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民国后期的中国19271949年第20讲十四年抗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1941847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7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民国后期的中国19271949年第20讲十四年抗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民国后期的中国19271949年第20讲十四年抗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民国后期的中国19271949年第20讲十四年抗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民国后期的中国19271949年第20讲十四年抗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民国后期的中国19271949年第20讲十四年抗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民国后期的中国19271949年第20讲十四年抗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民国后期的中国19271949年第20讲十四年抗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民国后期的中国19271949年第20讲十四年抗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民国后期的中国19271949年第20讲十四年抗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概念阐释 党内合作与党外合作

(1)党内合作:

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

所谓党内合作,是指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共两党的合作在国民党一党内部进行。

(2)党外合作:

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方式。

所谓党外合作,是指国共两党没有统一到任何一个政党内部,而是在两党之间进行合作。

考点一 抗日救亡与全民族抗战

不同抗战阶段中国的抗战史实

1.抗日战争的特点

(1)民族性:

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了全国各阶级、各阶层、各民族的一场民族战争。

(2)双重性:

从斗争性质来看,它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具有双重性。

(3)两个战场并存:

国民政府组织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贯穿始终。

(4)以弱胜强:

中国人民在近代史上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5)持久性:

中国的抗战坚持了十四年,是反法西斯战争中开始较早、结束最晚的战场。

2.全民族抗战的具体表现

(1)旗帜:

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地域:

真正的全国战争。

前线军民抗日,后方全国救亡。

(3)参战:

全国各个阶级、阶层。

工农兵学商各界各族人民,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同参加。

(4)团结:

全国各党派。

各党派均以民族存亡为重,结束分裂对抗,求同存异,在抗日的基础上团结一致,集中力量争取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

(5)合作:

全国军队。

包括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主力军和游击队,一致抗日,形成了既统一又独立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者互相配合,共同抗日。

(6)基础:

广大群众。

他们是抗日战争的基础和力量源泉。

1.论从史出

中国军民抗战的决心

史料 (1938年武汉会战)10月初,27师团占领了箬溪一带,检查缴获敌军官兵致其亲友的信件,内容几乎都是有关我军情况以及他们誓死报国的决心,极少掺杂私事。

同一时期,第101师团检查反攻我军阵地而战死的敌军官兵遗体,发现死者父母的来信中,也都是鼓励他们为国家、为民族奋勇献身的言辞。

——冈村宁次日记

结论 史料反映了中国民众支持抗战的爱国热情。

其中前半部分表明了中国方面“军”的抗敌决心;

后半部分表明“民”对抗战的支持。

2.获取材料信息

从材料中找出抗日战争日本失败的原因。

材料 对于日本战败的真正原因,当事者和历史学家们意见不一。

负责进行战略轰炸的人断言,即使没有原子弹,日本在1945年底也就完全被摧毁了。

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优势就足以获胜。

苏联的观点出人意料地得到负责中国境内空中作战的陈纳德将军的支持。

他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这样……看来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到来。

但是有两个不变和压倒一切的因素早已注定了日本的命运:

首先是日本经济上的弱点——它的经济潜力只及美国的15%……但是美国人——这是第二个决定性因素——出色地动员和发挥了自己的力量。

——[法]亨利·

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

主要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美国原子弹及海军优势;

苏联对日作战;

日本自身的弱点。

考点二 抗战时期的国共两党关系

国家利益制约国共两党关系

1.全民族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统治及评价

(1)基本史实

①防御阶段正面战场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

②相持阶段虽表现不佳,但坚持抗战、拒不投降,粉碎日本帝国主义最终灭亡中国的企图和彻底解决中国战事的妄想,拖住了侵华日军,有力支援了太平洋战场。

③1942年中国远征军先后两次入缅作战,以实际行动走出国门,在更大范围内参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④始终坚持一党专政与独裁统治。

(2)基本评价

①对于当时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中央政府而言,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积极作用是它作为合法政府的应有之义,其抗战所为是一个合法政府应承担的责任。

②应看到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在抗日的同时,一直没有放弃“反共”的目标,并且坚持一党专政。

