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散文部第六单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1963314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1.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诗歌散文部第六单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古代诗歌散文部第六单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古代诗歌散文部第六单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古代诗歌散文部第六单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古代诗歌散文部第六单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散文部第六单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古代诗歌散文部第六单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散文部第六单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诗歌散文部第六单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真好啊!

这不是很好吗?

我问种树,却得到了治民的方法。

”于是,我把这件事记载下来,作为官吏们的鉴戒。

《种树郭橐驼传》赏析

本文题目虽称为“传”,却并非是一般的人物传记。

文章以老庄学派的无为而治、顺乎自然的思想为出发点,借郭橐驼之口,由种树的经验说到为官治民的道理,说明封建统治阶级有时打着爱民、忧民或恤民的幌子,效果却适得其反,照样使民不聊生。

这种思想实际上就是“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剖斗折衡,而民不争”的老庄思想的具体反映。

唐代从安史之乱以后,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

只有休养生息,才能恢复元气。

如果封建统治者仍借行政命令瞎指挥,使老百姓疲于奔命,或者以行“惠政”为名,广大人民既要送往迎来,应酬官吏;

又不得不劳神伤财以应付统治者摊派的任务,这只能使人民增加财物负担和精神痛苦。

如果我们了解中唐时期的社会现实,知道柳宗元写这篇文章的针对性,则能体会到这篇文章的进步意义。

这是我们首先必须弄清的。

本文共六个自然段,每两个自然段又可合为一大段。

第一大段是介绍传记主人公的姓名、形象特征,以及籍贯、职业和技术特长。

第一小段看似闲笔,却生动有趣,给文章带来了光彩色泽。

这里面要注意三点。

一、在《庄子》书中所描绘的许多人物,有的具有畸形残疾,如《养生主》、《德充符》中都写到失去单足或双足的人,《人间世》中则写了一个怪物支离疏;

有的则具有特异技能,如善解牛的庖丁,运斤成风的匠人,承蜩的佝偻丈人等。

柳宗元写这篇传记,把这两种特点都集中在郭橐驼一人身上,他既有残疾,又精于种树。

可见柳宗元不仅在文章的主题思想方面继承了《庄子》的观点,连人物形象的刻画也灵活地吸取了《庄子》的写作手法。

二、橐驼即骆驼,人们称这位主人公为橐驼,原带有开玩笑甚至嘲讽性质。

但这位种树的郭师傅不但不以为忤,反欣然接受。

柳宗元在这里不着痕迹地写出了这位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的善良性格。

但作者这样写仍是有所本的。

在《庄子》的《应帝王》和《天道》中,都有这样的描写,即人们把一个人呼之为牛或呼之为马,他都不以为忤,反而欣然答应。

这同郭橐驼欣然以橐驼为名是一样的。

这种描写实际上也体现了老庄学派顺乎自然的思想,即认为“名”不过是外加上去的东西,并不能影响一个人的实质,所以任人呼牛呼马,思想上都不致受到干扰波动;

相反,甚至以为被人呼为牛马也并不坏。

三、把外表丑陋而心灵美统一在一个人身上。

这类描写,在我国,可以说从《庄子》就开始了。

柳宗元所塑造的郭橐驼形象也是这方面的典型。

不过柳宗元是把“丑”和“真”(他思想上认识到颠扑不破的真理)统一起来,同把“丑”和“善”统一起来,略有不同而已。

后一小段写郭橐驼种树的特异技能。

他种树的特点有二:

一是成活率高,二是长得硕茂,容易结果实,即所谓“寿且孳”。

作者在后文没有写郭橐驼对树的移栽易活的特点,只提到栽了树不妨害其成长的这一面。

其实这是省笔。

盖善植者必善移树,只有掌握了事物发展的内部规律才能得到更大的自由。

所以这里为了使文章不枝不蔓,只点到而止。

在这一小段的收尾处还布置了一个悬念,即“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读者从这儿必然急于想知道郭橐驼种树到底有什么诀窍。

