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合集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915756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合集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合集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合集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合集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合集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合集Word格式.docx

《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合集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合集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合集Word格式.docx

又睡至天明时,微利一度,复睡至辰时,起视,皮肤之红皆已冰释,而水泡疮也尽敛矣,后也不服他药。

夫病重三日,饮食不进,呻吟不辍口,一剂而愈,真可谓之神矣。

夫瓜蒌味甘寒,经云:

泻其肝者缓其中,且其为物,柔而滑润,於郁不逆,甘缓润下,又如油之洗物,未尝不洁,考之本草,瓜蒌能治插胁之痛,盖为其缓中润燥以至于流通,故痛自然止也。

以上是孙氏原案,(按:

以上医案在续名医类案一书中也有转载,我也看过数遍,也知道是现代的带状疱疹,但因为没有重复验证的医案,所以我在临床上一直没有用过)。

 邹孟城说:

余得此方,喜不自禁,盖“医家之病,病道少”。

为医者能多一治病法门,则病家少一份痛苦。

……未几,疱疹流行,余于数日内接治五六人,无论证之轻重,皆以上方加板兰根15克予服,惟全瓜蒌不用如许之多,改为重者30克,轻者15克,中者21-24克,其收效之速,“真可谓之神矣”。

轻者二三日,重者四五日,率皆痊可。

后凡遇此证者,概以此方投之,无一例不效者。

余所治病例中,病灶面积最大者几达胸部之半,理疗一月未愈,服上方一周即退净。

而其得效之迟速,与瓜蒌用量极有关系,故凡体质壮实者,瓜蒌用量宜适当加重,药后若轻泻一二次,则见效尤速。

……关于甘草,余有时仅用3克,同样有效,而红花每以1·

5克为率,并不多用,而屡收捷效。

郭按: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这确实是一则典型的带状疱疹患者,而孙氏以胁痛命名此案,古人的认识,当时也只限于此,而他的师傅也认不出此病就是带状疱疹(缠腰火丹),可见对于皮外科也并不精通。

虽然如此,但并未妨碍他用中医的理论来指导并治愈了此病。

(虽然他引用的五行理论来解释此病比较牵强)。

用现代的知识来解释此病,带状疱疹是由病毒感染而引起,那么现代的医生在治疗此病的时候,第一就是要抗病毒,既使是古代的中医,对于此病,也是认为属于火毒和湿热,治疗时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清热解毒,我不知道这位黄老先生为什么就选用了瓜蒌来治疗如此厉害的“炎证”。

若要说是取瓜蒌的柔润兼清热作用,那么中药里面有此作用的决不止瓜蒌一味。

且瓜蒌,中医用此并不在清热解毒一面,中药学中也不把它归之于清热解毒类中,正如案中所述,若只从理论上来讲,前医所用方药并无差错,并外用白矾水调涂,也应是顺理成章的方法,但都不见效,可见此病确非一般的方药所能奏效的。

这一点在我们现在的临床上也能证实,现在虽然已有不少的抗病毒药,但治疗此病效果并不理想,中医治疗此病的内服方药也不少,但也收效甚微。

瓜蒌一药,可以用来治疗乳痈之类的“炎证”,但也多与蒲公英,皂角刺,乳香,没药之类配合应用,在皮外科中用治“热游丹赤肿”:

栝楼未二大两,酽醋调敷之(产乳集验方)我也仅于《中药大辞典》中一见而已。

而黄老先生径用瓜蒌来治此病,且胸有成竹,不再剂而愈,是偶然呢?

殆别有秘授耶?

 虽然以上所述我也作不出很好的解释,但有一点是能肯定的,那就是治疗带状疱疹必须有专方专药,本篇一开始介绍的二味拨毒散,我在临床上经常使用,效果很好,但在此案中,前医也曾用白矾外用调敷,并不见效,我在临床治疗此病时,也曾碰到过数例单用雄黄调敷不效,而我继用二味拨毒散收效仍很好的病例,似乎也能说明这一点,那就是药物的配伍,是很重要的,有时甚至缺一不可(当然也有单味药即可奏功的)。