这不仅使得国民政府正面抗战的积极作用没有充分发挥,而且在整体上影响了中国抗战力量,尤其是共产党抗战力量的发展。

2.比较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区别与联系

战场

项目  

国民党正面战场

中共敌后战场

领导阶级

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无产阶级

阶级利益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

代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战场范围

国民党统治区

敌后抗日根据地

路线

只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

依靠人民的全面抗战路线

作战方式

以阵地防御战为主的正规战

独立自主的游击战

战略地位

在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是抗战主战场

抗战初期配合正面战场,抗战后期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联系

两个战场是相互依存、互相协同、互相配合的关系,都是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都为中华民族的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不应该割裂与对立起来

 

分析下面的史料,论证国共两党对抗日战争的贡献。

下表汇总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所发行的邮票。

纪念周年

枚数和内容

20周年

4枚:

毛主席在写作、八路军东渡黄河、人民战争胜利、光荣参军

50周年

8枚:

七七战火、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敌后游击战、芒友会师、华侨捐献、台湾光复、伟大胜利

60周年

全民抗战、中流砥柱、诺曼底登陆、攻克柏林

论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中共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毛泽东《论持久战》向全国人民指明了抗战胜利的途径和前景,中共领导人民坚持人民战争的抗战路线;

敌后战场从战略防御阶段配合正面战场作战到相持阶段后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中共始终从中华民族利益出发,倡导和维护统一战线,最终使抗日战争赢得了胜利。

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在抗战的防御阶段,抗日是比较积极的,挫败了日寇速战速决的迷梦。

1942年派出远征军入缅作战,有力地支援了太平洋战场。

总之,国共两党同为抗日战争做出了贡献。

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援助也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

(2014·

课标全国Ⅰ,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

第二十章 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第二十一章 两条路线、两个战场

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

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

3.平型关大捷

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发展

第二十二章 毛主席《论持久战》的发表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第二十三章 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第二十四章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第二十五章 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

第二十六章 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

第二十七章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日寇的无条件投降

3.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

(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审材料 材料为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该目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体现了该时期对抗日战争研究领域的不足。

审设问 试题要求:

(1)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3)论述要求:

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构思思路 提炼修改建议:

该目录具有典型的意识形态思维,不能真实的再现抗战时期的全部史实。

该目录重在突出中共在抗战中的作用,淡化国民党在抗战中应有的地位。

所以,修改建议应该围绕这一思路提出。

调动史实 要选取抗战时期的史实,围绕所修改的建议进行合理准确的解释。

合理论证 逻辑要符合答题规范要求。

参考答案 (示例一)建议:

增加“淞沪会战”一目。

理由:

淞沪会战是抗战初期的重大战役。

中国军队顽强抗击日军侵略,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

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应予增加,才能反映出抗战全貌。

(示例二)建议:

增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内容。

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增强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的斗志,加速了二战的胜利进程,增加该内容,可以反映出中国抗战在二战中的地位。

(示例三)建议:

压缩国民党黑暗统治的内容。

当时中日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国民党反共高潮或黑暗统治不是主流。

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积极抗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国民政府且战且退,但一直顽强抵抗到抗战胜利。

调整该内容,才符合抗日战争的事实。

1.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凝聚力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

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

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发现问题 材料作者认识到了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抗日战争的结局。

命题角度 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影响;

抗日战争中国获胜的原因。

2.远东国际法庭法官次序排位之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接受日本投降签字国家的顺序是美、中、英、苏、澳、加、法、荷等。

1946年5月,在审判日本战犯的远东国际法庭上,最初法官次序排位是以美、英、苏、中、法为序,经过中国法官(梅汝璈)的积极斗争,最终法官席次依照日本投降书上受降签字的次序排列。

必须认识到,在国际场合争席位、争排场,实际上关系到国家的地位和尊严。

——摘编自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发现问题 法官排列次序之争反映的是抗击日本法西斯斗争中的贡献大小。

命题角度 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

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

3.中共合作抗日的诚意

(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

(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

(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

——《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发现问题 材料反映出中共为合作抗日对国民党做出了巨大的让步,反映出历史紧要关头中共的高风亮节。

