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参考题Word下载.docx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参考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参考题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7.技术选择的原则:
因地制宜
必须适应当地的技术基础、生产力水平,有利于提高当地的技术层次。
必须适应当地自然资源特点,有利于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提高利用率。
必须适应当地人力资源基础,并满足当地劳动力就业需要,充分利用人力。
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并同时考虑市场容量问题。
必须满足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的要求。
8.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
广义上:
含国民经济各个产业之间在生产规模上的相互比例;
含各个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方式。
狭义上:
国民经济中各个产业之间的相互比例关系。
9.配第-克拉克定理:
p210
劳动力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之间的变动,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由此而导致的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关系密切。
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产生劳动力转移的结果是:
使得第一产业的劳动力逐渐减少,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逐渐增加,而劳动力分布结构变化的动力是产业之间在经济发展中的相对收入差异造成的。
10.增长极理论
一、早期的空间极化发展思想:
p298
增长极growthpole概念最早是由法国经济学家费朗索瓦-普劳克斯提出的。
他认为:
增长并非出现在所有的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点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区域经济产生影响。
他还认为:
富有创新的优势经济元素在经济空间中处于支配地位,而其他经济元素则处于受支配的地位,处于支配地位的经济元素具有推动效应,它自身的增长和创新会诱导推动其他经济元素的增长。
二、布德维尔对增长极概念的转化:
普劳克斯的增长极中的“极”,是指推动型的企业与与其相互依赖的产业部门,而不是地理空间中“极”,他对经济增长的空间结构重视是不够的。
1966年布德维尔给增长极下了一个简要的定义:
增长极是指在城市区配置的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其影响X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的发展。
布德维尔把增长极同极化空间、同城市联系起来,就使增长极有了明确的地理位置,即增长极的“极”,是位于城镇或其附近的中心区域,这样增长极就包含了两个明确的含义:
一是作为经济空间上的某种推动型工业,二是作为地理空间上的产生积聚的城镇,即增长中心。
增长极便具有推动与空间聚集意义上的增长极的意思了。
从60年代起,人们对增长极的研究也自然的就沿着“部门增长极”----推动型产业,和“空间增长极”----聚集空间两条主线展开。
三、推动型产业的特征和作用机制:
(一)特征:
在区域规划实践中,利用增长极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如何确定推动型产业,这种产业通常应该具备如下几个特征:
1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系数高,市场扩展和生产发展的速度快。
2有创新能力,尤其是技术创新能力,具有较高的技术进步率。
3产业关联性强,能促进产业综合体的形成。
4生产分布具有高度的空间集中倾向,产品的市场十分宽广,能有全国或国际性市场。
5产业的企业规模比较大。
(二)作用机制:
根据普氏的看法,某区域一旦有了推动型的产业,那么它就可以增加生产的总产出。
这是推动型产业对经济体系总产出的直接贡献。
同时推动型产业可以启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这是推动型产业对经济体系总产出的间接贡献。
这种贡献主要是推动型产业通过产业关联,包括前向联系、后向联系、旁侧联系产业扩散效益,带动其他相关的发展。
由于扩散效益,推动型产业增加单位投入,必然产生若干倍的经济增长,这就是乘数效应,扩散效应和乘数效应就是增长极的作用机制。
四、增长极对周围区域的影响效果:
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会产生正负影响效果。
1负效果:
极化作用、回流效应。
由于增长极主导产业的发展具有相对的利益,产生吸引力和向心力,使周围区域的劳动力、资金和技术等要素转移到核心区,剥夺了周围地区的发展机会,使核心地区与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加大。
2正效果:
