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试题5套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9634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试题5套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试题5套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试题5套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试题5套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试题5套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试题5套_精品文档.doc

《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试题5套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试题5套_精品文档.doc(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试题5套_精品文档.doc

第一套  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考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合计30分)

  1.一个具有信度的研究程序,不论其过程是由谁操作,或进行多少次同样的操作,其结果总是非常(      )的。

  2.量化处理是对经过编码分类的资料,运用(   )方法进行加总、求平均、求百分比、进行差异检验等。

  3.在假设检验过程中允许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又称为(     )事件。

  4.参与性观察指参与到被观察者的生活和活动中去,在活动中(   )地观察。

  5.量表是一组符号或一组数量,经过某种建构过程,使之依一定规则描述该量表所测量的(    )特性,可分为四种量化水平:

名称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等比量表。

  6.两种变量值变化方向无一定规律,即一种变量值变化时,另一种变量值可能变化也可能不变化,并且不变或变大、变小的情况为(     )的,这两种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零相关。

  7.外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的(    )性,或推论、应用之范围的准确性。

  8.(     )文献即曾经历过特别事件或行为的人撰写的目击描述或使用其他方式的实况纪录,是未经发表和有意识处理的最原始的资料。

  9.广义的教育科学研究设计是为解决(     )问题所拟定的比较详细的规划及付诸实施的全部过程。

  10.测验是一种系统化了的程序和一种测量的(   )。

  11.结构型问卷又称封闭式问卷,即在研究者事先规定的各种答案中,填答者选择认为符合(    )当时意见、态度的一个或几个答案。

  12.自变量的不同水平称为(    )点或实验处理。

  13.测验法又称测验量表法,主要用于人的个性及其它个别心理差异和人的行为个别差异方面的的定量化研究,具有评估、(   )与预测三种功能。

  14.对于自己了解较多的问题,可以选择封闭型访谈;而对于自己了解较少的问题,可以选择(        )型访谈。

  15.测验的(    )性是关于测验系统化过程好坏程度的指标。

包括以下诸方面:

测验刺激的客观性、量化的客观性、推论的客观性。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合计15分)

  1.下列不属于观察的设计和准备内容的是(       )。

  A.问题、目的与对象的确定

  B.理论准备、内容、项目与表格设计

  C.试探性观察与观察取样

  D.组成评价专家组

  2.下列关于区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区分度又称鉴别度,指每一题目对所测量的心理特性(或学习成绩)的有效程度。

  B.区分度分析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题目内部一致性分析,另一个是外在效度的分析。

  C.外在效度的分析与区分度分析无关。

  D.题目内部区分度分析指检查个别试题与整个测验之内间的一致性。

  3.下列关于观察法中编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策略编码指对人们完成一定任务所用方法、策略的编码。

  B.常见的一些编码有:

过程编码,活动编码,策略编码和行为编码。

  C.过程编码指对事物过程的编码,其编码名称是阶段和步骤。

  D.活动编码指按照一定的种类进行的内容编码。

  4.四种关于文献综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文献综述是指在全面搜集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某个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

  B.文献综述分为应用性的和专题性的两种形式。

  C.综合性的综述与专题性的综述的异同之处是研究内容相同、研究手段、方法不同。

  D.文献综述的特征是依据过去和现在的研究成果,推论出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5.探索性研究常采用的研究方式包括(  )。

  A.文献调查、经验调查、典型情况或个案分析

  B.调查性研究、关系性研究、发展性研究

  C.真实验研究、准实验研究、现场实验研究

  D.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趋势研究

  三、简答题(每题7分,合计35分)

  1.自变量的种类有哪些?

  2.简单随机取样法

  3.研究设计的工作内容

  4.文献的种类

  5.简答问卷编制的主要步骤

  四、实践题(每题20分)

1.试述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

第二套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考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合计30分)

  1.分层随机取样是指对由性质并非完全相同的部分组成的总体,按照性质不同分层,然后对各层次按(   )抽样的方式选择样本。

  2.测验是一种系统化了的程序和一种测量的(   )。

  3.系统取样指从一个正确排列起来的总体序列中,每隔一定间隔选择(    )的方式。

  4.影响研究信度的因素主要有:

(    )方面的因素、主试方面的因素、研究设计方面的因素和研究实施方面的因素。

  5.一般来说,在自然环境中所进行的研究,其结果的(   )效度较高;然而,在实验室环境中所进行的研究,其结果的内部效度较高。

  6.文献法的一般过程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分别是:

提出课题或假设、研究设计、搜集文献、整理文献和进行文献(   )。

  7.(   )文献也称原始文献,一般指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专著、论文、调查报告等文献。

  8.观察计划和方案的内容包括:

观察目的、观察(    )、观察内容、观察类型、观察的取样和时间安排、观察提纲和观察记录表、观察手段和工具等。

  9.好的测验必须要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  ),才能使测验所获得数量更有意义。

  10.无结构型问卷的结构较松懈或较少,并非真的完全没有结构,只是不将资料(  ),但必须向有关人士问差不多相同的问题,被访问的人数一般较少,自由回答。

  11.(   )化和配对法是将两组被试除自变量外其他条件尽量保持相等。

  12.有(   )性观察对于内容、程序、记录方法都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设计和考虑的观察,观察时基本上按照设计的步骤进行,对观察的记录结果也适于进行定量化的处理。

