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压缩机安装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瓦斯压缩机安装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瓦斯压缩机安装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1一台罗茨鼓风机安装,型号:
ARE-200KA
3.2一台螺杆压缩机安装(国产),型号:
LG30/1.0
3.3一台螺杆压缩机安装(进口),型号:
FESSYGefsinC
1、项目部组织机构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针对该工程的质量、安全(HSE)、进度等具体要求,组织成立荆门新维机电机械分公司瓦斯脱硫措施设备安装项目部,统一指挥,协调管理,并抓好优质服务及现场文明施工等,项目部本着科学、高效、合理的管理原则,选派施工经验丰富、服务态度好、有实干精神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
项目部设项目负责人、技术人员各一名。
项目部下设5个专业组,统一组织设备拆除、安装等各专业施工队伍进行施工,详见《项目组织机构图》。
2、项目部配备的专业管理人员
2.1项目负责人:
黄斌
2.2技术负责人:
刘庆华
2.3质量检查员:
汪猛
2.4施工管理员:
武殿成
2.5HSE管理员:
杨亚智
2.6材料供应员:
兰静
2.7核算员:
高桂霞
3、专业管理组的业务范围及职责
3.1施工管理组
1)负责工程任务的计划安排及现场交底;
2)负责施工进度网络的控制与调整;
3)负责交叉作业的协调、负责与设计、业主、监理的协调工作;
4)负责召集工程调度会,落实高度会决议;
5)负责竣工资料的编制;
3.2HSE管理组
1)负责现场HSE措施的编制;
2)负责现场HSE管理、监督与考核;
3)负责检查、落实施工过程中的HSE技术措施;
4)参与工程的交底及验收,协调与HSE有关的具体事宜;
3.3材料供应组
1)负责按材料计划提料并办理手续;
2)负责物资材料到货的验证、贮存、保管、发放;
3)负责收集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
3.4核算组
1)负责按图纸及现场交底情况编制材料计划;
2)负责施工核算,深入施工现场,掌握实际情况;
3)负责施工过程中的签证工作。
3.5质量检查组
1)负责施工技术方案、技术措施的编制与实施;
2)负责制定质量查检点;
3)负责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
4)负责中间验收、隐蔽工程验收。
1、总的指导思想及奋斗目标
严格施工过程的控制,保证工程的进度、质量,认真组织落实工程的施工方案、技术措施,保障施工安全,确保按期、优质、安全完成该工程。
我们的奋斗目标是:
科学组织、严格管理、保证整个安装工程按时、提前完工,工程交工验收一次合格。
2、部署原则
2.1正确划分施工阶段
2.2科学合理安排劳动力
2.3保证工期进度要求,保障取得经济效益
3、施工部署
工程按4个阶段组织实施,即:
3.1施工准备阶段;
3.2设备安装、调试阶段;
3.3竣工验收阶段:
服从业主和监理公司安排;
3.4保修阶段:
竣工验收合格合同保修期内保修。
4、施工准备阶段主要工作内容
4.1组建项目部,部分人员进场;
4.2根据总平面布置图的要求,布置工具房接引临时水、电管线,设置堆料场、布置施工机械;
4.3熟悉该工程使用的规范与文件;
4.4熟悉技术资料及施工图纸;
4.5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熟悉业主、监理各种规定;
4.6做好进入现场的各种机械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工作;
5.7做好进入施工现场的安全教育,熟悉现场环境;
4.8安装材料向监理工程师报验;
4.9编制开工报告并报批。
5、施工阶段主要工作内容
一台罗茨鼓风机安装,一台螺杆压缩机安装(国产),一台螺杆压缩机安装(进口)
6、竣工验收
61竣工资料的收集、整理;
6.2配合业主进行工程整体竣工验收;
