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工作面专项防治水措施通用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826869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煤工作面专项防治水措施通用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采煤工作面专项防治水措施通用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采煤工作面专项防治水措施通用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采煤工作面专项防治水措施通用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采煤工作面专项防治水措施通用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采煤工作面专项防治水措施通用版Word格式.docx

《采煤工作面专项防治水措施通用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煤工作面专项防治水措施通用版Word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采煤工作面专项防治水措施通用版Word格式.docx

确保安全生产,特根据我矿实际重新编制采煤工作面防治水措施及水害预警程序。

我公司各相关单位认真组织实施。

  一、建立健全防治水领导机构

  1、成立了矿井防治水工作领导组

  组长:

朱文举

  副 

组 

长:

吴松立秦国军赵云龙郭银录王卫平

  成员:

秦铁军陈宇飞秦同伟李宗民王有辰

  赵道王朝峰贾书锋

  防治水专职副总工程师:

陈宇飞

  专设防治水办公司,吴松立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职责划分

  

(1)防治水机构负责所属负责矿井防治水的技术管理工作。

健全和完善矿井水害防治各项技术的规定制度等。

审批水害防治工程设计措施及水害防治经费使用。

  

(2)应急抢险指挥部全权负责矿井应急抢险工作,完善应急救援方案,发布抢险救援命令。

根据抢险需要合理需要的人、才、物等资源。

组织抢险救援工作。

  (3)现场抢险组是按照救援方案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

  (4)领导组各成员

  总经理:

是本矿井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负责人,对矿井防治水工作全面负责。

  各分管副总经理负责分管范围内的防治水工作,对分管范围内职责负责。

  三、矿井水害的类型及易发突水事故的地点的分析

  1、矿井水害的类型

  造成我矿井水害的主要水源有大气降水、地下水和老空水。

其中地下水按其储水空隙特征又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

根据水源分类,矿井水害分为:

(1)、地表水害、

(2)、老窑水水害(3)、孔隙水水害、(4)、裂隙水水害、(5)、灰岩水水害等

  2、矿井水害事故易发生的地点

  我矿井下易发生突水事故的地点是矿井正常生产的采煤、掘进工作面。

在生产过程中与地表水、地下水或老空水沟通时,就会发生突水事故。

  

(1)采煤工作面向前推进,采空区顶板自然垮落,自下而上形成了垮落带、导水裂隙带和弯曲下沉带。

垮落带及裂隙带遇到强含水层或老空区、老窑、老巷道积水,水会沿裂隙带空隙流入井下,造成突水事故。

若导水裂缝带高度到达地表,与地表的季节性河流、塌陷坑贯通,也会造成突水事故。

  

(2)采煤工作面遇到封孔质量不好的钻孔,穿透含水岩层的钻孔在采煤过程中采取的防范措施不力,也会造成透水事故。

  四、矿井发生突水事故的预兆

  

(1)煤层发潮、发暗。

  

(2)巷道壁或煤壁“挂汗”。

  (3)工作面温度降低,煤壁发凉。

  (4)煤壁“挂红”。

  (5)发出水叫声。

  (6)出现雾气。

  (7)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

  (8)顶板来压,淋水加大。

  (9)出现压力水流(或称水线)。

  (10)打钻时发觉钻孔底松软或钻孔查水流出卜说明接近透水区。

  每次突水前都会全部些现,有时可能发现一个或几个,极个别情况甚至不出现。

因此,必须密切注意,认真分析。

  五、矿井水害防治的主要措施

  防治矿井水灾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应查明矿区和矿井的水文地质情况,地测科编制中长期防治水害规划和年度防治水害计划,并组织实施。

同时有准确的井上下对照图、地形地质图。

要建立地表移动塌陷观测站,测出本矿的地表移动数据。

井下采掘工作面与地面河流、沟渠等的位置关系。

  1.防治地表水害的措施

   

(1)留设防水煤柱。

矿井井田范围有季节性河流,对矿井有危害,有透水的可能,而且不可能排干,可留设防水煤柱。

(2)沟渠改道。

沟渠压在煤层及岩层露头部分,对采矿有透水的威胁,为此对地面山沟泄洪区进行改道。

(3)积水排干。

对于塌陷区存在积水,只要有突水可能就必须将积水排干方能生产,且在生产过程中要定期查看地面积水。

  2.防治井下水害的措施

  井下水害包括老窑水、采空区积水、老巷道水、钻孔水、断层水、陷落柱水、石灰岩溶洞水等。

  1、老窑水的防治

(1)现经调查周围矿井及小窑开采采空区积水情况已查明,并绘制了图纸和相关的资料。

(2)根据查清已有老窑的图纸和资料。

认真分析判断。

(3)在探放水时,如有透水征兆,不能起钻,要尽快汇报处理险情。

  (4)在探放水时要安装水泵和排水管路,清理好水仓,以保证万一探出水之后不会影响生产或导致事故发生。

  2、矿井采空区积水和老巷道积水的防治

  地测科测量填图要及时准确,不能漏填,采煤工作面回采时,采空区积水和老巷道对生产有威胁,要打钻把水疏干。

掘进工作面需要掘透老巷道时,一定要先把老巷道水排干后,才能掘透老巷道。

  3、钻孔水防治

钻孔水害防治措施是:

地测科先查清钻孔的平面所在位置即与现采掘工作面的相对位量,然后查清钻孔的封孔质量。

如果钻孔穿透富水层,封孔质量不好,为确保安全需请专业队伍用钻机重新封孔。

或者可以留保安煤柱保护钻孔。

  六、突水事故的应急预防措施及安全注意事项

1、发现突水预兆时的应急措施

当井下出现突水征兆时,必须停止作业,撤出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并立即报告调度室,发出警报。

2、水源的判断方法

  

(1)老窑水的特点是积水时间长,水量补给较差,一般属于“死水”,鉴别时,有以下特征:

1)用手指搓动,有滑润的感觉;

②用鼻闻有腐臭味,有时夹杂着臭鸡蛋气味;

③用舌尝可感觉到水发腥,有臭味;

④仔细观察,会发现水的透明度较低,水中有腐朽物悬浮或沉淀。

  

(2)断层水一般通道较远,补给较充分,多属“活水”。

水无涩味而发甜,如果在岩巷中遇到断层水,水呈黄色,有时在岩缝中可见到淤泥。

  (3)含水层水一般都具有很高的压力,水量充足。

水中无涩臭味,水色发黄,有泥沙流出。

  (4)如是石灰岩溶洞中的积水涌出,水呈黄鱼或灰色,有时带有臭味。

  (5)地表水一旦涌入地下,其水量很大,破坏力极强。

水中混有大量的泥沙,有时还会夹带许多动植物或其他杂物。

在一般情况下,水中无其他异味。

3、发生突水事故时的应急措施

1、自身安全防护

井下发生突水事故时,在现场及附近地点的工作人员应首先做好自身安全防护:

  

(1)在突水迅猛、水流急速的情况下,现场人员应立即避开出水口和泄水流,躲避到硐室内、拐弯巷道或其他安全地点。

如果情况紧急时,可抓牢顶梁、立柱或其他固定物体,防止被涌水扛倒或冲走。

  

(2)如是老空水涌出,使所在地点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增高时,现场职工应立即佩戴好隔离式自救器或压缩氧自救器在未确定所在地点的空气成分能否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时,禁止任何人随意摘掉自救器的口具和鼻夹。

2、迅速汇报

突水事故发生后,现场及附近地点工作的人员,在脱离危险后,应在可能的情况下迅速观察和判断突水的地点,涌水的程度,现场被困人员的情况等,并立即向矿井调度室报告,同时,应尽可能利用电话通知其他可能受到威胁区域的人员发出警报,及时通知撤离。

  3、积极妥善的组织现场抢救

(1)突永初期,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应在现场领导和老工人的组织带领下,利用现有的人力和物力,迅速进行抢救工作。

如突水地点周围围岩坚硬、涌水量不大,可组织力量就地取材,加固工作面,尽快堵住出水点。

  

(2)在水源情况不明,涌水凶猛、顶帮松散的情况下,决不可强行封堵出水口,以免引起工作面大面积突水,造成人员伤亡,扩大灾情。

(3)对于受伤的矿工,应迅速抢救搬运到安全地点,立即进行急救处理。

(4)必须注意井下发生突水事故后,决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在不佩戴防护器具的情况下冒险进入灾区。

  4、现场组织撤离

  如因涌水来势凶猛、现场无法抢救或者将危及人员安全时,应迅速组织起来,沿着规定的避灾路线和安全通道撤退道巷道制高点或地面。

  在行动中,应注意下列事项:

  

(1)撤离前:

应设法将撤退的行动路线和目的地告知矿井领导人。

  

(2)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迅速撤往突水地点以上的巷道,尽量避免进入突水点附近及下方的独头巷道。

  (3)行进中,应靠近巷道一侧,抓牢支架或其他固定物体,尽量避开压力水头和泄水主流,并注意防止被水中滚动的矸石和木料撞伤。

  (4)如因突水后破坏了巷道中的照明和指路牌,迷失了行进的方向时,遇险人员朝着有风流通过的上山巷道方向撤退。

  (5)在撤退沿途和所经过的巷道交岔口,应留设指示行进方向的明显标志,以提示救援人员的注意。

  (6)撤退巷道如果是竖井,人员需要从梯子间上下时,应保持好秩序,不要慌乱和争抢。

行动中,手要抓牢,脚要蹬稳,切实注意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7)撤退中,如因冒顶或积水造成巷道堵塞,可寻找其他安全通道撤出。

在唯一的出口堵塞无法撤退时,应组织好灾区避灾,等待救援人员的营救,严禁盲目潜水等冒险行为。

  5、避灾自救

(1)应迅速进入预先构筑的避难硐室或快速建造的临时避难硐室。

必要时,可设置挡墙或防护板,防止涌水、煤矸和有害气体的侵入。

(2)进入避难硐室前,应在硐室外留设文字、衣物、矿灯等明显标志,以便于救援人员及时发现,进行营救。

  作业环境条件的变化,按照本矿和本作业区域制定的预警预防措施进行响应。

矿井水害发生前不能测出一个或几个物理量来预示即将出现突水事故,但《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了必须要立即报告的几种情况,要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汇报并进行处置。

  其他未尽事宜严格《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等有关规定执行。

郑州登电阳城煤业有限公司

  20xx年1月

该位置可输入公司/组织对应的名字地址

TheNameOfTheOrganizationCanBeEnteredInThisLoca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