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可行性方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1926241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工挖孔桩可行性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工挖孔桩可行性方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工挖孔桩可行性方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工挖孔桩可行性方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工挖孔桩可行性方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工挖孔桩可行性方案Word下载.docx

《人工挖孔桩可行性方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挖孔桩可行性方案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工挖孔桩可行性方案Word下载.docx

二O一六年十一月

一、工程概况......................................2

二、工程地质条件..................................3

三、设计依据......................................6

四、基础布置情况..................................6

五、岩土物理力学参数.............................10

六、人工挖孔灌注桩的必要性.......................12

七、人工挖孔灌注桩的可行性.......................13

八、结论.........................................14

附录:

桩护壁计算书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重庆市长寿区洪湖镇称沱村,只有市政支路可以到达场地,交通条件较差。

拟建建筑物场地东南边为原有建筑物;

西南边为围墙;

东北边为空旷场地;

西北边为围墙,围墙外为市政道路。

本工程场地类别Ⅲ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

二、工程地质条件:

1、地形地貌

勘察区位于洪湖镇御临河右岸侵蚀阶地上部丘陵斜坡地带,整体向西南倾斜,地势东高西低,地面总体坡度10°

~35°

,该区原为较为分散的居民区,由于造房修路随处可见陡坎。

2、水文地质条件

勘察区属于洪湖镇御临河右岸斜坡地带,地形有利于地下水与地表水排出场外。

区内降水大部沿地表排向御临河,仅有少量雨水下渗入覆盖层及岩石风化裂隙发育地段,赋存形成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水量小,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随季节性变化大,雨季有水,旱季干枯,最终排入御临河。

砂质泥岩为隔水层。

本次勘察抽干孔内残留水24小时后进行钻孔水位观测,各钻孔有少量积水,说明勘察期间钻探深度范围内存在地下水很少,由此可见,区内地下水贫乏,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3、地层岩性

勘察区范围内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

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ml)及坡残积粉质粘土(Q4dl+el),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砂质泥岩和砂岩,地层结构简单。

1)土层

①杂填土(Q4ml):

杂色,由砂、泥岩碎块石、砖块、可塑状粘性土、炭渣及少量生活垃圾组成(局部地段表部为混凝土路面),硬质物含量不均匀,一般20~50%,一般粒径为2~15cm,偶见最大达20cm以上的块石,稍密~中密,稍湿,主要是该地区为老建筑、道路,回填时间一般10年以上。

②素填土(Q4ml):

素填土:

杂色,主要由砂、泥岩碎块石、可塑状粘土组成,硬质含量25%,粒径一般2~15cm,稍密,主要是该地区建筑工程弃土堆填形成,回填时间2年左右。

该层主要分布在拟建场地中部及南西侧,钻探揭露厚度为0m~23.5m(zk53)。

③粉质粘土(Q4dl+el):

黄褐色,可塑,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该层场地东部及中部局部有分布,场地西侧大部分地段均有分布,厚度薄,最厚1.49m(zk34)。

场地周边无污染源,根据建筑经验及周围环境情况分析,土层对砼无腐蚀性。

2)基岩:

场地内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砂质泥岩和砂岩。

①砂质泥岩(J2S):

紫红色、暗红色,由粘土矿物组成,粉砂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局部含不均匀灰绿色粉砂团块及条带(偶见褐黄、青灰含碳质泥岩)。

呈条带状分布。

②砂岩(J2S):

黄褐色、灰色,主要成份为石英、长石、云母及暗色矿物,细~中粒结构,厚~巨厚层状构造,主要为钙质胶结,局部为泥质胶结。

3)基岩顶面及风化带特征

场地主要位于斜坡地带。

基岩面形态与地貌形态基本一致。

基岩顶面埋深0m~23.5m,基岩顶面标高226.85m~170.3m。

基岩面坡角一般在5~30°

场地钻探深度范围内的基岩可划分为强风化带和中风化带。

强风化带:

岩石风化裂隙较发育,砂质泥岩岩芯多呈碎块状、极少短柱状,砂岩岩芯多呈碎块状,强风化岩石质软,手可折断或捏散。

强风化带厚度0m(zk17、zk18等)~5.3m(zk3)。

中风化带:

风化裂隙不发育,岩芯多呈短柱状、柱状、极少块状,岩质较新鲜,岩芯较完整,采取率较高,中等风化带顶面埋深0.7m(zk20)~25.7(zk53),顶面标高180.5m~190.6m。

4、地质构造

场区地勘察区域地质构造处于南温泉背斜西翼,岩层单斜产出,实测岩层产状:

倾向290°

~294°

,倾角62°

~66°

根据场内及临近出露基岩进行调查,岩体裂隙较发育,岩体中见两组构造裂隙,裂隙J1:

倾向为20°

~30°

,倾角为25°

,裂隙间距1~2m,延伸长度2~8m,裂隙闭合~微张,张开度0~3mm,裂面较平直,大部份无充填,局部岩屑夹泥质充填,结合程度差,属硬性结构面;

裂隙J2:

倾向为115°

~125°

,倾角为55°

~70°

,裂隙间距0.5~2m,延伸长度1.5~5.0m,裂面较平直,多呈闭合状,部份张开大于3mm,大部份无充填,局部岩屑夹泥质充填,结合程度差,属硬性结构面。

综上:

拟建场地为地质构造简单的场地。

5、不良地质作用

据区域地质资料和本次勘探表明,拟建场区及附近无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不良地质现象及地质灾害,也无地下硐室。

场区无断层通过,地质构造简单。

3、设计依据:

(1)重庆《长寿区洪湖镇改扩建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4)《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6)《大直径扩底灌注桩技术规程》(JGJ/T225-2010)

(7)《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

(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06)

(9)《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

4、基础布置情况:

1、新建建筑物基础平面布置图

2、泵房一层基础平面布置图

3、地勘剖面示意图

4、挖孔桩桩身详图

地勘剖面示意图

五、岩土物理力学参数

1、填土

(1)天然重度γ天然=20KN/m3,γ饱和=21KN/m3(经验值)。

(2)现状已有填土综合内摩擦角

后期填土要求分层压实,压实系数不小于0.94,综合内摩擦角

2、岩石

(1)砂质泥岩

①天然重度γ天然=24.90KN/m3,γ饱和=25.10KN/m3

②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6.20Mpa,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3.80Mpa

③三轴抗剪强度标准值:

④抗拉强度标准值0.28MPa

⑤变形模量706.80Mpa,弹性模量791.10Mpa

⑥泊松比0.40

(2)砂岩

①天然重度γ天然=24.40KN/m3,γ饱和=24.60KN/m3

②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24.00Mpa,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17.60Mpa

③三轴抗剪强度平均值取:

④抗拉强度标准值1.16MPa

⑤变形模量1424.00Mpa,弹性模量1753.00Mpa

⑥泊松比0.29

3、结构面强度

根据规范DBJ50-043-2005,结构面抗剪强度标准值可按表G.0.1并结合工程类比确定:

结构面属硬性结构面(包括层面),结合程度差,因边坡分段较多,但各段规模小,结构面强度统一按砂质泥岩考虑,建议:

结构面抗剪强度取

,层面抗剪强度取

4、岩体

(1)重度

岩体重度取岩石重度:

砂质泥岩天然重度γ天然=24.90KN/m3,γ饱和=25.10KN/m3;

砂岩天然重度γ天然=24.40KN/m3,γ饱和=24.60KN/m3

(2)抗剪强度

根据规范DBJ50-043-2005,岩体抗剪强度标准值根据完整性由岩石抗剪强度进行折减,岩体较完整时,粘聚力折减系数取0.3,内摩擦角取0.9,故砂质泥岩岩体抗剪强度取:

砂岩岩体抗剪强度标准值:

(3)抗拉强度

岩体抗拉强度由岩石抗拉强度标准值乘以0.4确定,砂质泥岩岩体抗拉强度取0.11MPa,砂岩岩体抗拉强度取0.46MPa。

(4)变形指标及泊松比

根据规范DBJ50-043-2005,岩体变形指标标准值可由岩石指标标准值(平均值)乘以0.7确定,岩石泊松比指标标准值(平均值)可视为岩体泊松比标准值。

中等风化砂质泥岩岩体:

变形模量取495Mpa,弹性模量取554Mpa,泊松比取0.40。

中等风化砂岩岩体:

变形模量取996.8Mpa,弹性模量取1227.1Mpa,泊松比取0.29。

5、其它有关参数

(1)强风化岩石与锚固体(M30)粘结强度特征值取100kPa;

(2)中等风化砂质泥岩与锚固体(M30)粘结强度特征值取250kPa;

(3)中等风化砂岩与锚固体(M30)粘结强度特征值取400kPa;

(4)强风化岩石及填土与挡土墙基底摩擦系数

(5)中风化砂质泥岩与挡土墙基底摩擦系数

(6)中风化砂岩与挡土墙基底摩擦系数

(7)岩体地基弹性抗力系数K=80MN/m3

(8)基坑临时开挖坡率:

填土1:

1.5,基岩1:

0.25。

六、人工挖孔灌注桩的必要性:

1、场地岩层埋藏较浅,稳定性好,且岩石承载力较高。

采用人工挖孔桩单桩承载力高,桩基础数量较少。

2、平基开挖后,发现实际岩层在3m以下,独立柱基础不满足施工条件;

3、项目位于偏远乡村,交通不方便,大型设施设备难以进场;

4、采用旋挖桩,技术不够完善,桩成型质量较差。

回旋钻孔,对环境污染较大。

5、本项目临近街道,避免大型机械产生噪声,影响周边居民生活。

6、新建筑物与原建筑物相邻,有成功的人工挖孔桩借鉴。

根据对原建筑物基础情况了解,桩深度应在8~10m左右;

7、结合当地交通和地质实际情况,施工单位承诺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建议改为人工挖孔桩。

七、人工挖孔灌注桩的可行性:

1、拟建场地经平基开挖后,素填土基本已被清除,基础持力层埋深较浅,当采用钢筋混凝土护壁时,可以承受桩身周边的岩土压力。

2、拟建场地内局部存在地下水,在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排水措施,防止积水和井涌(流泥)现象。

3、根据地勘资料和现场踏勘,拟建场地中的岩土体不存在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性的物质。

4、根据承载力要求,桩身直径较大(直径均大于等于0.9米),工人开挖桩孔时有较大的操作空间。

5、桩身成孔过程中,随时监控桩孔内的空气质量,当孔深超过5m时,向井下通风,加强空气对流,必要时输送氧气。

风量不小于25L/S;

6、桩孔施工开工前,必须检测井下有害有毒气体。

7、孔口四周设置护栏,护栏高度不小于0.8米。

8、桩距小于2.5米时,采用间隔开挖。

相邻排桩跳挖的最小施工净距不小于4.5米。

9、孔内设置应急软爬梯供人员上下;

使用的电葫芦、吊笼等配设自动卡紧保险装置;

电葫芦采用按钮式开关,使用前必须检查其安全起吊能力。

10、挖出的土石方及时远离孔口,不堆放在孔口周边1米范围内,机动车辆的通行不得对井壁的安全造成影响。

八、结论:

本项目采用人工挖孔桩满足设计承载力的要求,成桩工艺符合现场地质条件现状,综合考虑经济性和可操作性,建议拟建场地内的桩基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实施。

取0.9m直径混凝土灌注桩,深10m,用人工挖孔,混凝土护壁采用C30,每节高1.0m,土的天然重度r=19.5KN/m3;

内摩擦角为ψ=11.4o,不考虑粘聚作用(c=0),则混凝土护壁所需厚度为:

最深段的总压力P=γhtg2(45o-11.4o/2)=19.5x10xtg2(32.5)=132.51N/㎡

用C30混凝土,fc=14.3N/㎜2,D=0.9m

故可得护壁厚度t=KpD/(2fc)=1.65x132.51x0.9/(2x14.3x103)=0.68cm

护壁最小厚度为10cm。

为安全考虑,护壁采用15cm,再加适量Φ8mm钢筋,间距200mm。

以此最不利桩为代表其余桩基础护壁参照此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