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_002.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8535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文档_00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精品文档_00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精品文档_00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精品文档_00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精品文档_00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文档_002.doc

《精品文档_00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文档_002.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文档_002.doc

案例分析1、一名年轻的老师第一次走上讲台,这是一个学校普便认为的差班。

刚走向讲台,一个男生就站起来问道:

“老师,您喜欢不喜欢差生?

”老师没有回答,反而微笑地看着他,问道:

“你会不会把自己心爱的旧玩具丢掉?

”男生想了一会,回答道:

“应当不会,我会好好珍藏的。

”老师面向全班同学,庄重地说:

“我也不会,你们都是我的弟弟妹妹,如果你们有什么缺点,我会帮助你们改正,直到你们改好为止。

一名差生是各个方面都不及格的学生,而你们只不过是某些方面有所缺陷。

我想,通过努力,大家都会成为优秀的学生。

在我的眼里没有差生,只有不努力的学生。

”学生们都感动地鼓起掌来。

1.请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上述案例分析这段材料体现了哪些德育原则?

(1)导向性原则

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导向性原则是德育的一条重要原则,因为学生正处在品德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他们的可塑性大;另一方面,他们又年轻,缺乏社会经验与识别能力,易受外界社会的影响。

学校德育要坚持导向性原则,为学生的品德健康发展指明方向。

该教师并没有将该班的学生认定为差生,使学生建立了信心,为以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即通过努力一定可以成为优秀的学生,体现了导向性原则。

(2)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该教师没有将该班学生当做差生对待,做到了爱护和尊重学生,同时又要求该班学生要努力,做到了严格要求学生,体现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3)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该教师根据该班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从正面鼓励教育,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2.依据案例说明教师应具备哪些师德?

(1)教师要忠于我国的教育事业,他是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

(2)热爱学生是教师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题干中教师将学生看作自己的弟弟妹妹,并帮助他们改正缺点,真正做到了热爱学生;(3)教师的言行举止、品德才能、治学态度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做到身教,身体力行,发挥表率作用;(4)教师要有高度的教学机智,能够正确地及时地解决课堂上发生的突发事件。

即面对学生的提问,教师要在遵循教学原则的基础上正确回答。

2、阅读以下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着9种基本智能,只不过不同个体的优势智能存在差别。

赵元任是解放前清华大学国学大师之一,他精通多种国内方言和8、9种外语。

巴黎和柏林的街头,他能够分别用地道的法语和德语与当地老百姓拉家常,使别人误以为他是本地的常住居民。

在国内,每到一个地方,赵元任甚至可以用当地方言与人们随意交谈。

周舟是湖北武汉的一个弱智少年,在大多数人面前,他都显得说话木讷,反应迟钝,表情呆滞。

在父母、老师的倾心教育、培养和影响下,周舟在乐团指挥方面显示了自己的才能,多次在盛大的场合指挥着交响乐团完成了表演,其指挥才能得到了观众的一致认可。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科技大学就在全国招收少年大学生,这些少年大学生都是数理化生等理科学生,大多获得过全国奥赛的最高奖励,或者在理科的学习中拥有着他人难以企及的天赋。

湖南省的谢彦波同学,在80年代就以优异成绩考入了中国科大的少年班。

鲁冠(化名)目前已经成为了拥有数亿人民币产业的著名商人。

小时候的他并不聪明,学习成绩较差,小学毕业就走入了社会。

除了勤劳和精明之外,鲁冠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善于组织和管理,善于观察和了解周围人的性格、爱好、行为方式等,善于调动企业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他的团队发挥着最大的力量。

他所管理的企业和公司很快取得了成功,他本人也成为了拥有足够影响的浙商。

(1)依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来分析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国学大师赵元任的优势智能是什么?

鲁冠的成功主要源于他的哪方面优势智能?

周舟的优势智能是什么?

谢彦波之所以能够考上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主要取决于他的哪种优势智能?

此外,姚明、刘翔等体育明星的优势智能多表现为哪种?

【答案要点】

语言智能;人际交往智能;音乐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身体运动智能

(2)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谈谈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借鉴作用。

【答案要点】

①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关注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和个性发展,承认学生智能的差异性;②正确评价学生,不能因为学生在某方面的智能差或很差,就认为学生是差生,很愚蠢;③发现、引导、培养学生的优势智能;④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可以灵活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发展自己的优势智能(个性,特长),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风格和教学艺术。

3.东汉名将马援,小时候并不怎么样。

有一次,他见到同学朱勃,朱勃年方十三,能诵《诗》、《书》,举止娴雅,学识渊博,马援见了很惭愧,他哥安慰说:

“朱勃是小器,早成;你是大器,晚成。

”马援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奋发努力,更加刻苦,后来很有作为。

这说明了什么,对教师的启示是什么?

(云南)

【答案要点】马援和朱勃的事例说明了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而马援“大器晚成”则说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个体发展水平的差异不仅是由于个人的先天素质、内在机能的差异造成的,它还受到环境及发展主体在发展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和自我意识的水平、自我选择的方向的影响。

在教育工作中发现研究个体间的差异特征,做好因材施教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4.某校初中班主任吴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高某的作业本中夹了一封写有XXX收的信件,吴老师顺便拆阅了此信。

这是高某写给一位女同学的求爱信,吴老师看了十分生气,后在班会上宣读了此信,同时对高某提出了批评。

次日高某在家留了一张字条后离家出走。

高某家长找到吴老师理论并要求将高某找回,吴老师解释说:

“我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是我的职责,我批评高某是为了教育和爱护他。

他是从家中出走的,与我的工作没有关系。

”(山东)

请问:

(1)吴老师的哪些做法不正确?