由此而论,“瓜蒌甘草红花汤”大概也可以算是一首治疗带状疱疹的专方,而邹孟成老中医于此方中加板兰根,这也可以算是古今医学思想(或说是用药方法)的结合吧。

我学用此方之后,曾按邹老所论,治过一例,该患者的疱疹长于面部,延及头顶及头发内都是,在医院中住院一周,症状越来越重,后来找我治疗,我见情况很重,加用了此方,感觉效果很好,但由于病例太少,不足以说明什么,希望大家在临床中继续验证之。

带状疱疹虽然已好,但留下了后遗证,患处局部仍然疼痛的十分严重,此时可以用治带状疱疹后遗证方:

方用丁香9克,郁金9克,柴胡9克,枳壳9克,川芎9克,赤芍9克,板兰根30克,甘草9克(疼痛严重者可加用五灵脂,蒲黄,冰片少许共为未,装胶囊,一次3-5克,水送服。

按:

这是学了邓铁涛老先生的五灵止痛散方意)曾用此方治疗数例,效果还算满意,方中郁金与丁香属于十九畏,一般的方书中不让一起应用,但我已试治过五六例患者,并无明显副作用,可以使用。

(以上方是抄自中医杂志上的经验方,我忘了作者的名字,在这里只能说一声对不起)。

带状疱疹的特效疗法

取桑螵蛸(即乌贼骨)放文火上烧焦,研为细末,加香油适量调匀,用羽毛图患处,每天3——4次。

治疗结果:

治疗30例,全部治愈。

一般1——2天获愈。

用药后能立即止痛,愈后不留疤痕。

王不留行100克,为细末,用香油调敷患处,用纱布覆盖,干后既更换,一般一周既可痊愈!

我在临床使用效果显著!

!

带状疱疹后遗症止痛特效方

好东西,请斑竹加分。

用于实证,虚证加人参、荆介15.止痛如神汤:

秦艽3g桃仁3g牙皂3g苍术3g防风3g黄柏3g归尾3g泽泻3g槟榔3g大黄3g。

效如神至,临床多年实效。

本人应用六年,具体病例无详细统计过。

最慢三天治愈!

我治带状庖疹一针绝

至阳穴点刺放血加拔罐轻者一次重者五次愈,不吃药打针绝效一百多例未见后一神经疼者

带状疱疹速愈治验

  患者,女,11岁,三天前诉家人左胸胁偶有刺痛不适,未在意,前一天晚睡时,发现左侧胸背部有零散的小水疱,今晨水疱量增多,且烧灼刺痛加重而就诊.

    查:

水疱簇集清亮,基底潮红,舌质红,便干.试验以带疱之专方:

栝楼散加减.

    处方如下:

红花10g生草10g栝楼50g生地10g赤芍10g刺蒺藜10g丹皮10g沙参10g白芍15g麦芽10g三七粉5g(冲服).三副,一日一剂,水煎服.

    外用:

雄黄20g白矾10g冰片3g,共研细粉,凉开水调敷,一日三次,      

    针刺:

至阳穴(患侧)刺血后拔罐一次,约出血3ml.   

    一日痛止,三日水疱全部干燥结痂.(患者家人后来自述,亦未有腹泻等不适)                        

   注:

"栝楼:

舒肝郁,润肝燥,平肝逆,缓肝急,入肺则金清木制,入胃则土疏木条达,消肿痛疮毒."重用方能显效得心.

治疗带状疱疹一次立刻痊愈绝技

这是80年代在<

<

中国针灸>

>

杂志上学来的方法,操作简单,疗效神奇,几乎可以立刻痊愈.

器具:

梅花针,各种规格玻璃拔罐.

方法:

病灶局部常规消毒.用梅花针扣刺疱疹及病变范围皮肤微出血.然后用闪火法拔罐.拔出红黄相间的液体.消毒卫生纸擦净.

注意:

1.毒液一定要拔净,一次拔不净,要反复拔,直到干净为止.

2.病变部位一定要拔严,不留空位.

说明:

1.用本方法治疗完毕后,立刻止痛.有的患者病变部位被衣被接触即疼痛难忍,但是在拔罐过程中,只有轻微的拔罐造成的抽吸感.