  13.一般说来,重视量化处理,可选择封闭型访谈;重视质的研究,可以选择(   )型访谈。

  14.成就测验是指经过一定的数量化或测验编制程序(      )化的各类教育测验。

  15.样本(   )是指样本内所包含的个体的数量。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合计15分)

  1.关于实验设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事前测定和事后测定比较设计的优点是有了两次测定可以进行比较,缺点是由于先后两次是在不同的时间测定的,因而对于测量工具、评价人员标准及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等引起的变化,难以进行良好的控制,但不会降低结果解释的效度。

  B.区组设计是将被试按区组分类,使每一区组的被试尽量保持同样数量,然后将区组内被试随机分派到各个实验处理中去。

  C.区组设计的一种方式是配对,即根据研究的要求,将影响研究结果的某些因素水平相同的被试配对,得到不同水平的被试对,然后随机让其中的一个,接受实验处理。

  D.区组设计形式易产生顺序误差,对于这些误差不能采用ABBA循环法平衡。

这样,每种处理进行实验就不止一次,需要平衡的无关变量效果层次越多,每种实验处理实验测定的次数越多。

  2.对于调查访问,下面那种说法是正确的。

(   )

  A.在访问时,与被访者谈得越投机越好

  B.在访问时,调查者用眼睛、神态与被调查者交流是不礼貌的

  C.在访问时,座位的安排无关紧要

  D.一般情况下,只要受访者允许,访谈者应该尽可能使用录音机

  3.下列不属于设计研究指标的原则的是(  )。

  A.以理论假设为指导的原则

  B.完整性原则

  C.简明、可行性原则

  D.经济性原则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对相关关系,至少有这样两种情况:

变量X是变量Y的原因(或结果);或X与Y都是其它变量的结果。

  B.有相关一定有因果,两个存在相关关系的事物,一定存在因果关系。

  C.相关关系与数学中函数与自变量关系的没有区别。

  D.相关的概念指两种变量之间的关系或联系程度,它表达的是一种精确、稳定的变化关系。

  5.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一般情况,研究计划的形式分为七个部分,对于特定的研究项目不可能提出其它一些研究计划的形式。

  B.研究计划的准备是研究过程的重要一步,许多研究在开始进行之后都要求提交研究计划。

  C.具体到不同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尽管存在着性质和层次上的差异,研究工作的程序是一成不变的。

  D.研究计划应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研究目标和理论框架,以往研究的考察,研究的设计与方法。

  三、简答题(每题7分,合计35分)

  1.研究设计的工作内容

  2.文献的种类

  3.对记录的初步整理的任务是什么?

目的是什么?

  4.简答问卷编制的主要步骤

  5.文献综述的一般形式和结构

  四、实践题(每题10分,合计20分)

1.某小学对学生的成绩记录分三部分组成,即平时练习成绩X1、期中检测成绩X2、期末考试成绩X3。

假设这三部分成绩一律采用百分制考评,同时三部分成绩的权重分别是0.20,0.40和0.40。

若一位学生的平时作业成绩为X1=90分,期中测验成绩为X2=100分,期末考试成绩为X3=100分,那么该学生的综合考评成绩是多少?

第三套 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考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合计30分)

  1.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都能用于文献的研究,同属于非接触性方法。

内容分析法与文献法相比更侧重于(   )分析。

  2.好的测验必须要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  ),才能使测验所获得数量更有意义。

  3.研究计划一般包括:

(    )表述,课题意义,定义和界定有关内容,文献查阅,假设,方法,时间表7部分。

  4.阅读研究文献的方法一般有(     )、粗读和精读三种。

这三种阅读方法各有所长和不足,对于研究工作者阅读分析文献来说,均为非常有用的方法。

  5.以结构形式为标准,问卷法可划分为(      )型和无结构型两种类型。

  6.在编制尺度式问卷时,尺度范围在(     )之间最好。

  7.以结构形式为标准,问卷法可划分为(      )型和无结构型两种类型。

  8.量化处理是对经过编码分类的资料,运用(   )方法进行加总、求平均、求百分比、进行差异检验等。

  9.(   )变量又称调节变量,是自变量的特殊类型,是研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而选择的次要自变量。

  10.结构型访问法又称标准型,即事先拟好(   ),问题次序和谈话用语,按一定的方式询问。

  11.度量、描述(   )趋势的统计量称为差异量数。

常用的差异量数有平均差、方差、标准差等。

  12.(   )法是教育与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人的个性及其它个别心理差异的定量化研究。

  13.结构型访问法、半结构访问法、无结构型访问法又被称作封闭型、半封闭型、(   )型。

  14.非(   )性观察指不介入被观察者的生活和活动,而是冷静旁观。

  15.(   )变量即位于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起联系、传导、转化或解释变量之间关系作用的变量。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合计15分)

  1.关于实验设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被试分为两组,一组施以实验处理称作实验组,另一组不给实验处理,然后测定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