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考题_精品文档.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9276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88.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规考题_精品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法规考题_精品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法规考题_精品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法规考题_精品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法规考题_精品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法规考题_精品文档.docx

《法规考题_精品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规考题_精品文档.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法规考题_精品文档.docx

二、判断

1、违反教育法规的行为不一定是违反教育道德的行为。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

3、学校应当成立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受理学生对取消入学资格、退学处理或者违规、违纪处分的申诉。

4、政府科研经费又称为横向科研经费。

5、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是权利义务平等的教育民事关系。

6、设立实施专科教育的高等学校,经国务院授权,也可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

7、《高等教育法》所说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也可以颁发学历证书。

8、高校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是在专门的教育机构中进行的。

9、学生人均教育成本通常由社会成本和个人成本构成。

10、我国的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11、学制是国家规定的,高等学校不能单独申请调整本学校的修业年限。

12、学生思想品德的考核、鉴定,采取个人小结,师生民主评议等形式进行。

13、聘请外籍专家、外教,应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外事局审批。

14、我国于1995年9月1日起制定并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5、要接受硕士研究生教育,必须先取得本科学历。

16、实施非学历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的设置标准由国务院授权的有关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规定的原则制定。

17、辞聘是指教师主动请求高校解除聘任合同的行为。

辞聘应当由提出辞聘的教师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8、《高等教育法》规定,各级政府应保证国家兴办的高等教育的经费逐步增长。

19、教育司法实践中常用的教育法律责任是从广义上讲的教育法律责任。

20、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途径。

补充:

21、实施非学历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的设置标准由教育部制定。

22、设立大学和独立设置的学院,必须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审批。

23、如果教师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由于过错给其他教师、学生或者学校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损害的,要负相应的民事责任。

24、根据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规定,外国宗教院校和宗教教职人员在中国境内从事合作办学活动必须报请教育部和国家宗教事务局审批。

25、法律后果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违背教育法律规范所确定的行为准则进行某种行为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应承担的否定性后果。

26、教育法规遵守的对象不包括教育行政执法部门依法作出的一些非规范性文件,如行政处罚通知书等。

27、如果学生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按照学生管理规定给予的处分不服提出申诉的,其被申诉人只限于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28、在我国,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9、退学学生可以申请复学。

30、所有民办学校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的税收及其他优惠政策。

31、根据国家规定,我国高校聘请外籍长期文教专家,应具有博士学位或副教授以上职称以及相当的资历。

32、教育部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高等教育事业。

33、国家主要通过“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法”来规定高等学校的年经费开支标准。

34、我国法律的解释权都归全国人大常委会。

35、社会力量举办学校,可以要求取得合理的回报。

36、在教育实践中,我国司法机关可依据公平原则要求行为人或学校一定程度地弥补被损害人所遭受的相关损失。

37、教育教学权是指教师享有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发表意见的权利。

38、民办学校在扣除办学成本后,结余部分应归还出资人。

39、高校已成为现代社会的轴心机构。

40、高校制定教学计划,必须经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审批。

41、同等学力资格一般由申请人所在单位出具证明。

42、举办民办高校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但举办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

4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次以法律形式明确了教师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对教师的权利、义务、任用、考核、培训和待遇等方面作了全面的规定。

卷一

三、问答题

1.简述我国高等教育法的基本原则P22

2.教师在哪些情形下,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处理?

P137

3、简述教师的法定义务。

P127

4、受教育者享有哪些权利?

资料P67

5、谈谈你对教育的公共性的理解。

6、简述行政处分与行政处罚的区别与联系。

7、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有哪些权利?

8、学校安全工作的职责有哪些?

9、学校应履行哪些义务?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履行哪些义务?

10、教育法律原则的具体内容是哪些?

P21

11、谈谈你对教育的公共性的理解。

12、简述行政处分与行政处罚的区别与联系。

P59

13、简述学生受教育权保护的主要内容。

14.我国教育法律的渊源有哪些?

资料p63

15.我国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有哪些?

16.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教育法律责任有哪些类型?

依据是什么?

P63

17.简述法律原则特征p3

18.简述教育法的基本特征资料p63

19.简述教师申诉特征

20、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教师享有哪些权利?

资料p65

2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对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节如何处理?

