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人际交往中,也以忠义为先,"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
这种思想的灌输可通过许多的途径,即使大字不识一个,那你总会听说过岳飞的故事吧,岳飞其实此时也成了中国儒学所颂扬的道德的载体。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历来被认为可以和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拟的。
哲学这门科学并没有在中国古代被命名过,但是他潜移默化地浸入人们的思想。
在中国,哲学是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人都关切的领域。
从前,一个人如果受到教育,首先就是受哲学这方面的启蒙教育。
即使现在也为大家所熟知的《三字经》,它是孩子们刚学认字所通用的课本,每三个字为一组,每六个字成一句,偶句押韵,朗读时容易上口,也便于记忆,而《三字经》的第一句"
人之初,性本善"
,便是孟子哲学的基本思想。
更无须多论"
四书"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都是读书人的必学教材,它们实际上就是老子,孔子这些哲学家们的哲学著作。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不可小觑。
在西方人的眼中,中国人的生活渗透了儒学思想,儒家俨然成为了一种宗教--儒教。
我从某一角度看来,中国之所以在过去被称为"
礼仪之邦"
,要诚心地感谢这种精神教导。
中国无论哪一派哲学,都直接或间接地关切政治和伦理道德。
因此,它主要关心的是社会,而不是宇宙;
关心的是人际关系的日常功能,而不关心地狱或天堂;
关心人的今生,而不是来世。
它有一心教导人向善去恶,何为"
君子之道"
,如孔老夫子"
仁"
的实践包含了为他人着想。
己欲立而立仁,己欲达而达人"
己之所欲,施之与人。
这是"
的积极方面,尽己为人谓之忠。
的含义还有一方面"
恕"
,就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两方面合起来,称为"
忠恕之道"
,孔子认为,这就是把仁付诸于实践的途径,也就是孔子所说的"
恕之方"
孔子推崇"
仁义"
,仁的本质是爱人,一个人必须对别人存有仁爱之心。
常念及此,人们就会善待自己身边的人。
遇到艰辛劳作,流着臭汗的农民或工人时,他不会避之不及;
看到乞丐,他自然会生出恻隐之心;
与别人发生矛盾时,少争执,多谅解。
孔子又说,"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是把仁付诸实践。
如果人人都达到了这个境界,人自然会少作恶,多行善。
孟子曰: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每念及此,人自然变得更爱自己的父母,子女和亲人,也同样自然地去爱护别人。
若天下人都有此两心,人与社会也就会朝着和谐的方向发展。
孟子认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为官者理解了这个道理,懂得了人伦之道,自然要竭尽所能来促进人民大众的福利。
最后,作者在书中提出了四种关于人生境界的看法,对我们也是大有启示的。
只有懂得世上并不是有自己,还存在着一个社会,自己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因而,人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整个社会的好处;
或者人是"
宇宙公民"
,做每一件事,都是为宇宙的好处。
我们就会舍弃一本天然的"
自然境界"
和讲求实际利害的"
功利境界"
,而去追求"
正其义,不谋其利"
的"
道德境界"
或者是超越世俗、自同于大全的"
天地境界"
作为一名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向书本学习,使我们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开阔视野。
通过拜读《中国哲学简史》,使我受益颇深,因为在很多时候,哲学被单纯地作为一种知识、一种专业远离我们的生活,而这本《中国哲学简史》则在见证中国历代哲学派别之间精神通融的同时,将中国哲学做了推广普及。
从大的层面来讲,作为研究人的学问,她大到可以影响人类,改变世界,建设国家。
投射在社会发展中,我们看到,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引领了无产阶级的大革命,彻底地、深远地影响了世界格局,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
从小的层面来说,她必然是我们心灵的指引者、人生的引路人,这即是哲学生活化的一面,这是一种人生经验的总结和抽象,可以教导我们在工作生活中更加舒畅自如。
要做事先做人,哲学对此意义重大。
正如书中所讲:
哲学的功能就在于使人成其为人,而做人,是有限制的。
康德曾说:
有两种事物,我们愈是沉思,愈感到它们的崇高与神圣,愈是增加虔敬与信仰,这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在今天的中国,社会主义荣辱观正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