2.病变部位糜烂的,不需梅花针扣刺,直接拔罐既可.拔完后,用红外线烤干.

3.有的部位用拔罐无法操作时,可用10---20毫升的注射针管,切去头部,对准病变部位,抽

吸针柄,可起到和拔罐同样的效果.现在则用真空拔罐代替.

4.操作完毕后.我一般不再消毒处理.也无感染的病例.但是,为了操作规范,请大家在运用时,自己掌握.

5.此方法优于其他方法.我治疗将近100例,均一次治愈.

带状疱疹

令患者充分暴露患处.按皮损区大小分离出微小一层医用脱脂棉,约大于皮损区1-2毫米,越薄越好,但不能压薄.薄棉片中切勿有洞眼.将起覆盖于疱疹上,用火柴点燃一端,此时薄棉片一过性烧完.患者一般只觉轻微烧痛,多数患者即在第二天疱疹颜色变暗,缩小,消失,疼痛减轻.每日一次,最多4次.此施治宜早,一般可立见疼痛和充血减轻.薄片厚约为0.12-0.15毫米,铺后疹顶似隐似现,灸后疹顶略现焦暗为度,否则需重灸一次.棉片应紧贴皮肤,防止翘起,疹片过大,可分几次先后施灸.宜从棉片底位缘点火,使火焰向高位漫烧,灸后用棉球轻轻擦净灰烬.局部疼痛者,灸后可以食酷调六神丸外涂.有效率为100%

带状疱疹一蘸即愈(极简单又灵验的方子)

水韩信草鲜品适量洗净捣烂取汁蘸患处,一至三次痊愈,而且无任何后遗症。

临床应用一般一次治愈,目前我所看到的任何书籍尚没有如此佳效的报道。

一位医道高手奉献,在此我把他奉献给大家.

水韩信草

【药名】:

水韩信草

【来源】:

为双子叶植物药玄参科植物光叶翼萼的全株。

【功效】:

清热利湿,解毒,化瘀。

【主治】:

治热咳,黄疸,泻痢,疔毒,跌打损伤。

【性味归经】:

《南宁市药物志》:

“甘,凉,无毒。

”入肝、胆、肺三经

【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0.3~1两。

外用:

捣敷。

【别名】:

蓝花草、水远志(《南宁市药物志》)、倒胆草、老蛇药(《贵州药植目录》)

【动植物资源分布】:

分布我国南部。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夏、秋采收,一般多鲜用。

祖传秘方治疗缠身龙(缠身蛇\带状疱疹)

配方:

蛇蜕适量,香油少许

制法:

蛇蜕文火炒存性,弄成粉.加香油少许调成糊备用.擦患处.一天2-3次,3-4天可愈.

主治:

祛风解毒,用治带状疱疹.

祖传治疗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

症状、病因,自己去查书

初发:

单味雄黄粉茶调外敷患处,直至疱疹完全消退。

后遗神经痛:

用赵老炳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三个方子,去查赵炳南临床经验集或名老中医之路上赵老的文章

说一下我家的用单味雄黄粉外敷治疗带状疱疹的经验

这个方子是我父亲的爷爷传下来的,就是我的太爷传下来的,如今我们家族已使用了四代人了,积累了一些经验。

仅我亲眼见到的,我父亲用它治过十多例,我用它治过两例。

凡初发者外敷之,疼痛当天即大减,疱疹三天基接近完全消退,不会遗留神经痛。

所以在我的家乡,我父亲治疗带状疱疹很有名气。

那些后遗神经痛病例,都是外乡人,先让西医治过,疱疹消退好长时间了,但后遗神经痛,后来听说我父亲会治带状疱疹,就来相求。

我父亲也拿它治后遗神经痛,但疗效很差。

我上中医学院后,就十分注意搜集这方面的资料,通过验证,最后发现赵老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三个方子切实、有效。

回应篇首:

雄黄治疗带状疱疹,见于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配合胆矾,名“二味拔毒散”。

可能在我太爷时,就用此二味。

不知什么原因,从我父亲起,就只用雄黄,效果也很好。

有时我父亲也让初发病人既外敷,再口服一些,也没见什么毒副作用和远期损伤,不过加上口服也没明显缩短病程。

所以我不赞成口服。

常见有些中医,见此病就认为是病人肝胆有湿热,用龙胆泻肝汤,心甚鄙之。

试想:

此病为外感疫毒,为接触传染,不论男妇老幼,感之即发。

难道患此病者皆肝胆湿热乎?

