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初中语文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语文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了解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精致严谨的结构,整体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3、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抓住主要事件,深入领会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
4、通过感悟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
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1、味文中重要语句,理解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实质。
2、解文章叙述中描写的运用及其作用。
【内容与活动设计】
一、故事导入,了解闻一多先生
1946年7月11日,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遭到国民党特务暗杀。
7月15日,云南大学召开了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会。
会上由于混入了国民党分子,在李公朴夫人血泪控诉的过程中,他们毫无顾忌,说笑取闹,扰乱会场,使人们忍无可忍。
这时,有一个人愤然地走上了主席台,拍案而起,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讲,严厉地声讨反动派的无耻罪行和卑劣行径。
这《最后一次演讲》如一只号角吹响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上,激发了他们斗争的热情。
这个人就是——闻一多先生。
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这段材料,我们了解一下闻一多先生。
(指名读)
闻一多先生去世后,他的学生,著名诗人臧克家用饱含深情的文字回忆了他的恩师、挚友闻一多先生。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感受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
二、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一)读准字词
通过预习,我们发现文章中出现了很多四字短语,你都找到哪些呢?
(学生自由交流)
同学们找得都很好!
老师也对这篇文章的四字短语作了一个梳理,并挑出了一些比较关键的四字短语。
(屏显,要求:
读准字音,声音洪亮。
)
锲而不舍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群蚁排衙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慷慨淋漓气冲斗牛声震天地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二)理清结构
这篇文章的标题是《说和做》,根据你的预习可知,这些四字短语,哪些是修饰闻一多先生“说”的?
哪些是修饰闻一多先生“做”的呢?
学生梳理:
锲而不舍———做目不窥园———做足不下楼———做
兀兀穷年———做沥尽心血———做群蚁排衙———做
潜心贯注———做心会神凝———做
慷慨淋漓———说气冲斗牛———说声震天地———说
昂首挺胸———做长须飘飘———做
从课文中看出,前面的八个词语是闻一多先生作为何种身份时的状态?
——学者
在这方面,没有出现对于“说”的修饰的词。
可见,作为学者的他更注重于“做”。
这正好对应课文中哪一句关键句?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这就是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说”和“做”的特点。
下面的这些词语是说的闻一多先生的那一个方面?
——作为革命家
这样的“说”和“做”有什么特点?
课文中也有关键句作了归纳。
——他“说”了就“做”。
由此,我们根据这两个关键句清晰地把文章分成了两部分。
三、感悟形象
(一)然而课前的介绍可知,闻一多先生还是一位诗人。
文章并没有写作为诗人的闻一多,只在文中提了一句,说他“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
何为“诗兴不作”?
学生解释
请大家在文中找找,他为什么诗兴不作而专注于学术研究了?
(出示背景:
闻一多从美国留学回国,走下海轮,诗人难以抑制心头的兴奋,把洋装扔进江中,急切地扑向祖国怀抱。
然而,等待他的却是无边的黑暗和奇耻大辱……放眼家国故园,山河破碎,风雨如磐,豺狼当道,列强横行,祖国母亲被瓜分割占……诗人说: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发现》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死水》)
民族的遭遇让他停下了写诗的笔,转而埋头做起了研究。
目的是什么?
出示: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这句话如何理解?
闻一多先生曾经说:
“我爱中国,固因她是我的祖国,而尤因她是有那种可敬爱的文化的国家。
”的确如此,中国传统文化里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韧精神,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铮铮铁骨的民族豪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普世情怀,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凛然大义……这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民族不可或缺的心灵滋养。
闻一多先生正是想从这些历史和文化的渊源中寻找一剂救济的药方,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
(二)学者方面
作为学者,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
在这一部分中,最细致地描述闻一多先生怎样研究学问的当属第———第3自然段。
接下来让我们齐读这个段落。
(生齐读)
这一段的开头有这么一句话:
“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从课前预习到刚刚的认真朗读,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是否也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现在,就请同学们用屏幕上的方法来说一说。
(屏显:
这一段中哪一个词或者哪一个句子让你对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是什么样的印象?
(学生分享阅读体验和成果)
小结:
为了寻求一条振兴民族的途径,闻一多先生夜以继日,沥尽心血,全神贯注地研究古典文学,只因为他心中对祖国的一腔热血。
(三)革命家方面
可是一心钻研的他,为什么又选择从楼上走下来,投入到民主革命的运动中呢?
(出示背景:
1937年“七七事变”的炮声摧毁了闻一多清静的学者生活。
日本军队攻陷郑州长沙后,继续攻打贵阳,昆明形势十分危急。
国民政府不仅消极抗日,还派出军统特务控制昆明,开始迫害要求民主的进步知名人士,这激起闻一多等人极大愤慨。
他走出书斋,从一个学者变成了一个激情喷发的民主斗士,在许多公开场合作“狮子吼”。
)
下面,就让我们感悟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的形象。
一起来默读第16~18自然段,看看哪些句子最能体现闻一多先生的革命精神?