于我们个人而言,清晰的是非观念,明确的荣辱观念,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和底线,坚持做一个善良的人,厚道的人,时常反省自己的过错,包容别人的过错,在与人交往相处的过程中,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问题,时刻谨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良好的品德和人格魅力正是我们的工作所需要的。
保持良好的心态。
不怨天尤人,时刻保持一颗诚敬的心,对待他人充分尊重、谦恭有礼;
对待工作恪尽职守、兢兢业业;
为人处事不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有进取心,但不强求;
力求完美,但不求全责备。
由此看来,哲学的亲切和成熟,是以任何人都可以了解和掌握的姿态出现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哲学思想,哲学孕育在我们的头脑中,反映在我们的行动上。
以上是读书所得,讲起来简单但做起来难。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要经常学习新知识,坚持以理论指导实践,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在学习中进步,在工作中成熟,在生活中磨砺。
选取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是正因自己一向喜爱哲学,尤其是喜爱渗透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
虽然很多人说这本书晦涩难懂,然而在我看来,它已是将中国几千年的哲学思想以最简单的方式呈现给了读者,正因毕竟这本书成书的最初目的是为了给外国人上中国文化课。
毋庸置疑的是,这本书英文版在当时绝对堪称是国外第一本对中国哲学从古代的孔子直到今日,进行全面说的英文书籍。
而冯友兰更是中国知识界公认的最优秀的学者之一。
它的问世,为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学起到了极大的用心好处。
而它翻译成为中国后,也更不失为一本言简意赅,简单易懂的中国哲学读物。
中国哲学简史呈现给我了一个在纷繁乱世出现的文化盛世。
百家争鸣,诸子百家均在那样一个时代兴起,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在那样一个生产力极端低下,战端频起的年代,诸子百家游或是游走于各个诸侯之间抒发自己的治国之道,或是在一方著书教学,或是学以致用,或是为战争或者和平和发奋。
能够说,中国文化在必须程度上到达了高峰。
我们此刻的许多思想,所做的很多决策都深深受到那一时期的影响,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生活。
在西方人眼中,中国人不像其他民族那样重视宗教。
德克·
布德教授在《构成中国文化的主要思想》中写道:
“他们并不认为宗教思想和宗教活动是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不是宗教,而是伦理。
……这一切使中国和其他主要礼貌国家把教会和神职人员看为礼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基本的不一样。
冯友兰教授将宗教等现象称为超道德现象,并认为这是正因中国的哲学意识太过浓厚,因而在哲学里找到了超越现实世界的存在,也在哲学里表达和欣赏那个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而不再需要宗教的滋养。
中国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不是探求事物之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
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事实上,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宗教的权威被不断削弱。
很多维护传统的人们对这个事实感到遗憾,惋惜大众离开宗教是自身的衰退。
如果这个世界除宗教之外没有什么办法到达可高的价值,那么人们宗教仪式的淡薄的确是值得惋惜的。
而事实上,哲学能够到达更高的价值,它更为直接,也更加单纯。
哲学代替宗教的地位,这合乎中国哲学的传统。
也体现出了在中国哲学尤其是先秦百家哲学的重要性。
美空出身是什么意思
除了在人类至高道德上体现其价值,朴素点说哲学是让人知道自己没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热爱智慧的学问。
哲学家就是热爱智慧的人。
智慧不是手段而是追求的对象。
我们永远不可能占有智慧,至多也只能做到热爱和追求“智慧”。
正如冯友兰教授所说,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不是为了人对客观实际增加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智。
具体而言,知识或者科学知识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们通常都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而人类追求和热爱智慧却没有别的目的,而只是为了智慧本身。
