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期中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98536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2期中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必修2期中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必修2期中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必修2期中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必修2期中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2期中复习资料.docx

《必修2期中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2期中复习资料.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2期中复习资料.docx

必修2期中复习资料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及稳态

第一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1、体液:

人体内含有的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统称为体液。

细胞内液(2/3)

血浆

体液

组织液

细胞外液(1/3)

淋巴等(脑脊液)

2.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唾液不属于细胞外液。

3、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

血浆组织液组织细胞

淋巴

4.内环境成分的判断

A.属于血浆、组织液、淋巴的成分:

血浆蛋白、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脂质、氧气、二氧化碳、激素、代谢废物等

1、细胞内液及细胞膜成分:

血红蛋白、呼吸氧化酶、解旋酶、

DNA/RNA聚合酶、载体蛋白等

B.不属于内环境成分2、外界环境的液体:

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唾液、关节液等

5、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包括:

血浆、组织液、淋巴)

6、内环境理化性质

1.渗透压(约770KPa):

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a.大小:

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

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反之亦然。

b、影响因素:

主要与无机盐(Na+、Cl-),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c、Na+在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上期决定性作用

K+在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上起决定性作用

2.酸碱度pH(7.35~7.45)

呼吸排出

缓冲对物质:

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

3、温度(37.5℃左右)

4、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第二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稳态: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称为稳态。

2、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3、机体稳态调节机制: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4、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5、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神经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体内及外界环境变化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2、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包括: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3、

刺激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双向传导):

兴奋以电信号(神经冲动)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

4、静息电位(外正内负,K+外流引起)----------------动作电位(内正外负。

Na+内流引起)

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单向传递)【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传递方式: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6、单向传递原因:

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胞吐】,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特异性受体【化学本质(糖蛋白或蛋白质】。

7、突触亚显微结构

大脑:

最高中枢(感觉产生部位,如痛觉,冷觉、热觉等)

小脑:

维持平衡

8、下丘脑:

体温、血糖、水平衡调节中枢

脑干:

维持呼吸.心跳、血压等基本生命活动

9、低级中枢受相应的高级中枢的控制。

第二节:

激素调节

1、激素调节:

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

2、激素:

由内分泌腺(内分泌细胞)合成并分泌到血液中,对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及内环境的稳定、行为等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一类微量有机物。

3、激素调节的特点:

1、微量和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4、体液调节:

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5、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比较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举例

缩手反射

血糖调节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6、免疫系统组成

非特异性

免疫

第一道防线:

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

7人体三道防线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第二道防线: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特异性免疫

8、抗原和抗体

抗原:

指能够引起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如:

疫苗、凝集原、外毒素等;抗原本质:

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物质。

抗体:

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如:

抗毒素、凝集素等;抗体化学本质:

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

9、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的区别

10、疑难辨析

(l)溶酶体杀菌若在口腔内进行,属第一道防线(在外界环境中完成都属该防线);若在体液中进行,则属于第二道防线。

二种情况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2)吞噬细胞在体液中吞噬病原微生物并将其杀灭,应为非特异性免疫;若仅仅暴露抗原决定族并呈递给T细胞或吞噬抗原抗体结合物应界定于特异性免疫。

(3)效应B细胞(浆细胞)是唯一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该细胞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较多;也是免疫反应中唯一没有识别抗原能力的细胞。

(4)抗体在体内存留时间相对较短,而记忆细胞可长期存在或终生存在。

解题时若感染或注射疫苗后短时间发挥作用为抗体,长时期应考虑记忆细胞。

11、免疫失调病

1、血糖平衡调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2.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

3、体温平衡调节(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

4、水盐平衡调节(抗利尿激素)

5、免疫调节(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细胞外液的病原体)细胞免疫(侵入细胞的病原体)

ⅡB(T)细胞的增殖分化

I抗原的摄取处理呈递

————————————————-————

————————————————-————

————————————————-————

(受抗原刺激)

(受抗原刺激)

增殖和分化增殖分化

效应T细胞

记忆细胞

记忆细胞

——————————

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浆细胞,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浆细胞,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抗原+抗体

效应T细胞+靶细胞

——————————

第三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生长素的发现

1、达尔文实验

a、胚芽鞘的生长和弯曲与尖端有关

b、感光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C、胚芽鞘的生长和弯曲和胚芽鞘尖端接受单测光有关。

D、发生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一下的伸长区

结论:

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影响,当这种影响传递到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2、詹森的实验

结论:

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通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3、拜尔的实验

结论:

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在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

4、温特的实验

结论:

胚芽鞘尖端的确能产生某种物质(生长素:

IAA),这种物质从尖端运输到伸长区,并能使胚芽鞘下面某些部分生长。

5、生长素:

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物质。

6、生长素的产生(色氨酸)、分布和运输

7.胚芽鞘生长与弯曲的判断

生不生长看有无生长素,弯不弯曲看生长素分布是否均匀。

第二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两重性(P50)

2、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过高--------杀死

3、敏感程度:

幼嫩细胞>衰老细胞;根>芽>茎;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

4、顶端优势(P50)、顶端优势的原因

5、常见生长素类似物:

α-萘乙酸、2,4-D等

第三节、其他植物激素

第4章种群和群落

第1节种群的特征

1.种群:

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

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单位,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群落: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群落。

生态系统:

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1)样方法:

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a、使用范围:

植物、昆虫卵、蚜虫、跳蝻等

B.取样方法:

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

C.计数原则:

记上不记下,记左不计右

(2)标志重捕法:

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作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总体密度。

a.范围:

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B.

3.种群特征:

(1)种群密度(20)出生率、死亡率(3)迁入率、迁出率(4)年龄组成【幼年、成年、老年;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5)性别比例

4

种群的空间特征:

均匀分布型,随机分布型,集群分布型

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

λ=增长率+1

第3节群落的结构

1.丰富度:

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2.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不同群落间种群数量和种群中个体数量差别大。

3.种间关系

竞争:

捕食:

寄生:

互利共生:

增减一致且同步

对寄生者有利,对寄主有害。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

寄生一般不会使寄主全部死亡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4.群落的空间结构

1、垂直结构:

在垂直方向上的明显的分层现象——即不同生物占据不同高度。

2、水平结构:

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影响,不同生物有分布于不同地段的现象。

第4节群落的演替

1.群落演替: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

2.演替类型

(1)初生演替:

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如:

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2)次生演替:

原有的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的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如:

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过度放牧的草原、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3)

4.群落演替特点:

(1)方向上:

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2)能量上:

总生产量增加,群落的有机物总量增加;光合量、呼吸量、有机物积累量先增后趋于稳定

(3)结构上:

群落物种更多样,结构更复杂、稳定性更高。

5.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

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a.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生物成分: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生产者

消费者:

生存必须直接或间接以生产者制造的有机物为食的生物,属于异养生物

分解者:

(2)、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结构)

营养级:

食物链上的每一个环节

a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

b生产者总是为第一营养级。

c.各种生物所处的营养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及分解者不能进入捕食食物链

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能量在第一营养级中的变化能量在第二营养级中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