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七体六书和五阶段演示教学文档格式.docx
《汉字的七体六书和五阶段演示教学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字的七体六书和五阶段演示教学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甲骨记录来看,当时的统治者几乎天天在占卜。
根据上面提到的帝王和占卜人的名字,结合所刻的文字内容。
我们知道了这些甲骨刻载了从盘庚到纣王的12个帝王的273年间的大小事情。
据统计,甲骨文单字总数在4500左右,但已认识的还不到1/3。
不认识的大多是族名,人名,地名等专用的字。
大量的甲骨片的发现,是研究汉字发展与古代汉字文化的珍贵史料。
3、特点
a瘦弱纤细的风格。
由于这种文字受到书写工具的限制,所以笔道都是直的,有时与圆转相同。
故而字形瘦长,线条细而硬,瘦且直,呈平直,瘦劲的风格。
b形体结构还没有完全定型。
一个字刻怎样去写,还没有完全固定下来,并保留着浓重的描画物象的色彩。
如字形可方可圆,笔画可多要少,方向可正可反,写法可横可竖,偏旁可左可右,还有多种异体,还有合文写法。
二、金文
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所谓青铜器是铜和锡合金制造的器皿。
这种合金更坚固,因其颜色发青,故称青铜器。
主要有乐器“钟”,食器“彝,尊,爵”,洗器“盘”,兵器“戈,戟”等。
1、产生
青铜器,殷代末期就有了,但毕竟是很少。
周代是用青铜器的极盛时期。
西周时代,青铜器主要是王室的器皿。
而诸候没有铸造的权力。
到了东周,诸候称霸,青铜器也任意铸造。
但大量发现的还是西周,春秋的遗物。
所以,金文一般指西周时期的文字。
金文的内容,最初只是铸刻一些代表族名,国名的符号。
后来基本上记功绩,受封赏,刻铸以传后代,来显其荣。
因古代人用钟鼎作为铜器的总称。
前人曾称这种文字为“钟鼎文”,又因为言辞多是为了“铭刻不忘,永作记念”,又称“铭文”。
这些称呼都不能概括其特点。
因此,后人便改称金文,使文字摆脱了图画性。
这是汉字发展的第一块里程碑。
2、发现
金文的发掘出土较早,东汉已见世。
《说文解字·
序》:
“群国亦往往于山川得鼎,其铭即刻前代之古文,皆自相似。
”但在后代,发现这种金石文,认为是不祥之兆,没能重视。
到宋代出土较多,才开始研究,有了金石家,也有了盗墓之风。
到了清末民国初年,由于金文出土骤增,对金文的研究达到了高峰。
目前已出土的8000来件,单字是3093个,其中已考释出的有1894个。
清末在陕西山歧县出土的西周宜王时的《毛公鼎》,是鼎类器物的杰出代表。
现藏在台湾故宫博物院。
此鼎铸有铭文艺23行,共497个字,可称为举世罕见的长篇巨制。
3、特点
①浑圆质朴的风格。
金文是甲骨文的直接继承,属殷商文字体系。
但因为大多数是用模型铸成的,先在模子上刻字。
刻不好,还可以修改。
所以,线条较甲骨文粗壮,不纤细。
曲笔较多,转弯处多圆笔。
故此,字形长圆,线条肥粗而自然,体势雍容。
结构日趋方正,大小均匀,呈朴实雄厚的风格。
②体结构仍不定型。
笔画可多可少,写法可横可竖,方向可正可反,偏旁可左可右,仍保留浓厚的描写物象的色彩。
但金文比甲骨文还是前进了一步,线条一般较为简易,异体字相对减少,合文大为减少。
三、大篆
1、产生
大篆是对后来的小篆而言的。
广义的大篆包括小篆,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和六国文字。