我感觉,人就应在哲学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
就应在本书中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指引下,磨砺人高贵的品格,找回人高尚的人性,重建人们的精神家园。
我们或许能够不关心数学和物理学的新进展,直接利用或者享受它们的成果,但是却不就应不关心哲学,正因哲学不是生存的工具和手段,而是生存的目的和理想,是我们每个人就应关心的问题。
苏格拉底以前说过,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尽管经过了理性的省察也不必须能找到生活的目标。
学习哲学就是“上路”。
踏上爱智慧的思想之路。
哲学史的学习过程就是与前人在思想上进行对话的过程。
正因尽管哲学家已经不在,但是哲学家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永远不会过时。
他们为后人带给了各种各样可供选取的可能方式。
在阐释了中国哲学的精神、背景后,冯友兰教授选取了诸子百家中代表性学说进行了详尽的讲解,其主要篇幅在儒、法、道三家。
儒家重人伦,法家重赏罚分明,道家重无为。
每个朝代之初,百废待兴,统治者大多励精图治,道家“清虚自守”、“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就其用来作为恢复国力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法律指导思想。
而到了统治中期,社会需要稳定秩序,统治者大多采用儒家伦理来教化百姓,使子女孝顺父母,臣民忠于君主。
盛极必衰,由于缺乏监督和制约,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每个王朝的鼎盛便预示着她开始一步步的走向衰败。
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王朝末期,官吏贪污腐化,鱼肉百姓。
此时民怨沸腾,统治者不得不采用法家的重刑法的那套办法来维护风雨飘摇的统治。
纵观中国哲学,无论儒家道家还是法家,都把关注点放在具象的人伦关联上,因此被认为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哲学。
除了最为熟悉的儒家、道家外,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墨家。
墨家的认识论理论是一种朴素的实在论,墨家中人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说是中华民族先秦的科学家,这自然让我这个学工科的大学生产生了巨大兴趣。
在墨子的著作中,还有一部分学说涉及自然科学,如力学、光学、声学等。
小孔成像原理还是墨子最早发现的。
墨子是中
国历史上第一个从理性高度对待数学问题的科学家,他给出了一系列数学概念的命题和定义,这些命题和定义都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他的微分学原理,也比西方要早。
因此,他被西方科学界称为东方的德谟克利特。
墨子主张从劳动者中选拔人才,受到普通民众的欢迎,因而墨子被称为平民圣人。
墨子老年隐居于鲁山县熊背乡黑隐寺并卒葬于此,现存有土掉沟、黑隐寺、坑布崖、墨子城等古迹供人们瞻仰。
qq姓名
中国哲学并不是一尘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进步的,如儒家学派就经历了很多的发展,也发生了很多演变。
中国哲学以其独特的魅力对不断舶来的外来文化兼容并蓄直到这天。
回顾历史,我们发现,其实中国文化在应对外来文化时一向都具有这样的韧性与海一般广阔的精神。
我坚信,即使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时代,一个西方文化占主流文化的时代,中国哲学依旧能绽放它的光彩。
冯友兰说,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其实哲学并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学问,实际上它就深深的蕴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密不可分。
只但是我们缺少是它们“浮出水面”,“上升”到哲学高度的理论思维而而已。
“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务必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带给的最高福分。
”期望人们都能在中国哲学中寻求到心灵的慰藉。
当我捧起这本《中国哲学简史》时,这种感觉顿时释然。
此书的作者,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并没有使用令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而是以深入浅出的语言进行讲述,让人一读之后,欲罢不能。
冯友兰先生对哲学“入世”与“出世”的剖析让人心境豁然开朗。
佛家说,生是人生苦痛的根源。
柏拉图说,肉体是灵魂的监狱。
这些归结起来仿佛是说,欲得到最高的成就,必须脱离尘罗世网,必须脱离社会,甚至脱离“生”。
这种哲学,即普通所谓“出世的哲学”。
另有一种哲学,注重社会中的人伦世务。
这种哲学只讲道德价值,不会讲或不愿讲超道德价值,即普通所谓“入世的哲学”。
有人认为,儒家是入世哲学的代表,并举例证明。
孔子有个学生问死的意义,孔子回答说:
“未知生,焉知死?
