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空调病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1824293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治疗空调病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医治疗空调病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医治疗空调病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医治疗空调病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医治疗空调病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治疗空调病Word文档格式.docx

《中医治疗空调病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治疗空调病Word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治疗空调病Word文档格式.docx

据测定,普通居室内每立方厘米负离子数为五十个,而使用空调装置后可减少至十个以下。

  3.从温度较高的室外或其他房屋进入有空调设备的室内,温差较大且温度骤变,人体的植物神经系统难以适应,就会出现空调病的症状。

表现为易怒、紧张、失眠等。

此外,由于空调房间通常是封闭的,虽然空调系统能将空气中大部分灰尘和细菌过滤掉,但空气中残留的细菌仍然会造成污染。

人们长时间生活在单调不变的空调环境中,人体的生物节律受到破坏,也会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三、空调病容易造成人体哪些部位的损害

  空调病的主要症状因各人的适应能力不同而有差异。

一般表现为畏冷不适、疲乏无力、四肢肌肉关节酸痛、头痛、腰痛,严重的还可引起口眼歪斜,原因是耳部局部组织血管神经机能发生紊乱,使位于茎乳孔部的小动脉痉挛,引起面部神经原发性缺血,继之静脉充血、水肿,水肿又压迫面神经,患侧口角歪斜。

  呼吸道最“脆弱”

  呼吸道是最脆弱的,冷气一旦攻破了呼吸道的脆弱“防线”,轻则出现咳嗽、打喷嚏、流涕等感冒的症状即上呼吸道疾病,空调引起较严重的下呼吸道疾病,是肺炎。

尤其是在中央空调下工作、学习,中央空调很适合军团菌传播,潜伏期大约是2-12天,虽然没有上呼吸道的反应,但却发热、怕冷、肌肉酸痛、干咳、无痰或少痰,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持续发烧、干咳、打寒战,大多数抗生素都没效果,严重的还会因为呼吸衰竭而死亡。

  另外,屋子里虽凉,但是湿度却太低,这对人们眼、鼻的黏膜都不利。

而干燥的环境适合病菌和病毒的生存,人们觉得鼻子、嗓子发干的时候就要特别小心病毒侵入了。

同时,屋里的尘埃、尘螨流通不出去,有过敏体质的人还很容易出现过敏反应。

  大脑神经会失衡

  常听经常坐在空调屋里的人说“我觉得头晕目眩、眼冒金星,还爱忘事”之类的。

据介绍,这就是由空调病引起的常见大脑神经失衡反应。

空调除了致人感冒,对大脑伤害也相当严重。

空气里含有的阴离子能抑制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缓解大脑疲劳。

但是,空调却过多地吸附了阴离子,让屋子里的阳离子越来越多,阴、阳离子失调也让人们的大脑神经系统跟着紊乱失衡。

  如果说室内空调只是让你头晕、恶心的话,那么车内空调对司机的大脑神经伤害则平添了几分危险。

很多习惯开冷气的司机,有时候会莫名地感到疲倦、头疼,不同程度的手脚麻木等症状,夏天本来又容易犯困,脑子不听使唤、浑身难受,很容易出交通事故。

  关节、肠胃易受凉

  年轻人往往不太注意空调引起的关节疼痛,但长吹空调却会有这样那样的毛病。

夏天室外空气灼热,人们普遍穿得少,但室内的空调冷气吹得厉害,衣服这么单薄,这样的低温环境会刺激血管急剧收缩,血液流通不畅,导致关节受损、受冷、疼痛,像脖子和后背僵硬、腰和四肢疼痛、手脚冰凉麻木等都是常见的反应。

  另外,屋里太“冷”容易导致胃肠运动减弱,再加上夏天贪凉,经常吃冷饮,肠道内外都被“冷”控制着,很多人呕吐、腹泻就不足为怪了。

  其实,这种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自律神经紊乱,年轻女性最容易得,主要表现在月经失调。