6.3交付竣工验收资料,办理竣工验收手续。
7、保修阶段
7.1按业主计划规定期限进行工程保修;
7.2工程保修阶段,专门组织人员随时到场进行相关工程缺陷处理。
8、劳动力资源计划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我们将选派最优秀的施工人员及熟练工人进驻现场,进厂前进行入场教育,特殊工种持证上岗,保证入场后能迅速进入工作状态(见《劳动力需用量计划表》)。
劳动力需用量计划表
序号
工种
引风机拆卸、安装
1
钳工
4
2
电焊工
3
火焊工
电工
5
起重工
6
总数
9
9、设备资源计划
根据本工程的需求,结合我公司设备资源状况,我们对机械设备作如下配备(见《施工机械、设备一览表》)。
施工机械设备一览表
名称
型号
规格
数量
备注
直流电焊机
A×
7-300
12KW
1台
吊车
40T
租用
卡车
5t
1辆
角向砂轮机
2台
倒链
2T、3T、5T
各2副
钳工工具
4套
7
气焊设备
1套
8
电焊设备
1、进度计划控制目标
确保本工程施工按网络计划实施并保证工期目标实现。
2、总体网络计划
为了确保安装工程在计划期内优质、高效的完成,我公司编制先进合理的网络进度计划,进行科学周密的组织管理。
3、编制原则
3.1依据业主招标文件对总工期的要求。
3.2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地理及气候等情况。
3.3考虑到土建、工艺管道、防腐保温等专业交叉施工中交接、互相干扰,作到科学合理运行。
4、进度控制措施
4.1建立完善的工期控制体系,项目部施工管理组工期控制主要部门,对施工计划、工期进行控制与调整。
4.2做好均衡生产,最大限度利用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选用技术熟练的专业施工人员,提高一次合格率,避免返工。
4.3加强施工进度计划检查与监督的力度。
施工进度计划在执行中可变性很大,出现进度偏差机会很多,做到每天对施工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以便为计划的调整和领导的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料。
4.4进度主控人员定时检查实际进度,当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不一致时出现进度偏差,必须进行调整。
计划调整的前提是确保施工总工期和各节点控制点不变,通过分析原因,制定相应的调整方案。
4.5参加业主召开的每周一次检修施工例会,汇报、协调工程进度及其他工作,认真落实会议决议执行情况,并对执行情况进行考核。
4.6建立完善的报告制度,按业主的要求及时上报计划进度报告和目标进展报告。
4.7做好施工进度记录。
4.8利用经济手段强化控制,实行劳动定额管理,奖勤罚懒,加大奖罚力度。
第六章主要工程施工方案
一设备安装
1设备验收
设备到货后,应组织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供货单位、施工单位现场验收,凡到货的设备须对照技术协议仔细核对型号,认真清点随机配件的数量和尺寸,针对使用情况对装箱单进行复核,确认所需部件己全部供齐后,汇同有关单位人员共同对设备进行开箱点件,办理移交手续。
开箱时,对照装箱单以全部设备、零部件、附属材料及专用工具进行复核,清点,确认设备、零部件、规格、型号、数量与装箱文件和施工图纸相符,检查设备在运输过程中是否受到损伤,及时发现供货时可能发生的错误和损坏,各方有关负责人在开箱报告上签字、存档。
检查过程中,对需在现场组对的散件,应严格把关,及时发现问题。
对验收合格的到货设备存放在安全地点,搞好设备保管工作。
2设备安装
2.1设备运输至施工现场前有关的基础地坪、沟道等工程应完工,其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75%,基础符合基础施工图要求且验收合格;
安装施工地点及附近的建筑材料、泥土、杂物等应清除干净,设备运输及吊装工具运行道路需畅通。
2.2设备吊装前检查混凝土地脚螺栓孔内有无杂物和污水。
打磨垫铁放置处基础表面成麻点,用水平仪检查水平度小于0.06mm。
检查垫铁,不允许有飞边毛刺;
垫铁的贴合面应刨光.
