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物化学复习.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89424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生物化学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运动生物化学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运动生物化学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运动生物化学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运动生物化学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运动生物化学复习.docx

《运动生物化学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生物化学复习.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运动生物化学复习.docx

运动生物化学复习

运动生物化学复习

考试题型:

判断(10) 单选(30分) 多选(10分)  简答(30分)

论述(10)  案例分析(10分)

绪论

1、简述运动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第一章

判断题

1、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酶具有蛋白质的所有属性,所有的蛋白质都具有催化功能。

(×)

2、通常将酶催化活性最大时的环境PH称为该酶的最适PH(√)

3、水是人体主要的组成成分,水和无机盐不能直接供能,与能源物质代谢无关。

(×)

4、低氧、寒冷、低压环境下运动时,血清酶活性升高比正常环境小。

(×)

5、生物体内化学反应速度随温度的增高而加快,温度越高,催化反应的速度越快。

(×)

6、酶促反应的反应物称为产物,生成物称为底物。

(×)

7、高度专一性是指酶对底物有严格的选择性。

(√)

8、酶可分为单纯酶、结合酶和酶的辅助因子3种。

(×)

9、当身体的机能状态急剧改变时,如损伤、运动或疾病等,血清酶活性降低。

(×)

10、训练引起的酶催化能力的适应性变化,可因停训而消退。

(√)

11、生物体内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即可同时存在,也可独立存在。

(×)

12、凡是提高酶活性的物质为抑制剂,凡能降低酶活性或使酶活性丧失的物质为激活剂(×)

单选题

1、(A)是各种生命活动的直接能量供应者。

A  ATP    B糖      C脂肪      D蛋白质

2、(B)是生物氧化发生的主要部位。

A  内质网   B.线粒体  C.基质     D.叶绿体

3、下列哪个酶不属于糖酵解酶类(B)

A.磷酸化酶   B.肌酸激酶    C.磷酸果糖基酶    D.乳酸脱氢酶

4、下列不属于生物氧化意义的是(D)

A.能量逐渐释放,持续利用          B.合成人体的直接能源ATP

C.产生热量,维持体温              D.加速新陈代谢

5、完全在细胞质中进行生物氧化过程的是(D)

A.三羧酸循环      B.脂肪酸循环   C.丙酮酸氧化  D.糖酵解

6、人体化学组成中含量最多的是(C)

A.糖   B.脂肪    C.水   D.蛋白质

7、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A)

A.氨基酸      B.核酸       C.乳酸    D.甘油

8、当身体机能状态急剧改变时,如损伤、运动或者疾病等,血清酶活性(A)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稳定

9、一个正常的成年人每日需要经尿液排出的代谢废物约为(A),至少要500ml的水作为溶剂,这一数值为最低值。

A.35g   B.40g    C30g      D.45g

10、电解质的作用是(C)

A.调节体温     B.间接提供能量   C.调节渗透压和维持酸碱平衡  D.直接提供能量

11、适宜运动可使蛋白质合成(A)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以上均有可能

12、对整个代谢过程的反应起控制作用的酶称为(A)

A.限速酶      B.辅酶     C.同工酶     D.结合酶

多选题

1、人体的能源物质包括(ABC)

A.糖     B.脂肪        C.蛋白质      D.核酸

2、酶是一种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其主要组成元素有(ABCD)

A.碳      B.氢       C.氧         D.氮

3、糖、脂肪和蛋白质这三种能源物质,它们共有的元素是(ABC)

A.碳      B.氢       C.氧         D.氮

4、运动时血清酶活性的影响因素有(ABCD)

A.运动强度     B.运动时间   C.训练水平     D.环境

简答题

1、维生素与运动能力有何关系?

2、酶对运动的适应性表现在那些方面?

运动对血清酶有何影响?

论述题

运动时,体内生物氧化合成的ATP与ATP利用能处于平衡状态吗?

为什么?

案例分析 

下表是某运动员训练前及训练一个月肌肉和血清肌酸激酶(CK)的测试数据,力量训练和有氧训练取样时间均为训练后24h,试分析训练对肌肉及血清酶活力影响的原因及意义。

 

未训练

力量训练

有氧训练

肌肉CK(U/L)

609.0

702.0﹡

589.0

血清CK(U/L)

149.3

312.3﹡

205.9

第二章

判断题

1、糖酵解是不需氧的代谢过程,故缺氧是糖酵解产生乳酸的必要前提。

(×)

2、己糖激酶、果糖磷酸激酶和丙酮酸激酶是糖酵解代谢过程的限速酶。

(√)

3、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肪、蛋白质3大代谢的中心环节。

     (√)

4、肌糖原的作用主要是调节血糖的浓度。

(×)

5、肝糖原即可在运动时直接分解供能,又可调节血糖浓度。

(×)

6、乳酸无氧阈一般是指体内的血乳酸浓度达2mol/L。

(× )

7、运动时人体内氧化乳酸的主要部位是心肌。

(×)

单选题

1、贮存糖原最少的组织是(B)

A.肝       B.脑         C.肾       D.肌肉

2、肾糖阈是指体内血糖浓度达到(D)

A.4.4mmol/L     B.5.5mmol/L     C.6.6mmol/L      D.8.8mmol/L

3、调节人体血糖水平的主要器官是(C)

A.脑    B.肾        C.肝   D.骨骼肌

4、乳酸浓度是乳酸的(B)平衡的结果

A.生成     B.生成和消除       C.消除      D.氧化

5、糖酵解进行的部位是(C)

A.组织液    B.线粒体       C.细胞质      D.线粒体与细胞质

6、糖酵解的最重要的限速酶是(C)

