
把该管的管住管好,要求政府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把重点放到“保基本”上来,把非基本的公共服务交给社会和市场;
把该管的管住管好,要求政府优化行政管理流程,建立标准明确、程序严密、运作规范、制约有效的管理制度;
把该管的管住管好,要求政府加强和改善宏观管理,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把政府掌控的资源集中用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改革贵在行动,重在落实。
推进改革,离不开有力的组织领导。
从国务院部门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面临着双重责任,既要落实放权的责任,也要落实监管的责任,否则就难以走出“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怪圈。
在落实任务过程中,有必要进一步对现有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摸底核实,不能捉迷藏,也不能掺水分。
地方各级政府在跟进时,对国务院取消的行政审批项目,也必须真正放给市场和社会,不能搞截留。
落实好职能转变要求,必须依靠严明的纪律和有效的监督。
如果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贯彻落实中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相互扯皮、推诿拖沓,明放暗不放,改革将难以取得实质性成效,这是决不允许的。
因此,工作开展不力者,理应受到问责。
同时,职能转变也要开门搞改革,把取消、下放和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依法及时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新一轮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的大幕已经拉开,开弓没有回头箭,后面的任务更加艰巨。
我们相信,只要各级政府进一步提高对这项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大幅减少对微观事务的干预,切实加强宏观管理,以更大的智慧和勇气、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意志,勤奋努力、扎实工作,政府职能转变这场攻坚战就一定能够打好。
在这里我们写下中国力量
——写在汶川特大地震五周年
映秀的新街,游人如织;
汉旺的校园,生机盎然;
羌寨的农家乐,生意兴旺;
北川的工业园,机声隆隆……五年前的今日,一场深重的灾难让世界记住了汶川。
五年后的今天,在这片曾经山河破碎的土地上,岁月风干了泪水,阳光消融着悲伤,生命在奋斗中重新出发。
回首汶川灾区走过的历程,令人震撼的奇迹背后,是不可战胜的中国力量。
汶川五年,一个民族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的深情凝聚于此。
面对灾后重建规模空前、难度空前的“世界性考验”,几千万灾区干部群众自强不息、奋勇拼搏,19个省市几十万援建大军艰苦鏖战,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激发出重整山河、重塑心灵的强大力量。
在不到三年时间里,汶川灾区以令人惊叹的速度提前完成灾后重建任务,实现了再还一个锦绣巴蜀的庄严承诺。
汶川五年,一个政党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彰显于此。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灾区各级政府视重建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把发挥人的自主性、创造性放在第一位,铸造发展振兴的强大引擎,城乡面貌、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建设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与震前相比,四川全省地方生产总值和公共财政收入双双实现翻番,人们对未来的信心更加高涨。
汶川五年,一种制度协同整合、集成创新的优势展现于此。
中国特色的对口援建,搭建起东西部优势互补的桥梁,经验的交流、观念的激荡,让汶川灾区成为中国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观念更新的实验场。
政府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与市场手段的统筹协调,政府部门与社会力量的协力配合,令国际舆论惊叹,“四川树立了世界灾后重建的典范,经验可以在世界推广”。
中国力量,是精神的力量、制度的力量。
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念铸就坚强、用真情凝结关爱,抗震救灾的伟大实践,丰富了中国道路的深刻内涵,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增强了中华民族的道路自信。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贯穿于汶川灾后重建、发展振兴的始终,融汇于中国精神的谱系,成为激励全民族穿越灾难、砥砺奋进的强大动力。
马克思曾说,“只有奋斗,才能治愈过去的创伤”。
从汶川到玉树,从舟曲到芦山,我们经历了灾难的创痛,更在灾难中铸就了不屈的精神,凝聚了无尽的力量。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的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一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风险和挑战”,“只要我们有准备,团结一心,共同应对,就完全能够从容应对征途上的各种复杂局面,战胜各种可能出现的艰难险阻”。
以顽强不屈的中国精神,搞好芦山灾后重建,实现震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这是对汶川地震五周年的最好纪念。
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四论学习贯彻习近平4月28日重要讲话
习近平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强调:
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依靠诚实劳动开创美好未来
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是人民的楷模。
长期以来,广大劳模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卓越的劳动创造、忘我的拼搏奉献,谱写出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动人赞歌。
“全国各族人民都要向劳模学习,以劳模为榜样,发挥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共同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必须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模作用,激励和带动亿万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劳模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内涵,是我们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无论革命战争年代的赵占魁、吴运铎,无论新中国成立后的邓稼先、蒋筑英,无论新时期的袁隆平、郭明义,他们都以平凡的劳动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犹如璀璨的群星,洒满共和国的天际;
他们的身上都闪烁着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自强光彩,饱含着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时代气息,浸润着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传统美德,为全国各族人民树立了光辉的学习榜样。
“人间万事出艰辛”,一切美好梦想的实现,都需要强大的精神激励,都需要付出不懈的艰苦努力。
实现中国梦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
回首激情燃烧的岁月,正是有“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等一座座精神丰碑,为激励和带动亿万群众投身改革建设实践提供了重要精神动力。
面向更加瑰丽的未来,惟有把劳模精神贯注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把劳模作用体现到改革建设的各个岗位中,才会促使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去用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筑牢更加幸福的梦想。
劳模精神、劳模作用,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广大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珍惜荣誉、再接再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做坚定理想信念的模范、勤奋劳动的模范、增进团结的模范;
当代工人不仅有力量,更有智慧、有技术,能发明、会创新,以实际行动奏响时代主旋律;
各级党委、政府和工会组织高度重视劳模、关心爱护劳模,支持劳模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帮助劳模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广泛宣传劳模先进事迹,使劳模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发扬劳模精神,出实策、鼓实劲、办实事,以身作则带领群众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如此,何愁事业不兴盛,梦想不成真?
劳动模范永远是伟大时代的重要领跑人,工人阶级永远是中国精神的主要承载者。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汲取劳模精神的不竭动力,奏响劳动最光荣的主旋律,我们必定能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开启伟大的劳动创造,书写绚烂的精彩人生。
激发亿万人民的劳动热情
——三论学习贯彻习近平4月28日重要讲话
时代的进步,需要劳动来成就;
梦想的实现,需要劳动来完成。
“必须坚持崇尚劳动、造福劳动者。
”习近平总书记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重要讲话,深刻诠释了劳动对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对保障劳动者权利提出了明确要求,必将在全社会焕发强大的劳动热情、释放巨大的创造潜能。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
回顾过去,多么辉煌的成就,都是一砖一瓦建造、一点一滴铸就。
腰悬吊索在悬崖峭壁上凿出红旗渠,背包进城在流水线上写下“中国制造”……从缺少吃穿到总体小康,从贫穷落后到世界第二,60多年的沧桑巨变,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过程,也是无数普通劳动者艰辛创造、不懈奋斗的过程。
没有亿万人民辛辛苦苦地干、扎扎实实地做,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