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剂杀虫剂安全技术说明书Word格式.docx
《消毒剂杀虫剂安全技术说明书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毒剂杀虫剂安全技术说明书Word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
用砂土吸收。
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防止阳光直射。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
中国MAC: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原药为黄棕色至深红褐色粘稠液体。
PH:
熔点(℃):
无资料
沸点(℃):
相对密度(水=1):
1.24(2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饱和蒸气压(kPa):
0.226&
#215;
10-9
燃烧热(kJ/mol):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闪点(℃):
80
引燃温度(℃):
爆炸上限%(V/V):
爆炸下限%(V/V):
溶解性:
难溶于水,易溶于酮、醇、芳烃等。
主要用途:
用作农用杀虫剂。
其它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避免接触的条件:
禁配物:
强氧化剂、强碱。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
251mg/kg(大鼠经口);
1600mg/kg(大鼠经皮),LC50: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其他:
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建议用控制焚烧法或安全掩埋法处置。
在能利用的地方重复使用容器或在规定场所掩埋。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
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61904
UN编号:
2588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包装方法:
塑料袋或二层牛皮纸袋外全开口或中开口钢桶;
两层塑料袋或一层塑料袋外麻袋、塑料编织袋、乳胶布袋;
塑料袋外复合塑料编织袋(聚丙烯三合一袋、聚乙烯三合一袋、聚丙烯二合一袋、聚乙烯二合一袋);
塑料袋或二层牛皮纸袋外普通木箱;
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复合塑料瓶或铝瓶外普通木箱;
塑料瓶、两层塑料袋或两层牛皮纸袋(内或外套以塑料袋)外瓦楞纸箱。
运输注意事项:
第十五部分:
法规信息
国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6.1类毒害品。
10%顺式氯氰菊菊酯乳油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1目的
建立10%顺式氯氰菊酯乳油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保障生产、化验安全
2适用X围
奋斗呐的使用、贮存。
3内容
奋斗呐
Fendona
中文名称2:
顺式氯氰菊酯
英文名称2:
alpha-Cypermethrin
C22-H19-Cl2-N-O3
有害物成分:
顺式氯氰菊酯
含量:
10%
顺式氯氰菊酯:
过量接触:
首发症状常为面部感觉异常(烧灼感、针刺感、蚁走感或紧麻感、甚至剧痛),常于出汗或热水洗面后加重,停止接触数小时或10余小时后消失,常不超过24小时。
全身症状可迟至48小时才出现,有头晕、头痛、恶心、乏力、精神萎靡、肌束震颤;
部分患者有呕吐、流涎、肢端发麻、心慌、视物模糊、多汗等症状,或有呼吸道刺激症状如流涕,胸部紧束感或呼吸困难;
少数患者有低热。
瞳孔一般正常。
口服:
急性中毒于口服后10分钟至1小时先出现恶心、呕吐、上腹部灼痛等症状,可发生出血性胃炎。
肌束震颤、抽搐、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较明显,严重者常有频繁的阵发性抽搐,发作时意识丧失。
部分患者可发生肺水肿。
面部感觉异常较少见。
本品原型排泄迅速,停止接触12小时后接触者的尿中己难以测得。
其代谢产物可测得的时间较长。
全血胆碱酯酶在正常X围。
脑电图多正常,或可诱发出阵发性高幅尖波或尖慢波,可随病情好转而恢复。
成对电刺激的神经-肌电图可出现周围神经兴奋性增高的表现。
阴性结果不能排除中毒的诊断。
眼接触:
可立即引起眼痛、畏光、流泪、眼睑水肿、球结膜充血和水肿。
可出现局部刺激症状。
有的可发生接触性皮炎,出现红斑、丘疹或大疱。
这些表现多在脱离接触后短时间内消退,仅少数患者伴有全身症状。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勿催吐。
禁食。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
用肥皂和清水冲洗污染的皮肤,擦干后局部涂敷橄榄油,可减轻皮肤症状。
移至新鲜空气处。
如出现症状,则就医。
用大量清水冲洗。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氯化氢、氰化物。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在清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作业。
避免产生
烟雾。
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
前苏联MAC(mg/m3):
TLVTN:
TLVWN:
白色液体。
pH:
1.044(20℃)
80
光照。
毒理学特征
急性毒性
大鼠经口LD50:
4932mg/kg;
大鼠经皮LD50:
>
2000mg/kg。
顺式氯氰菊酯原药:
可致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
对皮肤有致敏作用。
在体内代谢及排泄均迅速,无明显蓄积。
不抑制胆碱酯酶。
刺激作用:
对兔皮肤和眼无刺激。
致敏作用:
非致敏剂。
无资料。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61904
2588
铁路运输时包装所用的麻袋、塑料编织袋、复合塑料编织袋的强度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法规信息: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6.1类毒害品。
第十六部分:
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碳酸钠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一:
标识
【危化品名称】:
碳酸钠
【中文名】:
【英文名】:
sodiumcarbonate
【分子式】:
Na2CO3
【相对分子量】:
105.99
【CAS号】:
497-19-8?