扩散作用,涓滴效应。
扩散作用是由于核心内地区的快速发展,通过产品、资金、技术、人才的信息流动,对其他地区的促进、带动作用,提高其他地区的就业机会,增加农业产出,提高周围地区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和消费水平,引起周围地区的技术进步。
五、对增长极理论的评价:
p307
(一)作用:
增长极理论是区域开发中不均衡理论的一个典型,它强调据点开发,强调集中开发、集中投资、重点建设,使它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增长极理论强调经济结构的优化,着重发展启动性工业,也强调经济地域空间结构的优化,以发展带动中心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
(二)意义:
对区域开发和区域规划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其积极影响有两个方面:
1一是极化中心本身的经济增长,即利用集聚效果。
2二是极化中心对周围地区的影响,即利用扩散效果。
(三)注意问题:
1增长极与城镇关系2增长极类型与规模的选择
3选择适宜地点培植增长极4充分发挥增长极功能
5增长极体系6对增长极要集中投资
同时,也要注意到一些问题存在和解决:
1增长极的极化作用很强,而扩散作用较弱,会加大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2增长极一般多以城镇为依托,在新城区,地方交通不便,生活服务设施相对较差,投资者往往不愿意入住。
3增长极一般以现代工业为目标,技术装备和管理方法较先进,培养增长极并不可能解决很多的就业问题。
11.主导产业与其判定基础标准:
(一)主导产业的含义:
目前对主导产业无统一的解释,一般认为:
主导产业是根据国内市场的需求、资源状况、出口前景等选择的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并由此形成高度化、现代化的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产生决定性意义的产业部门。
主导产业即带头产业,即能带动整个区域产业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体。
其含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主导产业是能引导、带动国家、区域全部经济发展的产业。
2、主导产业是随着国内外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和市场变动而有不同发展阶段。
3、主导产业一般具备当时最高的技术装备,在开发产品和市场方面走在前面。
4、主导产业应该领先增长。
(二)主导产业确定的意义:
1、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起支柱作用的产业部门,能带动经济较快增长。
2、主导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结构的转变。
二、主导产业判断标准p222
是以它对区域发展目标的贡献和竞争能力两个方面,建立标准体系:
1、区域发展目标的贡献:
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影响对区域资源的有效作用
对区域就业的作用增加价值出口潜力环境影响
2、竞争能力:
技术先进程度产品质量水平劳动生产率市场占有率利税效果
12.区域规划的概念:
p235
1、含义:
是指在一定地域X围内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的总体布置。
具体有:
A描绘未来:
规划是人们根据现在的认识对未来目标、发展状态的构想。
B行为决策:
即实现未来目标或达到未来发展状态的行为和步骤。
13.产业规划中的点轴模式中点轴的选择和原则。
我国在此理论上上开发出来的典型区域。
点-轴渐进扩散开发模式:
p318
点-轴开发中的点:
是指区域中各级中心城市,它们都有各自的吸引X围,是一定区域内人口和产业集中的地方,有较强的经济吸引力和凝聚力
点-轴开发中的轴:
是联结点的线状基础设施束,包括交通干线、高压输电线、通讯网络、供水线路等工程性线路等。
其工作步骤是:
1在区域X围内确定有发展条件好,且潜力大的线状基础设施经过的地带做发展轴。
2在个条发展轴上,确定若干个点作为重点发展的城镇。
3确定点和轴线的等级体系,形成不同等级的点轴系统。
重点开发轴和重点发展点的选择:
(一)重点开发轴的选择:
1最好由经济核心区域和发达的城市工业带组成。
2有水陆交通运输干线为依托。
3自然条件优越,建设用地条件好,农业生产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带。
4矿产和水资源丰富的地带,尤其是水资源。
在一个区域内经济发展轴线尤其是高层次的重点发展轴线不应该也不可能很多,当原来的发展轴线还未完全形成、发展时候,一般不宜再开辟新的轴线。
(二)重点发展城镇的选择:
发展轴上的各个点是经济发展轴带地域的各级中心城镇,它们是轴线集聚作用和扩散作用的核心,有以下几点考虑:
1城镇发展的条件与其在区域中的地位。
2城镇的发展规模。
3城镇空间分布的现状。
(三)我国在此理论上上开发出来的典型区域:
我国提出的产业带模式、三个地带发展战略等都是条带开发模式的发展而来。
在中国沿海地带,重点开发“一环”环渤海湾,“一岛”(XX省)“一湾”(北部湾沿岸)“三个三角”(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三角洲),连接成最大的产业密集带。
14.土地供需矛盾的焦点以与如何解决?
