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考点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8650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考点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考点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考点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考点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考点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考点_精品文档.doc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考点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考点_精品文档.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考点_精品文档.doc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考点)

中国是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然后以此类推。

“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

2011-2015年。

第一篇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一章发展环境

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位。

从国际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

第二章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基本要求:

1、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2、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3、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4、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5、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

第三章主要目标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1、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2、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3、科技教育水平明显提升。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87%。

  4、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效显著。

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18亿亩。

5、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全国总人口控制在13.9亿人以内。

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达到74.5岁。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7%以上。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

6、社会建设明显加强。

公共服务体系、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文化事业、社会管理。

7、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对外开放程度。

第四章政策导向

1、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2、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3、调整优化投资结构。

4、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

5、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6、促进区域协调互动发展。

7、健全节能减排激励约束机制。

8、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9、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增长。

10、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基础性、根本性问题,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和充满活力。

第二篇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五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1、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4亿吨以上。

2、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构建“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

  3、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

  4、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第六章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1、巩固提高家庭经营收入:

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

  2、努力增加工资性收入

  3、加强培训和就业信息服务,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

  4、大力增加转移性收入:

健全农业补贴制度,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增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

  第七章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1、提高乡镇村庄规划管理水平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田水利、公路能源、危房改造、邮政设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3、强化农村公共服务:

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服务、社会保障体系、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

  4、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治理污染,实施农村清洁工程。

  第八章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1、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2、建立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制度。

  3、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第三篇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九章改造提升制造业

  1、推进重点产业结构调整:

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压缩和疏导过剩产能。

  2、优化产业布局:

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现代产业集群。

  3、加强企业技术改造。

  4、引导企业兼并重组。

  5、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第十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1、推动重点领域跨越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左右。

  2、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工程: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和示范基地。

  3、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

  第十一章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

  第十二章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1、按照适度超前原则。

  2、形成快速客运网。

  3、建设城际快速网络:

建成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城际交通网络。

  4、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提高出行效率,统筹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

  5、提高运输服务水平:

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化衔接的要求,加强安全管理,保障运输安全。

  第十三章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1、构建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实现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

  2、加快经济社会信息化

  3、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

  第十四章推进海洋经济发展

  

第四篇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

  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不断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

  第十五章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1、有序拓展金融服务业:

积极发展中小金融、保险服务。

  2、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3、培育壮大高技术服务业

  4、规范提升商务服务业

  第十六章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第十七章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

  1、加快推进服务领域改革:

建立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服务业市场。

2、完善服务业政策:

优化服务业发展布局,推动特大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第五篇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

  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第十八章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1、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

  2、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3、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4、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推进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

  5、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扶持力度

  第十九章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第二十章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1、构建城市化战略格局: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拓展。

  2、稳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

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

  3、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第六篇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第二十一章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坚持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并重,充分发挥技术进步的作用,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1、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2、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3、广泛开展国际合作

  第二十二章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

 第二十三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

  1、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2%,资源产出率提高15%。

  2、健全资源循环利用回收体系:

加快建设城市社区和乡村回收站点、分拣中心、集散市场“三位一体”的回收网络。

  3、推广绿色消费模式:

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理念。

  4、强化政策和技术支撑:

推进甘肃、青海柴达木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

  第二十四章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以解决饮用水不安全和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强综合治理,明显改善环境质量。

  第二十五章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

  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修复为主,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第二十六章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第七篇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第二十七章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第二十八章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取消义务教育阶段重点校和重点班。

  第二十九章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第八篇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坚持民生优先,完善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第三十章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责,提高政府保障能力,逐步缩小城乡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1、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健全地方政府为主、统一与分级相结合的公共服务管理体制。

  2、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

引入竞争机制,扩大购买服务,增强多层次供给能力,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第三十一章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