A.醛缩酶    B.磷酸化酶   C.果糖磷酸激酶      D.乳酸脱氢酶

7、糖的有氧氧化过程是在(A)中进行的。

A.细胞质与线粒体    B.细胞质       C.线粒体      D.中心体

8、三羧酸循环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物质是(A)

A.草酰乙酸   B.柠檬酸      C.α—酮戊二酸      D.琥珀酰CoA

9、(B)是糖、脂肪、蛋白质3大代谢的中心环节。

A.乳酸循环    B.三羧酸循环       C.鸟氨酸循环      D.葡萄糖—丙氨酸循环

10、发展糖酵解供能系统,对提高(B)运动能力作重要。

A.速度  B.速度耐力       C.耐力            D.力量

11、乳酸阈(乳酸无氧阈)强度训练,主要发展(C )供能能力的训练

A.磷酸原系统     B.无氧代谢       C.有氧代谢      D.神经系统

12、长时间运动血糖下降时首先受影响的是(C)

A.肺    B.肝       C.脑      D.心

13、长时间耐力运动时,血糖浓度变化的趋势是(C)

A.变化不大   B.上升       C.下降      D.不变

14、短时间剧烈运动时,血糖浓度变化的趋势是(D)

A.上升      B.先不变后上升       C.下降      D.无明显变化

15、有氧代谢能力训练与糖代谢的适应性变化,主要体现在(A)

A.改善糖有氧代谢能力方面             B.提高糖无氧代谢能力方面      

C.提高戊糖磷酸代谢途径方面           D.提高磷酸原系统供能能力方面

多选题

1、(BD)是糖在体内的贮存形式。

A.血糖   B.肝糖原       C.糖蛋白     D.肌糖原

2、糖的分解代谢包括(ABC)

A.糖的无氧酵解    B.糖的有氧氧化       C.戊糖磷酸途径      D.糖原的分解

3、糖酵解过程中的限速酶有(BCD)

A.磷酸化酶    B.果糖磷酸激酶       C.丙酮酸激酶     D.己糖激酶

4、体内糖原的贮量取决于个体的(ABD)

A.运动水平    B.训练状况       C.肌纤维类型      D.饮食中糖的含量

5、影响运动时血糖浓度变化的因素有(ABCD)

A.运动强度    B.训练水平       C.持续时间      D.营养状况

6、葡萄糖进入肌肉细胞后可以进行的代谢是(  BCD   )

A.糖异生    B.糖原合成       C.有氧氧化      D.糖酵解

简答题

试述糖代谢在运动训练和体育锻炼中的适应性变化。

论述题

用血糖、血乳酸指标分析某一运动项目运动中糖代谢的特点。

第三章

判断题

1、脂肪是低强度长时间运动时的主要能源物质。

在低强度长时间运动时,肌肉细胞外自由脂肪酸氧化速率是安静状态时的4~5倍。

(√)

2、脂肪(三酰甘油)分解代谢的第一步是水解成脂肪酸和甘油。

(√)

3、补充外源性肉碱,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耐力水平。

(√)

4、骨骼肌、心肌等组织也有少量脂肪贮存,水解生成的游离脂肪酸并不释放至血液,而是在细胞中氧化供能或合成脂肪。

(√)

6、肌肉摄取血浆脂肪酸的速率,将依赖脂肪组织内脂解强度,血液脂肪酸的转运能力,肌内脂肪分解和利用强度。

(√)

单选题

1、脂质是指由(A)所形成的酯类及其衍生物。

A.脂肪酸和醇    B.碳、氢、氧       C.单纯脂、复合脂     D.脂肪酸和醛

2、血浆游离脂肪酸常在运动(D)min后,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的速度才达到最大。

A.开始~10    B.10~40       C.20~50     D.30~60

3当酮体在血液中达到一定浓度即发生酮病,引起(C)。

A.酸过剩   B.碱过剩       C.酸中毒      D.碱中毒

4、脂肪酸彻底氧化的产物是(D)

A.乙酰CoA    B.脂酰CoA       C.丙酰CoA      D.H2O,CO2

5、脂肪酸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是(A)

A.血浆游离脂肪酸    B.三酰甘油       C.三酰甘油      D.磷脂酸

6、导致脂肪肝的主要原因是(B)

A.食入脂肪过多  B.肝内脂肪运出障碍  C.肝内脂肪合成过多   D.肝内脂肪分解障碍

7、耐力训练可以提高脂肪的分解代谢水平,主要是提高了(A)

A.HDL    B.CM       C.VLDL      D.LDL

8每次有氧锻炼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一般认为(D)有氧锻炼,可以显著改善血脂水平。

A.120min    B.80min       C.45min      D.60min

多选题

1、下列属于不饱和脂肪酸(UFA)的是(ABC)

A.油酸    B.亚油酸       C.花生四烯酸      D.软脂酸

2、下列属于衍生脂质的有(ABD)

A.胆固醇   B.胆汁酸       C.肾上腺素      D.维生素D

3、下列哪些因素能促进脂肪氧化并能提高运动能力(AB)

A.咖啡因    B.肉碱       C.禁食     D.高脂饮食

4、有氧运动可以引起血液中(ABCD)

A.HDL-C的升高    B.LDL-C的降低      

C.HDL=C/LDL-C比值升高      D.胆固醇逆向转运能力增加、

简答题

1、运动对血浆游离脂肪酸的利用有何影响/

论述题

科学的锻炼为什么能防治心血管疾病?

案例分析题

1、下表展示的是不同生理状态下人血浆游离脂肪酸的浓度。

试用所学知识分析阐述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及可能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