现在,很多白领女性都在公司办公室工作,整天处于低温空调下,同时又要穿短衣短裙,本来体质就相对较弱,手脚散热很快,造成血管舒缩失调。

这样的寒冷刺激很可能影响卵巢功能,使排卵发生障碍,出现月经失调或肚子疼得厉害。

  四、中医防治空调病

  空调病是从中医的角度看来是病在肺卫皮毛的表证,如果不及时治疗,则外邪内传,病情加重。

故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务必在表证(初期)阶段加以治疗,及时康复。

一般治疗原则是辛散解表,使邪气从表而散。

还可根据患者的症状,选择适合的药膳治疗。

  风热表证型

  患者表现为发热、微恶寒,鼻塞,流涕,咽喉痒、痛、红、干,欲饮水,咳嗽痰黄,舌苔薄白,脉浮数,宜选择辛凉发散、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及药膳。

  桑菊浙贝茶

  【原料】桑叶100克,菊花50克,浙贝母50克。

  【制法】将上述原料研为粗末,用纱布袋分装,每袋15克,每次用1袋,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频频饮用。

  【特点】本方亦食亦药,具有疏风清热、解表宣肺的功效,适用于有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症状的空调病患者。

方中桑叶、菊花,疏风清热,清肝明目;

浙贝母止咳化痰,相互配伍,可辛凉宣散,将闭锁在体内的热邪驱出体外,达到宣肺止咳的目的。

  葱豉豆腐汤

  【原料】豆腐250克,淡豆豉12克,葱白15克,调料适量。

  【制法】先将豆腐切成小块,加入淡豆豉放水同煮,煮沸10分钟,再入葱白,略煮片刻,趁热食之。

  【特点】本品辛散解表,清热润燥,适用于有发热、口渴、咽干等症状的空调病患者。

方中的淡豆豉、葱白可辛散解表;

豆腐性寒味甘,可清热润燥,三者合用可驱散体内的风热之邪。

  风寒表证型

  表现为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周身酸痛,鼻塞不通,音哑,喷嚏,流清涕,有少量清稀痰,苔薄白,脉浮紧。

宜选用辛温发散而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及药膳。

  芫荽生姜汤

  【原料】芫荽(香菜)10克,生姜10克。

  【制法】将芫荽洗净切碎,生姜洗净切片。

先将生姜放入锅中,加水一碗,在火上煮沸2分钟,然后加入鲜芫荽及调味品即刻出锅。

  【特点】本品中芫荽辛温,生姜性温味辛,可发散风寒,温中止呕,二者配合可将闭锁在体内的风寒邪气透达于表,而且对胃寒恶心,也有治疗作用。

  暑湿外感型

  表现为身热不畅,微恶寒,汗出而热不解,头痛头重,身重困倦,胸闷呕恶,食欲不振,口淡而黏,小便赤短,苔黄腻,脉濡。

宜选择清热解表、祛暑利湿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及药膳。

  扁豆荷叶粥

  【原料】扁豆(去荚)15克,鲜荷叶1张,粳米100克,糖适量。

  【制法】将粳米及扁豆淘洗净,加入水煮粥。

待粥熟后,加入适量的糖,搅拌均匀,趁热以荷叶覆盖粥面上,直至粥呈淡绿色,弃荷叶,即可食用。

  【特点】本品有清热、解暑、化湿的作用,适用于有发热头重、脘闷泄泻、恶心纳呆等症状的空调病患者。

扁豆性平味甘,健脾和胃,清热祛湿;

荷叶性凉味苦辛,既能清热解暑,又能祛湿止泻,还带有宜人的清香气味;