命题角度 全民族抗战初期中共对国民党政策的调整;

全民族抗战初期的国共两党关系;

中共对全民族抗战的历史贡献。

4.国民党的《抗战建国纲领》

1938年4月1日,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抗战建国纲领》。

其基本思想是实行持久抗战,在外交、军事、政治、经济、民运和教育各方面都提出了改革的要求,对指导和推动全国抗战有着积极的作用。

但由于国民党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立场的决定和转变的有限,担心在全民抗战的口号下,日益壮大民众力量会失去控制,只想将抗战局限为政府和军队的任务,制定了一条片面抗战的路线,这条路线的核心是要达到继续维护旧国家制度的目的。

从这一目的出发,国民党否定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一个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和制定共同纲领的主张,只同意建立一个只有建议、咨询性质的国民参政会。

——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

发现问题 国民党的《抗战建国纲领》有力地指导了抗战,但本质上仍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服务。

命题角度 抗战时期的国共两党关系;

国民党的抗战思想探究。

全国卷5年考题统计

时间

题号

2017

全国Ⅰ,30

2016

全国Ⅲ,30

2015

全国Ⅱ,30

2014

2013

1.命题点:

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统一战线的政策

(2017·

课标全国Ⅰ,30)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到:

“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

”这一精神的贯彻(  )

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陕甘宁边区政府”和“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等可知,中共此举是为了扩大和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B项正确。

这一时期为抗日战争时期,A、C两项所提到的历史事件与这一时间不符,故均错误;

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2.命题点:

国民政府的持久防御作战

(2015·

课标全国Ⅰ,30)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

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

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解析 材料体现了国民政府在1933~1937年,在战略要地和重要城市以及交通线布置防御工事,结合背景,实质上反映出国民政府对日持久作战的战略意图。

故选B项。

3.命题点:

抗战时期国民党的专制独裁

(2016·

课标全国Ⅰ,30)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

这反映了国民党(  )

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

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

答案 D

解析 国民党禁止刊载的“谬误名词”都涉及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抗战的史实,这些“谬误名词”大大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严重冲击了国民政府的执政能力,为了维护“一党专制”,国民党不得不把这些名词进行封杀,故选D。

指定“谬误名词”及其XX的做法,会激化国民党与其他党派的矛盾,排除A;

政府把“争取民主”“国共合作”等归为“谬误名词”,显然不利于政府形象的塑造,排除B;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政府是合法的中央政府,中共军队是在中央政府领导下进行抗战的,排除C。

甲午中日战争与抗日战争不同结果的比较

龙岩二模,30)中国两次反侵略战争的时长、意志和结果出现巨大反差,其根本因素是(  )

中国两次反日侵略战争对照表

国力

装备

中国军队损失

日占区

中国政治和社会状况

结果

甲午战争

9个月

中国稍优

相当

海军几乎全军覆没;

陆军10~20万人。

辽东半岛

山东半岛

国家统一;

某些地区民间出现反清活动。

战败投降

14年抗战

14年

悬殊

原有空军几乎拼光;

海军全军覆没;

陆军牺牲、失踪约400万人。

大半中国

由分裂到统一;

同仇敌忾——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完全胜利

A.经济实力B.民族意识

C.政府领导D.国际援助

解析 甲午战争中国的经济实力优于日本,但却获得失败的结果,抗日战争中国实力落后于日本却获得成功,故经济实力不是导致两次反侵略战争出现巨大反差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

甲午中日战争时中国国民的民族意识淡薄,而抗日战争时出现全民族抗战,故主要是民族意识的不同,故B项正确;

两次战争中都有政府坚持抵抗,故政府领导不是导致两次反侵略战争出现巨大反差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

抗日战争时中国虽获得国际援助,但不是中国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中国共产党在抗战初期的地位和作用

(2018·

江西贵溪一中高考押题卷,30)下表为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抗日联军前身)1932~1936年牺牲的人数统计表。

这主要说明(  )