这里的大篆指通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
由于周平王东迁洛阳,秦占据了西周的故地,同时也继承了西周的文字,即是继承金文发展而来的。
因其带有地域性,有的难以识别。
大篆,也称籀(zhò
u)文。
因其着录于字书《史籀篇》而得名。
《汉书·
艺文志》:
“《史籀》十五篇,周室王太史籀作大篆。
”
⒉、字迹
《说文》中保留了籀文225个,是许慎依据所见到的《史籀》九篇集入的,是我们今天研究大篆的主要资料。
大篆的真迹,一般认为是“石鼓文”。
唐初在天兴县陈仓(今陕西宝鸣)南之畴原出土的径约三尺,上小下大,顶圆底平象馒头似的十个像鼓一样的石敦子。
上面刻下的是秦献公十一年作的十首四言诗,是我国最早的刻石文字,经过失而复得,得而复失。
原刻的700多字,现存300多字。
这十个石敦现存故宫。
因内容记载畋猎之事,命名为“猎碣或雍邑刻石”,唐诗人韦应物认为石的形状象鼓,改名“石鼓文”,现作为大篆的代表。
石鼓文具有遒劲凝重的风格。
字体结构整齐,笔画匀圆,并有横竖行笔,形体趋于方正。
大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保留西周后期文字的风格,只是略有改变,笔画更加工整匀称而已。
笔势圆整。
线条比金文均匀,线条化达到完成的程度,无明显的粗细不均的现象。
形体结构比金文工整,开始摆脱象形的拘束,打下了方块汉字的基础。
同一器物上几乎没有异体字。
字体繁复,偏旁常有重叠,书写不便。
小篆
小篆是汉字第一次规范化的字体。
春秋战国时的“文字异形”,秦始皇统一后,采纳了丞相李斯的意见,推行“书同文字”的改革,统一了文字。
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的文字改革。
①“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即战国时期流行于东方的区域性文字——六国文字)
②“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
”这就是说小篆是在大篆的基础上,简化了大篆的形体结构,改变了大篆的叠床架屋,复杂的写法,逐渐整齐统一,稳固定型而成,如“商:
(大)(小)”
③把原来没固定形式的偏旁部首统一起来,使一个偏旁只有一种固定的写法,如
“(心),(衣),(水)”并确定了每个偏旁在汉字形体中的部位,不能随意正反,左右颠倒。
每个字的书写笔数也基本固定了。
这就使字体基本上定型化,统一化了。
2、字迹
《说文》保存了小篆9353字体。
小篆的真迹是秦代重要书法家李斯所书的七种刻石:
《泰山刻石》《峄山刻石》《琅琊刻石》《芝罘刻石》《东观刻石》《碣石刻石》《会稽刻3石》。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踌躇满志,到处巡狩,立石记功,颂扬他统一中国的功德。
这些记功于碑石上的字,都是李斯的小篆。
曲折宛转的风格。
小篆在大篆圆转的基础上进行加工,起笔和收笔大都是浑圆。
转角处都带弧形,曲折引长而划一,使线条更匀称圆转,字形长圆,体势雄健,已线条化了。
观《峄曲线之美,线条匀净圆畅,柔中带刚。
历来被视为篆书的正宗。
因笔画圆劲丰腴如筷子,
古称“玉筋篆”,后代的篆书家,如唐山刻石》运笔宛转自如,字态活泼矫健,极尽代的李阳冰,南唐徐弦,无不从李斯的风范中立下根基。
用线条代替了图形。
小篆是规范的字体,比大篆更整齐定型。
用线条代替了复杂的图形,基本上脱离了图画,确定了汉字的符号性。
异体字也基本上废除了。
但仍保留大篆某些象形写实的特点。
另外,匀圆宛转的线条,弧线的连笔,起讫不清,不便书写。
“篆书”这个名称,在当时还没有。