实际上这种病情,以疫毒侵袭为主,治以杀毒方为正务。

带状疱疹临床效方

煅石膏70g、蛤份40g、黄连30g、红升丹25g、冰片60g、青黛50g、

研末香油调敷患处,3~~5日可愈。

家师带状疱疹秘方

雄黄30克冰片15克蟾酥6克磨细清水调匀敷在患处外用简单无须辩证

雄黄杀毒冰片一解热二可帮助药物吸收蟾酥止痛恩师多年秘方

带状疱疹——马齿苋

一女,36岁,身孕六月,突患带状疱疹(两大腿处),当地四处求医,唯恐对婴儿不利,无人下手,逐来我处求治,愚人示以用马齿苋熬水洗患处,并捣泥外敷,隔次日来告知以痊愈,后喜得一女,母女健康。

马齿苋

【性味】酸,寒。

①陶弘景:

小酸。

②《唐本草》:

味辛,寒,无毒。

③《本草经疏》:

味辛苦,气寒,无毒。

【归经】入大肠,肝、脾经。

①《滇南本草》:

入胃。

②《得配本草》:

入手太阳、阳明经。

③《本草再新》:

入肝、脾二经。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散血消肿。

治热痢脓血,热淋,血淋,带下,痈肿恶疮,丹毒,痕疬。

用于湿热所致的腹泻、痢疾,常配黄连、木香。

内服或捣汁外敷,治痈肿。

亦用于便血、子宫出血,有止血作用。

①《唐本草》:

主诸肿瘘疣目,捣揩之;

饮汁主反胃,诸淋,金疮血流,破血癖癥癖,小儿尤良;

用汁洗紧唇、面疱、马汗、射工毒涂之瘥。

②孟姺:

湿癣白秃,以马齿膏和灰涂敷。

治疳痢及一切风,敷杖疮。

③《食疗本草》:

明门。

亦治疳痢。

④《本草拾遗》:

止消渴。

⑤《蜀本草》:

主尸脚(人脚无冬夏常拆裂)、阴肿。

⑥《开宝本草》:

主目盲白霄,利大小便,去寒热,杀诸虫,止渴,破癥结痈疮。

又烧为灰,和多年醋滓,先灸丁肿。

以封之,即根出.生捣绞汁服,当利下恶物,去白虫。

⑦《日用本草》:

凉肝退翳。

⑧《滇南本草》:

益气,消暑热,宽中下气,润肠,消积滞,杀虫,疗疮红肿疼痛。

⑨《纲目》:

散血消肿,利肠滑胎,解毒通淋,治产后虚汗。

⑩《生草药性备要》:

治红痢症,清热毒,洗痔疮疳疔。

【用法与用量】内服:

煎汤,3~5钱(鲜者2~4两);

或捣汁饮。

外用:

捣敷、烧灰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宜忌】《本草经疏》:

凡脾胃虚寒,肠滑作泄者勿用;

煎饵方中不得与鳖甲同入。

【选方】①治血痢:

马齿菜二大握(切),粳米三合。

上以水和马齿苋煮粥,不着盐醋,空腹谈食。

(《圣惠方》马齿粥)②治产后血痢,小便不通,脐腹痛:

生马齿菜,捣,取汁三大合,煎一沸,下蜜一合调,顿服。

(《经效产宝》)③治小便热淋:

马齿苋汁服之。

(《圣惠方》)④治赤白带下,不问老稚孕妇悉可服:

马齿苋捣绞汁三大合,和鸡子白一枚,先温令热,乃下苋汁,微温取顿饮之。

(《海上集验方》)⑤治阑尾炎:

生马齿苋一握。

洗净捣绞汁30毫升,加冷开水100毫升,白糖适量,每日服三次,每次100毫升。

(《福建中医药》6(3):

113,1961)⑥治痈久不瘥:

马齿苋捣汁,煎以敷之。

(《千金方》)⑦治多年恶疮:

马齿苋捣敷之。

(《滇南本草》)⑧治蛀脚臁疮:

干马齿苋研末,蜜调敷上,一宿,其虫自出。

(《海上方》)⑨治翻花疮:

马齿苋一斤烧为灰,细研,以猪脂调敷之。

(《圣惠方》)⑩治耳有恶疮:

马齿苋一两(干者),黄柏半两(锉)。

捣罗为末,每取少许,绵裹纳耳中。

(《圣惠方》)⑾治甲疽:

墙上马齿苋(阴干)一两,木香、丹砂(研细),盐(研细)各一分。

上四味,除丹砂、盐外,锉碎拌令匀,于熨斗内,炭火烧过,取出细研,即入丹砂、盐末,再研匀,旋取敷疮上,日三、两度。

(《圣济总录》马齿散敷方)⑿治小儿白秃:

马齿苋煎膏涂之,或烧灰猪脂和涂。

(《圣惠方》)⒀治小儿火丹,热如火,绕腰即损:

杵马齿苋敷之,日二。

(《广利方》)⒁治瘰疬:

马齿苋阴干烧灰,腊月猪膏和之,以暖泔清洗疮,拭干敷之,日三。

(《救急方》)⒂治瘰疬未破:

马齿苋同靛花捣掺,日三次。

(《简便良方》)⒃治肛门肿痛:

马齿苋叶、三叶酸草等分。

煎汤熏洗,一日二次有效。

(《濒湖集简方》)⒄治蜈蚣咬伤:

马齿苋汁涂之。

(《肘后方》)⒅脚气浮肿,心腹胀满,小便涩少。

用马齿苋和少量粳米、酱汁煮食。

⒆产后虚汗。

用马齿苋研汁三全服。

如无新鲜者,以干者煮汁亦可。

⒇产后血痢,小便不爱,脐腹疼痛。

用生马齿苋菜捣汁三合,煎开,加蜜一合调服。

(21)肛门肿痛。

用马齿苋叶、三叶酸草等分,煎汤熏洗。

一天二次,有效。

(22)赤白逅眄。

用马齿苋捣汁三合,倒入温热一两枚鸡蛋白中,乘微温一次服下。

一般服两次见效。

(23)腹中白虫。

用马齿苋煮水一碗,和盐醋空腹吃下。

不久有白虫排出。

(24)风齿肿痛。

用马齿苋一把,嚼汁浸患处,肿即消退。

(25)耳内外恶疮。

用黄蘖半两、干马齿苋一两,共研为末敷涂。

(26)小儿脐疮。

用马齿苋烧过,研末敷涂。

(27)疔疮肿毒。

有马齿苋二分、石灰三分,共研为末,加鸡蛋白调匀敷涂。

(28)积年恶疮。

用马齿苋捣烂封住,或取汗煎浓敷涂。

【临床应用】①预防菌痢取鲜马齿苋茎叶,洗净切碎,1斤马齿苋加水3斤,煎取1斤,过滤。

成人日服3次,每次70毫升,连服2~7天。

儿童服60%马齿苋煎液,或把马齿苋切细做成馄饨、馒头馅,或煮粥吃;

每斤鲜马齿苋可分给15个儿童服用,隔日吃1次。

有些地区也作为副食晶食用,连续10天。

经数千例观察,在菌痢流行季节服用,发病率明显下降。

②治疗菌痢、肠炎及痢疾带菌者马齿苋对急、慢性菌痢的疗效,与其它治痢药物如磺胺脒、合霉素等相仿,对急性病例的有效率在90%以上,对慢性病例的有效率亦在60%上下。

剂量:

马齿苋有效剂量的安全范围较大,虽大量服用,亦无毒性。

但亦有报告1例服用100%马齿苋煎液后引起过敏性皮疹。

有人主张鲜草每日服1斤,干草减半。

临床上常用50%煎剂(干草),每次50~100毫升,或100%煎剂(鲜草),每次40~70毫升,日服3~4次,小儿酌减,连续7~10天为一疗程。

慢性病例连服4周亦未见毒性反应。

对顽固病例可用马齿苋煎液稀释后行保留灌肠,每次200毫升,每日1次。

又有用马齿苋、铁苋菜等量制成注射剂(每毫升相当于生药各1克),成人每次肌注2毫升,每日2~3次,连续3天为一疗程。

此外,又可用马齿苋与白头翁、黄柏按3:

1:

1的比例制成合剂,治疗效果亦满意。

在马齿苋治疗过程中,对严重失水患者须按常规补液,腹痛者可给颠茄合剂。

急性病例绝大多数在服药后一切临床症状迅速被控制,1~2天内体温恢复正常,3~6天内排便次数转为正常,3~4天内腹痛及里急后重消失,2~6天最迟11天内大便培养转为阴性。

又马齿苋对痢疾带菌者、肠炎、消化不良性腹泻,也有同样效果。

③治疗钩虫病成人1次量为鲜马齿苋5~6两,煎汁,加食醋50毫升,也可加适量白糖,每天1次或分2次空腹服,连服3天为一疗程。

如需行第二、三疗程,须间隔10~14天。

临床观察192例,服药1~3个疗程后粪检虫卵转阴率占80%上下。

马齿苋亦可制成片剂或1:

2流浸膏,以片剂疗效较高,流浸膏次之,水煎剂较差。

④治疗急性阑尾炎干马齿苋、蒲公英各2两(亦可用鲜草,剂重加倍,水煎2次,煎液合并再浓煎成200毫升,上下午各服100毫升。

经治疗31例,除1例疗效不佳而改用手术治疗外,其余均痊愈出院。

其中绝大多数在3~8天内体温及白细胞恢复正常,腹痛、反跳痛、腹肌紧张消失,压痛消失或尚有轻微深压痛。

另法取马齿苋洗净捣碎,以纱布包裹压榨过滤,取原汁30毫升,加适量白糖及冷开水使成100毫升,为1次量,日服3次,也有疗效。

⑤治疗淋巴结核溃烂取全草6两洗净晒干,加工成细粉,放入熬熟的猪板油8两中,趁热用铁勺不断搅拌,待冒白烟,将锅端下,放入蜂蜜8两,搅拌成糊状,冷却后即成软膏。

用药前先将患处用淘米水(冷开水淘米)洗净,按疮口大小摊成小膏药敷于患处,纱布覆盖,放布固定,每2天换1次,以痊愈为度,不可间断。

治疗期间忌食无鳞鱼、鳖,忌房事。

此膏对其它骨结核溃破也有同样疗效。

同时,此膏又可用于内服治疗多种结核病。

服法:

每次1~3钱,日服3次。

临床观察118例,其中淋巴结核42例,肺结核31例,其它结核(包括脊椎结核、骨结核、肠结核、肾结核等)45例,均收到了不同程度的疗效。

又有用鲜马齿苋洗净煮烂,挤出原汁,熬成膏状,用于治疗寒性脓疡,按常规清创后,将药膏涂于患处,上盖敷料固定,亦取得一定疗效。

⑥治疗疮疖及化脓性疾患取鲜马齿苋4~6两,洗净捣碎,加水2~3斤,煮沸(不宜久煎),待水温降至40℃左右时,用毛巾蘸药液溻洗患处,每日2~4次;

或用4~6层纱布浸药液湿敷患处。

每日2~4次,每次20~60分钟;

亦可用马齿苋捣成泥糊状敷于创面,外加敷科固定,每日换药4~6次。

溻洗和捣敷适用于化脓性皮肤病和外科感染,如暑令疮毒、疖肿、乳痈、丹毒、蜂窝织炎、肛周脓肿、甲沟炎等;

溻洗还可用于黄水疮、臁疮、足癣感染等;

湿敷法主要用于糜烂渗出性皮损,如湿疹、滦疮、婴儿湿疹、接触性皮炎等.上述疾患用马齿苋外治,并适当配合内服药,,一般在1~2周可愈;

对廉烂渗出的皮损用马齿苋湿敷,平均3~5天渗出停止,上皮新生。

⑦用于收缩子宫经500余例临床观察,马齿苋注射液可以代替麦角新碱,使子宫平滑肌收缩,其作用甚至较麦角新碱为强。

注射液每毫升相当于生药0.5~1.0钱,对产后流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可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