四、论述题(20分)

结合你对《教育法》、《教师法》和《高等教育法》等有关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谈谈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应如何依法执教。

(1).依法执教的内涵及要求 

所谓依法执教,就是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严格按照《宪法》和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及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符合法制化的要求。

 依法执教是教师做好教学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 

依法执教的要求是:

第一,要依法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第二,要依法贯彻落实教育教学的各项法律和法规;第三,要依法维护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因此,教师要认真学校掌握教育法律法规,正确履行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将学习的教育法律法规知识自觉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工作中。

在教育教学中,要以教育法律法规为准绳,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在生活中务必依法律己,依法办事,教师应该是知法、懂法、守法的楷模。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担负起培养具有公民意识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2).如何做到依法执教?

 

首先,教师要知法守法。

教师要努力学习各种法律法规,特别是有关教师依法执教的法律和法规,深刻认识它的强制性;在教书实践中贯彻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和其它相关的方针和政策;《教师法》明确规定了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基本任务。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守各项教育法律法规及学校的要求。

同时,教师应执行学校制定的具体计划,履行教师聘任合同中约定的教育教学职责,完成职责范围内的教育教学任务,保证教育质量。

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对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对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基本要求。

因此,遵守宪法和法律是教师的基本义务。

 

其次,教师要大力宣传法律,要认真、踏实地做到依法管教、依法行教、依法保护学习、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就必须强化依法执教的宣传力度,强化全社会的“依法执教”意识。

《教育法》规定:

“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并组织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

教师在遵纪守法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维护法纪。

教师应当结合自己教育教学的业务特点,把政治思想教育与法纪教育贯穿在教学活动之中,教育学生不仅守法而且还要维护法律的权威。

 依法执教,教师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依法执教”,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

除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要在法律法规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以外,教师还要善于利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教师所享有的社会权利、尤其是专业权利的多少,不仅反映国家和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重视与保护程度,而且直接影响到教师在社会民众及学生心目中的威望与地位。

因此,以法律手段确立、保障教师的权利,是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的必要措施。

我国为此于1993年10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在《教师法》中,对教师的权利、义务、任职资格、待遇、职责、培养提高等都有具体的规定。

《教师法》,既是国家与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制定教师政策、惩戒各种损害教师利益的违法部门及个人的法律依据;也是广大教师维护自身正当权益与地位的法律武器。

它的颁布与实施,对于我国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依法执教”在规范我们教育行为的同时,也教育了我们自己。

也就是说,只要我们按照法律办事,自己的合法权益才会得到充分地保证,这是我们实施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

 

总之,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依法执教”是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潮流和需要。

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教育改革步伐的形势要求下,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主动更新观念,努力适应新形势,认真履行《教师法》等相关法规的规定。

从点滴做起,在平时的教学管理中充分贯彻“依法执教”的精神,按照“以人为本”的教育精神,充分尊重学生,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教育问题、实施教学。

依据法律,在适当的时候采取恰当的教育手段。

同时,教师也要充分学习和掌握有关的教育法规,切实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真正做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让“依法执教”真正落到实处。

卷三

针对高校教师聘任的考评机制,我们究竟应怎样评价高校教师?

卷四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实施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校园。

(1)坚持依法治校强化教育教学管理。

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教育教学的法律规定依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坚持德育为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义务教育学校严格禁止拒收服务范围内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严格禁止举办重点校、重点班严格禁止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审定批准的教材、教辅资料进校园严格禁止举办针对中、小学生的文化补习班严格禁止组织学生参加未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各项竞赛活动严格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及违规补课等增加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的行为。

(2)坚持依法治校强化师德师风管理。

按照《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的通知》教基200028号精神强化师德师风教育着力解决师德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以全面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为中心以“当人民满意的教师”为目标以教书育人、关爱学生、为人师表为重点使学校教师形成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积极向上的良好职业道德氛围。

(3)坚持依法治校强化校园文化管理。

强化校园文化和环境建设充分发挥校园隐性教育的功能。

学校要提高对校园文化和环境建设的认识建立健全学校文化和环境管理工作机制增强搞好校园文化和环境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持久性让每一个校园绿化、净化、美化、人文化努力营造一个“以美促德、以美益智”的育人环境。

四坚持依法治校强化学校收费管理。

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及收费政策健全学校收费管理自我约束机制结合“价格服务进校园”工作的实施进一步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坚决杜绝乱收费行为。

积极申报和争创“价格诚信单位”创建“价格服务进校园示范学校”为素质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