直到汉代“隶书”出现以后,才把这种文字称为“篆书”。
因此,篆书是相对隶书而言的。
小篆正式通行的时间不长。
汉代就已不常用了,但是两千多年来,印章一直用小篆镌刻,篆刻是我国的传统艺术之一。
四、隶书
秦代有两次文字改革,一是统一文字,由大篆改为小篆;
二是使用了较小篆潦草些的隶书。
这是第二块里程碑——文字发展摆脱像形性。
隶书是从小篆脱胎出来的。
始于秦朝,经过两汉231年(前206—25)的演变,到汉代才臻于成熟。
隶书是汉代的主要通行书体。
这样说来,隶书可分秦隶,汉隶两个发展阶段,又称古隶和今隶。
早期的秦隶,实际上是小篆的辅助字体,是秦统一后因为政务繁忙,“奏事繁多,篆书难成”而产生的一种应急字体,是统一于民间不登大雅之堂的俗体。
秦代正式书体还是小篆。
秦隶实际上就是草篆,线条较小篆简直变弧线为直线,变圆转为方折,有一定的粗细变化。
这样书写起来就方便多了。
据说开始用这种字体书写的是处理徒隶之事的文书。
晋代卫桓《四体书势》“秦既用等比例,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书人佐书,曰隶字,汉因行之……隶书者,篆之捷也。
唐代张怀《十体书断》“秦造隶书,以赴急速,为官司刑狱用之,余尚用小篆写。
”对“隶书”这个名称,历来说法不一。
有的说,这种书体首先在当时官府中办普通文书的徒隶(管狱讼的小官吏)中流行开来,所以叫隶书,并指名说是程邈(本是囚犯,因对文字改革有贡献,释出任御吏)所造,只能说是搜集整理隶书的人。
从“隶”字本义看,《说文》“隶,附着也”;
《后汉书·
冯异传》则训“属”,今仍有这个意义,并有“隶属”一词。
《晋书·
卫恒传》《说文·
弃》及殷注,都以隶是“佐助篆所不能”的。
所以说,隶书是小篆的辅助字体,因其书写简便快速,可以辅助篆书,也叫“左(佐)书”。
汉隶是西汉200年间,处于演进过程中,基本上沿用秦隶,还没定型。
西汉后期的简牍中的文字,才见到常有明显的“蚕头燕尾”特征的隶书,到了东汉,隶书才最后成熟。
其明显特征就是横画中取一长笔,形成“蚕头燕尾”的特征了。
秦隶究竟是什么样子,很难断言。
因秦的竹木简书,现尚未发现。
今传秦度量衡上的和若干兵器上的刻文,和《泰山刻石》等比较起来,无疑是草率急就的草篆,还没有点画俯仰之势。
东汉碑刻《乙瑛碑》婉丽古雅,横画的燕尾与捺脚的波尾交待得十分清楚,有成熟隶书的明显特征。
《礼器碑》文静,温雅,整体瘦劲挺拔,画细处不见其薄,画粗处不嫌其臃。
a.、点画转写线条
汉隶用点横竖撇捺等笔画转写小篆曲折宛转的线条。
整个字体棱角鲜明,方正平直,字形由长圆变成扁方。
这种变化称谓“隶变”。
这极大的摆脱了线条的束缚,打破了古文字象形系统,使汉字的象形图画面貌基本消失,奠定了现行文字的基础,使之变成纯符号性质的文字。
b.、笔势飞扬成波势
“蚕头燕尾”是隶书的主要特点。
“蚕头”指起笔处重而秃,呈方圆;
“燕尾”指收笔处轻而上翘,拖一个捺状的尾巴。
如有的横画和平捺要挑起,呈波状。
但在隶书中强调“燕为双飞”即在一个字的结构中,只允许主要笔画出锋,挑出“燕尾”状,其它诸笔都成秃笔,以方为主,一住即收。
撇和捺也要挑起来,形成左右飞扬之势。
撇捺做慢弯形,尾部尖细,捺角向上推,呈波势。
这样,整个字体上下收紧,左右舒展,以主笔“蚕头燕尾”贯穿字中。
魏晋时代,汉隶又叫“八分”,指的就是笔势波磔,向左右分开,象“八”字形状一样,左右分散。
隶书,无论是平平展展的,还是翩翩飞动的,由于字形较扁,总比等比例书看上去安稳。
隶书出现是汉字形体发展上的一次大改革,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结束了古文字时代,开创今文字新的时期,有划时代的意义。
五、楷书
