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学的规律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练习设计的有效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遵循学的规律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练习设计的有效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遵循学的规律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练习设计的有效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这种重知不重能、重量不重质的低效劳动,如果继续这样发展延续下去,将严重影响课程改革的步伐,素质教育谈何深化。
因此,在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新思考数学练习活动设计的意义,及其对提高教学效果所产生的作用。
如今我们的学生不管是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较以前同年龄的学生有了巨大改变,他们思维活跃,兴趣广泛,这就需要我们能善于利用他们的特点,在不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情况下,科学地设计一些能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分析、综合、猜想、证明、概括、判断、推理等过程的练习活动,让学生在练习活动中尽情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体验学习数学的现实意义,基于以上的原因,我们提出了“遵循学的规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练习设计的有效性”这一课题,准备从课堂练习这一层面,探讨出“有效练习活动的途径”,旨在对传统的“练习观”进行反思,确立效率意识,提倡有效练习,通过研究活动,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练习活动”的改革之路。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发展学生的合作交流、动手操作、勇于探索创新的数学学习意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
2、通过实践研究,探索不同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安排合适练习形式,从而使课堂的练习能真正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通过实践研究,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正确认识有效的数学练习能对学生产生的积极作用,使教师建立效率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练习活动设计不应该停留在对知识的重复模仿、机械记忆,而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打破单一的书本练习形式,注重活动化,丰富练习形式,凸现学生主体,变被动的完成任务为主动探索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终达到提高练习的效果。
体现在以下方面:
1、课堂教学中学生练习活动设计研究
练习活动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检验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促进有效的反思,同时教师可以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进行纠错和指导。
为此进行练习活动设计的研究是有必要的,练习活动设计首先要改变传统的练习模式,其次要注意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照顾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最后做到设计的练习活动要具有思维含量,有探究价值,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锻炼学生的数学头脑。
2、课堂练习活动中,对学生练习过程有效性的研究
课堂练习活动是学生再学习、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因此,数学课堂练习活动必须由始至终地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练习的全过程,做学习的主人。
练习过程是否有效,则是课堂教学则是学生掌握和巩固知识是否有效的关键。
本课题意在过程性练习研究,强调练习做到目的性、针对性强,练习过程以思维训练为主,克服随意性,让学生在练习活动过程中既享受乐趣,又获得数学知识,发展了数学能力。
3、小学数学实践性练习活动设计的有效性研究
数学实践性练习源于学生所学的知识,又要超越学生的课本。
本课题研究根据学生更广阔的生活来设计实践性练习的内容,它不受制于课本上的知识,不人为地作出过多的限制。
而是根据学生熟知的生活情景,根据学生知识能力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拥有一定的自由度,能够自己选择或设计一个蕴涵在生活实际之中的实践性练习,并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探究知识、运用知识。
使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来分析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而感悟到生活中数学的价值,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走向社会,从而达到学、用数学的有效结合。
4、提高小学数学练习活动设计的有效性的方法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成效与练习的成效有很大的关联。
本课题研究着重从练习目的、练习内容、练习形式等方面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策略,真正发挥练习活动的功效。
(四)实验步骤:
1、准备阶段
(1)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
分析该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进行相关的实践研究活动。
(3)撰写课题方案。
2、实施阶段
(1)认真备课,组内进行集体讨论,讨论怎样设计有效的小学数学练习活动。
(2)运用课堂测量法对学生练习效果作出客观评价。
(3)积累经验,写出有关论文和报告,就成功与不足之处写好自评。
期间进行阶段性的总结,注意完善研究措施,提高研究成效。
(4)结合研究,定期开展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发现问题,讨论并提出完善措施。
(5)分阶段召开课题研讨会,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对实验操作及时调控,定期请专家指导课题的研究。
3、汇总阶段
根据研究内容,收集、整理、归类材料,综合研究材料,最终以教学经验总结、典型课例、专题论文等方式来展示研究成果。
二、课题研究实践情况:
前阶段,课题组全体成员紧紧围绕课题方案中所确定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达到了初步阶段的目的,具体而言,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学习,转变观念。
课题研究成功与否,与课题研究成员的素质有很大的关系。
为提高课题研究人员的素质,尽快掌握教育研究方法,我们认真学习课题研究方案、自学相关理论知识,如《建构主义理论》、《练习》、《有效课堂教学》等。
我们还学习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其解读、《数学新课程标准》及其解读等有关课程改革的材料,学习了与课题内容相关的理论专著和一些学术期刊。
在学习中我们追求形式的多样性与结果的实效性,以个人自学与集体学习、讨论交流相结合,规定内容与自主、自由学习相结合,搞专题研究等活动形式,要求写好一定的读书笔记。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达到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支撑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让各位组员统一思想,因课制宜地设计好练习活动,并致力于在课堂中有效组织练习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乐练习”、“会练习”。