”孟子说:
“圣人,人伦之至也。
”照字面讲这句话是说,圣人是社会中的道德完全的人。
从表面上看,中国哲学是入世的。
因为中国哲学所注重的是社会,不是宇宙;
是人伦日用,不是地狱天堂;
是人的今生,不是人的来世。
但冯友兰先生指出,从更广更深的角度而言,这种看法有失公允。
中国哲学中的一个主要流派道家认为,生命是个赘疣,是个瘤,死亡是除掉那个瘤。
即使是儒家,也有“出世“的成分。
儒家所指的圣人,是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行动上道德完美的人。
他的人格是所谓“内圣外王”的人格,内圣,是其内在的修养成就;
外王,就是其在社会上的功用。
只不过儒家和道家的侧重点不同,儒家重“名教”,道家贵“自然”;
儒家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道家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儒家讲究三纲五常,道家讲求修身养性。
儒家“游方之内”显得比道家入世;
道家“游方之外”,显得比儒家出世。
这两种思想看来相反,其实却相辅相成,使中国人在入世和出世之间,取得较好的平衡。
入世哲学是强心剂,出世哲学是清醒剂,入世哲学使人关注社会价值,出世哲学使人关心自我的超越价值,入世哲学使人振奋,出世哲学使人安逸。
入世和出世互补,进退相宜,这是中国人从入世和出世哲学中获得的人生智慧。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的精神”中分析道,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升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在为功名利禄所累和人心浮躁的今天,中国哲学思想也许是慰藉心灵的一剂良药。
歌手李娜在出家时说过四句话:
“人有四种境界:
一是衣食住行,那是人的原始阶段;
二是职业、仕途、名誉、地位;
三是文化、艺术、哲学;
四是宗教。
只有进入第四种境界,人生才闪出亮点。
”进入第四种境界闪现人生亮点,对于我们凡人而言,未免有些要求过高和不太现实,但通过对哲学的修养来实现对人生较高层级的领悟,找到精神的家园,确是每个人人生的一种使命。
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言:
“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
”
寒假我反复认真的研读《中国哲学简史》,总感觉似懂非懂,虽然我在努力的看,还是觉得这本书读起来非常费劲。
书中古代哲学家们的思想读后有种让人熟悉又陌生的说不清的感慨。
现在将我读这本书后对哲学的一点认识和感悟与大家分享如下。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知道了人们常说的哲学是让人聪明而有智慧的学问,这种说法是学习哲学的最大误区。
因为没有学过哲学的人并不一定不聪明,而学过哲学的人也并不一定就聪明。
事实上哲学是让人知道自己没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热爱智慧的学问。
所谓哲学的智慧就是知道自己没有智慧的那种智慧。
哲学家们研究哲学问题从来不是为了提高智力,而是为了哲学本身。
换言之,智慧不是手段而是追求的对象。
正如书中所说,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不是为了人对客观实际增加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智。
我感觉,人应该在哲学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
应该在本书中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指引下,磨砺人高贵的品格,找回人高尚的人性,重建人们的精神家园。
我们或许可以不关心数学和物理学的新进展,直接利用或者享受它们的成果,但是却不应该不关心哲学,因为哲学不是生存的工具和手段,而是生存的目的和理想,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关心的问题。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不
值得过的。
尽管经过了理性的省察也不一定能找到生活的目标。
因为尽管哲学家已经不在,但是哲学家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永远不会过时。
他们为后人提供了各种各样可供选择的可能方式。
通过阅读我还了解了冯友兰先生的其他一些哲学思想,了解了中华民族哲学思想、文化发展的历程的大致发展历程,了解了儒学之所以成为民族主流文化的根源,知道了各家的思想之间是相互影响和促进的。
例如,孔子推崇“仁义”,仁的本质是爱人,一个人必须对别人存有仁爱之心。
孔子又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把仁付诸实践。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每念及此,人自然变得更爱自己的父母,子女和亲人,也同样自然地去爱护别人。
若天下人都有此心,人与社会也就会朝着和谐的方向发展。
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为官者理解了这个道理,懂得了人伦之道,自然要竭尽所能来促进人民大众的福利。
孔子在解释古代的典制、思想时,总是以自己对道德的理解去诠释古代的经书,注入些新的东西。
这就是孔子和与他同时的其他儒生不同的地方,这使他成为一个学派的创始人。
如果,把这“仁义”摆进教育里、放在教学中来看,首先便是爱学生了,这也是新课程改革中所提出的以人为本、注重人文性的教育。
给与学生人文的关爱,才可能与学生的心灵碰撞出绚丽的火花,教育教学才有了灵性和生命。
其次,教师要用自己的“仁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将自己“仁爱”的品质传递给学生,从而纵横相传。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千年之后的现代教师还仅仅把教师的职业理解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层面,那就未免太固步自封了。
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社会文化的发展无时不在出事促使着我们不断充实自己、发展自己。
只有结合现实情况不断的创新,人类文化才会发展得更快。
冯先生说,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冯先生还说,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
面对压力与日俱增、经济急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面对期望与现实的强烈冲击,我们很多人无法在疲惫与焦躁中寻找到内心的安宁。
冯先生说:
“教的作用,就是使人把事实上已经不同程度上在做的事做完全。
一个人若是把他所明白的完全做到了,他就是圣人。
”这一个看上去似乎不高的要求却凝聚了千百年来君子修身的理想。
该做的事完全做到了,即使是最平凡的事,做“完全”了便是至善,在我们的心中就不会再有遗憾,也就不会再有失望。
我想,到了那时,我们的眼中的学生也就不会存在“好生”与“差生”的之分了。
其实哲学并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学问,实际上它就深深的蕴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密不可分。
只不过我们缺少是它们“浮出水面”,“上升”到哲学高度的理论思维而而已。
这也许就是我开始所说的哲学家们的思想读后有种让人熟悉又陌生的感觉的原因吧?