2.3安装时先将与基础接触的设备分别吊装摆放在基础上,套上地脚螺栓和螺母,在底座和基础之间放上成对的垫铁,原则上每处地脚螺栓两侧均须放置垫铁组,且底座下垫铁组间距离不得大于500mm,每组垫铁不宜超过5块。
2.4调整设备的安装水平度,纵向和横向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10/1000。
2.5电机的安装以压缩机中心为基准。
2.6找正设备与电机同轴度,要求径向值≯0.05mm,轴向值≯0.08mm。
2.7向监理工程师报验,合格后,电焊垫铁,进行地脚螺栓孔一次灌浆。
2.8一次灌浆养生期满(养生期时间执行土建相关规范),复查同心度,紧固地脚螺栓,申请二次灌浆。
二次灌浆期满后再次复查同心度。
3、开机试运
3.1试车前的准备工作
3.1.1电机检查
断开电机和压缩机的联轴器,电动主电机,检查主电机的旋向是否正确,确认电机的安装、接线和调整均与电机的使用说明书相符。
3.1.2设备检查
设备盘车灵活,润滑油加注完毕且油温合适(符合说明书要求),冷却水通畅。
3.1.3气体置换。
通入介质气体运行之前,应把机器和管道里的空气先用氮气后用介质气置换,保证运行安全。
3.2启动机组
3.2.1点动运转。
联上机器联轴器,启动电机数秒后随即断开电源,仔细检查有无转子与定子摩擦异常声,润滑油是否泄露。
3.2.2启动油泵。
3.2.3启动主机。
启动几秒后打开入口闸板阀和喷水管口的补液阀。
如果先开补液阀,则可能由于进液过多造成启动困难或延缓启动。
3.2.4机组启动后,应注意观察:
1)压力表、温度表度数是否正常,
2)各机械部位是否有异常杂音和振动,要求振动值小于4.6mm/s,
3)各管路、接头是否有漏气、漏油、漏水现象。
如存在问题和故障,应立即停机处理,如正常可立即进入连续性空负荷试车,此时旁路阀、出口截止阀都应在全开状态。
3.2.4空负荷运转2小时,没半小时记录一次数据。
3.3加压运转
3.3.1缓慢关闭旁路阀和出口截止阀,提高压缩机的出口压力,首次升压要求分三次完成,每次压力增值为额定压力的1/3,稳定30Min,调节冷却水量,控制排温,注意观察,逐步升压至规定值。
3.3.2注意避免由于阀门由于开或关的太快而引起事故
3.3.3在规定的压力下连续运行4小时,没0.5小时记录一次有关数据。
3.3.44小时运转后,继续提高排气压力至安全阀起跳压力做安全阀起跳试验。
罗茨鼓风机的试运行不执行3.2.3。
二吊装方案
1、本工程为40T以下的小型吊装。
吊装内容:
用40T吊车将设备吊装至基础上。
最大起吊重量:
15T(进口压缩机)。
2、吊装施工人员:
吊车司机1名、起重工(司索)2名、配合钳工数名。
施工人员应熟悉本单位和业主方的相关安全作业制度和吊装规范要求及其它有关起重、吊装的相关规范、要求。
吊装施工人员必须年满18周岁、身体健康、适合登高作业,并持证上岗。
3、本工程施工所需吊装机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单位
备注
叉车
1.5T
台
手拉葫芦
2吨、3吨、5吨
各2
钢丝绳
Ф30
对
Ф16
麻绳
Ф15
20
米
吊车
40吨
各1
货车
10吨
卸扣(卡环)
5T
套
1)、钢丝绳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交捻或混捻钢丝绳,却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规范要求。
2)、钢丝绳严禁与电焊导线或其它电线接触,当可能接触是应采取防护措施。
3)、钢丝绳不得与工件或构筑物的棱角直接接触。
4)、钢丝绳不得成锐角折曲、纽结,也不得由于受夹、受砸而成扁平状。
5)、严禁使用断丝超标的钢丝绳。
6)、手拉葫芦的各项性能指标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7)、手拉葫芦使用前必须事先检查,确保转动部分灵活好用、链条完好无损,不得有卡涩现象,制动器必须有效,销子要牢固。
8)、手拉葫芦在使用时,受力必须合理,严禁多人强拉硬拽,如工作暂停或将工件悬吊空中时,必须将拉链封好以防打滑。
9)、卸扣(卡环)的各项性能指标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10)、吊车、叉车、货车的各项性能指标应能满足吊装、运输要求。
4、吊装施工应明确一名指挥人员,凡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并根据指挥者的指挥进行工作。
指挥者应将信号向施工人员交代清楚,哨音应准确、响亮,旗语清楚,指挥者应站在能观察到吊装全过程的有利位置。
5、吊装施工的安全注意事项见第九章工程施工HSE管理及保证措施。
6、本吊装方案需向施工作业人员交底。
1、施工准备阶段技术工作