通过学习和研究,几乎每个成员都撰写了相关的教育教学论文。
(二)研讨争鸣抓实过程
“课题进课堂”是我们开展此课题研究的基本模式。
以课题组成员为纽带,带动其他教师密切结合本校本班的教学实际,经历课题教研过程必要的调查(前测、后测)——整理、分析数据——实验——收集材料——总结等各项活动,并立足于自己或同行的教育教学实践,关注实验过程中课堂教学的变化和学生的发展,把自己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理解、把握和思考及时整理并记录下来,共同分析解决教学中的疑难和问题,总结实验成果。
所以我们扎实开展好每一次研讨活动:
在研究课之前有集体备课研讨,在研究课之后有评课研讨,有观摩优质录像课的案例研讨等等。
同时,学校领导也为教师提供了充分的条件,搭建平台,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鼓励教师多学习、多思考。
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研活动,互动教研,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同时也促进了本课题研究的发展。
(1)我们课题组成员积极参加学校数学教研组开展的校本参与式研讨,把在课题研究中的一些困惑拿出来一起讨论,正所谓人多力量大,想出来的点子和解决的方法也很多,促进了课题的发展。
(2)我们多次观摩优秀教师课堂教学实录,和多次开展课题研究课。
通过阶段性研究活动,我们对教学中产生的一些问题有更深一步的思考,课题研究活动改进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效度,同时也初步探究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有效性的一些策略:
1、注重生活性,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实践者
数学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
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练习设计,可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自己身边的情景中可以看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有用,使他们对学习数学更感兴趣。
为此,在作业设计时,创设生活性的实际问题,促使学生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并逐步成为一个知识的实践者。
如:
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后,可让学生做一回小小装潢设计师:
如果你家的新居要进行装修,你能为你爸妈提供一份装潢建议书吗?
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问题来考虑:
(1)算出每间房间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米?
每间房间的面积分别是多少?
(2)根据自己家庭的生活条件和自己的爱好,在材料表中选择你需要的材料?
算出所需材料的量及所需的钱数?
(3)如果在厨房、阳台、的四周贴上大理石条,餐厅、客厅的地面铺上地板共需要多少米?
材料表:
大理石价格表
地砖价格表
地板价格表
规格
品名
每块的价格(元)
每平方米的价格(元)
边长4分米
A号
60
长3分米宽2分米
a号
12
①号
180
B号
25
b号
6
②号
100
C号
9
c号
2
③号
这样的练习设计,引导学生从小课堂走向大社会,给学生以更广阔的学习数学的空间,学生学到的将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观察、分析、合作、交流、创新、实践等综合素质得到了培养和训练。
2、注重童趣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参与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新课程标准也指出: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
作业设计时,我们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从新的练习形式、新的题型、新的要求出发,避免陈旧、呆板、单调重复的练习模式,保持练习的形式新颖,生动有趣。
这样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做练习的兴趣,又能取得满意的练习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练习,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我曾听过一节《面积和面积单位》的课,课后是这样设计的:
小民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后,回家写了一篇数学日记:
“白天,我们坐在高约4米的椅子上,每节课都能认真听讲,并不时举起面积约1平方米的小手,积极要求发言,得到老师的表扬时,还不时露出可爱甜美的笑容和几颗面积约为1平方分米的门牙;
到了晚上,睡在面积约3平方厘米的床上,做着各种古怪离奇的梦。
”学生看完后,哈哈大笑,教师顺势惊讶的说:
“笑什么呢?
”学生便一一找到了小民日记错误的地方并改正了。
这样让学生带着愉快和渴望学习新知识的心情结束一节课。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养成学生不甘落后,积极向上的学习品质。
3、注重层次性,让学生成为实践的成功者
由于受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及学生自身等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我们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为此,在作业设计时,不能“一刀切”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层次性的作业,使每个学生成为实践的成功者。
如在学习小数乘法简便计算后,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模仿练习,变式练习,发展练习三个层次的“套餐”型练习,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自己需要的作业。
A级:
(1)5.6×
62+5.6×
38
(2)(1.25+2.5)×
4
B级:
(1)6.4×
99+5.4
(2)8.5×
10.1
C级:
(1)8.4×
5.6+8.4×
5.4-8.4
(2)3.4×
7.2+0.34×
28
这样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存在,在练习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上做一些机动,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使练习具有层次性,可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要,从而使练习有坡度,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基本练习到变式练习到综合练习,再到实践练习、开放练习,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可做。
4、注意开放性,让学生成为应用的创新者
每个学生由于知识水平不同,社会经历不同,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和把握也各不相同,基于这一认识,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练习时,从练习内容的选取到练习形式的呈现都可能让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
传统的练习设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条件确定,答案唯一,这样的练习有很大的缺陷,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时间一久往往造成学生思维的定势,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然不利。
因此,课堂练习一定要注重“开放性”。
一位教师在教学了“长方形的周长”后,设计了这样的练习:
“一个长方形足球场,长100米,宽60米,沿边线铺设了一圈跑道。
如果让你在这条跑道上跑步锻炼,你想怎么跑?