楷书,也叫“真书”或“正书”。
楷是规矩,整齐,楷模的意思,是说这种字体可作为法式,模范,即标准字体。
楷书是由隶书演变而来的。
兴于汉末,盛于魏晋南北朝。
直到现在,仍是汉字的标准字体,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了。
东汉,三国魏时的书法家钟繇的小楷《贺捷表》,虽还没有摆脱隶书笔意。
但已是今天见到的最早的楷书了,是由隶向楷过渡的典型作品。
其主要横画已失去了“蚕头燕尾”特征,撇捺已成锐势,但还存在隶书遗意。
有的捺画还顺势飘扬作波磔。
撇捺仍向左右飞扬。
东晋被称为“书圣”的王羲之的小楷作品《黄庭坚》《乐毅论》改变了钟繇变汉隶为楷书后仍存有隶意的笔法。
凡钟书仍作波挑的地方都敛锋不发,从形体上完全自立了。
至今仍采用他创造的字体,字形。
魏碑,是在汉隶的基础上渐演变的楷书体。
虽是楷书,却融篆势隶意,草情等众妙于其调。
如方笔魏碑的典型代表作《始平公造像》,棱角分明,雄强朴拙。
所有点画都宽厚肥壮而不呆板,显示出刚健的气势和飘逸的风格,有阳刚之美。
唐代书法成就,楷书最为突出。
出现了初唐的欧阳洵,盛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等楷书大家。
这三家与元代的赵孟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欧体楷书《九成宫醴泉铭》,刚劲峭拨,瘦硬清寒。
其点皆作三角状,其横严整如千里陈云;
其竖硬挺如万年枯藤;
左右竖笔的中部往往向字心凹进;
其横如得剑截断的犀牛角,大象牙;
其捺如锋利的切刀;
斜钩象长空的明月;
三曲钩顺势转向右上作燕尾状。
颜体楷书《自书告帖》《颜氏家庙碑》藏巧于拙,古朴无华,仪态雍容,雄伟庄重,有阳刚之美。
其点象石头落地一样有力;
横轻竖重,虽横多上拱,中竖粗壮有力,左右重点竖画多向外凸,成环抱状;
其撇饱满扎实;
其捺有“蚕头燕尾”之态;
其钩多鸟嘴状;
其折多是提笔另起,翻折成斜面而不露棱角。
因笔笔中锋运行锋藏画心,筋骨内含。
所以肥厚而不臃肿,并使字如突出纸面,很有壮健宽博的浮雕感。
颜书以雄浑,壮伟,严正,豪放的阳刚之美,令人耳目一新。
从魏晋到清代的1600余年间,虽楷书领域各家林立,若论题写大字楷书匾额,唯有颜书具有无以伦比的优越性。
柳体楷书兼欧颜两家之长。
雄强豪健,端庄秀丽,疏朗开阔,清劲方整。
柳体名作《玄秘塔碑》其点有方有圆;
其横方起圆收,短横体态粗壮,长横体态瘦劲,有的两头微低,中间高拱,如覆舟状;
其竖体态较肥,起笔折锋突出;
其撇爽快;
其捺捺脚较长,捺尾较细,有颜体笔意;
撇捺相交之笔,轻撇重捺,也同颜体笔法;
其钩特别丰厚饱满;
框中无笔画的,左边竖角伸出框外,有笔画的,右边竖脚伸出框外。
从整体看,柳体给人以精悍利落的感觉
。
赵体楷书《妙严寺记》端庄闲雅,流畅活泼,圆润清秀。
其点或垂或仰,清圆可爱;
其横有圆笔,也有方笔,有覆舟状的,也有较平直的,沈稳厚实;
其竖多作垂露状,时而顺势右挑作钩;
其撇微弧近直,相当含蓄;
其捺如出锋处有重按的,有不重按的,有的迟重而涩;
其钩稍作蓄势便挑出,斜钩伸长挺直;
其折笔提笔作圆,多是顿转顺笔,一拓而下。
从整体看,赵体给人以清新而充满生气的感觉。
赵体楷书别开生面,在元代书坛上陡然立起高峰。
但由于追求笔画均匀和体态秀美,倒有些骨力不足。
楷书字体确实颇具规模。
这种字体同汉隶的基本结构虽相同,但它是对隶书的改造而成的,它吸收了隶书结构匀称明晰的优点,改变了隶书的笔势或适当简化。
形体上,汉隶向外推开,呈“八”字扁方形。
楷书向里集中,成“永”字方形。
笔画上,发展了隶书的点横撇捺竖钩等笔画。
如汉隶和撇是慢弯状,尾不尖细,有时上挑,;