最后,为了让我们每个人能够生活的更加自信,能够获得更高品质的生活都来关心哲学研究哲学吧!
当代大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于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受聘担任讲座教授,讲授中国哲学史。
其英文讲稿后经整理写成《中国哲学简史》,于1948年由美国著名出版公司麦克米兰出版。
冯友兰,字芝生,1919年赴美留学,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
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
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
1946年赴美任客座教授。
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
1952年后一向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五十多年来,该书一向是世界各大学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在西方影响很大。
论者认为,本书是冯友兰先生哲学与思想融铸的结晶。
以一本篇幅有限的哲学史专著,打通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其中充满睿智与哲人洞见。
个性是作者对现实问题的关怀,颇具“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大家风范。
本书对于今日中国的读者,不失为一本教兴丰厚的议论经典。
引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汉语研究中心教授德克-布德的一句话:
“我们西方人对中国哲学的真实知识实在是少得可怜。
即便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美国人,如果请他们列举中国的主要哲学家,除非是汉学专家,大概能举出的中国哲学家只有孔子,或可能再加一个老子,这个看法,甚至对一般哲学教师来说,恐怕也不为过。
”德克-布德向我们反映了关于西方对中国哲学的了解状况。
其实,仔细想想,就是许多中国人对自己的哲学的掌握也并非想象的那样精深,关于孔子的“仁爱”,老子的“无为”,墨子的“兼爱”懂得的也只是皮毛而已。
我不知道其中的深层原因是什么,但我觉得现代的中国人过于现实,即使是思想的东西也要求为现实的功利服务。
哲学不一样于其它理工科、经济类、医学等学科专业,它不能给人带给现实的物质的东西,不能帮忙人长生不老,也不能帮忙人发财致富,在物质面前,哲学是无用的;
哲学只能给我们一种观点,一种有用的观点,人们从这些观点能够寻找那个超越现实世界的存在。
因此,哲学起的是无用之用。
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陈染说过一句话:
“想想把自己的大好时光泡在看不见摸不着无本无质的哲学思考中,整个人就像一根泡菜,散发着文化的醇香,却失去了原有生命的新鲜,这是多么可笑。
”其实我也觉得这话不无道理,但也并非全然,作为一名作家,陈染是太感性了。
读哲固然粗糙乏味,但哲学能够使人聪明,一样能够让人散发理性光芒的知识,它本身就没有造成生命青春的毁灭,反而更能彰显它给生命带来的万古长青。
那么,以下将结合现实社会的一些现象粗略说墨子的思想,印象中墨子是许多人乐意理解的,他的核心思想“兼爱”,事到如今人们仍然受用不浅。
看看他的哲学怎样的,起的又是怎样的作用?
墨子,姓墨名藋,是孔子之后的一个重要哲学家,约生活在公元前479——381年间,墨家便是其创始的流派,他的思想资料主要集中在《墨子》一书中。
在哲学思想上,现代人常常视墨子为孔子的第一个反对者。
崇尚伦理道德建设的儒学人士被称为“儒”,墨子和他的追随者多来自游侠,喜好武士精神,被称为“俠”或“游侠”。
需要强调的是,墨家的“俠”又不一样于一般的游俠,根据冯友兰先生的研究,墨家与当时的其他游侠有两点不一样:
首先,其他游侠只是雇用兵,谁雇用,便为谁卖命。
墨子和他的追随者们则反对任何侵略战争,他们只为防御性战争效劳。
其次,通常的“俠”只是墨家武士的职业道德,墨子和他的追随者则对武士的职业道德进行理性化的解释。
作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