(学生交流阅读体会)
小结:
这是一个有杰出的演说能力的革命家形象;这是一个大勇的、大无畏的、将生死置之度外的革命家形象;这是一个有强烈的爱国热情的革命家形象。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对他的憧憬之情齐读16——18段,再次感受他的那份坚定和无畏!
(生齐读)
(四)走近闻一多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一起重温一下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播放最后一次演讲的视频)
学生谈此时的感受
闻一多先生用他的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和浩然正气,他的那一颗赤城的爱国之心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正如他在《红烛》中写的那样——
(出示:
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
红烛啊!
这样红的烛!
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
)
四、课堂小结
(播放《七子之歌》)
1999年12月20日,当《七子之歌》再一次在全球华人中唱响的时候,澳门终于回归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这一年如果诗人还活着,正好一百岁。
这样一个伟大的、无畏的战士倒在了血泊里,但他的精神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中,成为一座不朽的丰碑。
让我们带着他给我们带来的精神的滋养,一路前行!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学情分析
一、知识储备分析:
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闻一多先生的了解很少,读过他的诗歌的学生寥寥无几。
大部分学生都知道《七子之歌》,但是却不知道他的作者实际上就是闻一多先生。
另外,学生的历史学习刚刚学到唐朝,对于新中国成立前(特别是抗日战争前)国共两党的关系几乎一点也不知晓。
这些都对理解文本有一些障碍。
二、能力储备分析:
学生进入初中后,经过一个学期的语文学习,大部分学生基本上能够掌握分析文章的基本的技巧。
能力一般的学生能够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并能从修辞、描写的角度去分析文章中重点词句的含义和表达效果;语文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不仅能做到以上几点,还能品析到文章字里行间的深刻含义,字斟句酌地品析文本,把握文章表达的情感。
但是,由于学习积累不足,很多学生无法在品析文本时进行类文的比较阅读。
所以,在教学时,我加入了很多课外的教学资源,目的是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是培养学生这种类文比较阅读的习惯和能力。
三、教学准备:
学生在课前结合着预学案已对文章做了预习。
大部分学生了解了闻一多先生和臧克家先生的基本生平,对本课的字词读音和释义有了初步的掌握。
大部分学生完成了课前的预习要求,熟读了课文,并有几位学习态度较好的学生在书中做了多处批注,为本节课的开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效果分析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基本上达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也取得了以下效果:
一、基础知识方面:
学生基本掌握了本课的生字词的读音及书写,了解了臧克家、闻一多的相关文学常识。
二、学习能力方面:
学生通过朗读,初步体会了文章诗化的语言风格;
对文章重点词句的赏析,让学生学会了欣赏文学作品的一般技巧;
通过类文阅读,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学会了解读文本的一条新途径;
文章从典型事件中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对学生的写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对文章层次结构的分析,使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更加关注布局谋篇。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通过讨论交流,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合作意识和独立思考的意识;
通过对闻一多先生人物形象的赏析,学生的爱国热情被极大地调动,课堂上最后的畅谈感受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如果用闻一多先生治学的态度联系学生的学习实际,相信学生对这篇文章会有更大的共鸣。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选自2016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本单元分两个板块:
阅读和写作。
阅读板块共收录四篇文章,其中三篇现代文:
《邓稼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回忆鲁迅先生》;一篇文言文:
《孙权劝学》。
写作板块:
写出人物精神。
本单元的阅读和写作是十分吻合的。
本单元的文章都是以写人叙事为主,通过不同的手法,形象生动的描述了一位位性格各异的杰出人物,展现出他们不同的人格魅力。
二、教材内容分析:
1、严谨的结构。
课文1-7段,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说”和“做”。
8-20段,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
两部分之间用了七、八、九三个段落过渡。
第七段承接上文小结,第八、九段开启下文。
清晰的写作思路,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梳理清楚。
2、精当的选材。
作者所选材料,讲究典型性,能以少胜多。
对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只选取了写作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对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则选取三件事作为例证。
闻先生一生经历复杂,著作等身,可以记述的事很多很多。
作者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
3、洗练的语言。
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诗兴不作、潜心贯注、心会神凝、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等“四字词语”的运用,使语言结构整齐,节奏感强,精炼含蓄,耐人寻味;“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气冲斗牛,声震天地”,“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等对偶句式的运用,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富于音乐美。
4、丰富的内涵。
本位是一篇十分精粹的散文。
作者臧克家怀着一种赞美、敬重的情怀,运用朴实无华,精辟洗练的语言,分别描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的“说”和“做”的特点,展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一位学者治学严谨,锲而不舍,“做了也不说”的谦虚美德和实干精神;也展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一名革命斗士为反对独裁,争取独立,无私无畏,视死如归,“说了就做,言行一致”的英勇气概。
不管是作为学者,还是革命志士,在他身上都闪耀着一份强烈的爱国之情,正是因为这份爱国之情才燃烧起他令人敬佩的“说做一致,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