【危险性类别】:
二:
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白色粉末或细颗粒(无水纯品),味涩。
【主要用途】:
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用于制化学品、清洗剂、洗涤剂、也用于照像术和制医药品。
三: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本品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
直接接触可引起皮肤和眼灼伤。
生产中吸入其粉尘和烟雾可引起呼吸道刺激和结膜炎,还可有鼻粘膜溃疡、萎缩及鼻中隔穿孔。
长时间接触本品溶液可发生湿疹、皮炎、鸡眼状溃疡和皮肤松驰。
接触本品的作业工人呼吸器官疾病发病率升高。
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
四: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五:
燃爆特性与消防
【闪点】:
无意义
【燃爆下限】:
【引燃温度】:
【爆炸上限】:
【危险特性】:
具有腐蚀性。
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
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六:
【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七:
储运注意事项
【储运注意事项】:
应与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八:
防护措施
【中国MAC】:
【前苏联MAC】:
2
【检测方法】: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身体防护】:
【手防护】:
【其他防护】:
及时换洗工作服。
九:
【熔点】:
851
【沸点】:
【相对密度(水=1)】:
2.53
【相对密度(空气=1)】:
【饱和蒸汽压】:
【辛酸/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燃烧热】: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
【溶解性】:
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等。
十:
【稳定性】:
【聚合危害】:
【禁忌物】:
强酸、铝、氟。
【燃烧分解产物】:
十一:
【急性毒性】:
LD50:
4090mg/kg(大鼠经口),LC50:
2300mg/m3,2小时(大鼠吸入)
【刺激性】: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生殖毒性】:
【致癌性】:
【致突变性】:
十二:
环境资料
【环境资料】:
十三:
废弃
【废弃】: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中和后,用安全掩埋法处置。
十四:
【危规号】:
无资料?
【联合国编号】:
【包装分类】:
Z01
【包装标志】:
【包装方法】:
十五: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十六:
其它信息
【参考文献】: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氢氧化钠安全技术说明书
一
标识
中文名:
氢氧化钠,烧碱
英文名:
Sodiumhydroxide;
CausticSoda
NaOH
相对分子质量:
40.01
CAS号:
1310-73-2
第8.2类碱性腐蚀品
化学类别:
无机碱
二
主要组成部分与性状
含量≥96%
白色不透明固体,易潮解。
三
健康危害
吸入、食入。
本品有强烈刺激性和腐蚀。
粉尘刺激眼睛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
皮肤和眼睛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
误服可造成消化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四
急救措施
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五
燃爆特性与消防
燃烧性:
不燃
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
遇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
本品不会燃烧,遇水和蒸汽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
用水、砂土扑救,但须防止物品遇水产生飞溅,造成灼伤。
六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露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耐酸碱服。
避免扬尘,用清洁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
七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干燥清洁的仓库间。
应注意防潮和雨淋。
应与易燃或可燃物及酸类分开存放分装和搬运时要注意个人防护。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破损。
雨天不宜运输。
八
防护措施
车间卫生标准
中国MAC(mg/m3):
0.5
前苏联MAC(mg/m3):
美国OSHA100ppm,2mg/m3;
美国TLV-STELACGIH 2mg/m3
检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
密闭操作。
提供安全沐浴和洗眼设备。
可能接触
穿防酸碱工作服。
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
他: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毕,淋浴更衣。
九
理化性质
318.4
1390
2.12
相对密度(空气=1):
饱和蒸汽压(kPa):
0.13(739℃)
易溶于水、乙醇、甘油,不溶于丙酮。
十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
不聚合
禁忌物:
强酸、易燃或可燃物、二氧化碳、过氧化物、水。
燃烧(分解)产物:
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
十一
毒理学资料
十二
环境生态资料
其环境污染行为主要体现在饮用水和大气中,残留和蓄积并不严重,在环境中可被生物降解和化学降解,但这种过程的速度比挥发过程的速度低得多,挥发到大气中的二甲苯也可能被光解。
十三
废弃
用控制焚烧法处置。
十四
运输信息
危规号:
82001
1823
防潮性袋装或桶装。
十五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用品规定([1996]劳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8.2类碱性腐蚀品。
过氧乙酸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1、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
52051
CAS:
79-21-0
中文名称:
过氧乙酸
英文名称:
peroxyaceticacid;
peraeticacid
别名:
过乙酸;
过醋酸;
过氧化乙酸;
乙酰过氧化氢
分子式:
C2H4O3;
CH3COOOH
分子量:
76.05
熔点:
0.1℃
密度:
相对密度(水=1)1.15(2
蒸汽压:
41℃
溶解性:
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硫酸
稳定性:
不稳定
外观和形状:
无色液体,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一般商品为35%的醋酸稀释溶液
危险标记:
12(有机过氧化物),20(腐蚀品),1(爆炸品)
用途:
用于漂白、催化剂、氧化剂及环氧化作用,也用作消毒剂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吸入、食入、以皮吸收。
本品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
吸入后可引起喉、支气管的炎症、水肿、痉挛及化学性肺炎、肺水肿。
接触后可引起灼烧感、咳嗽、喘息、气短、头痛、恶心及呕吐。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是皮肤和眼的腐蚀剂。
LD501540mg/kg(大鼠经口);
1410mg/kg(兔经皮);
LC50450mg/m3(大鼠吸入)
小鼠经皮最低中毒剂量(TDL0):
21g/kg(26周,间歇),疑致肿瘤,致皮肤肿瘤。
易燃,加热至100℃时即猛烈分解,遇火或受热、受震都可起爆。
与还原剂、促进剂、有机物、可燃物等接触剧烈反应,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有强腐蚀性。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测定室内过乙酸浓度的光度法及其暴露对工业卫生危险的试验结果[刊,德]/BretschneiderK.;
JohnD.//Z.GesamteHyg.IhreGrenzgeb.-1987,33(4).-209~211《分析化学文摘》1989.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