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906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48.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X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XXX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XXX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XXX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XXX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X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XXX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X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XXX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勐仑概况

(一)地理位置

西双版纳州辖一市两县——景洪市、勐腊县和勐海县,勐仑镇隶属于勐腊县。

勐腊是中国云南省最南端的一个边境县,东、南、西南部与老挝接壤,西边与缅甸隔江相望,西北与州府景洪市相连,北面与江城县毗连。

勐仑镇位于勐腊县西北部,东与易武镇相连,西与州府景洪市勐罕镇、基诺乡毗邻,南与关累镇接壤,北与象明乡交界,地理坐标东经101°00’,北纬21°50’,全镇占地面积为355平方公里。

镇政府驻地距勐腊县城98公里,距州府景洪70公里,是勐腊县通往内地的重要交通枢纽,有勐腊北大门之称。

(二)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

勐仑镇区有良好的山水生态格局,周围山地环绕,山脚水系环流,中心坝区分布有大面积的农田,地势平坦,利于城镇建设的展开和山水特色的营造。

2004年全镇占地面积为355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27348亩,其中,水田8607亩,山地18740亩,森林覆盖率64%,保护区12.2亩,国有林地22万亩。

2、矿产资源

勐仑镇的矿产资源,迄今发现的有煤、铅锌矿等几种矿产,既有外生矿产,又有内生矿产,后者主要是热液型和火山喷发沉积型两种,主要有曼安的褐煤矿、曼空的铅锌矿、勐醒的铜矿和铅锌矿等。

3、生态环境资源

勐仑镇周边分布有自然保护区,山地森林保存完好,镇区所在坝区依然保持大面积农田,村寨散布其中,仍然可见傣族传统农耕生活的景象,整体生态环境保护良好。

镇辖区范围内根据历年监测数据,空气质量达到(空气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罗梭江近几年各项污染物指标都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标准;噪声质量达到《城镇区域环境影响噪声标准》Ⅱ类标准。

4、水资源

全镇辖区内有罗梭江、勐宽河、勐醒河3条江河水系。

有3座水库,设计库容60多万立方;有35条较大的灌溉沟渠,全长41公里,有4座较大的水坝。

全镇农田水利化程度达34%。

(三)旅游资源

1、美丽的自然资源

勐仑镇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外围群山环绕,分布有国家级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勐仑位于国家级版纳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闻名遐尔的中科院版纳热带植物园座落于镇区罗梭江边的葫芦岛上,与镇区隔江相望,是热带、亚热带植物种群荟萃集锦之地,被誉为“绿色王国”皇冠上的明珠。

勐仑镇还有初步开发的景点:

绿石林、翠屏峰。

有待开发景点勐远溶洞、天生桥、王子山等四五个景点。

2、神秘的民族文化

西双版纳素有“民族文化博物馆”的美誉。

在这块被誉称为“勐巴拉娜西”的神奇美丽的土地上,千百年来各民族繁衍生息,和睦相处,同生共荣,共同创造了西双版纳丰富多彩、独特鲜活的民族文化。

其中,“贝叶文化”是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它是对傣族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性提法,代表了整个傣族社会的全部历史和文化。