1.1执行技术标准与技术规范的学习
1.2施工方案/措施的编制
1.3技术方案的审核报批
1.4设计交底
1.5施工技术人员向施工人员技术交底
2、施工阶段的技术管理
2.1施工总体网络的控制与调整
2.2施工技术方案的实施
2.3施工过程的指导与检查
2.4施工计划的安排与实施
2.5做好施工记录
2.6隐蔽工程的检查和验收
3、竣工验收
3.1竣工验收
①工程竣工后由施工单位申请,建设单位组织竣工验收
②竣工验收时技术文件应编制完成
3.2竣工验收的依据
①设计蓝图及设计变更单
②设备说明书
③执行的施工规范
④工程承包合同
⑤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
4、技术文件、交工资料
4.1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文件(方案)
4.2设备、材料、半成品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及设备随机资料
4.3设备、材料代用审批单
4.4综合及通用部分的交工文件执行中石化SH3503
1)封面
2)交工技术文件目录
3)交工技术文件说明
4)开工报告
5)开箱检验记录
6)工程中间交接记录
7)联轴器校验记录
8)隐蔽工程记录
9)交工验收证书
10)单机试运记录
11)联动试运记录
12)工程联络单及设计变更单
1、质量管理目标
(1)单位工程质量合格率100%。
(2)试车一次成功。
(3)确保优质工程。
2、质量保证体系
项目负责人是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项目技术负责人、质量员对工程质量负直接领导责任,项目部施工管理组是日常质量管理工作的职能机构,确保质量体系与施工活动有效同步运转,确保施工过程中整个质量过程得到有效控制。
3、质量保证措施
3.1组织措施
⑴建立建全项目质量保证体系,确保质量体系有效运行。
⑵项目部将狠抓质量责任的落实工作,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质量责任制。
⑶各部门针对工程特点和重要部位工作内容,对质量责任制进行分解,明确各项工作的具体要求。
⑷各项工作实行文件化管理,切实提高各部门和人员的工作质量,以良好的工作质量保证工程质量。
3.2管理措施
⑴工程开工前,编制工程质量控制点检验明细。
⑵认真及时做好“三检一评”工作,“三检”就是自检、互检、专业检查,“一评”就是质量等级评定。
上道工序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过程中的每道工序、每个环节都处于受控状态。
⑶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专职质检员跟班监督检查,检查出质量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做到消除质量隐患于萌芽状态之中。
⑷项目部每周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一次全面质量大检查,检查出的质量问题由质检员记录下发整改通知单,并制定纠正措施
3.3技术措施
⑴认真熟悉设计图纸,规范标准,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图纸资料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指导工程施工。
⑵项目部应按工程进展情况进行技术交底,不进行交底,工程不准开工。
⑶施工员应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技术方案措施进行技术质量管理活动。
⑷加强对物资材料的管理,保证工程使用的材料的规格型号、材质、数量与设计一致,
⑸工程物资材料合格证、质保书应在材料、配件使用前审核确认后方可使用。
⑹施工中要认真作好工序交接和隐蔽工程的验收,工序之间必须办理交接手续,需要业主/监理确认的程序,必须有业主/监理现场确认后再进行隐蔽。
⑺按设计规定的施工规范标准施工,同时各专业应认真做好施工过程中的各种记录。
⑻施工员应认真落实交工验收资料规定的施工记录,并做到准确可靠齐全完整,要做到施工记录、分项工程质量评定与工程进度同步,及时办理质检员、业主/监理各方签字。
⑼设计变更以设计和业主/监理的通知单为依据。
⑽竣工验收前,应认真做好各专业的交工技术资料、竣工图的整理工作,并按规定编制成册,及时交给业主。
⑾做好工程的保运、保修工作。
3.4经济措施
⑴建立奖惩机制严格执行质量奖罚,实行一次合格率记分奖励办法,做到质量指标落实,经济政策兑现。
⑵项目部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与考核,及时对表现出好的班组和个人进行表扬和奖励,对存在问题及时纠正和罚款。
