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的德育方法创新研究Word格式.docx
《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的德育方法创新研究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的德育方法创新研究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是文化性与隐蔽性。
校园文化之外的社会文化,即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心理、社区、大众传媒和家庭影响,对个体道德成长的影响是隐蔽的、渗透的,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教化特点。
三是互动性和创造性。
社会环境对个体道德成长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其影响时空及作用方式,而且塑造了一定阶段和一定国土之上的道德,决定了学校个体的内在道德需求和一定社会个体道德社会化的方向。
如果说德育的主要矛盾是道德施教者同受德育者之间的关系的话,那么这两者之间的互动则是社会文化所推动的。
因此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为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正在丰富着中小学生的精神世界。
与此同时,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有所蔓延;
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成为社会公害;
一些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等,也给中小学生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中小学生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
与此同时,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中小学生的心灵。
在各种消极因素影响下,少数中小学生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
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使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面临一系列新课题。
《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要求“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善于挖掘和利用当地体现民族精神的各种资源,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学生熟悉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以情动人、以事感人、以理服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加快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的改进和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德育资源,深入研究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机统一于教材之中,并保证占有适当分量,努力构建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革命领袖、民族英雄、杰出名人等历史人物的诞辰和逝世纪念日,建党纪念日、红军长征、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九一八”、“南京大屠杀”等国耻纪念日,以及未成年人的入学、入队、入团、成人宣誓等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都蕴藏着宝贵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
要抓住时机,整合资源,集中开展思想道德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要精心组织夏令营、冬令营、革命圣地游、红色旅游、绿色旅游以及各种参观、瞻仰和考察等活动,把深刻的教育内容融入到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之中,用祖国大好风光、民族悠久历史、优良革命传统和现代化建设成就教育未成年人。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善于开发地方德育资源,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学生熟悉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以情动人、以事感人、以理服人,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一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建设问题,这对于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无疑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课题。
因而本课题研究针对了现行中小学德育存在的种种弊端,让中小学德育从僵化的、刻板的、一统的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王国里走出来,回归生活,贴近实际,通过德育方法创新,探索出提高中小学德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新途径。
本课题的研究也是对传统德育脱离中小学学生生活实际和道德认知水平,脱离中小学学生主体品德心理发展规律的背叛,针对与时代与学生生活实际脱节的不良状况,开发既具有生活气息又真正让学生参与的富有地方资源的德育课程,促进中小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发展,使中小学德育工作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适应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增强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具有较大的创新性和实效性。
本课题研究着力凸显了中小学学生在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的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中小学学生在有着独特的人文气息和得天独厚的地方课程德育资源中,通过立体、全方位、多渠道的课堂实践、活动实践、社会实践,去体验,去内化,去感悟,去发现,产生心灵火花,在心灵震憾中,在被激发的内心冲突中自觉地调整道德认识,积淀情感体验,不断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创造,学会关心,学会合作,不断弘扬人的主体性,在品味成功的愉悦中,形成创新意识的优良品德。
本课题将进一步丰富德育论。
从人出发回归生活,让德育充分考虑中小学学生的主体需要和个性发展,充分考虑中小学学生所处的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充分考虑把德育课程地方资源充分发挥起来,让中小学生在优化的环境中形成优良的道德人格。
二、课题的界定及其理论基础
(一)课题的界定
当前学校德育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问题。