广义地说,是指一切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傣民族保存的传统文化。

(1)水文化

傣族人民喜欢依水而居,有“水的民族”的美称。

人们习惯称傣族为水的民族。

(2)宗教文化

傣族是一个信仰南传佛教的民族,它对傣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都有极深刻的影响。

(3)建筑文化

傣族建筑艺术别具一格,尤以寺塔和飞架于江河上的竹桥最为有名。

(4)饮食文化

傣家的食品以糯米做的种类居多,在数千年的民族发展进程中,傣族的膳食烹调别具一格并已形成具有食品文化意义的“傣族风味”。

而在东汉时期,勐仑就有茶树栽培。

西双版纳的六大茶山早已成为普洱茶原料中心。

(5)民俗文化

傣族的重大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均与佛教有关。

在重大节日期间,各地都举行盛大的“赕佛”。

傣族生性活泼,温柔多情。

互丢花包,对唱情歌,买卖鸡肉、递送情书等是他们自由恋爱的方式。

婚礼主要仪式是“树欢”(拴线、拴魂),意即把新人的魂拴在一起,把两颗心拴在一起。

仪式简朴,气氛隆重。

(6)歌舞服饰文化

傣族音乐甜美柔和,委婉转流,民间舞蹈舞姿优美,外柔内刚,感情内在,极具韧性,有“天上飞,水上漂,麂子蹬,马鹿跳”之称。

在服饰上,傣族妇女追求轻盈、秀丽、淡雅的装束,协调的服装色彩,极为出色。

(7)医药文化

傣医药作为一门知识,是傣族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几千年来,傣族人民在和疾病的斗争中,不断总结经验,汇积了丰富的民间药方,收集了上千种草药。

其中《档哈雅》(医药中),是傣族一部重要的医学文献。

(8)稻作文化

稻作农耕是傣族最主要的生产活动,也是获取粮食的主要途径。

傣民随着季节的更替周而复始地劳作,节庆祭典都与水稻的生产周期相适应。

在一千二百多年前的唐代,傣族稻作农业就已进入使用畜力的犁耕,水利灌溉的管理制度和分水器的使用都充满着科学的智慧和浓郁的情趣。

二、勐仑旅游发展优势条件分析

(一)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

一是气候资源丰富,适宜动植物生长,生物资源种类繁多,为农业综合开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门类。

二是旅游资源特色鲜明,开发价值高,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中科院版纳热带植物园是西双版纳州的核心旅游景区,在目前版纳州5个4A级旅游景区(版纳热带植物园、野象谷、原始森林公园、热带花卉园、橄榄坝傣族园)中,版纳热带植物园游客量已经居于首位(2005年)。

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并存,开发潜力大,作为云南省以自然景观为主体的旅游产品,勐仑旅游业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

此外,版纳热带植物园内部进行的国内外文化、信息、学术交流较为频繁,可以为勐仑镇发展建设提供充分的智力与技术支持。

(二)区位优势突出

勐仑地处云南省南部咽喉要道,距离景洪市约70公里,人流、物流、信息流集中,是重要的区域性旅游目的地,在云南省有相当的辐射影响。

今后,随着昆曼大通道的开通,勐仑的交通优势将进一步凸现出来,将成为内联大陆、面向东南亚的重要的旅游中心点。

目前已村村通公路,已经解决了农业产品的外运和对外的交流,大大促进了农业经济的繁荣。

由于距离景洪市主城区较近,今后随着昆曼铁路中线的开通,勐仑在铁路与航空方面的交通条件也是十分优越的。

优越的区位和重要的交通枢纽地位,为勐仑镇敞开大门,背靠省内,面向省外、国外,全方位开展多元化的经济、技术合作,大力打造国际性旅游小城镇,构建区域性经济中心,为推动镇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从省域范围来看,勐仑镇位于云南省的“南部旅游区”;同时,由于地处景洪市南部,从旅游线路的组织上来看,勐仑北连思茅、景洪,南接磨憨、老挝(南勃拉邦、万象)、泰国,区域优势相当明显。

(三)特色突出,整体风貌保存较好

勐仑有几个保存较完整的傣族村寨,既保留着村寨、田园、河流、雨林相映衬的原生态傣族聚居格局,又保存了原真性的衣食行与民风民俗,真实地展现着傣族的独特人文景观,独特的民族文化以及自然景观使勐仑镇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与内地的其他旅游小镇有很大的差别,并使勐仑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大的影响,为勐仑发展绿色旅游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镇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勐仑镇域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产业基础进一步巩固,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增长质量逐步提高,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5年全镇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在勐腊县所有乡镇中名列第四。

2004年接待游客43.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500万元。

在旅游业的带动下,交通运输、通讯、餐馆、宾馆、商品流通等服务业发展迅速。

与此同时,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经济社会逐步迈上协调发展的轨道。

(五)土地优势

勐仑镇占地面积为355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27348亩,其中,水田8607亩,山地18740亩,森林覆盖率为64%,保护区面积2.2万亩,国有林面积为22万亩。

全镇种植经济林林面积62079亩,其中,橡胶48631亩,水果3320亩,柚木825亩,澳洲坚果85亩,茶叶1239亩,砂仁6047亩,香荚兰750亩,依兰香1812亩。