略有勾形;
而楷书的撇是笔势斜下,导尖细,不挑不勾。
尤其是横画,楷书没有“蚕头燕尾”的波势了。
汉隶波动,楷书平稳。
楷书在摆脱古代汉字图形意味这一点上,比隶书又进一步。
它完全是由完备的笔画组成的方块符号,作为方块汉字,从此定型。
楷书印刷体:
印刷上常用的各种变体,
宋体,横细竖粗—通用印刷体;
仿宋体,粗细不分,秀丽—序言;
楷体,诗词正文正楷,接近手写体,比仿宋丰满—通俗读物,小字课本;
黑体,庄重—标题。
六、草书
草书一般是比正式字体写的草一些的字体。
广义的说,自有汉字以来,篆隶楷书通行时,都有相应的草体。
但“草书”成为一种字体的专称,是东汉以后,并分“章草”“今草”“狂草”三种。
1、章草
是隶书的草写体。
相传西汉元章刘奭shì
时,黄门令使游创制的。
现流传的有他的《急就章》,取其章字叫“章草”。
笔画常带草意,有连笔。
仍保留隶书的波磔,但字字独立,不相连属。
笔画界限清楚,布局也较匀称,书写比隶书简便迅捷的多。
如西晋书法家索靖的《出师颂》,用笔既沉稳劲健,又活泼灵捷,是标准的隶草,历来习草者皆视为正宗法帖。
2、今草
是章草的继续,是楷书的快写体。
东汉末年一直流传至今。
今草,体势连绵,一笔到底,一气呵成。
虽偶有不连,但血脉不断。
字字顾盼呼应,贯通一气。
今草写起来灵活流畅,简易快速。
但往往难以辩认。
如王羲之的《十七帖》体势婉转,宽态活泼。
历代视为草书的绝品而奉为法度(标准)。
3、狂草
是在今草的基础上任意增减笔画,恣意连写。
兴于唐代。
狂草笔形连绵不绝,上一字的末笔常与下一字的首笔相连,甚至数字一笔挥成,偏旁混用,其部位也改变的厉害,可谓任意挥洒,狂放不羁,较难辨认,很少有实用意义。
但在书法艺术上有狂放的风格。
如盛唐的张旭,怀素,有“张颜醉素”或“颠张狂素”之称。
张旭的《古诗四帖》,怀素的《自叙帖》,体势连绵,笔意奔放,给人一种开朗而有变化的感觉。
这种狂放不羁的草书,是追求纯艺术的表现,抒发自己的情感。
总的说来,草书把楷书十几笔的字,用两三笔画出来,这种高度简化,可以达到快写的目的,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七、行书
行书是介于今草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
始于楷书出现以后,盛于魏晋,晋代已流行。
直到现在仍是手写时最多,最广泛的一种字体。
行体兼采楷草的优点,是草书的楷化或楷书的草化。
近楷而不拘谨,近草而不狂纵。
接近楷书的叫“行楷”,接近草书的叫“行草”。
行书简化了楷书的笔画,采用草书连绵的笔法。
笔画连绵而又各字独立,清晰易认。
书写效率较高,成为楷书的辅助字体。
如王羲之的《兰亭序》姿媚飘逸,幽雅清秀。
另有集字成碑的《圣教序》是盛唐长安张福寺和尚怀仁从唐内府收藏的王羲之的行书墨迹中集中而成。
此举共费20余年,选字均为王书的上乘之作,摹勒精美,历代十分珍重。
又如唐代李的《云麾将军李思训碑》,用笔硬挺奇崛,以险绝取胜。
横笔明显向右上方倾斜(左低右高),虽借鉴《圣教序》,但奇伟雄强之势胜于晋人,别开一门。
宋代书法成就,行书突出,出现了苏轼、黄庭坚、蔡襄等书法家。
在汉字的演变过程中,两种字体的过渡,不是新旧衔接,继承,起伏突变。
而是新旧交搭,并行,逐渐替变的。
在前一种通行的形体中,就已经蕴育萌芽一种更适合实际需要的新的形体结构,最终取代了前一种字体,而居于统治地位。
由殷商的甲骨文到周代的金文,到秦的大篆和统一后的小篆,到汉代的隶书,魏晋以后的楷书,这是汉字形体演变的主流。
隶书通行后的草书和楷书通行后的行书,是这一种演变的两个旁支。
汉字的六书
“六书”是古人解说汉字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