试述你的判断所依据的法规及条款。

【答案要点】吴老师不尊重学生,私拆学生信件,并在班级宣读信件内容,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吴老师的这种行为直接导致学生离家出走,而自认为没有责任,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都要求教师要在尊重学生的情境下实施教育教学。

(2)吴老师的解释是否正确?

为什么?

【答案要点】吴老师的解释是不正确的。

教师有教育和管理学生的权利,但也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实施。

教师侵犯学生的隐私权,在批评教育学生时不顾及学生的自尊心,致使学生离家出走,吴老师是要承担主要责任的。

吴老师应协助家长找回学生,主动认错,以身作则,帮助学生正确面对问题,化解矛盾。

5、学生课堂看课外书,老师批评无效,最后假装打电话请家长,学生才肯交出书,请问你对老师的做法有何评价?

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广州市)

【答案要点】这则案例涉及的是课堂纪律管理及教师管理方式的问题。

老师的这种做法出发点是好的,为了维持课堂纪律保持正常教学,不允许学生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是对的,但采取的方式却过于极端化,可采用其它方式,也可运用教育机智来避免师生间的冲突。

一个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管理和教学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教师还应该是课堂中的领导者,领导则是更多地依靠教师个人的教育思想和自身的人格魅力来组织学生共同目标前进。

有人主张“教育应使个人从其闲暇的生活中获得身心的休息和愉悦,并充实其精神生活而发展人格”。

6、请根据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对此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中学教育谈谈自己的想法。

【答案要点】苏霍姆林斯基针对前苏联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人的发展的片面性提出,要实施全面和谐教育。

他认为,学校里产生的许多弊端,根源就在于人的发展的片面性。

在学校里,衡量学生发展的唯一标准就是知识评分。

只根据分数给一个人做出好坏的结论是不全面的。

对我们的重要启示是,学校教育必须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

不能把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应当从德、智、体、美多方面安排学校教育活动,要把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作为重要的教育目标,让学生在学校愉快地学习和生活。

7、认真阅读以下材料,回答文后的问题:

材料一:

“明亮的教室要干净,神圣的教室要安静。

”不少教师强调课堂要鸦雀无声,追求课堂秩序井然。

材料二:

“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

”——叶圣陶

材料三:

张同学从小酷爱天文,每次向家长和教师提出的问题都与天文有关,家长认为孩子满脑子奇思异想,对他们认为的主科语数外下功夫太少,会影响他将来的学习、升学与就业,多次横加阻拦;班主任则认为张同学有天文的潜质,便建议张同学自己做一个人生规划设计,并联合家长、自然学科教师共同指导,使张同学正确处理好了学科学习与业余爱好的关系。

后来,张同学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几年后硕士毕业,分配在北京天文馆工作。

(1)分析材料一,反思“课堂上比安静更重要的是什么?

”你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教育观?

【答案要点】

(1)①课堂里没有秩序、没有纪律是不行的,但秩序和纪律都是手段,不是目的;②过分地强调安静并不科学;③让学生喜欢学习、学习得更好(让学生健康地发展/让学生积极地思考/……)比让学生安静要更重要。

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2)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

材料二,叶圣陶先生提出了什么样的教师观?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怎样落实这一先进的教师观?

【答案要点】叶圣陶先生一语道破了教师主导的教师观。

落实主导性的教师观,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中需要做到如下四个方面:

①启迪学生做人;②引导学生会学习;③激励学生会思考;引导学生能实践。

(3)材料三中,班主任有着什么样的学生观?

请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实际,略谈如何突出这一学生观

【答案要点】(3)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突出学生主体性要提倡学生全体发展、自主发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8、记得初一刚刚开学时,我班有个男生,性格比较暴躁,态度粗鲁,稍不合他意,就出口骂人,动手打人,在班级里纪律自由涣散,是一个典型的“自我主义者”。

每做一件事,他认为是对的就去做,全然不顾老师和同学的想法和感受。

一次社会课上,我提了几个问题叫同学回答,他也把手举在那里,嘴上喊着:

“我会,我来回答,我来回答”。

但我没有理他,他就坐在下面大吵大闹,嘴上说:

“我会回答的问题,为什么不叫我回答?

”影响了其他同学听课。

类似他这类学生,班级里还有一小部分,如果这种势头不压住的话,将对整个班级极为不利。

所以,我经常让他为班级服务以示惩罚,如扫厕所、倒垃圾等。

他自己干得挺认真,上课的时候不再吵闹,只要我在,他就乖很多,但是,在其他课堂上依然如故。

我逐渐发现他很怕我,而且对我有敌意,我感到很困惑,我该怎么办?

请用德育相关原理,结合自己的教育经验或经历对案例进行分析,帮帮这位老师。

如果你遇到类似现象,你会怎么办?

【答案要点】深入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坚持正面教育,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品德的形成。

案例中老师对该学生的行为处理过于简单和粗暴,也没有深入了解学生,企图用“堵”的方法来防止问题的出现,但是,事实上,这样反而让学生形成逆反心理,以致存在“敌意”。

灵活运用多种德育方法,说服、榜样教育、陶冶心灵、表扬奖励与批评相结合。

运用“体谅模式”,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体谅老师的用心,体会自己的行为对别人造成的影响,体会全班学生维护班集体荣誉的心情。

9、一位教师在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有这样一段双边对话:

教师问:

“邱少云身上是怎样烧着的?

”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