粳米性平味甘,健脾益气。

三者配合,可清暑湿。

  三鲜茶

  【原料】鲜藿香15克,鲜佩兰15克,鲜薄荷20克。

  【制法】将三味原料切碎,放入茶壶中,用沸水冲泡代茶饮。

  【特点】藿香、佩兰清暑化湿,薄荷辛凉疏散,清解暑热,相互配伍,具有清暑疏散、芳香化湿功效,对于暑湿外感型的空调病有一定裨益。

夏季空调病,中医药治疗有优势

夏季气温高,衣着单薄,长时间呆在低温环境里,"

冷"

感觉传至体温调节中枢,指令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停止分泌,以减少散热,保持体温;

"

感觉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腹腔内血管收缩,胃肠运动减弱,从而出现诸多相应症状。

现在最常见的“空调病”就是因为使用空调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肠炎等。

“空调病”的表现症状也与感冒差不多,就是发热、发烧、腹泻、恶心、呕吐,甚至引起支气管哮喘。

关于得“空调病”的群体,老年人较多,主要原因是老年人的身体抵抗力较差。

同时,现在办公室工作人员患“空调病”的比例越来越高。

医学上其实还没有“空调病”这个名词,但这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是

一个社会学诊断。

一般来说,凡是与空调有关或空调引起的相关疾

病,就能称之为“空调病”。

除了上述长时间呆在空调房贪凉感冒外,空调房频繁进出也容易引起症状,高温下肌体通过出汗散热,此时进入空调房,温差过大,肌体应激反应导致适应力和免疫力下降,极易导致感冒。

所以,室内外温差最好不要超过6摄氏度,空调最适当的温度应该调节在28摄氏度。

其次,门窗密闭,缺少新鲜空气;

空调房内、外气温相差过大;

以及虽有空调过滤器能排除大部分灰尘,却无法排除微生物,致病菌容易在空调房内寄宿、生长繁殖……这些都是致病的原因。

开着空调固然清凉,但门窗紧锁就会使室内空气混浊,这样的环境下,

人体也极易生病。

所以建议大家每天早晚各开一次门窗换气。

最后,空

调的滤网要经常清洗。

空调的滤网长时间不清洗很容易积灰尘、长细菌。

空调病属于中医“阴暑”、“暑湿感冒”。

《明堂指掌》:

“寒不流而肌腠密,愈侵而阳不发,卒然昏眩,寒热交作呕吐腹痛,为夏月感寒”。

治疗之法是解表散寒,理气化湿和中,香薷饮是其代表方剂。

即使是素体阳盛的的人在初期也不可过用寒凉。

否则易致病程延长。

香薷性辛微温,入肺经能发汗解表而散寒,其气芳香,入脾胃又能化湿和中而祛暑。

《本草纲目》:

“世医治暑病,以香薷饮为首药。

然暑有乘凉冷饮,致阳气为阴邪所遏,遂病头痛,发热恶寒,烦躁口渴烦躁。

宜用此药,以发越阳气,散水和脾。

”故民间有“六月香薷当细辛”之说。

有的用香薷作茶饮来防暑,这种方法,有一定道理,但也有当根据人的体质而定。

“盖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如冬月之用麻黄,气虚者尤不可多服,而今人不知暑伤元气,不拘有病无病,概用代茶,谓能辟暑,真痴人说梦也。

现今社会,治病以打针为主流,人们相信打针快,兴致勃勃来打针,心想一针搞定,但往往效果难如人意,3天、4天、5天甚至更长时间。

头痛发热好了,咳嗽又来了,咳嗽好转,饮食还不正常。

吹空调所致的感冒,是暑热伤寒,属于普通感冒,并非流感。

初期以香薷等散寒解表效果更佳。

用抗生素并非上策,有时甚至削弱自身免疫,“引邪深入”发生“变证”,或使病程延长。

在这里必须指出,使用西药的解热镇痛药发汗与中药发汗解表效果是不同的。

中药发汗解表针对病因,只要是上呼吸道感染,解表退热后一般难见有反复,而用解热镇痛剂,发汗热退一般只管8小时,多数容易出现反复。

下面介绍几个香薷饮系列方剂

1、香薷饮

方药组成:

香薷、白扁豆、厚朴。

功效:

解表散寒,化湿和中。

主治:

暑月乘凉饮凉,外感于寒,内伤于湿所致恶寒发热,头重头痛,无汗胸闷,或四肢倦怠,腹痛吐泻,舌苔白腻,脉浮。

2.新加香薷饮

香薷、银花、鲜扁豆花、厚朴、连翘

祛暑清热

暑热。

症见发热、微恶寒、无汗、头痛、心烦面赤、口渴、舌质红、舌苔薄白、脉浮洪。

其次还有四味香薷饮,五物香薷饮、黄连香薷饮,十味香薷饮(香薷、白扁豆、厚朴、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甘草、橘皮、木瓜)等,具体需要懂中医的根据症状灵活加减。

余每年夏季都能遇到数例这样的患者,或吹空调,或吹电扇,或淋雨后感寒,虽经打针服西药数日不效,遂致头重头昏,时时汗出,乏力厌食,时间最长的延绵半月。

最多的打针10余天,最少的也有3天。

余用十味香薷饮加减治疗均得愈。

最多服5剂,一般2~3剂即愈。

最快一天见效,一般两天即见明显好转,服中药时均嘱停服其他任何药物。

可见并非治疗所有的病都打针快。

空调病中医浅析

空调的出现使人们在炎炎的夏日里感受到了阵阵的凉意,但随之而出现的各各样的问题也渐渐地呈现出来,长时间处于空调室里的人们经常会产生头疼、烦躁等症状,有的还会晕厥甚至死亡空调病又称“空调综合征”,其诱因种类众。

有些学者认空调病主要是由于封闭性建筑物室内采用空调系统或设施,导致空气环境质量恶化或因室内空气中VOC(挥发性有机物)、微生物过敏原、噪声等综合因素是引发空调病的主因,而对于空调的使用“不节”却是容易被人们忽视的空调病发生的另重要因素。

所谓的“不节”也就是使用空调没有节制,从而导致外邪侵袭人体或自身阴阳失衡所引发的病症,由于使用“不节”所导致“空调病”在临床中多有如下表现:

头痛、恶寒、发热、咳嗽、流涕、鼻塞,或食欲不振、腹胀、肠鸣腹泻或心胸憋闷、呼吸不畅、胸背相引而痛,甚或胸痹,或四肢无力或关节疼痛等症状。

  1病因病机分析

 由于使用空调“不节”所导致空调病的病机主要为寒邪与暑湿相合或困于肌表,阻碍卫气的运行而致病或循经入里.阻碍脏腑气机.导致脏腑病变。

故而其临床症状可分为邪中经络和邪入脏腑两类:

邪中经络则寒邪袭表,首犯太阳经,太阳经气不利,则卫气不宣,卫闭营郁则恶寒,发热。

周身疼痛。

肺主皮毛,玄府不通则肺气失宣,故可见咳嗽。

流涕,鼻塞等。

关于邪入脏腑《内经·

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中则给出了极为详尽的说明:

“岁火不及,寒乃大行……凝惨而甚,则阳气不化……民病胸中痛、胁支满.两胁痛。

膺背肩胛间及两臂内痛,郁冒蒙昧,心痛暴喑,胸复大,胁下与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屈不能伸,髋髀如别……复则埃郁。

大雨且至,黑气乃辱,病骛溏腹满食饮不下寒中。

肠鸣泄注,腹痛暴挛痿痹,足不任身……”夏令当湿.湿邪易袭脾胃,故在夏季人们本就多易出现腹满,肠鸣腹泻。

食欲不振等脾胃疾患。

今又因使用空调不节,出现人为的“岁火不及”,寒与湿结,寒性收引,若袭中焦则易致脾失升清,而出现腹中冷痛,便溏等症状,日久则水谷不化,精微不足,筋肉失养,又可出现四肢肌肉痉挛甚或痿废不用之证。