而下文却讲的是极其平凡,实际却很难做到的道理: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可见郭并不藏私,而是“他植者”的修养水平和掌握规律的深度太不够了。

从这里,作者已暗示给我们一个道理,即“无为而治”并不等于撒手不管或放任自流。

这个道理从下面两大段完全可以得到证明。

第二大段的两小段郭橐驼自我介绍种树的经验。

上下两节是正文两面对举,关键在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为了把这一道理阐述得更深刻,更有说服力,文章用了对比的写法,先从种植的当与不当进行对比。

究竟什么是树木的本性呢?

“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四个“欲”字,既概括了树木的本性,也提示了种树的要领。

郭橐驼正是顺着树木的自然性格栽种,从而保护了它的生机,因而收到“天者全而其性得”的理想效果。

这正是郭橐驼种树“无不活”的诀窍。

他植者则不然,他们违背树木的本性,种树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因此必然遭致“木之性日以离”的恶果。

这就回答了上段的问题,他们“莫能如”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学标不学本。

继从管理的善与不善进行对比。

“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是郭橐驼的管理经验。

乍看,好像将树种下去以后,听之任之,不加管理。

事实上,橐驼的“勿动勿虑”,移栽时的“若子”,种完后的“若弃”,正是最佳的管理。

没有像疼爱孩子那样的精心培育,就不会有理想的效果。

他植者不明此理,思想上不是撒手不管而是关心太过,什么都放不下,结果适得其反,“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虽曰忧之,其实仇之”,压抑了甚至扼杀了树木的生机。

这两层对比写法,句式富于变化。

写橐驼种树,用的是整齐的排比句,而写他植者之种树不当,则用散句来表示,文章显得错落有致。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虽曰忧之,其实仇之”用押韵的辞句,使重点突出,系从《庄子·

马蹄》的写法变化而出。

从介绍橐驼的种树经验上可以看出,柳宗元的观点同老庄思想还是有差别的,它是儒、道两家思想的结合。

他并不主张一味听之任之的消极的“顺乎自然”,而是主张在掌握事物内部发展规律下的积极的适应自然。

他要求所有的种树人都能做到认识树木的天性,即懂得如何适应树木生长规律的业务。

把种树的道理从正反两面讲清楚以后,文章自然就过渡到第三大段。

第三大段是正面揭出本旨,实为一篇之“精神命脉”。

作者通过对话,运用“养树”与“养人”互相映照的写法,把种树管树之理引申到吏治上去。

对“养人”之不善,文章先简要地用几句加以概括:

“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这与上文“他植者”养树管理之不善遥相呼应。

接着用铺陈的手法,把“吏治不善”的种种表现加以集中,加以典型化,且有言有行,刻画细致入微,入木三分。

如写官吏们大声吆喝,驱使人民劳作,一连用了三个“尔”、四个“而”和七个动词,把俗吏来乡、鸡犬不宁的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

作者最后以“问者”的口吻点出“养人术”三字。

这个“养”字很重要。

使天下长治久安,不仅要“治民”,更重要的还要“养民”,即使人民得到休养生息,在元气大伤后得到喘息恢复的机会,也就是后来欧阳修说的“涵煦之深”。

这才是柳宗元写这篇文章的最终目的。

综观全文,我们应注意三点:

一是无论种树或治民,都要“顺天致性”,而不宜违逆其道;

二是想要顺天致性,必先掌握树木或人民究竟怎样才能“硕茂以蕃”,亦即摸清事物发展规律;

三是动机效果必须统一,不允许好心办坏事,或只把好心停留在表面上和口头上。

把这三点做好,才算懂得真正的“养人术”。

孔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

“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

(你们)平时常说:

‘没有人了解我呀!

’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子路急忙回答说:

“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

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求,你怎么样?

  (冉求)回答说:

“一个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公西赤,你怎么样?

(公西赤)回答说:

“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

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曾点,你怎么样?