要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进行德育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是最根本的途径。
传统德育方法主要包括:
谈话法、榜样示范法、陶冶法、行为训练法、管理评价法等,这些方法在现实的德育过程中的确能够取得一定的教育效果,但在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学生的品德面貌逐渐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状况,再加上各种社会客观条件的急剧变化,传统的德育方法越来越受到挑战,表现出极大的局限性。
德育方法创新一是继承传统与方法创新,要博采百家学说之长,综合运用各种方法;
二是内容更新与方法创新,方法要为内容服务。
德育内容不同,德育方法不同;
三是心理、环境、情境与方法创新。
青少年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思想品德发展的基础,心理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调整自我、发展自我的重要手段。
德育工作方法中要辅之以心理咨询、心理辅导。
新时期的学校德育一方面要注意营造环境优美、鸟语花香、恬静优雅的校园育人环境,让校园的一草一木都成为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健康向上情感的工具;
另一方面,要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使学生在浓郁的学习、进取的精神氛围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从而发展优良的思想品德。
营造环境已成为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德育方法。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1、生活教育理论
西方不少学者对生活教育有过系统的阐述。
法国启蒙运动的巨匠卢梭的自然教育主张,实际上是较早的生活教育理论。
他认为传统的教育,只是主观地设想儿童的未来,不考虑儿童的现在,不考虑儿童现在的生活,儿童的能力以及他的天性。
现实的动力才是最大的动力,才是使人走得又稳又远的唯一动力。
他主张最好是在生活中、在游戏中学习,学习不脱离生活,这样的学习易懂、有趣,对生活有用。
因此,他要求“以世界为唯一的书本,以事实为唯一的教师”。
美国现代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主张,他说:
“教育即生活,生活的特征是生长,因此,教育即生长。
生长只能有一个目的,更多的教育。
”他指出,儿童的本能生长总是在生活过程中展开的,或者说生活就是生长的社会性表现。
他说:
“教育即生活的过程,不是生活的预备。
”他认为一旦把教育看作是为儿童未来的生活作准备,必然要教以成长的经验、责任和权利,而忽视儿童此时此刻的需要与兴趣,会导致儿童处于被动的地位。
因此他要求必须把教育与儿童眼前的生活融合为一,教儿童学会适应眼前的生活环境。
实际上他并不排斥“预备”的重要性,用他自己的话说:
“我们如果使得生活继续发展,‘预备’自然是需要的,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我们要用全副的力量,使得现在的经验尽量丰富,尽量有意义。
这样一来,‘现在’即在不知不觉中掺入‘将来’,‘将来’也就同时照顾到了。
”与“教育即生活”相联系,杜威又提出“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儿童中心论”等一系列主张,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生活教育理论,为其成为现代教育之父奠定了基础。
在我国,生活教育思想也源远流长。
道家的“无为”和“顺乎自然”的教育主张,实际上体现了教育和生活两个过程的统一。
魏晋时的嵇康以人性论作为理论基础,继承和发挥了老庄思想,针对儒家过于功利性的教育主张,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反对虚伪的道德教育,主张以实现生命价值为目的的“养生教育”,教人顺人性情,循自然之则去认识和获得“生理之理”和“自然之理”,实现自身生命和生活的意义,从新的角度开辟了一条人格自我完善、保全生命、坚持节操的教育之路。
宋代理学家朱熹把人的一生,划分为十五岁受小学教育和十五岁后受大学教育两个阶段。
他认为小学阶段的任务是“教以事”,“教之以洒扫、应付、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他专为蒙童编写的《童蒙须知》,就儿童在封建社会中的日常行为,分“衣服冠履”、“言语步趋”、“洒扫应对”、“读书知识”以及“杂细事宜”等项,每项都作了细致的规定。
可见,他的小学教育主张,包含了丰富的生活教育内容。
明代大思想家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主张“知行合一”。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性,故有合一并进之说。
”他的这一主张,强调了教育过程和生活实践的统一。
王守仁十分重视教育,反对当时学校教育中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现象,提出了“顺导性情”的儿童教育论,主张鼓舞兴趣,强调自求自得,提倡独立思考。
这些思想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明末清初的颜元,提出了“行动教育法”,主张“习动贵行”,他认为,不仅要通过实际活动获得知识和经验,而且要通过实际活动去巩固知识。
他对“格物”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格物就是亲自去接触事物,亲自做事,如同用手去格杀猛兽,身实习之,体实行之。
通过格物的个体实践和亲身体尝而获得知识,并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近代大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理论,他指出:
“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
教育的根本意义是在生活之变化。
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与之相联系,他提出“社会即学校”,以此扩大教育的对象、学习的内容。
其教学论是“教学做合一”,“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会便怎样教。
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
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
教与便学都以做为中心。
”可见,他强调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的,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取知识的源泉。
他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中国生活教育思想的集大成,成为我国教育的一面旗帜。
杜威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可以说是中外教育史上的两朵奇葩,但他们的问题在于将教育与生活等同,将学习过程与认识过程混为一谈,忽视了教育的自身价值。
把学校教育作为人类社会实践的一种活动,自然是一种生活,但不是杜威所说的“简化的社会生活”,也不是陶行知所关注的日常琐碎的生活,而是根据育人的宗旨,有计划地加以组织并对学生施加某种影响的生活,即教育生活。
生活教育的理论起点,在于强调学校教育生活是以儿童生活为世界为活动前景的,也就是说,教育活动是以儿童原有的生活经验为生长点,是与儿童生活世界相融合的。
这里所说的“儿童生活世界”是指儿童遇到的、与之进行交道的一切人、事、物、时间、空间,包括他们通过情感、思想、想象和其它任何感官所知道的东西,这是儿童一切活动的背景。