4、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4.1施工准备质量控制
⑴施工前做到“四坚持”,坚持图纸会审,坚持编制施工技术文件,坚持施工方案和措施交底,坚持技术培训。
⑵编制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经业主审批后执行。
⑶特殊工种人员:
如焊工、电工、起重工、专职质检员、施工员等必须持证上岗。
4.2物资材料质量控制
⑴所有到货物资材料必须经材料员检验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⑵凡检验为不合格物资材料应拒收,做好标识并及时清理出现场。
⑶焊接材料应存放在有温、湿度控制条件的库房内。
⑷现场的材料必须按要求摆放。
⑹现场如发现材料损坏、不适用等问题,应及时通知业主供应部门和监理处理。
现场剩余材料必须办理退库。
4.3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⑴施工过程中把好“5关”即施工程序关、操作规程关、原材料检验关、隐蔽工程验收关,工序交接关。
⑵质量控制点的控制
施工前编制工程质量控制点,施工中按质量控制点的要求严格控制,控制点分A、B、C三个控制等级;
①A级质量控制点为停检点,业主/监理方需要验收签字的控制点;
②B级质量控制点为报告控制点,质检员需要验收签字的控制点并向业主/监理报告;
③C级质量控制点为一般控制点,由施工员或施工班组验证的控制点。
质量控制点
控制等级
基础验收
B
参检
设备开箱检验
罗茨鼓风机
A
自检、报验
螺杆压缩机(国产)
螺杆压缩机(进口)
隐蔽工程
垫铁
地脚螺栓
机器安装
纵向水平偏差
自检、联系验收
横向水平偏差
冷却水管配制
C
10
联轴器对中
11
12
13
单机试运
14
15
16
联动试运
1、HSE管理目标
本项工程实施期间,不发生任何大小事故,不污染环境。
2、HSE保证体系
项目经理是施工HSE第一负责人,充分发挥项目部HSE管理的作用,确保施工安全,不发生任何大小事故,不污染环境。
3、HSE管理制度
3.1HSE责任制
依据中石化《安全生产禁令》等安全、环保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施工各部门的HSE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各项经济承包有明确的HSE指标和包括奖惩办法在内的保证措施并有协议书。
3.2HSE交底制
在每个分项工程施工之前,施工员对施工班组进行详尽有针对性的书面HSE交底,接受交底者履行签字手续。
3.3特种作业持证上岗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操作证按期复审,不得超期使用,名册齐全,杜绝无证上岗。
4、本工程HSE管理重点
施工过程中的火电焊、吊装作业。
4.1工程项目施工的风险、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项目部组织HSE管理员等相关人员,按照《风险分析和隐患治理控制程序》(HSE管理体系)、《危害源识别和评价控制程序》和《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控制程序(结合管理体系)对本次施工作业的风险和环境因素进行识别与评价。
4.1.1风险识别与评价
1)识别出的风险:
使用直流弧焊机、钳工常用工具的使用、钳工作业、金属焊接切割、起重作业等活动可能引起人身伤害、火灾爆炸、触电事故等危险。
具体详见:
钳工作业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TJ-04.05.03-1906.001)
金属焊接切割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TJ-04.05.03-1906.002)
起重作业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TJ-04.05.03-1906.004)
直流电焊机安全检查(SCL)分析记录表(TJ-04.05.05-1906.004)
2)评价出的重大及不可容忍的风险:
电焊、气焊作业,高处作业(TJ-04.05.08-1905.001)。
3)重大及不可容忍的风险控制执行公司的2006-02、2006-03号管理方案。
4.1.2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
1)识别出的环境因素:
设备安装过程中设备、设施的使用可能产生的大气污染、噪声污染