勐仑镇中心坝区分布有大面积的农田,地势平坦,利于城镇建设的开展和山水特色的营造。

三、项目概况

(一)项目的由来

西双版纳州位于云南省南部,澜沧江上游,目前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西双版纳州东部与老挝相连,西边、南边与缅甸接壤,北边为思茅市,有公路和航空与省会西双版纳相联系,澜沧江连接老挝、缅甸、泰国等国家,对外交通较为发达,是中国通往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通道。

西双版纳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具有“植物王国”的美誉。

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西南旅游区,拥有众多的珍稀动植物,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

近年来,西双版纳以旅游业和绿色农业为龙头,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

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明显提高,旅游业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率逐年递增,旅游业提供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

随着云南省其他旅游城镇的逐步发展,各个旅游线路、旅游景点之间的竞争逐步加剧。

西双版纳州作为国际性旅游目的地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每年游客量增长迅猛,旅游高峰期人满为患,明显暴露出城镇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设施容量不足、不配套,城镇功能不够合理等弊端,旅游产品结构老化,吸引力和更新不足,传统文化被侵蚀的弊病,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

1、长期以来旅游业的发展依赖于自然景观,对游客心理需求考虑不足,致使旅游产品老化严重,旅游产品更新缓慢。

2、对地方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力度不够,传统文化逐步流失,不利于旅游业的长远发展和地方民族文化的延续。

3、作为西双版纳州东部精品旅游线路上的重要目的地和旅游服务中心的勐仑镇(版纳热带植物园),旅游设施严重不足,导致游客停留时间太短,走马观花的旅游方式使游客对景点、景区认识不深,甚至产生抱怨情绪,不利于西双版纳州自身旅游业的发展,也不利于云南省滇西南旅游区的发展。

4、作为省级重点旅游城镇和西双版纳州东部重要旅游景点的勐仑镇自身而言,过境交通穿城太多,建筑密度和人口密度过大,加上整个城区道路路况差,等级低,不成系统,易导致城镇交通不便或混乱。

综上所述,为将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仑镇发展成为世界级精品旅游城镇,首先应配套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完善和提升城镇功能。

勐仑旅游小镇的建设正是以发展经济为出发点,以提升城镇旅游品牌、打造国际精品旅游城镇为目的,以西双版纳本土文化为主要脉络,最终将该区建设成为文化底蕴丰厚、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景观优美、环境优良、品质统一的文化旅游服务区。

(二)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勐仑旅游小镇近期建设项目

项目业主:

云南省旅游投资有限公司

项目地点:

勐仑旅游小镇近期建设项目位于勐仑镇南部,南起城子寨、南哈河,北抵植物园园外园,东到罗梭江,西部以勐仑镇至城子寨的道路和213国道为界,规划用地面积39.02ha(585.3亩)。

项目定位:

以构筑高质量旅游服务体系为目标,以旅游商务区为主体,放眼于滇西南旅游区,以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使勐仑旅游小镇成为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又一亮点和样榜。

(三)规划目标

1、抓住机遇,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增加城镇的集聚和辐射力,带动宏观区域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把勐仑镇建成“文化名镇、旅游大镇”,打造为全国最有魅力和活力的精品热带旅游小镇。

3、加强城镇基础设施整合与城镇空间发展、城镇用地的密切结合。

4、重视城镇民族文化与城镇特色的塑造,充分利用自然生态资源,构筑城镇生态框架。

(四)城镇定位

城镇形象定位为:

热带植物王国憩息地,人间仙境蓬莱岛,原真民俗文化体验地,异国他乡情调生态氧吧。

城镇功能定位为:

热带雨林珍稀植物科考地,植物王国、珍稀动物观瞻地,以自然风光、民风民俗为主的综合性旅游城镇。

(五)城镇发展构思

1、加强城镇特色和文化特征的塑造,使勐仑具有过目不忘的个性与魅力。

2、维护并加强城镇以“山绿”、“水清”为主的生态型规划管理模式,创造适宜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

3、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合理配备教育、文化、体育、会务、信息贸易等设施,为最终发展成为设施齐全、环境优良、具有高度文明程度的国际精品旅游小镇奠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