  (曾点)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

“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呀!

  孔子说:

“那有什么关系呢?

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

  (曾点)说:

“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

(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走回家。

孔子长叹一声说:

“我是赞成曾点的想法呀!

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晳最后走。

曾晳问(孔子):

“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

“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晳)说:

“你为什么笑仲由呢?

  (孔子)说:

“治理国家要讲理让,可他的话却一点不谦让,所以笑他。

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吗?

怎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

难道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吗?

宗庙祭祀和诸侯会同之事,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

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的赞礼人,那谁能来做大的赞礼呢?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赏析

本文是《论语》中较富有文学色彩的一章。

它通过孔子与其弟子坐而言志的描写,表现了四位弟子不同的性格以及师生对话时融洽的气氛。

文章一开始,交待了谈话的人物和方式: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这四位弟子环坐于孔子身旁。

孔子最先发话,启发大家各言其志,起到了打消顾虑、缓和紧张气氛的作用,这符合孔子作为师长的身份,表现了孔子随和的性格特征。

在孔子的启发下,子路不加思索,抢先回答。

“率尔而对”,反映了子路急躁、坦率、爽快的性格。

这种毫不谦让的积极态度与他那充满自信的回答内容相一致。

他志向远大,声称能将困于战争和饥荒的大国治理成勇而知义的礼义之邦。

这种谦虚不够、自信有余的态度引起了孔子的微笑。

这微笑中,有善意的理解和宽容,也有不以为然的轻微批评,表现了孔子豁达的态度。

冉有的回答显得彬彬有礼。

他可能意识到孔子对子路不够谦让的批评,说起话来谨慎得多。

他愿意治理一个小国家,先是说六七十里见方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小国,并将礼乐方面的治理让诸君子,表现了他极其谦让的态度。

公西华的回答更加谦虚。

他不自诩能治理国家,而委婉地表示,愿意作为一名学生,学习怎样治理国家。

他们的回答符合孔子的道德规范,思路相同,但个性各别。

在四位弟子中,曾皙的回答最为出色。

他的出场就不同于别的弟子,子路等人坦陈志趣,而曾皙一边聆听孔子与他们的对话,一边悠然自得地鼓瑟。

这一举动恰好反映了当时和谐对话的气氛。

孔子提问时,曾皙鼓瑟正近尾声,他铿地一声把瑟放下,站起来回答。

这些似乎很平常的动作描写,生动地显现了曾皙洒脱而又知礼的形象。

曾皙的答辞不同一般,他没有直接用理性的语言述说他的志向,而是以形象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

在他那充满诗意的理想蓝图中,人们潇洒自得,乐趣天然。

这一蓝图既符合儒家礼义之邦的治国理想,又符合孔子晚年隐含的出世隐居的心态,深深地打动了他,因而喟然而叹。

这喟叹既表现了孔子对曾皙言志的赞许,又表现了孔子对曾皙构画的理想境界的向往,师生之间得到了感情上的交流与共鸣。

文章以孔子启发大家言志开始,以弟子们的言志而展开,最后又以孔子的评价而结束,结构完整,对话简短生动,人物富有个性,在先秦散文中算得上佳作。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圆序》

大地像万物的客站,时间像百代的过客,飘浮不定的人生,如同一番梦境,得到的欢乐,能有多少呢!

古人夜间持着蜡烛游玩,确实是有道理啊!

况且春天用艳丽景色吸引我,大自然把绚烂的色彩提供给我,大家相聚在桃花飘香的花园中,畅叙兄弟间的天伦之乐!

弟弟们人品俊秀,个个都有谢惠连那样的才情,而我当哥的吟咏诗歌,却很惭愧唯独没有谢灵运那样的才华。

清雅的赏玩兴致正雅,高谈阔论又转向清言雅语。

摆开筵席来坐赏名花,举怀痛饮以醉观月色,没有好诗,怎能抒发高雅的情怀?