在这样的教育生活中,儿童能够主动地将自己导入其中,按照自身的发展需要塑造自己,也在自己的活动中改变自己并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在不断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获得全面进步,最终达到成为具有创造性生活主体的目的。
2、情境教育理论
情境教育是我国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从研究小学语文情境教学入手开创的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用于解决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的行之有效的素质教育途径。
情境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概念,而教育学中的情境概念始于美国现代教育家杜威,他认为传统教育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未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设置引起思维的直接经验的情境。
“情境教育”中的“情境”实质上是人为优化了的环境,是促使学生能动地活动于其中的环境。
这种根据教育目标优化的环境,这种充满美感和智慧的环境氛围,与青少年学生的情感、心理会发生共鸣而契合,使其在现实环境与活动的交互作用的统一和谐中获得全面发展。
这种人为优化的情境,可以做到主体的能动活动与现实环境优化的统一,激发青少年学生潜能与培养塑造的统一,最终达到素质的全面提高与个性充分发展的统一。
情境教育不仅从哲学上找到依据,而且还从科学上借鉴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构成情境教育的基本原理。
一是情境驱动原理。
即情境教育利用移情作用,形成身临其境的主观感受,且在加深情感体验中陶冶情操。
二是暗示倾向原理。
即情境教育利用暗示倾向,通过周围环境与青少年学生心理共鸣的过程,迅速推动教育活动的过程。
三是角色转换原理。
即通过“进入情境――担当角色――理解角色――检验角色――自己与角色同一,产生顿悟”的角色转换过程,使青少年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活动中去,成了真正的角色。
四是心理场整合原理。
即情境教育作用心理场,形成推进教育活动的正诱发力,在顿悟中改变认识结构乃至心理结构。
3、主体教育理论
主体教育理论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掀起的教育学理论,它的主要研究者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裴娣娜教授和上海师范大学燕国材教授等。
该理论认为,人的主体性是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最本质的特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重要的前提。
人的主体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本体主体性(指人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把握外界与自身的方式)、价值主体性(指求真、求美、求善和求自由的主体性)、实践主体性(指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人的主体生成、发展和呈现)。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理应注重培养和发展人的主体性。
培养和发展人的主体性,说到底是要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造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
主体教育理论特别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理念:
一是主体教育的出发点,主体教育的直接指向就是完善人、发展人。
二是自由、自觉地活动是个体主体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活动可以使个体既有素质和所处的社会环境成为影响个性发展的现实因素。
三是主体教育的近期目标是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发展和提高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能力,从而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与成果
(一)研究了德育方法创新的基本原则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指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
我们发现在以往教育过程中我们往往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不能很好地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更不敢谈及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很少赞赏学生独特和富有个性的理解与表达,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成为空话,更谈不上大力开展创造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更应该注意德育方法创新研究。
在德育方法创新研究中要注意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教育性原则
德育课程作为国家课程计划中的一门课程,一直担任着“德育主渠道的角色”。
无论是原大纲或现行课程标准,都明确指出品德课在课程中的德育功能。
多年来,中小学思想品德在课程教学中,一直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遵循小学生认识规律,以提高小学生思想素质为目标。
新课程标准也明确地指出:
品德课是对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以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的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学校的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是我国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标志。
对该学科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给予高度地概括。
因此,德育方法创新研究首先要坚持“五爱”的教育性原则。
2、针对性原则
针对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识水平、接受能力、分层次、分阶段,组织不同的教育形式,安排不同教育内容,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
3、主体性原则
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善于运用教育艺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积极性。
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师生间要平等地交流,承认学生间的差异,感受学生的兴趣,肯定学生的成绩,树立学生中的典型。
4、实践性原则