“六书”之名,最早见于《周礼·
地官·
保氏》。
后世学者定名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东汉学者许慎给“六书”下定义是:
象形者,画成其事,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讬事,令长是也。
概念
是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1]》中对古文字构成规则的概括和归纳,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转注、假借指的是后来衍生发展的文字的使用方式。
许慎《说文解字∙叙》:
“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讬事,令长是也。
"
“六书”的这个概念始见于《周礼·
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五曰六书。
”东汉郑玄注引郑众说:
“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①、假借、谐声②也”(注:
①处事,即“指事”;
②谐声,即“形声”)。
班固《汉书·
艺文志》把六书之名定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
许慎《说文解字叙》把六书之名定为:
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一般都认为,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属于造字之法,即汉字结构的条例;
转注、假借则属于用字之法。
六书大约反映了战国末到汉代人们对汉字的结构和使用情况的认识。
它基本上是建立在小篆的基础上的,是一个不够完善周密的条例。
但是,它对于大多数的汉字,特别是对古文字,它还是能够予以说明。
“六书说”是我国文字学史上的一个重大创见。
六书专著
:
“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其中没有对“六书”详细的名称,也没有对六书的解释。
西汉刘歆《七略》:
“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这是对六书最早的解释,象形、象事、象意、象声指的是文字形体结构,转注、假借指的是文字的使用方式。
东汉许慎受刘歆的启示,费几十年的精力整理汉字,编成《说文解字》一书,在这本书的“叙”说:
“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许慎的解说,是历史上首次对六书定义的正式记载。
后世对六书的解说,仍以许义为核心。
[2]
实际上,古人并不是先有六书才造汉字。
因为汉字在商朝时,已经发展得相当有系统,那时还未有关于六书的记载。
六书是后来的人把汉字分析而归纳出来的系统。
然而,当有了“六书”这系统以后,人们再造新字时,都以这系统为依据。
在甲骨文、金文中,象形字占大多数。
这是因为画出事物是一种最直接的造字方法。
然而,当文字发展下去,要仔细分工的东西愈来愈多,好像“鲤”、“鲮”、“鲩”、“鳅”等事物,都是鱼类,难以用象形的造字方法,仔细把它们的特征和区别画出来。
于是,形声字就成了最方便的方法,只要用形旁“鱼”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