同时寒性凝滞,易于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起胸中痛、膺背肩胛间及两臂内痛,或心痛暴暗等心悸甚或真心痛症状的出现,一类患者基本都有多年的心脏病患史且以老年人居多,其宗气本已不足,加之年事已高,或平素缺乏锻炼,气血虚少,寒邪乘虚而人从而引发心脏疾患。

空调在此此病的发作中虽只是诱因,但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空调使用“不节”仍是一不能忽视的环节。

  2辩证治疗

  “空调病”的临床症状虽然繁多复杂,但究其主因乃是寒湿之邪袭人所致,根据《内经·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中所讲“热司于地,寒反胜之,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平之……热化于天,寒反胜之,治以甘温,佐以苦辛酸”,故此可知对于空调病的治疗当以甘温或甘热为大法,佐以苦辛以达散寒解表,除湿理气之功效。

由于空调病在症状上比较纷繁复杂,故而在治疗上也应强调辨证论治。

  2.1中药治疗

  2.1.1表证见着

 对于表证较着者.治当以辛温解表,醒脾化湿为主要治疗法则。

可用新加香薷饮为主方加减应用,方中以香薷、苏叶辛温发汗,祛暑解表;

金银花、连翘、薄荷、扁豆清热解暑:

厚朴、石菖蒲除满祛湿。

全方合用,具有祛暑解表.清热化湿之功。

 病案举例:

苏某长期工作于空调环境下,感受空调病后证见:

胸闷不适,低热不退,头重身困,神疲乏力,精神不振,畏寒无汗,口淡无味,食则恶心,嗳气腹胀,大便粘滞,排便不爽,小便淡黄。

舌质淡红、苔白而腻,脉细滑。

王庆溪等运用新加香薷饮对其对症治疗六剂后症状消除旧。

  2.1.2里证见着

 里证较重者.可用加减藿香正气散为主进行治疗,方中藿香、紫苏、白芷即可清在表之寒,亦可清在里之湿,同时辟秽和中,以达醒脾之功;

陈皮、夏曲降气止呕;

白术、茯苓健脾运湿止泻;

厚朴、大腹皮行气化湿除满;

生姜、大枣、甘草谐营卫,调诸药而和中。

全方较之新加香薷饮解表力较弱,主以芳化里湿,健脾行气为主。

李某感受空调病后证现晕,身重、畏寒无汗,胸闷纳呆,大便搪,舌淡胖,舌边有齿印,苔厚腻,脉滑细。

陈氏运用藿香正气散加减对其进行治疗十剂痊愈。

当然,由于临床病人的情况各有不同,症状也各有所异,治法亦当有所不同。

若颈项强痛,肩背疼痛者,可加葛根、威灵仙、秦艽、鸡血藤,以通经活络,祛风除湿;

若胸满痞闷,心悸,恶心,呕吐者,可加荷叶、薏苡仁等,以增强其清暑利湿,行气除满之功效。

临床中亦有医者尝试运用桂枝汤加减,桂龙咳喘宁胶囊,荷藿薏仁粥等方剂治疗空调病。

  2.2其他疗法

  亦有医者通过针灸、按摩、刮痧、艾灸、拔罐等手法治疗由于空调病所引起的身体方面的不适。

中医治法是多方面、多途径的,只要医家辨证准确,方向明确,治法得当.根据病人体质的不同采取不一样的治法也正是中医“因人而异”、“同病异治”特点的一种表现。

  3预防

  中医学理论早在几千年就已通过对自然规律与人体自身变化的关系的总结.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一一也就是整体观念,人的生理规律要与自然界相协调,《黄帝内经·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云:

“夏三月,此为蕃秀。

天地气交……使志勿怒,……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夏季当令,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之气交互转输.务必以畅达为要。