倘若有人作诗不成,就要按照当年石崇在金谷园宴客赋诗的先例,罚酒三杯。

《春夜宴从弟桃花圆序》赏析

这篇散文小品,洋溢着诗情画意,像一首优美的诗,长期以来,家弦户诵,脍炙人口。

明代大画家仇英还把它转化为视觉形象,绘成图画,流传至今。

从题目看,这是一篇记事文。

记事文,一般要包含六个要素:

Who(何人)、When(何时)、Where(何地)、What(何事)、How(如何)、Why(为何)。

题目即回答了四个要素:

什么人?

作者与诸从弟。

什么时候?

春夜。

什么地方?

桃李园。

干什么?

宴饮。

这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泄露了主题。

一看题目就知道文章的基本内容,又怎能引人入胜呢?

然而一读全文,就立刻被那强烈的艺术魅力所吸引,陶醉于美的享受。

原因在于:

作者结合剩下的两个要素,对已见于题目中的四个要素作了进一步的、独特的回答,从而展现了情景交融、景美情浓的艺术天地。

全文是以议论开头的: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古文观止》的编者说这是“点‘夜’字”,即回答了“何时”。

这固然是对的;

但不仅如此。

更重要的,还在于回答了另一个要素:

“为何”。

白天满可以“宴”,为什么要“夜”宴呢?

就因为“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所以要及时行乐,连夜间都不肯放过。

及时行乐的思想在我们看来是消极的,但在封建社会的某些知识分子和达官贵人中却是普遍存在的。

《古诗十九首》有云: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曹丕《与吴质书》有云:

“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

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作者在行文上的巧妙之处,就表现在他不去说明自己为什么要“夜”宴,只说明“古人秉烛夜游”的原因,而自己“夜”宴的原因,已和盘托出,无烦词费。

“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这是万口传诵的名句。

《古文观止》的编者说它“点‘春’字”,即与第一段“点‘夜’字”结合,照应题目,回答了“何时”。

这当然不算错;

它用一个表示进层关系的连词“况”承接第一段,进一步回答了“为何”。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因而应该“夜”宴;

更何况这是春季的“夜”,“阳春”用她的“烟景召唤我”,“大块(天地)”把她的“文章”献给我,岂容辜负!

因而更应该“夜”宴。

其所以成为名句,就由于它的确佳妙。

第一,只用几个字就体现了春景的特色。

春天的阳光,暖烘烘,红艳艳,多么惹人喜爱!

“春”前着一“阳”字,就把春天形象化,使人身上感到一阵温暖,眼前呈现一片红艳。

春天地气上升,花、柳、山、水,以及其他所有自然景物,都披绡戴觳,分外迷人。

那当然不是绡觳,而是弥漫于空气之中的袅袅轻烟。

“景”前着一“烟”字,就展现了这独特的画面。

此后,“阳春烟景”,就和作者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所创造的“烟花三月”一样,成为人们喜爱的语言,一经运用,立刻唤起对春天美景的无限联想。

至于把天地间的森罗万象叫做“文章”,也能给人以文采炳焕、赏心悦目的感受。

第二,这两个句子还把审美客体拟人化。

那“阳春”是有情的,她用美丽的“烟景”召唤我;

那“大块”也是有情的,她把绚烂的“文章”献给我。

既然如此,作为审美主体的“我”又岂能无情!

自然主客拥抱,融合无间了。

“会桃李之芳园”以下是全文的主体,兼包六个要素,而着重写“如何”。

这一点很重要。

试想,与诸从弟夜宴,如果是为了饯别,那就会出现“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的场面,或“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的景象,未免大败人意。

如今幸而并非如此。

“会桃李之芳园”,不是为了饯别,而是为了“叙天伦之乐事”。

这一句,既与第一段“为欢几何”里的“欢”字相照应,又赋予它以特定的具体内容。

这不是别的什么“欢”,而是“叙天伦之乐事”的“欢”。

看来,作者与从弟们分别很久了。

作为封建社会里的“浮生”,难得享天伦之乐啊!