年份

1932年

1933年

1934年

1936年

人数

127511人

11109人

25153人

12905人

备注

师以上干部牺牲100多人,其中军以上干部20多人

A.国民党在抗战初期积极抵抗

B.东北军为抗战做出重大贡献

C.日本在东北的“三光”政策

D.中共抗战初期顽强抵抗日军

解析 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抗日联军前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部队,故A项错误;

东北军的前身是军阀部队,后来服从了国民政府的领导,“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没有进行抵抗就撤出了东北,故B项错误;

日本是在华北推行“三光”政策,故C项错误;

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抗日联军前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部队,根据表格数据可以得出中共抗战初期顽强抵抗日军,故D项正确。

国民政府抗战的态度和政策

长沙高考猜题卷,7)1936年7月起,外交部长张群与日本驻华大使川越茂会谈八次,张群针对日本无理要求,强硬地向日方提出:

1.废止上海、塘沽停战协定;

2.取消冀东伪组织;

3.华北日军及日机不得任意行动及飞行;

4.解散察东与绥北伪军。

张群的态度(  )

A.标志着国民政府准备对日宣战

B.彰显了国民政府抵抗日本侵略的决心

C.体现了国民政府准备联共抗战

D.表明蒋介石深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影响

解析 1941年12月9日,国民政府发布《中华民国政府对日宣战布告》,正式对日本宣战,故A项错误;

从题干材料“1936年7月起,外交部长张群与日本驻华大使川越茂会谈八次,张群针对日本无理要求,强硬地向日方提出”可知国民政府的对日态度强硬,彰显了国民政府抵抗日本侵略的决心,故B项正确;

这时的蒋介石还在“围剿”长征中的红军,蒋介石接受联共抗日是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故C、D项错误。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17·

石家庄三模,29)下表是1931年9月18日后中国军民反对日本侵略的部分历史事件,这表明(  )

抗日武装

部分历史事件

东北军爱国官兵

江桥抗战(1931.10)

双城堡阻击战(1932.1)

热河抗战(1933.2)

东北抗日义勇军

消灭日军古贺骑兵团战斗(1932.1)

进攻沈阳东塔机场战斗(1932.8)

攻克安达县城(1932.1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武装

第一军独立师攻占柳河县三源浦(1933.11)

第二军独立师联合义勇军攻打安图县城(1934.8)

第三军联合义勇军攻克方正县城(1935.3)

关内地区的抗日活动

十九路军的淞沪抗战(1932.1)

察哈尔抗战(1933.5)

绥远抗战(1936.8)

A.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B.东北地区是中国抗战的主战场

C.东北抗战是全民族抗日先锋

D.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

答案 C

解析 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于1937年七七事变后,不符合时间限制,故A项错误;

由材料不能推断出东北地区在当时全国抗战中的地位,故B项错误;

从时间上看,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战已经开始了反抗日本侵略者,是全民族抗日先锋,故C项正确;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形成是在1937年国共合作实现之后,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

2.(2018·

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考冲刺模拟,30)1937年10月29日,(日本)在察哈尔和绥远建立了一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以内蒙古的德王为前台的统治者。

这本质上体现了日本(  )

A.速战速决的军事战略

B.实行以华制华侵略政策

C.实行以战养战的政策

D.在沦陷区实行地方自治

解析 日本在察哈尔和绥远建立了一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以内蒙古的德王为前台的统治者,实质上是日本利用中国国内的亲日势力加强对中国人民的殖民统治,也就是日本实行以华制华侵略政策,故B项正确。

3.(2018·

成都模拟)1937年底,中国政府邀请苏联派遣军官援华。

次年5月,聘请苏联人担任中国军队的军事总顾问。

几年间,在华的苏联军事顾问总计超过300人,包括6位元帅、15位将军。

这反映出(  )

A.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

B.国民党践行孙中山的“三大政策”

C.中国采取对苏“一边倒”外交

D.意识形态分歧让位于国家安全战略

解析 据材料“1937年底,中国政府邀请苏联派遣军官援华”和“几年间,在华的苏联军事顾问总计超过300人,包括6位元帅、15位将军”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意识形态分歧让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物植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