约跑了多少米?
”由于问题情境中的主角是学生自己,又给了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学生兴趣浓厚,思维积极主动,解题策略丰富多彩。
①跑一圈:
(100+60)×
2=320(米)
②跑一短边:
60米
③跑一长边:
100米
④跑一相邻的长边和短边:
100+60=160(米)
⑤按顺序跑长边→短边→长边:
100×
2+60=260(米)
⑥按顺序跑短边→长边→短边:
60×
2+100=220(米)
⑦跑两圈:
2×
2=640(米)
⑧跑三圈:
3=960(米)
……
像这样开放性的练习,能让学生对所获信息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会得到不同的解决结果,闪烁着学生独特的创新精神,学生从中体验到数学解题策略的多样性,体验到数学的生机与活力。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切实做到练习设计既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才能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真正达到练习的有效设计为有效教学服务这一根本目的。
(三)反思过程不断校正
课题从开题到现在,差不多有半年的时间。
期间,我们在研究中不断反思,对课题方案进行了多次修正,当然在接下来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还将边研究边反思,以便寻求小学数学练习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实施的基本方式,并能给广大数学教师以普遍的模式。
三、课题研究阶段成果
(一)学生方面:
由于练习活动的精心设计和有效组织,学生参与练习活动热情明显高涨,他们的主体性得到回归,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同时学生具有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品质,转变了学习方式,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二)教师方面:
1、教师在课题研究实践中增强了对教学的自我意识,建构起自己对教学、练习设计的独特理解。
他们不再是唯教材中练习而教,而是在充分挖掘教材练习编排的基础上,对教材中的练习进行深加工:
有的进行重组,将练习纳入一个生动的情境,使练习不再枯燥,让学生乐于练习;
有的改编练习,使练习呈现出阶梯性,增强学生对练习的自信心;
还有的在现有练习的基础上进行提升拓展,让优秀学生能够吃饱、吃透,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2、课题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探索不断深入,教师的科研意识、教改意识增强。
课堂教学开放而实效,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
教师经历实验过程,具有一定的教学研究和课题研究的能力。
教师们还及时反思研究过程,总结研究经验,撰写了有关练习设计的教学论文、案例和反思。
四、课题研究中存在的困惑或问题
1、大班化教学,班级中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练习活动怎样合理分层?
让学困生吃得好、学优生吃得饱,真正让每个学生的数学素养都得到提高。
2、教师对预设外生成的信息如何调控与反馈?
如何把握好对练习活动引导的“度”?
3、数学教材中有实践性的练习活动,由于场地、条件或其它方面的原因很难组织实施,无法较好的达到预期目标和课堂教学的有效。
4、课堂组织形式和学生练习活动方式放开后,完成教学任务与课堂教学时间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了。
五、对后阶段研究工作的几点设想
1、努力提高教师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再次展开课题理论学习、课标学习、典型课例、典型案例学习与研究,做好学习心得撰写与交流。
2、围绕课题,继续“同课异构”或某一内容的连续教学研讨活动,以课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故事等形式围绕数学课题进行有价值的教学问题的探讨、交流。
3、深入进行课题实验,鼓励课题组教师,大胆实验,将当前有关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理念、策略和数学教育传统中的有效做法、经验有机结合,在实验中探索出一种操作性强、适应面广、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课堂练习活动有效实践模式,反复实践、反复研究、对比分析,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教训,在实践中勇于探索。
4、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和观摩学习,组内教师都能根据所执教班级的不同情况,尝试着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内容,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再实践,反思,逐步积累经验。
5、认真总结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与经验,做到以问题促反思,以反思促教研。
回顾一阶段来的工作,我们感到,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课题的研究已有了良好的开端,并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更要脚踏实地,勇于实践,积极探索,及时总结经验,制定下一步工作的计划,使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卓有成效的开展下去,努力提高教科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