德育方法创新研究要从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基地、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出发,做到开展活动,教、学、做结合,增加情感交流与切身体验,加深对认知的理解,发展实践能力。
5、有效性原则
德育方法创新研究必须坚持有效性原则。
第一,能真正落实学生的道德认知。
第二,能启动学生的真情实感。
第三,能提高学生对生活、对社会认识的能力。
第四,能利于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共同发展。
(二)研究了德育方法创新研究的内容
第一、继承传统与方法创新
德育方法的创新必须处理好继承与扬弃的关系。
一是要继承过去行之有效的方法,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德育的精髓。
作为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孔丘在其教育实践中总结了一套德育的原则和方法。
他强调学思结合,“学以致其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他主张身体力行,“言必信,行必果”,“耻其言而过其行”;
他劝勉学生改过迁善,“过则勿惮改”,要求“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他重视自省自克,“日三省吾身”,“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他还重视身教,“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等等。
孔子之后,古代的孟子、荀子、董仲舒、韩愈、朱熹、陆九渊等,近现代的梁启超、康有为、谭嗣同、孙中山、章太炎、蔡元培以及杨贤江、陶行知、徐特立等无数个政治家、教育家均在学思结合、身体力行、改过迁善、自省自克、必仁且智、养正于蒙、文以载道、循序渐进、积少成多、理会、践行等德育原则和方法上建立了自己的学说,至今看来仍有很多可借鉴的东西。
我们要吸收前人德育方法的精华,去其封建的、落后的、迂腐的糟粕,为今日德育新形势之用。
还需要博采百家学说之长,综合运用各种方法。
德育方法是指德育的认识和实践的手段、程序、操作过程等的总称。
由于德育是一个许多外部因素共同作用、青少年内部多层面获得发展、且有明显阶段性的复杂过程,因而,德育方法也必然是多样的、随境况不同多变的。
通常人们将具体的德育方法归纳为榜样示范法、说理教育法、情感陶冶法、行为训练法、修养指导法、实践锻炼法、品德评价法等。
但在德育实践中,运用单一的方法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综合运用多种德育方法针对不同的个体、不同的阶段、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内容,加以创新运用。
第二、内容更新与方法创新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德育内容更加丰富,要求更高,如邓小平理论教育、法制教育、国情教育、环境意识教育、国防教育等。
方法要为内容服务。
德育内容不同,德育方法不同。
在邓小平理论、法制教育方面,以政治课为主,辅之以党团活动教育讲座等,另外要结合社会调查,了解改革开放和法制建设成就,提高认识水平。
在国情教育、环境意识教育方面,要以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为主,辅之以报告、演讲、竞赛、文艺活动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在增强实践锻炼,了解社会现状和提高认知水平的同时,注意学生情操的陶冶、生活体验的积累。
在国防教育方面,要以军训、报告、讲座、参观、影视等活动为主,在学习一定的理论的同时,加强行为教育和军事实践锻炼,从而增强国防观念,提高军事技能,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第三、心理、环境、情境与方法创新
据调查,部分中小学生中存在嫉妒、自卑、任性、孤僻、焦虑、逆反心理、神经衰弱、社交困难、学习不良、吸烟饮酒及至自杀、犯罪心理行为问题。
青少年性格发展上出现问题往往导致纪律松弛、学习落后、行为不良等品德问题。
所以要做好德育工作,必须搞好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学研究表明,环境对人的观念、态度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
就学校而言,物理环境包括校园建筑、绿化、美化、卫生等,社会环境包括校风、教风、学风和人际关系等。
现实中教育环境往往不能尽如人意,要抵御这些不利教育环境条件的影响,有必要创设教育“情境”。
如开办素质教育基地、磨难夏令营、学校模拟法庭等。
通过这些人为创设的情境,提供一种符合教育目标要求的教育条件,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形成良好品德。
(三)研究德育方法创新应用的方法
1、实践体验法
实践体验法是通过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某一项实践活动,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化,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在内心深处留下刻骨铭心的烙印,不断地引发心灵的矛盾冲突,内化为自身的良好思想品德,外显为高尚的行为。
此方法是从学生品德培养的行为入手,适用小学各年级学生开展。
实践体验是一项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教育活动。
它的基本的活动过程为:
引导参与→实践感受→体验内化→反馈外化。
如六年级在教育学生远离危险时,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班主任组织学生走上街头,搜集交通安全标志,向交警咨询有关注意安全的事项。
在实践体验活动中,并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教师只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意识,又感悟了远离危险、注意安全的道理。
2、调查研究法
调查是指人们直接接触社会现象,搜集事实,数据和资料,它是一种感性认识的过程。
研究是在调查的基础上,寻找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把感情材料,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
调查是研究的基础,而研究必须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
调查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而研究是探索“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调查研究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
此方法从学生的品德培养的“知”入手。
适用于中、高年级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活动。
其基本的操作流程为:
确定调查对象→拟定调查提纲→实在开展调查→结果分析处理→提出对策建议
如六年级针对青少年学生法制观念淡薄、自控能力较弱等问题,让学生通过调查问卷、访谈、座谈、小组汇报等形式,开展“校园内易忽视的违法行为”调查研讨活动。
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搜集资料,了解相关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等);
调查“校园内易忽视的违法行为”的情况,分析其原因;
对几所学校200多名学生进行了访谈,了解不同学校的学生对自己了解法律的程度的自我评价,了解学生对特定行为是否属于违法行为的认定和所持的态度,了解学生面对违法行为时的行为方式;
还访问了检察院和法院的法官,了解专家对校园内易忽视的违法行为的看法。
这样把课本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