人体当与天地相应,使阳气得以宣发舒展,而不可抑止。

而现今人们在夏季使用空调的过程中,为了贪图一时的舒适却忽略了长久的健康.将室内温度调至过低从而形成“亚健康环境”,使自身的阳气处于被迫内敛的状态,长久如此必然会导致疾病的产生。

  空调已经成为现代人类避暑所必不可少的工具.但对其使用应讲求科学,切不可“以欲为常”,而应该遵循人与季节变化相适应的原理.平日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室温应控制在舒适状态下。

以人在室内静止状态下虽有汗意而不至汗出为度。

  ②保持一定的运动量以及户外运动的时间,可安排在气温相对较低的清晨或傍晚在室外进行.以遍身微似有汗为佳.同时注意水电解质的摄入。

  ③若长期使用空调的家庭,可适当饮用姜糖水,以温中散寒行气,家有心脏疾患者可加适量桂枝,以温通心阳,预防心脏病突发。

  ④注意通风,最好两小时换一次,每次最少十分钟,以免室内空气质量变差。

  ⑤注意空调的清洁工作,以免病菌在空调内滋生。

  随着全球气温的逐渐升高,夏季空调的使用率也呈上升趋势。

虽然临床当中“空调病”的症状一般都较轻,大部分症状都属于“亚健康状态”范畴,并无明显症状。

但随着空调的使用逐渐具有了规律性和季节性的特点,这也使“空调病”成为某种“伏邪”变成了可能。

因此我们应该在临床中加强对空调病的观察和总结,争取尽早将空调病的症状进行症状分型,制定出诊断和治疗标准,在“空调病”尚未出现或处于早期阶段时给予治疗,以防其进一步转变。

柯雪帆先生治空调病验方

  第一方(先服)两剂

  净麻黄10克熟附块12克北细辛10克炙甘草8克苏叶10克川朴10克(共六味中药)

  第二方(后服)三剂

  桂枝15克炙甘草8克猪苓12克茯苓12克泽泻15克白术10克滑石15克藿香10克佩兰10克

空调症以寒邪入侵的部位来分,可分为表寒证和里寒证。

而里寒证又可分肺阳亏虚、脾胃阳虚、心肾阳虚三型。

 

(一)表寒证证见畏寒微热、头痛项强,口淡不渴、纳食尚可、二便通调、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缓。

证属寒侵肌表,治宜辛温解表。

药用桂枝、羌活、荆芥各10克,葛根、白芍各15克,生姜3片,红枣4枚。

水煎服,每日1剂,可连服3天。

  

(二)里寒证 1.肺阳亏虚 症见面色白光白、咳嗽喘促、咳吐稀痰、少气懒言、畏寒肢冷、口淡不渴、小便清长、舌淡胖嫩、脉沉细弱,症属寒邪阻肺,肺阳受损,治宜温肺散寒。

药用桂枝、麻黄,炙甘草、大白芍各10克,细辛3克、制半夏、五味子、炮姜各5克。

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5剂。

  2.脾胃阳虚 症见面色白光白、畏寒肢冷、脘腹疼痛、喜热喜按、肢体困重、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稀烂,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脉沉细弱,此乃寒邪夹湿,湿困脾阳,治宜散寒利湿。

药用党参30克,白术20克,干姜9克,炙甘草、厚朴、陈皮各10克,木香、砂仁各6克,云茯苓9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5天。

 3.心肾阳虚 症见面色灰暗、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气短息促、腰膝冷痛、畏寒肢冷、全身浮肿、小便不利、唇甲青紫、舌暗淡、苔白滑、脉沉微,此乃寒羁日久,心肾阳虚,治宜振奋心阳。

药用制附子、淡干姜各9克,炙甘草3克,云茯苓、焦白术、杜仲、山萸肉各10克,生姜3克,肉桂4克,白芍、枣仁、熟地、山药各15克。

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5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