土地供需矛盾的焦点:
耕地与建设用地的比例。
P332
(一)土地的需求:
土地的需求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利用土地进行各种生产、消费活动的基本需求。
土地需求量预测的项目通常包括两大类:
1农业用地和农业建设用地预测:
农业生产用地指:
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水产养殖业用地等。
农业建设用地指:
农村道路,农田水利用地,谷场,机动车用地等。
2非农业建设用地预测:
包括城镇建设用地,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利用地,特殊用地等。
*土地需求量预测必须以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以与影响土地利用的各种因素为依据。
预测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
A平均增长法B回归分析法C用地定额指标法
(二)土地的供给:
土地的供给是在一定技术经济环境条件下,对人类有用的各种土地资源的数量。
包含已经利用和未利用的后备储量总和,包括无弹性的自然供给和有弹性的经济供给。
研究土地供给问题,实际上就是土地资源的部门之间分配问题,它包括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即合理的分配有限的土地资源,尽可能的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益,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含:
生产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为节约用地,充分提高用地效益,土地供给宜遵循以下原则:
1以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为依据。
2根据区位条件,因地制宜。
3与环境协调发展。
(三)土地供需矛盾的焦点:
这个矛盾最集中反映在农业用地与非农业建设用地,即农业用地与建设用地之间的数量比例结构上,而农业用地主要是耕地,矛盾的解决实际就是要协调好耕地保护与建设用地供应之间的关系。
解决土地供需矛盾的基本原则是:
一是吃饭,二是建设,三是保护环境。
过程分析:
P251。
15.土地利用分区的概念:
是指以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的适宜性为基础,结合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和环境保护保护的需要,按土地利用方向的不同,将规划地区划出不同的用地区域。
16.我国目前的土地利用现状,耕地保护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1)中国土地现状:
①我国耕地总量不足133.32*104KM2,已不能满足粮食和主要经济作物的生产需求。
②我国耕地后备资源相对贫乏,并且开发成本高。
③各项建设规划和农业结构调整又提出需要占用大量的耕地。
如新的城市规划需要占用耕地,村庄和集镇的发展需要占用大量的耕地。
④人口与耕地的逆向发展,人地矛盾将更加突出。
(2)
(一)保护耕地的战略目标:
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即保持现有耕地总量不减少,并努力做到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耕地总量也有所增加。
(二)保护耕地的基本策略:
1严格控制城镇发展用地规模,充分挖掘现有建设用地潜力。
2调整村镇居民点用地,部分退宅还地。
3开发土地后备资源,增加土地利用面积。
4进行土地整理、整治,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生产潜力。
5调整土地收益分配方法,建立保护耕地的经济制约机制。
6改变土地管理体制,强化土地管理,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
17.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以与农业产业化的概念、要求、条件、基本组织形式。
(一)影响农业发展的条件:
1农业自然条件分析:
主要是光、土地、水分与其组合情况等。
2农业的技术经济条件分析:
含农业劳动力条件、农业技术装备、农业生产技术、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农业原有基础,分析区域农业收入分配和消费状况等。
(二)农业产业化的概念:
是指农业生产部门与其他相关的产前、产中、产后部门实行联合在一起,共同经营管理的形式,是农工商、产供销一体经营的简称。
具有以下的内涵:
(三)农业产业化的要求和条件:
p356
区域农业产业化需要具备的条件主要有:
(1)要有相对的资源优势,一是要有资源的优势,要具备一定规模条件;
二是这种资源优势要有区域特色。
(2)主导产品要有较高的商品率,既要选择商品率高,又有一定商品量的农副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
(3)要有系列的开发项目。
一方面通过深度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科技含量,提高附加值;
另一方面,进行综合开发,对资源进行系列开发,提高资源利用的整体效益。
(4)有运作灵活的产业化组织载体,特别是必不可少的龙头组织建设。
(5)建立农业产业化运行机制。