如今,不但相会了,而且相会于流芳溢彩的桃李园中,阳春既召我以烟景,大块又假我以文章,此时此地,“叙天伦之乐事”,真是百倍的欢乐!

当然,“天伦之乐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叙”法。

那么,作者和他的从弟们是什么样的人呢?

南朝著名诗人谢灵运的族弟谢惠连工诗文,擅书画,作者便说“群季(诸弟)俊秀,皆为惠连”。

以谢惠连比他的几位从弟,不用说就以谢灵运自比了。

“吾人咏歌,独惭康乐”,不过是自谦罢了。

人物如此俊秀,谈吐自然不凡。

接下去的“幽赏未已,高谈转清”,虽似双线并行,实则前宾后主。

“赏”的对象,就是前面所写的“阳春烟景”、“大块文章”和“桃李芳园”;

“谈”的内容,主要是“天伦乐事”,但也可以包括“赏”的对象。

“赏”的对象那么优美,所以“赏”是“幽赏”;

“谈”的内容那么欢乐,所以“谈”是“高谈”。

在这里,美景烘托乐事,幽赏助长高谈,从而把欢乐的激情推向高潮。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两句,集中写“春夜宴桃李园”,这是那欢乐的浪潮激起的洪峰。

“月”乃“春夜”之月,“花”乃“桃李”之花。

兄弟相会,花月交辉,幽赏高谈,其乐无穷,于是继之以开筵饮宴。

“飞羽觞”一句,实在写得好!

《汉书·

外戚传》引班婕妤赋云:

“酌羽觞兮销忧。

”颜师古注采用孟康的解释:

“羽觞,爵也。

作生爵形,有头,尾,羽翼。

”爵,是酒器的名称;

而在古代,“爵”字又与“雀”字相通。

所谓“作生爵形”,就是其酒器的形状像活的雀儿,有头,有尾,有羽翼。

正因为有羽翼,所以又称“爵”为“羽觞”。

班婕妤独自借酒浇愁,“觞”虽有“羽”,却只能“酌”,不能“飞”。

李白从“羽”字着想,生动地用了个“飞”字,就把兄弟们痛饮狂欢的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

痛饮固然可以表现狂欢,但光痛饮,就不够“雅”。

他们都是诗人,痛饮不足以尽兴,就要作诗。

于是以“不有佳作,何伸雅怀”等句结束了全篇。

《古文观止》的编者说:

“末数语,写一觞一咏之乐,与世俗浪游者迥别。

”是相当中肯的。

开头以“浮生若梦”等句引出夜宴,在今天看来,思想境界当然不高,但在李白却有其社会原因。

况且,开头一段,不过是为了引出下文;

而其中的“欢”字,又为全文定下了基调。

“况”字以下,写景如画,充满着春天的生机;

叙事如见,洋溢着健康的欢乐。

意境是崇高的,格调是明朗的。

诵读全文,并不会滋生“浮生若梦”的消极情绪,却能于获得艺术享受的同时提高精神境界,热爱自然,热爱人生。

结尾的“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用的是石崇《金谷诗序》(《全晋文》卷三三)的典故。

李白的这篇序,从体裁、题材上看,也与《金谷诗序》相似。

而《金谷诗序》却说“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情调很悲凉。

其他同类作品,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前面虽说“仰观天地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结尾却“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发出“悲夫”的慨叹。

孙绰的《三月三日兰亭诗序》(《全晋文》卷六一)也说“乐与时去,悲亦系之”,与王序如出一辙。

陶渊明的《游斜川诗序》亦然:

“悲日月之既往,悼吾年之不留”,调子是低沉的。

直到初唐的游宴诗文,仍跳不出这种老套子。

王勃的《滕王阁序》,不是也有“呜呼!

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兰亭已矣,梓泽丘墟”的感慨吗?