包括利益分配制度、合同约束制度、矛盾协调机制、风险承担机制、企业组织机制等。
(四)区域农业产业化基本组织形式
我国目前发展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按照龙头企业与农户联结形式基本上有三种模式:
(1)“公司+农户”模式:
即龙头企业与农产品基地的农户联系,企业收购农户的产品,主要通过市场进行交易,价格随行就市;
农户独立组织生产,要承担生产和市场的风险。
(2)“公司+合作组织+农户”模式:
即以专业的开发公司为龙头,以农民专业协会为纽带,以众多的专业农户为基础,通过有效的利益连接机制,结成经济共同体。
一般由专业公司负责种苗、技术、销售,农户负责生产经营,产品由企业以保护价格收购,双方结成半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3)“专业批发市场+农户”模式:
围绕优势产业的发展,发育专业批发市场,拓宽商品流通渠道,运用市场的导向作用,带动优势产业扩大规模以与发展与其配套的加工业、运销业等,进而形成一体化经营的格局。
18.高新技术产业的定义:
它是以当代科学技术和新兴生产技术武装生产处高新产品的部门,不仅生产硬件物质产品,也生产软件信息产品,这些产品既有二产,也有三产的。
19.高新技术的区位选择和空间布局的特点
(一)高新技术区的区位选择:
其区位选择与传统产业有很大的不同,这主要由其产业特征决定的:
1传统产业是资源制约性的产业,对于原材料、能源、劳动力依赖性很强,区位选择往往考虑接近原材料产地、接近市场、水源、劳动力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区域。
2高新技术产业对资源的依赖性不强,但要求有较高的智力资源,对信息的依赖性强,对资金的需求量大,对环境质量要求高,对各种服务的需求多。
其区位选择,应该考虑以下各个因素:
A智力密集程度B开发性技术条件C信息资源条件D基础设施条件E生产生活环境
(二)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形成:
高新技术区
1以高新技术区的形成条件、成果特色和组织形式为主,划分五类:
A高新技术工业园区B高新技术园区C科学研究园区
D科学工业园区E高新技术产品装配园区
2以功能性布局形成划分三类:
A科技工业园区B技术城C高新技术加工区
20.加工制造业的工业布局的影响因素、生产布局和特点
(一)加工制造业布局要求:
p365
1一般加工制造业具有相似的生产工艺流程,规划布局时:
A可以使某一类型的企业摆脱地方性原料的局限。
B可以使另一类型的企业与原料基地关系更加密切。
C扩大区域之间的地域分工,使区域优势发挥更加充分。
2加工制造业是技术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工业部门,其发展与布局往往受技术熟练程度和加工经验制约较大,特别是一些深加工和精细组装部门,在规划布局时,大城市成为最佳区域,因为有技术,有熟练工人。
3加工制造工业在生产过程中往往有污染,环保要求也很重要。
(二)影响加工制造工业布局的因素:
主要有原料供应、市场需求、专业化协作,技术基础等四个方面。
21.基础设施的含义:
p412
泛指国民经济体系中为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提供一般条件的部门和行业,包括:
交通、邮电、供水供电、商业服务、科研与技术服务、园林绿化、环境保护、文教卫生等技术性工程设施和社会性服务设施等。
基础设施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A广义:
基础设施包括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等硬件与软件之分B狭义:
基础设施是指有形的资产部门,即技术性的工程设施。
22.基础设施发展的三种理论、作用以与分类
基础设施发展的理论:
p415
⑴
(一)优先论:
先行论,优先发展基础设施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P-罗森斯坦-罗丹于1943年提出了“社会分摊资本”的概念和超前建设的观点。
在消费品工业建立以前,必须大规模地筹集大量不可分割的社会分摊资本,建立起基础设施部门,这些资本通常占投资总额的30-35%。
(二)滞后论:
优先发展直接生产部门,滞后建设基础设施部门。
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是不均衡增长理论的主要倡导者,他从投资效益出发,认为有限的资本应该首先发展工业部门,然后再来发展建设基础设施部门,对“有限论”提出异议。
(三)同步论:
基础设施于其他国民经济部门按比例同时投资,共同发展。
经济学家纳克斯是大推进理论的倡导者,他认为主X对工业、农业、外贸、消费品的生产以与基础设施等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同时按不同比例进行大规模投资,实行均衡增长战略。
⑵分类:
交通运输系统,给水排水系统,动力系统,通讯系统等。
⑶基础设施的作用:
p414
1是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运行的基础。
2是社会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3是经济布局合理化的前提。
4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5是国防建设的组成部分。
23.城镇体系的概念:
p461
是指在一定地域X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联系的城镇组成的有机整体,它包括以下几个含义:
1城镇体系是以一个相对完整区域内的城镇群体为研究对象。
2城镇体系的核心是中心城市。
3城镇是由一定数量的城镇组成。
4城镇体系最本质的特点是相互联系。
24.城镇化水平、城镇化发展条件以与城市化水平预测。
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方针和目标。
(1)城镇化水平:
指一个地区城镇化所达到的程度。
包含三层意思:
一是反映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或全世界居住在大、中、小城镇中的人口占城乡总人口的比例;
二是集聚程度达到称为“城镇”的居民点的数目;
三是单个城市的人口和用地规模。
城镇化水平是区域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
城镇化指标系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世界各国衡量城镇化进展情况的最基本方法。
通常用市人口和镇人口占全部人口的百分比来表示,用于反映人口向城市聚集的过程和聚集程度
(2)城镇化发展条件
(3)城镇化水平预测:
p488
(一)含义:
一般理解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但我国对城镇人口的统计标准却十分混乱。
1城镇概念的外延:
应该包括乡镇政府驻地的集镇。
2城镇人口的概念:
应该是常住人口,而不是非农业人口。
(二)区域总人口增长的预测:
从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个方面进行预测。
(三)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动预测:
以近十年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动统计,结合半夜现代化和耕地规模经营发展趋势。
(四)区域城镇化水平预测:
时间序列:
自下而上,剩余劳动力转换法等预测方法。
(4)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方针和目标
1城镇发展战略方针:
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促进生产和人口的合理布局。
2城镇发展战略目标:
(1)要与区域发展战略目标和高层次的城镇战略目标相协调。
(2)战略目标不应该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类同。
(3)战略目标应当是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
24.乘数效应:
是一种宏观的经济效应,是指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经济总量变化的连锁反应程度。
在经济学中,乘数效应更完整地说是支出/收入乘数效应,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概念,也是一种宏观经济控制手段,是指支出的变化导致经济总需求与其不成比例的变化。
25.区域发展目标体系:
(1)总体目标:
是区域发展战略的高度概括,一般只用一、二个具体的指标,加上适当的描述性的语言来表达。
有的只提出方向和奋斗目标,不出现具体的经济指标或其他指标。
(2)具体目标:
是一系列的指标体系,是以总体目标为依据,又是其的具体反映。
①经济目标:
经济效益指标、经济效益指标、经济结构指标
②社会目标:
人口构成指标、人口总量指标、物质生活水平指标、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指标
③建设目标:
空间规模指标、空间结构指标、环境质量指标
26.产业结构如何演变以与原则
27.区域产业结构目标和原则
(一)优化目标:
1、充分发挥区域优势。
2、产业结构整体性与系统性。
3、产业结构的先进性。
(二)产业结构优化原则:
p229
1、必须从区域实际情况出发,与区域发展阶段相适应。
2、必须有利于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3、有利于加速出口产业的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
4、有助于区域优势的发挥,在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向专门化方向发展。
5、有利于充分发挥劳动力优势,减轻劳动人口的就业压力。
6、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区域环境质量的提高。
28.产业结构合理化条件
(1)区域是否充分利用了资源。
(2)区域产业技术结构是否合理。
(3)区域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关联协调如何。
(4)区域产业结构是否有较强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
(5)现状产业结构演化的趋势。
一、名词解释:
区域科学、增长极、人口承载力(中国)、产业结构
二、简答:
1、技术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主导产业与其判定标准
3、简述基础设施发展的三种理论
4、圈层结构内涵与各特征
5、土地利用分区与其意义
三、论述:
1、分析我国土地利用现状并针对现状分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