李白同样写游宴,却完全摆脱了“既喜而复悲”的陈套,给人以乐观情绪的感染。

与古人的同类作品相比,本篇确是别开生面,“自是锦心绣口之文”。

归有光《项脊轩志》

项脊轩,就是原来的南阁子。

室内面积仅一丈见方,可容一人居住。

由于是一间百年老屋,灰尘和泥土常从屋顶上漏下来,(尤其是)下雨时雨水往下直灌。

每次移动桌子,环顾四周没有可安置的地方。

又加上屋门朝北开,不能得到阳光照射,太阳一过中午,屋里就暗了下来。

我稍微加以修补,使屋顶不再漏雨。

室前就开四扇窗户,院子四周砌上围墙,用来挡住南边射来的阳光,经日光反射,屋子里才明亮起来。

(在庭前)又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旧时的栏杆,也增加了新的光彩。

借来的书堆满了书架,我在这里生活悠然自得,有时长啸或吟唱,有时静悄悄地独自坐着,自然界的声响都能清晰地听到;

庭前阶下异常寂静,小鸟不时飞下来啄食,人到它面前也不离开。

在农历每月十五的晚上,明亮的月光照在墙上,月光下桂树的影子疏疏密密,微风吹来,花影摇动,煞是可爱。

可是我在这里居住,喜悦的感受多,悲怆的感受也多。

在这以前,院子南北相通,是一个整体。

等到伯父、叔父们分家以后,院内外小门多了,隔墙到处都是。

东家的狗对着西家叫,客人得越过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内栖宿。

庭中开始用篱笆隔开,后来又用墙隔开,变动过好几次了。

家里有一个老妈妈,曾经在这里住过。

这位老妈妈,是伺候我死去的祖母的仆人,在我家做过两代人的乳母,母亲在世时待她很好。

轩的西边和内室相连,母亲曾经到轩中来。

老妈妈时常对我说:

“这地方,是你母亲曾经站过的。

”老妈妈还说:

“你姐姐小时候,我抱在怀中,(她)呱呱地哭着;

你母亲听见了就用手指敲着房门说:

‘孩子冷吗?

想吃东西吗?

’我从门外一一向你母亲回答。

”(老妈妈)话未说完,我(感动地)哭了,老妈妈也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我从童年起就在轩中读书,有一天,祖母来看我,她说:

“我的孩子,好长时间没见你的影子,怎么整天默默地在这里?

真象个女孩子呀?

”临走时,她用手轻轻地掩上轩门,自言自语地说:

“我家的读书人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功名,这孩子有指望,就可以等待(他)了。

”不一会儿,拿了一个象牙做的手板来,说:

“这是我祖父太常公在宣德年间拿着去朝见皇帝时用的,日后你应当用它!

”回忆往日的这些事,好象昨天刚发生的,真叫人禁不住要大哭一场。

轩的东边以前曾做过厨房,人们到厨房去,必然从轩前经过,我关着窗门住在里边,时间长了,能根据人们走路的脚步声辨别是谁。

项脊轩共遭过四次火灾,竟然没有焚毁,大概是有神灵保护的缘故吧。

……

我已经作了上面这篇志,又过了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来,她时常到轩中,向我问到一些古往的事,有时靠着桌子学写字。

妻子回娘家去省亲,(回来后)转述她的小妹妹们的话说:

“听说姐姐家里有阁子,那么什么叫阁子呢?

”从那以后又过了六年,我的妻子去世,项脊轩逐渐破败,也不修理。

此后又过了两年,我卧病在床,在闲暇无聊的时候,才派人又修理了南阁子,那形式和以前稍有不同。

然而此后我长期羁留在外,不常回家到轩中居住。

院中有一棵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的那一年亲手栽种的,今天已经是干直叶茂,象把打开的巨伞一样了。

《项脊轩志》赏析

以斋室为描写对象,展开叙事抒情,前已有刘禹锡《陋室铭》。

《陋室铭》用韵文形式,主要抒发个人情志,体格短小。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虽也有近似的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